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師長情誼》2023年單元測試卷(4)
發布:2024/8/10 1:0:2
一、選擇題
-
1.正如一位建筑大師描述的一樣:“家和房子有什么區別?家是一個地方,當你受傷受累的時候就想著回去,和你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而房子僅是住的地方。”對此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
A.家就是房子,房子就是家 B.家是一個充滿親情的地方 C.家是我們溫馨的港灣 D.家會讓我們感受到家人的濃濃愛意和安慰 組卷:18引用:26難度:0.9 -
2.包學冠是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珊溪鎮村民,他十多年來堅持做了一項公益事業--設立“孝子孝孫獎”。每年重陽節,他組織村里的老人敲鑼打鼓地忙活一天,評選村里的大孝子。如果我們也參與評選,下列哪些行為可能導致我們評選不上( )
①給勞累了一天剛進門的父母打洗腳水
②試卷發下來,自己考得很差,害怕父母批評,于是把成績改一改,給父母看
③父母沒有給我買到我想要的東西,我就大哭大鬧
④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組卷:6引用:3難度:0.7 -
3.隨著社會歷史的推進,現代家庭正在發生著變化。以下關于家庭變化的說法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
①家庭變得越來越小
②家庭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
③家庭氛圍越來越民主、平等
④隨著人口的遷移和流動、現代溝通手段的豐富,家庭成員的交流、溝通方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12引用:2難度:0.6 -
4.中新網2016年3月26日報道,浙江孝親衢州女孩藍微,本該依偎在父母身邊,在悉心照顧下度過童年,卻獨自一人肩負起照顧癱瘓母親的重任。藍微說,在老師和好心人的面前他們是強者,她是弱者;而在媽媽、外公面前,她是強者,她有責任、有義務去照顧他們。藍微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 )
①要時刻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
②父母生病了才需要子女照顧
③孝親敬長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律義務
④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9引用:3難度:0.9 -
5.欣賞下面的漫畫《雨中情》。假如請你為該漫畫配上合適的解說詞,以下觀點,你不可能用的是( )
①家人之間的愛是細致入微的照顧和牽掛
②每個人的家中,親情的表現形式都是一樣的
③親情就是溺愛
④愛在家人間彌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組卷:17引用:6難度:0.7 -
6.鄉下的爺爺自從來到小李家后,媽媽就一肚子火。小李的媽媽剛把地拖好,爺爺就不緊不慢走過來,媽媽又得再拖一次;剛剛把垃圾倒掉,爺爺就會不自覺把一些垃圾往門后一堆……面對這種情景,小李決定當他們之間的“粘合劑”,讓家庭更加和諧。以下方法中,你認為小李可以用的是( )
①選個恰當機會,和媽媽聊天,讓媽媽看到爺爺身上的優點
②和媽媽強調爺爺生活在鄉下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
③組織召開一次家庭成員會議,當面批評爺爺的不好習慣
④充當搭橋人,幫助爺爺和媽媽化解矛盾。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組卷:9引用:6難度:0.9 -
7.“百善孝為先”。在中國古代,“孝悌”是為人之本,治理國家要“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孝敬父母既是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現階段,我們青少年孝敬父母需要做到( )
①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認真學習,踏實做人
②從精神上關心父母
③在物質上贍養父母
④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不向父母提過分要求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組卷:20引用:20難度:0.9
二、簡答題
-
20.閱讀下面小虎的這篇心情日志,回答問題。
星期天上午,我想到最近寫作文總是打不開思路,便翻出雜志看起來,看到我在看雜志,媽媽說:“你看這孩子,星期天看些閑書。你看鄰居家的小林,讀書那么用功,而你呢?”我聽了這些話,一下子就生氣了,說:“你懂什么?我的事不用你管!你不讓我看,我偏要看!”
小虎和媽媽的溝通順暢嗎?請你告訴他,怎樣才能增進與父母的交流與溝通?組卷:3引用:1難度:0.7
三、材料分析題
-
21.“他們”,是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的人,世界各國對“他們”的稱呼發音幾乎一模一樣。“他們”,很多時候是我們背后的關懷與嘮叨,是我們曾經想擺脫的牽掛。“他們”,是我們容易忽視的等待,也會有一天是我們再也見不到的想念。越長大,離“他們”越來越遠,我們卻常駐在“他們”的心里!趁有生之年,對“他們”好一點!
(1)材料中的“他們”指的是誰?通過材料的描述,談談你對“家”的理解。
(2)小時候,我們非常依賴和喜歡“他們”,升入初中后,有時“他們的關心與嘮叨”卻讓我們“反感”,常常發生“愛的碰撞”。請你分析發生“愛的碰撞”的原因有哪些。(兩個方面即可)
(3)作為子女,我們應該怎樣處理這種“愛的碰撞”?(兩個方面即可)組卷:1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