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東省汕頭一中高考化學模擬試卷(4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總計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10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2分。第11~15題為不定項選擇題,每題4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1~2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答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涉及到很多的化學知識。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絲質品)謂之為紙”,這里的紙主要成分為纖維素 B.中國藍是古代人工合成的藍色化合物,其化學式為BaCuSi4O10,可改寫成BaO?CuO?4SiO2 C.東漢魏伯陽在《周易參同契》中對汞的描述:“……得火則飛,不見埃塵,將欲制之,黃芽為根。”這里的黃芽是指硫 D.《天工開物》記載:“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擇取無沙黏土而為之”。這里的瓦屬于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主要成分為硅酸鹽 組卷:274引用:11難度:0.6 -
2.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Na-O-H與 都表示氫氧化鈉
B. 與
都表示氟離子
C.-OH與 都表示羥基
D. 與
都表示水分子
組卷:84引用:4難度:0.9 -
3.下列關于C、Si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C和Si的價電子數均為4,推測CO2中的C和SiO2中的Si均為sp雜化 B.CH4的相對分子質量小于SiH4,推測CH4的熱穩定性比SiH4小 C.C的非金屬性強于Si,推測C可以還原SiO2 D. 的鍵角>CH+3的鍵角CH-3組卷:45引用:4難度:0.6 -
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水中加入0.1molCl2,充分反應后轉移的電子數為0.1NA B.60gSiO2晶體中含有[SiO4]四面體結構單元的數目為NA C.常溫下,1LpH=4的NaH2PO4溶液中含有Na+的數目為1×10-4NA D.標準狀況下,33.6L氟化氫中含有氟原子的數目為1.5NA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5.CO2/C2H4耦合反應制備丙烯酸甲酯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由步驟①知:加成反應也可生成酯類物質 B.反應過程中存在C-O鍵的斷裂 C.該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 D.若將步驟②中CH3I換為CH3CH2I,則產品將變為丙烯酸乙酯 組卷:11引用:2難度:0.6 -
6.用如圖所示裝置(夾持裝置省略)進行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A.
如圖裝置可用于由FeSO4溶液制備FeSO4?7H2OB.
如圖裝置可驗證濃硫酸的脫水性C.
如圖裝置可制備無水MgCl2D.
如圖裝置可制取并收集干燥、純凈的NO組卷:24引用: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
19.硫化鉍在光電、催化及儲能方面有著廣泛應用,還可用作新型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以浮選過的輝鉍礦(主要成分是Bi2S3,還含少量Fe2O3、SiO2等雜質)為原料制備高純 Bi2S3的工藝流程如圖:
已知:鉍單質不溶于鹽酸,可溶于硝酸,BiCl3極易水解生成BiOCl沉淀。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提高“浸出”的速率和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2)濾渣1的主要成分是S和
(3)輝鉍礦的“浸出液”中鉍元素主要以Bi3+形式存在,寫出Bi2S3與FeCl3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還原”過程中過量的鐵粉可用
(5)如把鉍粉空氣氧化后“酸溶”改為直接用濃硝酸氧化鉍粉,不足之處是
(6)已知輝鉍礦在轉化過程中鉍元素有10%的損耗,一噸某種輝鉍礦可以制得高純 Bi2S3的771kg,則該輝鉍礦中鉍元素的質量分數為組卷:27引用:1難度:0.4 -
20.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給開發了一種精確的分子構建新工具——有機手性催化的兩位科學家。有效構建手性中心是有機合成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對藥物研究的影響巨大。由化合物A合成化合物G的一種路徑如圖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問題:
(1)B的化學名稱為
(2)C的結構簡式為
(3)寫出E到F的化學方程式:
(4)H是G的同分異構體,符合下列條件的H的結構有
a.分子中含,且不含其他環狀結構
b.位于兩個苯環上的取代基互為鏡像對稱(即兩個苯環對應位置上的取代基均相同)
(5)設計以、
和
為主要起始原料制備
的合成路線(無機試劑和有機溶劑任選)
組卷:41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