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等六區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7 17:30:2

          一、本卷共4頁,共20道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選出正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的字母代號(A、B、C、D)涂黑,如需改動,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它答案。

          • 1.在“中學生營養日”活動中,專家提出:大力宣傳普及營養科學與食品衛生知識,掃除“營養盲”在我國城鄉已成當務之急。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組卷:47引用:8難度:0.6
          • 2.202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給了三位在血源性肝炎研究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血源性肝炎是一種全球人群所面臨的健康問題,其會導致很多人患上肝硬化乃至肝癌。以下對肝臟的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343引用:8難度:0.6
          • 3.酶的發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歲月,如圖為科學家們所做的有關酶的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16引用:5難度:0.3
          • 4.飯后漫步在白浪河岸,“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的警示標語隨處可見。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每年夏季都有學生溺亡,生命之花過早凋零,令人痛心不已。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組卷:26引用:7難度:0.6
          • 5.急救是指當有意外或急病發生時,為傷病者進行的初步救援及護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傷病者的生命。例如當煤氣中毒、溺水和觸電導致人突然停止呼吸時,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對被救者進行急救。下列有關人工呼吸基本操作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49引用:7難度:0.6
          • 6.圖一、圖二是呼吸運動模擬圖和氣體含量變化曲線圖,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468引用:18難度:0.4
          • 7.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針對如圖所示的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52引用:3難度:0.5
          • 8.血液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通過對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體的許多生理狀況。圖是小明檢查時的血涂片和化驗單,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醫院檢驗科報告單(部分)
            化驗項目 測定值 正常參考值
            RBC(紅細胞) 3.8×1012個/L (4.0~5.5)×1012個/L
            Hb(血紅蛋白) 85g/L 120~160g/L

            組卷:30引用:4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60分)說明:本卷共4頁,共5道題。需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相應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或書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 24.下面是我們學習人體神經調節的有關圖解。請據圖回答:

            (1)在圖一甲所示結構中,[
             
            ]
             
            表面具有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生命活動的神經中樞,若[
             
            ]
             
            受到損傷,將直接影響心跳、呼吸等活動,甚至危及生命。
            (2)在圖一乙所示結構中,1、5代表的結構依次是
             
            ;2和4所示結構是由丙圖中[
             
            ]
             
            集結成束,外面包膜構成。
            (3)為研究飲水條件反射的建立與消退規律,研究者選取健康狀況良好的雄性大鼠20只,平均分為兩組進行實驗。
            ①實驗前,先將大鼠放入訓練環境(隔音的暗箱)中3天,目的是避免
             
            影響實驗結果。實驗前需要提前對大鼠進行限制飲水處理48小時,以保證實驗開始時大鼠具有渴覺,大鼠口渴后會產生飲水反射,完成這種反射的神經結構為
             
            ,其神經中樞是由
             
            構成的。
            ②實驗開始后,對實驗組大鼠在鈴聲后1.5秒(固定時間)時給水,對照組處理方法是在鈴聲后不固定時間給水,兩組的訓練次數均為100次/天。每天測量大鼠出現條件反射次數占實驗總次數的百分比(CR),結果如圖二,據圖可知隨著訓練天數的增加,實驗組測量的CR變化逐漸
             
            。從第11天起,實驗組和對照組均鈴聲后不給水,訓練次數為100次/天,5天后實驗組條件反射逐漸
             
            。條件反射建立的意義是
             

            ③學習也是建立條件反射的過程,這就需要科學用腦,講究用腦衛生,能夠使大腦的保持平衡,充分發揮大腦的功能,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請列舉兩條科學用腦的方法
             
            。疲勞是一種保護性功能,是人體需要休息的信號,如果學習負擔過重又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會造成大腦過度疲勞,出現
             
            (寫出兩條)等現象,導致學習效率下降。
            (4)生物小組的同學們結合眼球結構制作了一個可變焦的水透鏡,利用實驗室的光具座及配件來模擬人的眼球成像過程(如圖三)。

            ①光具座上的“F光源”模擬外界物體,光屏模擬眼球的[
             
            ]
             
            ,水透鏡上的注射器模擬眼球的[
             
            ]
             
            通過調節水透鏡模擬的眼球結構,使物像落在光屏上。圖三實驗中成像的關鍵因素是
             

            ②在光屏上呈現的物像是倒立的,但是我們形成的視覺影像卻是正立的,這是因為
             
            。學校在調查同學們的近視率時,標準對數視力表共有14行,能看清第
             
            行(5.0)即為正常視力。

            組卷:233引用:1難度:0.1
          • 25.很多同學有過養貓的經歷,了解相關疾病可以更好地維護人和寵物的健康,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貓抓熱是一種由巴爾通體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巴爾通體是一種棒狀短小桿菌,菌體有1~10根鞭毛。巴爾通體能隨貓蚤糞便排出,經人體破損(如被貓抓傷、咬傷)皮膚進入人體(如圖2),引起低熱、頭痛、嘔吐等癥狀,目前尚未發現人與人之間傳播。
            資料二:疫苗的開發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新研制的疫苗要經過多次動物試驗并確認安全有效后才可應用于人體注射。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對于家庭來說也是減少成員疾病發生、減少醫療費用的有效手段。

            (1)圖1中最有可能是巴爾通體的是
             
            (填字母);巴爾通體進行繁殖方式為
             
            ;巴爾通體能通過貓身上的跳蚤在貓群中傳播,影響貓的健康,巴爾通體是引發貓抓熱的
             

            (2)被貓抓傷、咬傷,皮膚受損,病菌容易入侵,因此皮膚是保衛人體的天然屏障,屬于這一道防線的還有
             

            (3)根據以上信息,按照感染病原體的種類進行分類,下列傳染病與貓抓熱屬于同一種類型的是
             

            a.流行性感冒
            b.百日咳
            c.白喉
            d.蛔蟲病
            e.狂犬病
            f.新冠肺炎
            (4)請為養貓人士提出一條預防“貓抓熱”的具體建議:
             

            (5)從免疫角度分析,人體注射的疫苗相當于
             
            ,接種疫苗后,正常情況下身體內發生的變化是
             
            ,這種免疫類型的特點是
             

            組卷:43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