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上海交大附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12/20 9:30:3
一、選擇題(本題共30題,每題2分)
-
1.下列為乳酸桿菌和煙草花葉病毒均具有的物質或結構是( )
A.細胞質 B.核糖核酸 C.磷脂 D.核糖體 組卷:10引用:6難度:0.9 -
2.結合下列四種化合物的圖示,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甲所示結構中共有5種堿基、2種核苷酸 B.同一個圖乙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之間可以反應形成肽鍵 C.組成丙化合物的五碳糖是脫氧核糖,T中含有P元素 D.化合物丁若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則具有還原性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
3.下表是組成玉米細胞與人體細胞中含量較多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及其含量(占細胞干重的質量分數/%)。據表分析錯誤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S 玉米細胞 43.57 6.24 44.43 1.46 0.20 0.17 人體細胞 55.99 7.46 14.62 9.33 3.11 0.78 A.所有具膜的細胞結構都含有氮元素 B.玉米細胞和人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碳 C.除這六種元素之外,生物體還需要的其余元素為微量元素 D.表中的化學元素在火星上都能找到,因此火星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4.將某植物細胞各部分結構用差速離心法分離后,取其中三種細胞器測定它們有機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蛋白質(%) 脂質(%) 核酸(%) 細胞器甲 67 20 微量 細胞器乙 59 40 0 細胞器丙 61 0 39 A.細胞器甲可能是線粒體或葉綠體 B.細胞器乙可能與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關 C.細胞器丙中核酸有DNA和RNA D.細胞器甲和丙都可以產生ATP也會消耗ATP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5.如圖表示神經細胞膜上Na+、K+的兩種運輸方式,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方式1屬于自由擴散,有利于快速縮小細胞內外兩種離子濃度差 B.方式2為主動運輸,消耗的ATP來自于物質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 C.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均具有專一性 D.方式2對維持細胞內外兩種離子的分布具有重要意義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6.在紫色洋蔥鱗葉外表皮細胞的失水和吸水實驗中,顯微鏡下可依次觀察到如下圖所示甲、乙、丙三種細胞狀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由甲到乙需將低倍鏡轉換到高倍鏡 B.甲、乙、丙不能在同一個細胞內依次發生 C.與甲相比,乙液泡內溶液濃度較高 D.由甲到乙的過程中需滴加清水引流 組卷:24引用:1難度:0.7 -
7.如圖是某種二糖在最適條件下的水解反應模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①在高溫下會因肽鍵斷裂而永久失活 B.圖中②可代表二糖中的蔗糖或乳糖 C.生物體內各種酶作用所需的最適條件一致 D.圖中模型可用來解釋酶具有高效性 組卷:20引用:4難度:0.5 -
8.在細胞有氧呼吸過程中,2,4-二硝基苯酚(DNP)僅抑制電子傳遞鏈的能量轉化成ATP,不直接影響細胞內的其他物質反應。對實驗大鼠使用DNP,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DNP會阻止有氧呼吸第一階段產生ATP B.DNP主要在線粒體基質中發揮作用 C.DNP會抑制大鼠血糖進入成熟紅細胞 D.DNP會使線粒體內膜上散失的熱能增加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9.ATP為細胞的直接能源物質,圖1為ATP的結構,圖2為ATP與ADP相互轉化的關系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圖1的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團,b、c代表一種特殊的化學鍵 B.圖1中的五碳糖為脫氧核糖,ATP脫去兩個磷酸后的產物為DNA的基本單位 C.圖2中的反應向右進行時,常伴隨著放能反應的進行 D.酶1和酶2的作用機理相同,但作用結果不同,所以圖2不是可逆反應 組卷:20引用:4難度:0.7 -
10.如圖所示,b→c為分裂期,則DNA復制時期是在( )
A.a→b B.b→c C.c→d D.d→a 組卷:2引用:4難度:0.8 -
11.如圖是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①所示時期,染色質逐漸變成染色體 B.圖②所示細胞中含有12條染色單體 C.圖③所示時期,核DNA含量暫時加倍 D.圖④細胞中,細胞板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 組卷:25引用:7難度:0.7
二、綜合題(共40分)
-
32.圖1為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簡圖,其中英文大寫字母與甲、乙分別表示物質成分,e為電子,數字表示反應過程.圖2中曲線a是自然狀態下一個密閉溫室中一天的CO2含量變化曲線,假定溫室中溫度恒定.據圖回答:
(1)圖1中,膜的上方為
(2)當某種環境因素X減弱時,B濃度明顯下降,從而導致過程②催化酶的活性下降,但同時大多數酶的活性并未受影響;當減低環境因素Y時,過程②的酶與絕大多數酶的活性均降低.因此,可以推斷影響過程②催化酶的因素X、Y分別可能是
(3)圖2中,曲線a的BC段CO2含量降低的原因是組卷:11引用:4難度:0.5 -
33.遺傳與變異
Ⅰ.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PA)是一種人體內自發分泌醛固酮的疾病,醛固酮在腎上腺(ZG)細胞中的過度分泌會進一步導致高血壓。CACNA1H基因的突變能夠直接導致PA的發生,圖A是某家族性PA遺傳系譜圖。
(1)僅據圖A推測,該家系PA的遺傳方式可能是
(2)對家系中部分成員體細胞進行測序。據圖B可知,該遺傳病的變異類型為
A.堿基對的增加
B.堿基對的易位
C.堿基對的替換
D.堿基對的缺失
(3)根據測序結果,結合譜系圖該家系PA的遺傳方式是
Ⅱ.同一基因的轉錄產物經過加工形成長度不一的mRNA的現象稱為可變剪接。某科研團隊發現CACNA1H基因同樣的突變不能在神經(Nu)細胞中產生異常表型,該團隊使用來自于同一個體的正常細胞(該突變位點堿基仍A)進行了如下實驗。
(4)下列關于實驗結果的討論中正確的是
A.圖C中結果說明同一個基因可以轉錄加工出不止一種mRNA
B.圖C中結果說明該個體含有兩種不同的CACNA1H基因
C.突變位點可能在8.1kb和8.0kb的差異片段中
D.PTC組檢測的是該個體的生殖細胞mRNA對應的DNA
(5)假設經過多次生物學重復,該實驗結果可信。請根據可變剪接現象和中心法則,推測同樣的CACNA1H基因突變在ZG細胞中產生異常表型而在Nu細胞中表型正常的原因。組卷:8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