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九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要求)

          • 1.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層出不窮,從阿爾法、貝塔到德爾塔,再到奧密克戎。這體現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h2>

            組卷:113難度:0.6
          • 2.世界上沒有指紋完全一樣的兩個人,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

            組卷:3引用:2難度:0.5
          • 3.下列哪項不能反映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h2>

            組卷:24引用:2難度:0.5
          • 4.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制作并觀察臨時裝片是初中階段需要掌握的重要實驗技能之一,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5引用:3難度:0.4
          • 5.細胞是構成生命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在下列選項中,能夠證明細胞失去活性的是( ?。?/h2>

            組卷:9難度:0.4
          • 6.我國首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女科學家屠呦呦,在瘧疾治療研究中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瘧疾是由瘧原蟲所引起的疾病,瘧原蟲是一種單細胞寄生動物,以下對瘧原蟲描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15引用:11難度:0.5
          • 7.有些不法分子盜剝名貴植物杜仲的樹皮作藥材,致使樹木死亡。其原因主要是破壞了樹皮中的(  )

            組卷:101引用:4難度:0.9
          • 8.下列選項中,在生物體結構層次上屬于同一等級的是( ?。?/h2>

            組卷:38難度:0.5
          • 9.將一植株放在黑暗處一晝夜;選取含白斑區的葉片(圖中A區,其余部分為綠色),用黑紙片將葉片B區正反面都夾緊,主葉脈的C點處用小刀切斷,然后將該植株移至陽光下數小時。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r />

            組卷:35引用:2難度:0.5
          • 10.在日常生活實踐中,人們采取的生產措施與原理對應不一致的是( ?。?/h2>

            組卷:130引用:8難度:0.4
          • 11.藜麥是雙子葉植物,FA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認定藜麥是唯——種可滿足人類所需的全部營養的糧食,其蛋白質含量與牛肉相當,主要存在于藜麥種子的( ?。?/h2>

            組卷:211引用:11難度:0.4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題10分,共40分)

          • 33.米飯和饅頭是我國餐桌上的主食,它們的淀粉含量略有差異。我國不同地區的人對主食的偏好不同,那么,他們消化淀粉的能力是不是也有差異呢?

            (1)細嚼米飯和饅頭有甜味是因為它們在口腔中
             
            ,將其徹底消化的部位和消化的最終產物分別是
             

            (2)偏好不同主食的人對淀粉的消化能力是否有差異?生物興趣小組同學們進行了調查研究。將同學們按照其慣常主食偏好,分成米飯組、饅頭組、以米飯和饅頭為主食的混合組,分別測試三組受試者的唾液對淀粉的消化能力。檢驗方法及結果如圖所示。
            ①37℃水浴是在模擬
             
            ,以保證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②每隔一段時間,向稀碘液中同時滴入混合液,觀察出現的現象。若顏色
             
            ,說明此時試管中所有淀粉都被分解,即可完成檢驗,記錄
             
            ,求同組數值的平均值。
            ③根據實驗結果判斷,三組受試者的唾液對淀粉的消化能力從強到弱的排列順序為
             

            (3)為進一步研究“能否通過改變主食結構來增強唾液對淀粉的消化能力”這一問題,同學們認為應該選擇
             
            的受試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每日主食換為等量的
             
            ,并保證其他飲食不變,四周后檢驗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組卷:108引用:5難度:0.4
          • 34.“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圖1)于2021年5月22日與世長辭,他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甘于平凡的奉獻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袁隆平院士帶領的團隊首次在熱帶沙漠成功種植海水稻,為沙漠地區提升糧食自給能力、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區生態環境再添“中國貢獻”。圖3是圖2中海水稻葉片局部放大示意圖,A、B、C分別表示發生在海水稻葉片內的某些生理過程?;卮鹣铝袉栴}:

            (1)圖3中C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通過C過程,海水稻能將水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轉變成貯存能量的
             
            ,并且釋放
             
            。
            (2)海水稻完成圖3中的C過程所需的水分,主要通過根尖的
             
            區吸收,再經
             
            (填“導管”或“篩管”)運送到葉等器官。進入海水稻體內的大部分水會通過圖3中所示的
             
            (填字母)過程散失到環境中。
            (3)圖3中的A過程主要發生在海水稻細胞的
             
            (填細胞內的結構名稱)內,該過程對海水稻生命活動的意義是
             
            。
            (4)在迪拜的沙漠里長出的海水稻,最高畝產達到了520公斤。除了高產外,還有抗倒伏、不用施肥等特點,海水稻不用施肥是因為海水會為海水稻的生長提供足夠的
             
            ,將同樣的海水稻種植在其它沿海灘涂,畝產量往往會發生變化,影響海水稻產量的環境因素有
             
            等。

            組卷:16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