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年上海市長寧區高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4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細胞內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在此過程中形成的化學鍵是圖中的(  )

            組卷:255引用:4難度:0.7
          • 2.在“顫藻和水綿細胞的比較觀察”實驗中,觀察到兩者的主要差異是(  )

            組卷:42引用:4難度:0.8
          • 3.市場銷售的食用鹽有分加碘鹽和未加碘鹽,與碘元素密切相關的激素是(  )

            組卷:37引用:3難度:0.9
          • 4.一學生擬檢測盒裝牛奶是否被污染,在無菌條件下將牛奶稀釋液0.1mL滴在培養基上,選擇的涂布工具是(  )

            組卷:27引用:2難度:0.7
          • 5.通過比較三種病毒H1N1、MERS、SARS的RNA核苷酸序列,可說明三者之間的親緣關系。這些數據為生物進化提供了(  )

            組卷:58引用:4難度:0.8
          • 6.基因型為AABb的紅色大朵玫瑰與基因型為Aabb紅色小朵玫瑰雜交,其后代基因型不可能是(  )

            組卷:27引用:2難度:0.8
          • 7.如圖是某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光學顯微鏡照片,若該細胞處于正常生理狀態下接著會發生(  )

            組卷:38引用:1難度:0.7
          • 8.如表列舉了人體內甲、乙、丙、丁四種激素參與血壓調節的生理作用,能降低血壓的激素是(  )
            激素名稱 生理作用
            促進對Cl-和水的重吸收
            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加強
            使全身小動脈收縮

            組卷:27引用:2難度:0.7

          二、綜合題(共60分)

          • 24.現代生物技術的運用。
            普通番茄細胞中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控制細胞產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該酶能破壞細胞壁,使番茄軟化,不易保存。研究人員將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導入番茄細胞培育出了抗軟化、保鮮時間長的轉基因番茄。已知:目的基因和質粒(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r+)上有PstⅠ、SmaⅠ、HindⅢ、AluⅠ四種限制酶切割位點,主要流程如圖。(圖中番茄細胞核內僅顯示相關染色體)

            (1)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作用類似于
             
            (多選)。
            A.果膠酶 B.溶菌酶 C.淀粉酶 D.纖維素酶
            (2)為確保目的基因與質粒進行有效拼接,構建重組質粒時應選用的限制酶是
             
            (多選)。
            A.PstⅠ
            B.SmaⅠ
            C.HindⅢ
            D.AluⅠ
            (3)過程①中,植物細胞經歷的過程有
             
            (多選)。
            A.分裂 B.生長 C.脫分化 D.再分化
            (4)質粒上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可作為
             
            ,若要利用該基因篩選出含重組質粒的農桿菌,需要的操作是
             

            (5)據圖提供的轉基因番茄細胞中遺傳信息傳遞過程,分析轉基因番茄能抗軟化的原因是
             

            組卷:31引用:1難度:0.6
          • 25.綠色植物的物質代謝
            為增加冬季綠葉蔬菜種植產量,研究者對大棚溫室中的某種葉菜分別用三種單色光進行補充光源(補光)實驗,補光時間為上午7:00-10:00,測定其CO2吸收速率如圖1。

            (1)據圖1,上午7:00時白光下該植株凈光合作用速率
             
            (>0/=0/<0)μmol?CO2?mg-1.此時,葉肉細胞產生ATP的場所有
             
            。(多選)
            A.葉綠體              B.線粒體           C.液泡內細胞液         D.細胞質基質
            (2)一段時間后取白光、紅光補光組葉片分別進行葉綠體色素提取分離實驗,圖2表示白光下的實驗結果,則紅光下葉片色素提取分離實驗結果最接近
             


            (3)若黃光補光組在9:00時突然停止補光,據圖1判斷:該組葉菜釋放O2量的變化及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分別是
             

            研究發現,通過生物工程技術提高碳的利用率也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圖3是葉肉細胞中部分碳代謝的示意圖。代謝途徑Ⅰ、Ⅱ、Ⅲ是植物細胞已有途徑,代謝途徑Ⅳ是通過轉基因技術實現的。

            (4)圖3中Ⅰ相當于光合作用過程中的
             
            (光反應/暗反應);結構T的化學本質是
             

            (5)研究人員利用轉基因技術使植物細胞具有合成C酶和M酶的能力,構建了代謝途徑Ⅳ(乙醇酸代謝),并與代謝途徑Ⅱ相連。據圖,解釋代謝途徑Ⅳ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原因
             

            組卷:24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