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西梧州市岑溪市七年級(下)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6/24 8:0:9

          一、下列各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 1.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個嶄新的起點,伴隨著這個起點的開始,我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一些相應的變化。下列變化中,不屬于青春期生理變化的是(  )

            組卷:1引用:2難度:0.5
          • 2.下列成語能夠體現批判精神的是(  )

            組卷:1引用:2難度:0.8
          • 3.青春的我們思想活躍,擁有改變自己、改變世界的創造潛力。青春的創造也是多姿多彩的,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下列屬于青春創造表現的有(  )
            ①我有一雙靈巧的手,常常偷開鄰居家的門
            ②我愛寫作,常把想象的場景寫成科幻小說
            ③我在數學課上想出更簡潔明了的解題方法
            ④我經常能想到很多捉弄同學的“鬼點子”

            組卷:33引用:6難度:0.8
          • 4.現實生活中,有些同學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認為男生就應該粗獷豪放,獨立性強,女生就應該細膩體貼,依賴性強。這種觀念會(  )

            組卷:14引用:4難度:0.8
          • 5.一般情況下,男生在數學推理、動手實踐等方面比女生強,女生在語言表達、記憶感知等方面強于男生。這啟示我們(  )

            組卷:175引用:25難度:0.8
          • 6.“發乎情,止乎禮”。發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間產生;止乎禮,就是受禮節的約束。青春期萌發對異性朦朧的情感,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是青春成長的正常現象
            ②這種情感是真正的愛情
            ③要慎重對待,理智處理
            ④要熱情開放,相互愛慕

            組卷:236引用:22難度:0.7

          二、解答題

          • 17.【相伴青春感悟成長】
            【成長有“疑”】
            信息一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增設“網絡保護”專章以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里的合法權益,保護網絡世界對少年兒童可能存在的傷害。
            信息二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作出這樣的規定:學校應當合理使用網絡開展教學活動。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
            (1)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以上信息是如何詮釋法律作用的?
            【成長有“愛”】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期間經歷三次審議、兩次公開征求意見,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了“政府保護”專章,細化政府及其有關制度和措施,以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化走向更高水平;增設“網絡保護”專章,著力解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網絡欺凌等現實存在的問題,著力制定和完善相關部門的職責,如第八十八條規定;公安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依法維護校園周邊的治安和交通秩序……
            (2)請說說以上材料體現了學科哪些知識。
            【成長有“法”】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對2834名未成年服刑人員、410名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751名專門學校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觸犯了法律”的占64.7%。
            (3)上述材料對青少年有何啟示?請從以下三個角度作答
            ①在學習法律方面,我打算:
             

            ②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
             

            ③在依法維權方面,我打算:
             

            組卷:0引用:2難度:0.5
          • 18.【護航青春 健康成長】
            材料一 校園欺凌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行為。校園欺凌會影響受害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某市某初中七年級同學開展校園欺凌專項調查,如圖為“面對欺凌,你通常采取的做法是什么”的調查結果。

            (1)調查問卷的結果說明了什么?
            (2)請在“默默忍受”和“以暴制暴”中選擇一個作答,說明這樣做會導致的后果。
            材料二 各中學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八五”普法規劃精神,決定開展第四屆全市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時間和主題
            (一)時間:2023年5月9日至15日
            (二)主題:法治副校長為青春護航,守護我們共成長
            二、宣傳重點
            活動內容應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核心,重點圍繞民法典、家庭教育促進法、反有組織犯罪法、國家安全法、網絡安全法、疫情防控、生命健康安全等法律法規,將法治教育與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自護教育、防欺凌教育等相融合……
            (3)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說說把“守護我們共成長”作為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主題的理由,再列舉國家為“守護我們共成長”而制定的兩部專門法律。

            組卷:7引用:3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