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八校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12 20:0:3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共24分)

          • 1.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由其化學性質決定的是(  )

            組卷:54引用:3難度:0.9
          • 2.正確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下列圖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37引用:2難度:0.9
          • 3.甲同學發現家中長期使用的自來水龍頭上出現大量水垢,由此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組卷:185引用:7難度:0.9
          • 4.下列化學符號中的數字“2”意義描述正確的是(  )
            ①2O3②2Al3+③O2
            +
            2
            C
            a
            O ⑤H2O ⑥MgCl2⑦Fe2+⑧2H2

            組卷:140引用:5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12.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后,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了驗證碳燃燒反應中,碳元素的質量守恒,設計了如下實驗:
            (已知:①木炭粉中的雜質不參加反應且不含碳元素,假定在實驗中反應、吸收完全;②裝置B中盛放的是濃硫酸,可以吸收水分)

            Ⅰ.裝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有足量的過氧化氫溶液,裝置C的玻璃管中盛有質量為m的木炭粉,整個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Ⅱ.打開活塞a,并保持過氧化氫溶液能持續穩定注入錐形瓶中;通入一段時間氧氣后,將D裝置連接到C裝置后,并點燃裝置C中的酒精燈,使玻璃管內的木炭粉充分燃燒;
            Ⅲ.熄滅酒精燈,當裝置冷卻后,關閉活塞a;
            Ⅳ.稱量玻璃管中剩余固體的質量為m1,裝置D質量增加了m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b的名稱是
             

            (2)請寫出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能說明裝置C玻璃管中發生了化學反應的現象是
             

            (4)若該實驗能準確驗證碳元素在反應中質量守恒,則實驗前和實驗后測量的數據應滿足的關系是
             
            (用m、m1、m2的代數式表示);
            (5)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步驟Ⅱ中通入一段時間氧氣主要是為了防止裝置內空氣中CO2干擾實驗測定
            B.判斷A裝置有氧氣生成的現象是B裝置中長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C.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除去氧氣中的水蒸氣
            D.裝置D的作用是檢驗并吸收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組卷:99引用:1難度:0.5
          • 13.“中東呼吸綜合征”病毒與“非典”病毒類似,加強自身防護是抵御病毒的重要方法,過氧乙酸消毒液是常用的一種消毒劑,請根據圖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過氧乙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過氧乙酸中碳、氧、氫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
             

            (3)過氧乙酸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4)過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計算結果精確至0.1%)
            (5)7.6g過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質量與
             
            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質量相等。

            組卷:62引用:1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