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長安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10/19 2:0:2
一、單項選擇題(8道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
1.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是科學實驗和邏輯思維的完美結合,如圖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實驗和思維的過程,對這一過程的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是實驗現象,可“沖淡”重力的作用,使實驗現象更明顯 B.通過上百次實驗,伽利略得到:斜面的傾角一定,不同質量的小球從不同的高度滾落,小球的加速度是不同的 C.伽利略從實驗得到結論:速度與位移成正比 D.丁圖是實驗現象,甲圖是經過合理的邏輯推理得到的結論 組卷:58引用:5難度:0.9 -
2.許多科學家對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創造出許多物理方法,下列關于物理學史和所用物理學方法敘述正確的是( )
A.用質點替代有質量的物體,這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B.加速度 是用比值定義法定義的,說明a與Δv成正比,與Δt成反比a=ΔvΔtC.用某一非常小時間段內的平均速度代替這段時間內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采用了極限思想 D.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成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3.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速度為108km/h,若駕駛員發現前方105m處發生了交通事故,經過0.5s的反應時間才開始剎車,汽車以恒定的加速度勻減速,剛好沒有撞上前方故障車。則勻減速的加速度大小為( )
A.10m/s2 B.5m/s2 C.4m/s2 D.6m/s2 組卷:93引用:6難度:0.8 -
4.某質點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依次經過A、B、C三點,最后停在D點,如圖所示。已知AB=6m,BC=4m,從A點運動到B點和從B點運動到C點兩個過程速度變化量都為-2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點從A點運動到B點的時間為2s B.質點到達B點時速度大小為2.55m/s C.質點的加速大小為2m/s2 D.C、D兩點間的距離為2m 組卷:50引用:1難度:0.8 -
5.一列火車沿直線軌道從靜止出發由A地駛向B地,火車先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接著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2a,到達B地時恰好靜止,若A、B兩地距離為s,則火車從A地到B地所用時間t為( )
A. 3s4aB. saC. 3saD. 3s2a組卷:58引用:2難度:0.7
四、計算題(共3道小題,15題10分,16題12分,17題14分,共計36分)
-
16.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剎車反應時間(即圖甲中“反應過程”所用時間)t0=0.4s,但飲酒會導致反應時間延長。在某次試驗中,志愿者少量飲酒后駕車以v0=72km/h的速度在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現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L=39m。減速過程中汽車位移s與速度v的關系曲線如圖乙所示,此過程可視為勻變速直線運動。求:
(1)減速過程汽車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時間;
(2)飲酒使志愿者的反應時間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組卷:179引用:5難度:0.6 -
17.如圖所示為車輛行駛過程中常見的變道超車情形。圖中A、B兩車相距L=20m時,B車正以vB=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A車正以vA=15m/s的速度借道超車,此時A司機發現前方不遠處有一輛汽車C正好迎面駛來,其速度為vC=8m/s,C車和B車之間相距d=54m,現在A車司機有兩個選擇,一是放棄超車,駛回與B相同的車道,而后減速行駛;二是加速超車,在B與C相遇之前超過B車,不考慮變道過程的時間和速度的變化,且三輛車都可視為質點,則:
(1)若無C車,求A超車所需時間;
(2)若A車選擇放棄超車,回到B車所在車道,則A至少應該以多大的加速度勻減速剎車,才能避免與B車相撞;
(3)若A車選擇加速超車
①求A車能夠安全超車的加速度范圍;
②若A車身長6m,不考慮變道過程的時間和速度變化,求A車能夠安全超車的加速度范圍。組卷:358引用:6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