2023-2024學年山東省濰坊市昌樂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9/9 1:0:8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
-
1.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高純度的二氧化硅廣泛用于制作光導纖維,光導纖維遇強堿會“斷路” B.《本草經集注》中關于鑒別硝石(KNO3)和樸硝(Na2SO4)的記載:“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乃真硝石也”,該方法應用了焰色反應 C.用漂粉精和潔廁靈(主要成分是鹽酸) 混合后的濃溶液清洗馬桶效果更佳 D.明朝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KNO3)的描述如下:“(火藥)乃焰硝、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為烽燧銃機諸藥者”,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2.向含有c(FeCl3)=0.2 mol?L-1、c(FeCl2)=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種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質粒子是直徑約為9.3 nm的金屬氧化物,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分散系的分散質為Fe2O3 B.該分散系屬于溶液 C.加入NaOH時發生的反應可能為Fe2++2Fe3++8OH-=Fe3O4+4H2O D.可用過濾的方法將黑色金屬氧化物與Na+分離開 組卷:79引用:6難度:0.8 -
3.實驗室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用冷水貯存白磷 B.用濃硫酸干燥二氧化硫 C.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蒸發皿 D.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金屬鉀的燃燒 組卷:614引用:7難度:0.8 -
4.已知可逆反應aA+bB?cC中,物質的含量A%和C%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在T1、T3溫度時達到過化學平衡 B.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C.該反應在T2溫度時達到過化學平衡 D.升高溫度,平衡會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5.關于下列各實驗裝置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裝置①可用于分離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B.裝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氣體 C.裝置③中X若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裝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組卷:157引用:45難度:0.9 -
6.在通風櫥中進行下列實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步驟 現象 Fe表面產生大量無色氣泡,液面上方變為紅棕色 Fe表面產生少量紅棕色
氣泡后,迅速停止Fe、Cu接觸后,其表面
均產生紅棕色氣泡A.Ⅰ中氣體由無色變紅棕色的化學方程式:2NO+O2═2NO2 B.Ⅱ中的現象說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層,阻止Fe進一步反應 C.對比Ⅰ、Ⅱ中現象,說明稀HNO3的氧化性強于濃HNO3 D.針對Ⅲ中現象,在Fe、Cu之間連接電流計,可判斷Fe是否被氧化 組卷:861引用:37難度:0.9
Ⅱ卷
-
19.銅及其化合物在工農業生產及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
(1)氯化亞銅(CuCl)廣泛應用于化工、印染、電鍍等行業。CuCl難溶于乙醇和水,在潮濕空氣中易氧化。以海綿銅(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為原料,采用硝酸銨氧化分解技術生產CuCl的工藝過程如圖:
①步驟Ⅰ中發生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寫出步驟Ⅲ中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③步驟VI中醇洗濾渣的目的是
(2)碘化亞銅(CuI)是一種不溶于水,能溶于鹽酸、碘化鉀溶液的白色固體。
①向碘化鉀溶液中滴加適當硫酸銅溶液,就能得到碘化亞銅。該反應中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②為除去稀鹽酸中少量CuCl2雜質,可往溶液中加入過量的M試劑后進行過濾操作,再通入適量的Cl2后進行N操作。試劑M和操作N的組合正確的是選項 試劑M 操作N a 碘化鉀溶液 升華 b 氫碘酸溶液 萃取分液 c 氫氣 過濾 d 氫硫酸溶液 過濾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20.下列反應:2HI(g)?H2(g)+I2(g)ΔH>0在716K時,氣體混合物中碘化氫的物質的量分數x(HI)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表: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②上述反應中,正反應速率為v正=k正x2(HI),逆反應速率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為速率常數,則k逆為
③由上述實驗數據計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關系可用圖表示。當升高到某一溫度時,反應重新達到平衡,相應的點分別為組卷:10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