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廣東省東莞市虎門外語學校九年級(上)周末化學作業(6)
發布:2025/1/3 11:0:9
一、完成下面的基礎練習,檢查一下自己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怎么樣?
-
1.如圖是實驗室制備、收集、驗滿、驗證性質的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1476引用:598難度:0.9 -
2.以下制取氧氣的方法中,其中有一種與其他三種有著本質不同,該方法是( )
A.分離液態空氣 B.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C.過氧化氫溶液分解 D.加熱高錳酸鉀 組卷:3引用:2難度:0.9 -
3.下列反應中,既不是化合反應,又不是分解反應的是( )
A.碳酸鈣 氧化鈣+二氧化碳高溫B.氨氣+二氧化碳+水→碳酸氫銨 C.氫氣+氯氣 氯化氫點燃D.乙烯+氧氣 水+二氧化碳點燃組卷:2引用:1難度:0.6 -
4.實驗室用氯酸鉀、過氧化氫或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其共同點是( )
A.反應都需要加熱 B.都使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 C.氣體發生裝置都相同 D.都發生了分解反應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三、探究化學反應中催化劑的作用是中考常考考點,看看下面的練習你能做出來嗎?
-
13.碲(Te)被譽為“現代工業、國防與尖端技術的維生素,創造人間奇跡的橋梁”。實驗室模擬提取碲的一個實驗是:取某含碲溶液于燒瓶中,加入適量NaCl,加熱到一定溫度,持續通入SO2,待反應一定時間,過濾得到粗碲。
(1)反應的總化學方程式為:TeOSO4+2SO2+3XTe↓+3H2SO4,則X為△
(2)為探究獲得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應條件,某研究小組在控制NaCl濃度和SO2流量不變的條件下,進行下述對比試驗,數據如下:實驗 溫度/℃ 反應時間/h 粗蹄沉淀率 a 65 3.0 65.0 b 80 3.0 98.9 c 80 2.0 98.9 d 90 2.0 97.0
②實驗a和b的目的是
③在上述四組實驗中,最佳的反應條件是
④為了提升設備利用效率和節約能源,可進一步優化反應條件測定粗碲沉淀率。若再設計對比實驗,選擇的反應條件還可以是
A.80℃,1.5h B.80℃,2.5h C.70℃,2.0h D.95℃,2.0h。組卷:249引用:13難度:0.5 -
14.現有下列初中化學常用的制取氣體部分裝置.請完成以下各題:
(1)寫出圖①、②兩種儀器的名稱:①
(2)以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應選用
(3)我市某中學小曹老師帶領學生進行上述實驗時,發現“一同學不慎碰倒裝滿氧氣的集氣瓶,迅速扶起后,瓶中剩余的氧氣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對此,小曹老師讓該同學往集氣瓶裝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集氣瓶的氧氣,發現瓶中的氧氣也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12
①用下列方案收集“集氣瓶的氧氣”,其中最合理的是12
②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如何判斷集氣瓶中氣體已收集滿?答:
③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1%.本實驗中,集氣瓶內的氧氣約占總體積的組卷:67引用:8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