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9 20:30:2
一、單項選擇題。
-
1.目前科學家研究稱:一種微型海洋生物“燈塔水母”是地球上唯一可以“返老還童”的生物。請問下列不屬于“燈塔水母”主要特征的是( )
A.身體呈輻射對稱 B.有口無肛門 C.體表有刺細胞 D.背腹扁平 組卷:79引用:6難度:0.6 -
2.下列一組動物中,全是環節動物的是( )
A.蚯蚓、草履蟲、蝗蟲 B.珊瑚、變形蟲、蚯蚓 C.蚯蚓、水蛭、沙蠶 D.海蜇、蜘蛛蟹、沙蠶 組卷:75引用:93難度:0.9 -
3.血吸蟲病曾經肆虐了2000多年,造成了無數的鬼村。該病是由血吸蟲寄生在人體引起的,以下關于血吸蟲描述正確的是( )
A.生殖能力不強 B.消化器官發達 C.身體呈兩側對稱 D.有口有肛門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4.蛔蟲主要寄生于人體小腸。下列與其寄生生活相適應的特點不正確說法是( )
A.體表包裹著一層角質層 B.消化管結構簡單,由一層細胞構成 C.生殖器官發達,繁殖能力強 D.能在人體小腸內自由的游動 組卷:180引用:9難度:0.4 -
5.“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下面屬于魚類的是( )
A.娃娃魚 B.章魚 C.鱷魚 D.鯉魚 組卷:8引用:2難度:0.5 -
6.福州市是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海洋動物種類繁多。下列關于海洋動物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文蛤身體柔軟,有外套膜和貝殼,屬于軟體動物 B.海蜇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屬于扁形動物 C.對蝦身體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屬于昆蟲 D.鯧魚通過頭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屬于魚類 組卷:4引用:4難度:0.5 -
7.下列關于動物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鯽魚用鰓呼吸,適應水中生活 B.家鴿身體呈流線型,適應飛行生活 C.蚯蚓體表有黏液,適應兩棲生活 D.青蛙的趾間有蹼劃水,適應水中活動 組卷:31引用:9難度:0.5 -
8.如圖所示是縊蟶的內部結構,下列選項中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是貝殼 B.河蚌可以通過②的分泌物形成珍珠 C.⑤⑥是運動器官 D.用④鰓呼吸 組卷:35引用:3難度:0.7 -
9.下列科技成果中,不屬于仿生的是( )
A.蠅眼照相機 B.牛角梳 C.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D.薄殼建筑 組卷:17引用:3難度:0.6 -
10.鯽魚流出鰓的水和進入鰓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氣體成分的變化情況是( )
A.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加 B.氧氣增加,二氧化碳減少 C.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增加 D.氧氣和二氧化碳都減少 組卷:33引用:7難度:0.6
二、非選擇題。
-
31.圖中的圖一是某種細菌的結構示意圖,圖二表示不同細菌在培養基上生長的情況,請據圖回答:
(1)在圖一中,①是
(2)從細胞的結構上來看,[
(3)在圖二中,肉眼看見一簇簇的生長物是
(4)有些細菌在惡劣環境下可以形成組卷:43引用:3難度:0.7 -
32.疫情期間使人們更加注意飲食安全,各地倡導實用“公筷公勺”,生物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就餐使用公筷能否減少病菌的傳播,設計實驗如下:
步驟1:餐前,分別對6道菜進行取樣。
步驟2:然后,將每道菜平均分成兩份,分別放在A、B兩桌。
步驟3:就餐時,興趣小組隨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一組使用公筷在A桌就餐,另一組不使用公筷在B桌就餐。
步驟4:餐后,對每道菜再次進行取樣。
步驟5:所有采集的樣本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下進行培養,統計菌落數。結果如下表:菜品菌落數 涼拌黃瓜 鹽水蝦 牛肉茶樹菇 炒蘆筍 醬爆魷魚 干鍋牛蛙 餐前 14000 160 1100 30 60 60 餐后 A桌 16000 150 4600 20 70 150 B桌 45000 220 79000 530 5000 560
(2)實驗中,將每道菜平均分成兩份,分別放在A、B桌,這樣操作的目的是設置
(3)涼拌黃瓜餐前餐后的菌落數目遠高于其他高溫加工的菜品(經調查發現菜品制作過程符合衛生要求),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4)取樣后,在滅菌冷卻后的培養基上進行
(5)實驗結果顯示,餐后每一道菜培養得到的菌落數目,A桌的都比B桌的組卷:6引用:2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