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安徽省馬鞍山八中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1/26 23: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
1.下列變化中,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的是( )
A.木條燃燒 酒精揮發 B.冰雪融化 火藥爆炸 C.礦石粉碎 衣服晾干 D.葡萄釀酒 牛奶變酸 組卷:278引用:45難度:0.9 -
2.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①氫氣用作燃料②氧氣用于氣焊③干冰用作制冷劑④明礬用于凈水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異味物質⑥氦氣用作保護氣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⑥ C.①②⑥ D.①④⑤⑥ 組卷:32引用:5難度:0.6 -
3.某同學在點燃蠟燭時,提出固體石蠟可能變成蒸氣才能燃燒。就此看法而言,應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 D.獲得結論 組卷:1656引用:96難度:0.9 -
4.某學生用量筒取液體時,量筒平穩地放置在實驗臺上,使視線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讀數為18毫升;倒出部分液體后,仰視凹面的最低處,讀數為12毫升,則該學生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為( )
A.肯定大于6毫升 B.肯定小于6毫升 C.肯定等于6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組卷:969引用:75難度:0.9 -
5.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我省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力推火力發電 B.焚燒塑料垃圾 C.推廣使用公共自行車 D.使用一次性木筷 組卷:54引用:73難度:0.9 -
6.“節約保護水資源,大力建設生態文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保護水資源,禁止使用化肥、農藥 B.用沉降的方法,將硬水轉化成軟水 C.工業廢渣任意排放,不會污染水體 D.城市澆花,使用噴灌、滴灌技術 組卷:9引用:3難度:0.7 -
7.如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檢查氣密性B.
氧氣的驗滿C.
溶解固體D.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組卷:26引用:1難度:0.6 -
8.實驗室用氯酸鉀制氧氣,操作有:①加熱;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向試管中裝入藥品;④當有連續氣泡時用排水法收集;⑤實驗完畢將導氣管從水槽中取出;⑥熄滅酒精燈;⑦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正確順序是( )
A.③②①⑦④⑤⑥ B.②③⑦①④⑥⑤ C.②③⑦①④⑤⑥ D.①③②④⑦⑤⑥ 組卷:786引用:49難度:0.7
二、填空題(共40分,除反應表達式2分外,其余每空1分,有注明的除外)
-
25.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再認識。
(實驗回顧)圖1是實驗室用紅磷燃燒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寫出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
(實驗過程1)甲組同學使用圖1進行實驗,步驟如下: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加入藥品,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
③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塞子
④
⑤觀察并記錄水面的變化情況
(問題提出)(1)請將上述實驗步驟填充完整。
(2)有資料表明,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小于7%時,紅磷就無法燃燒,因此通過上述實驗測量結果與理論值相比
(實驗改進1)
(查閱資料)鐵生銹原理:鐵和氧氣、水反應生成紅色物質(鐵銹)。
Ⅰ、乙小組同學根據鐵在空氣中生銹的原理設計圖2實驗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已知:裝置中的食鹽水和活性炭的作用是加速鐵生銹)
Ⅱ、8分鐘后測得的實驗數據如表實驗前的體積 實驗后的體積 集氣瓶內空氣 燒杯內蒸餾水 燒杯內剩余蒸餾水 131.0mL 90.0mL 63.6mL
(2)根據表中數據計算,改進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
(實驗反思)與燃燒紅磷法相比,乙小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優點是
(實驗再改進)在乙組實驗的基礎上,丙組同學設計了圖3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前應先進行的操作是
(實驗過程2)
步驟1:在注射器中裝有足量鐵粉、活性炭粉的浸有食鹽水的紙袋,封閉。
步驟2:打開彈簧夾,將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離,關閉彈簧夾。
步驟3:不斷輕輕晃動注射器,當15組卷:49引用:3難度:0.5 -
26.關于催化劑的研究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某小組以“探究催化劑的奧秘”為題展開了任務式學習。
【任務一】認識催化劑
(1)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起著重要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發生變化
B.在化學反應前后狀態不發生變化
C.沒有催化劑反應不能發生
D.用作催化劑的物質不可能是其他反應的反應物或生成物
【任務二】探究催化劑
(2)實驗過程: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①分別量取5mL 5%過氧化氫溶液放入A、B兩支試管中,向A試管中加入ag氧化銅并分別在A、B兩支試管中插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現象 A試管中產生大量氣泡,帶火星木條復燃。B試管中的現象: ②待A試管中沒有現象時,重新加入 試管中均產生大量氣泡,帶火星木條均復燃 ③將實驗②中的剩余物小心過濾,并將所得濾渣進行洗滌、干燥、稱量。 所得固體質量仍為ag
【任務三】探究催化劑的催化效果
分別取10mL 5%過氧化氫溶液、1g二氧化錳、1g氧化銅,按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時傾斜錐形瓶使過氧化氫溶液與催化劑完全接觸,測得相同條件下瓶內氣壓的變化如圖2所示。
(3)對比分析圖2中的
(4)興趣小組同學繼續探究,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裝置,利用壓強傳感器測不同質量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分解快慢的影響,在8mL 3%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分別加入了0.03g、0.06g、0.08g、0.12g、0.24g二氧化錳。測得容器內壓強的變化曲線如圖4所示。請觀察圖,回答問題:
根據圖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范圍內,二氧化錳用量越多,過氧化氫溶液分解越快
b.反應容器的氣密性,對實驗所測數據的精確度有影響
c.稱量的二氫化錳質量的精確度對實驗裝置中最終的壓強大小沒有影響
(5)催化劑用氧化銅和二氧化錳,或用不同質量的二氧化錳,只是使上述反應化學反應速率不同,而完全反應后裝置內壓強相同的原因是組卷:3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