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協作體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
-
1.新型冠狀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其命名為2019-nCoV(右圖為2019-nCoV結構模式圖),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19-nCoV的傳播具有高傳染性和高隱蔽性。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公共衛生安全意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生活中接觸的物體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包括2019-nCoV),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風險 B.教室經常開窗通風可以促進空氣流動,降低室內病原微生物(包括2019-nCoV)的密度 C.每天適量飲酒可以預防新冠肺炎,因為酒精可以使細胞內的病毒蛋白變性 D.2019-nCoV病毒是一類不具細胞結構的微生物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2.細胞學說指出,細胞是動植物結構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是1838~1839年間由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MatthiasJakobSchleiden)和動物學家施旺(TheodorSchwann)最早提出,直到1858年,德國科學家魏爾肖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的觀點,才較完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魏爾肖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的觀點說明科學學說的建立過程是一個不斷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 B.顯微鏡的發明和改進,在施萊登和施旺建立細胞學說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C.細胞學說中心內容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論證了整個生物界在結構上的統一性 D.施萊登和施旺通過觀察部分生物組織建立細胞學說運用了不完全歸納法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3.在進行“用高倍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的流動”的探究實驗中,先將黑藻放在光照、室溫條件下預處理培養,然后進行觀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高倍鏡下細胞質流向是逆時針的,則細胞中細胞質的流向應是順時針的 B.在顯微鏡下看不到新鮮黑藻葉片細胞中的葉綠體,需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 C.在低倍鏡下能看到的細胞,直接換上高倍鏡也可看到 D.在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實驗中,若在50×的視野中均勻分布有大小一致的20個細胞,則換成100×后,視野中的細胞數目是5個 組卷:2引用:4難度:0.7 -
4.用純驢皮熬成的阿膠已有兩千多年的應用歷史,阿膠中含有鈣、鋅、鎂、銅、錳等27種金屬元素。其蛋白質水解產生18種以上氨基酸,與人參、鹿茸一起被譽為“中藥三寶”。其滋補作用體現為:加快新陳代謝、促進組織細胞再生和增強機體免疫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阿膠含有對人體有益的Zn、Fe、Ca等微量元素 B.驢皮細胞中的化學元素與樹皮細胞中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和含量相近,說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 C.在驢皮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D.用驢皮熬成的阿膠中的蛋白質經人體消化吸收后可以合成抗體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5.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不斷從環境中吸收水和無機鹽。下列有關植物體內水和無機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將植物秸稈充分曬干后,其體內剩余的物質主要是無機鹽 B.植物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以離子形式存在,含量較多 C.由于氫鍵的存在,水具有較低的比熱容,對于維持生命系統的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D.北方冬小麥在冬季來臨前,自由水和結合水比值會降低 組卷:3引用:3難度:0.8 -
6.2022級高一1班的某位同學在學校食堂食用了如下早餐:一個水煮雞蛋、一杯豆漿、兩個肉包子、一小碟榨菜。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吃熟雞蛋、熟肉容易消化是因為高溫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B.若肉包子中某種蛋白質由100個氨基酸組成,含有4條肽鏈,這100個氨基酸共有氨基104個,羧基102個,則該蛋白質含有的肽鍵、氨基、羧基數分別為96個、8個、6個 C.豆漿和雞蛋味道不一樣與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有關 D.榨菜中的纖維素是一種多糖,能夠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7.肥胖患者應減少糖類的攝入,糖尿病患者也應該減少脂肪的攝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糖類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而脂肪也可以轉化為糖類 B.同質量的脂肪與糖類相比具有“四多”,即含H多、氧化分解時耗氧多、產生的能量多、生成的水多 C.植物脂肪大多含有飽和脂肪酸,熔點高,在室溫下呈液態 D.一般只有糖類代謝發生障礙時,脂肪才氧化分解供能 組卷:0引用:1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個大題,總分60分。
-
20.圖甲為細胞部分結構和相關生理過程示意圖,A-E為細胞內結構,①-⑨為物質運輸途徑。
(1)1972年,辛格和尼克爾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該模型屬于
(2)過程⑥→⑨說明溶酶體具有
(3)LDL是由膽固醇在人體血液中與磷脂和載脂蛋白結合形成的低密度脂蛋白顆粒(如圖乙所示),與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比,LDL中膜結構的主要不同點是組卷:2引用:1難度:0.6 -
21.細胞內存在不同的機制確保蛋白質分選、轉運至細胞的特定部位,參與細胞的各種生命活動。將每種蛋白質運送到特定目的地的過程總是與囊泡的發生有密切聯系。
(1)據圖可知,能形成囊泡的細胞結構有
(2)為了研究溶酶體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和運輸過程,常采用
(3)細胞分泌物的分泌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分泌物合成后隨即被排出,稱為組成型分泌;另一種是分泌物形成后先暫時貯存在分泌顆粒中,待相關“信號”刺激影響時再分泌到細胞外,這種方式稱為可調節型分泌。為探究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方式,實驗設計如下:
實驗思路:
甲組在葡萄糖濃度為1.5g/L的培養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質合成抑制劑(生理鹽水配制),再加入胰島B細胞;乙組在葡萄糖濃度為1.5g/L的培養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組卷:19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