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省六校高考生物第四次聯考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0分。第1~12小題,每小題2分;第13~16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研究發現細胞內普遍存在被稱為“分子伴侶”的一類蛋白質,該類蛋白質可識別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疊的多肽,并通過改變自身空間結構與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結合,從而幫助這些多肽折疊、組裝或轉運,其本身不參與組成最終產物并可循環發揮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分子伴侶”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后可以逆轉 B.“分子伴侶”與靶蛋白之間的識別與結合具有高度專一性 C.“分子伴侶”介導加工的環狀八肽化合物中至少含有8個氧原子和8個氮原子 D.酵母菌內“分子伴侶”發揮作用的場所可能在內質網 組卷:60引用:1難度:0.5 -
2.遷移體是中國科學家新發現的一種胞外分泌囊泡。研究發現,快速遷移的細胞會通過身后長長的收縮纖維管道持續把胞內物質運送到遷移體中,隨后收縮纖維管斷裂,遷移體被釋放,繼而被胞外空間或其他細胞攝取。研究表明,遷移體中有細胞因子、大量病變的線粒體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遷移體的形成與細胞骨架有關 B.遷移體的存在對于細胞內線粒體穩態的維持具有重要作用 C.遷移體可以參與不同細胞間的物質和信息交流 D.癌細胞產生的遷移體比正常細胞更少 組卷:13引用:1難度:0.7 -
3.在科學史上,許多科學家利用嚴謹的實驗設計、科學的思維方法在生物學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下列生物學領域發現中,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
A.班廷和貝斯特用結扎了胰管的狗進行實驗證明胰島素由胰島分泌 B.沃森和克里克采用同位素標記法建構了DNA的結構模型 C.施旺、施萊登運用不完全歸納法得出一切生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 D.艾弗里在研究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時,對自變量的控制符合對照實驗的“加法原理” 組卷:16引用:4難度:0.6 -
4.液泡膜蛋白TOM2A的合成過程與分泌蛋白相同,該蛋白影響煙草花葉病毒(TMV)核酸復制酶的活性。與易感病煙草品種相比,煙草品種TI203中TOM2A的編碼序列缺失2個堿基對,被TMV侵染后,易感病煙草品種有感病癥狀,TI203無感病癥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TOM2A的合成需要游離核糖體 B.TI203中TOM2A基因表達的蛋白與易感病煙草品種中的不同 C.TMV核酸復制酶可催化TMV核糖核酸的合成 D.TMV侵染后,TI203中的TMV數量比易感病煙草品種中的多 組卷:386引用:10難度:0.7 -
5.稻蝗屬的三個近緣物種①日本稻蝗②中華稻蝗臺灣亞種和③小翅稻蝗中,①與②、①與③的分布區域有重疊,②與③的分布區域不重疊。為探究它們之間的生殖隔離機制,進行了種間交配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交配
(♀×♂)①×② ②×① ①×③ ③×① ②×③ ③×② 交配率/% 0 8 16 2 46 18 精子傳送率/% 0 0 0 0 100 100 A.自然條件下,②和③之間可進行基因交流 B.①③之間的生殖隔離可能與卵細胞膜上受體不同有關 C.生殖隔離與物種的分布區域是否重疊無關 D.①和②的生態位有重疊 組卷:18引用:1難度:0.6 -
6.圖1是水稻田生態系統碳循環過程的部分示意圖,圖2表示能量流經該生態系統內卷葉螟的變化示意圖,其中字母表示各種能量值,M是攝入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食物網中的所有生物及無機環境構成了該生態系統的結構 B.卷葉螟糞便中的能量值為P,卷葉螟呼吸消耗的能量值為R C.卷葉螟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可以用圖2中的M2表示 D.利用標記重捕法可估算該水稻田生態系統內青蛙卵的種群密度 組卷:31引用:2難度:0.6 -
7.如圖甲表示反射弧中三個神經元及其聯系,其中
表示從樹突到胞體再到軸突及末梢(即一個完整的神經元模式);圖乙為圖甲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含有3個神經元,①稱為感受器,③稱為中樞神經 B.圖甲中刺激d點,則除d點外,圖中發生興奮的點只有e C.圖乙是突觸的亞顯微結構模式,⑨的形成跟高爾基體有關 D.神經遞質進入下一個神經元后引起下一個神經元的興奮或抑制 組卷:33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
20.濕地生態系統在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圖1為某總面積為600hm2的濕地受有害物質a污染后,有害物質a的濃度在各營養級部分生物體內的變化情況。圖2為某生物興趣小組根據調查對象構建的食物網。回答下列問題:
(1)圖1體現了
(2)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關系稱為生態系統的
(3)該濕地在某個時期由于污染物大量排放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說明組卷:39引用:3難度:0.6 -
21.1965年中國科學家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摘取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桂冠。人胰島素基因表達的最初產物是一條肽鏈構成的前胰島素原,經圖1所示的過程形成具生物活性的胰島素。此后科學家又提出了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腸桿菌生產人胰島素的兩種方法:AB法是根據胰島素A、B兩條肽鏈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兩種DNA片段,利用工程菌分別合成兩條肽鏈后將其混合自然形成胰島素;BCA法是利用胰島B細胞中的mRNA得到胰島素基因,表達出胰島素原后再用特定酶切掉C肽段。這兩種方法使用同一種質粒作為載體。請據如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由于密碼子具有
(2)圖2是利用基因工程生產人胰島素過程中使用的質粒及目的基因的部分結構。為使目的基因與載體正確連接,在設計PCR引物時可添加限制酶
(3)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無色的X-gal產生藍色物質使菌落呈現藍色,否則菌落為白色。經
(4)科學家利用蛋白質工程技術,研制出了賴脯胰島素,與天然胰島素相比,其皮下注射后易吸收、起效快。獲得賴脯胰島素基因的途徑是:從預期的蛋白質功能出發→組卷:48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