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安徽省合肥工大附中八年級(上)第一次段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0/27 0:30:2

          一、選擇題(共50分,2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各題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的。)

          • 1.個人是社會的一員,社會是個人成長的沃土。同學們聊天時,談到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以下同學的表述你認可的一組是(  )
            ①小李:我的生活是我爸媽提供的,和社會有什么關系?
            ②小王:從太原南站坐高鐵去北京才3個多小時,我們享受著現代化帶來的便利和舒適,真好!
            ③小賈:一檔節目抽中我為幸運嘉賓,稱只要匯去200元,就能領到一部蘋果手機,我不猶豫地把錢打了過去,天上掉餡餅了!
            ④小趙:我奶奶在北京做手術,回了老家醫療費還給報銷了不少呢!
            ⑤小劉:假期里,我經常通過網絡視頻講解溫習功課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2.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有(  )
            ①小峰通過網絡了解到很多事情,他認為“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所以,人是可以脫離社會的”
            ②孩子年齡越小,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越強。所以,低齡化出國留學對孩子的成長一定會產生積極影響
            ③個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個人是社會中的人,而進入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少了
            ④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積極養成親社會行為習慣

            組卷:18引用:5難度:0.7
          • 3.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從建立的基礎社會關系可以分為(  )
            ①婚姻關系
            ②血緣關系
            ③業緣關系
            ④地緣關系

            組卷:8引用:10難度:0.6
          • 4.下列選項中,沒有體現個人與社會關系的是(  )

            組卷:92引用:14難度:0.7
          • 5.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俄羅斯發現一位7歲“鳥孩”。他住家中被母親當鳥兒一樣飼養,母親從不與他說話,使得這位男孩和小鳥一樣只會唧唧喳喳地說話。這一事例告訴我們(  )
            ①只有社會化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
            ②只有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長和發展起來
            ③我們每個人的存在和發展都離不開社會,都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
            ④“鳥孩”雖然只會說鳥語,但他仍然是一個社會人

            組卷:19引用:15難度:0.8
          • 6.某中學的兩位同學在放學途中不顧路人的阻攔,毅然攙扶起倒地的老人,并護送他回家,得到社會輿論的大力表揚,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  )

            組卷:15引用:4難度:0.7
          • 7.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類似“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吸煙可以抗擊病毒”“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風險”的傳言滋生蔓延。當在網上看到敏感、不知道真假的疫情信息時,青少年應該(  )

            組卷:444引用:39難度:0.7
          • 8.中國網民已達7.31億,網上可上傳信息,查詢資料,學習求教;可淘寶購物,工作娛樂,結交新友;也可以了解政府的施政綱要,利民措施。如今已進入“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的時代。這一情況反映了(  )
            ①網絡生活很豐富,網絡交往很誘人,它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②網絡交往擴大了我們交往的領域、對象,改變了以前的交往方式
            ③網絡世界有自身獨特優勢,我們可享受網絡的諸多益處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9.先秦時期,儒家學者們就提出了“仁義禮智信”來規范和約束人們的社會行為。如“愛人者,仁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下列能體現“仁”的有(  )
            ①為了幫助小軍,王強拿作業給他抄
            ②婷婷幫助生病的李麗打掃教室衛生
            ③袁隆平為我國糧食安全做出重大貢獻
            ④藥學家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標志著人類抗瘧疾藥物發展的新方向。

            組卷:199引用:7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0分,4小題)

          • 28.《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以社會生活為場域,以社會責任感和國家意識培養為主線,將我們的視野從家庭和學校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某班同學對自己社會生活中的行為進行了總結與反思。以下是部分同學總結與反思的內容:
            明明:周末,與幾個同學去郊游,感受溧水新農村建設真美好--整齊漂亮的民居、寬敞的道路停車場、清潔的公共則所、秀麗的風景及配套設施,太愉快了!我們也把看到的垃圾帶出了這些風景區。
            強強:現在真好,不出門,我就可以在線與朋友聊天、購物、叫外賣,還可以玩游戲,在線學習、查作業答案。
            紅紅:出入小區與長輩都主動打招呼,他們都夸我,對我也好。
            涵涵:上周二,我騎共享單車去上學,但發現有很多車亂停放,還有損壞的,于是晚上回家我要求爸爸幫忙打電話反映這事。
            請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談談上述同學們的總結反思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組卷:2引用:2難度:0.3
          • 29.在學習了《網絡生活新空間》后,某校八年級(3)班現在正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相關任務。
            任務一:2017年1月22日下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相當于歐洲人口總量,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中國互聯網行業整體向規范化、價值化發展,同時,移動互聯網推動消費模式共享化、設備智能化和場景多元化。
            (1)材料反映的數據說明了什么?
            任務二:想享用美食卻不擅烹飪?出門就想坐上便捷舒適的接送車?在家就能預定域外旅行,遍看無限風光?只要拿起手機,上網找個應用程序(App),就會有人送服務上門。
            (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網絡豐富我們日常生活有哪些表現?
            任務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學生開始帶手機上學,有些學生利用手機上網、聊微信、玩游戲、寫作業,更有甚者利用手機上網瀏覽不良信息。
            (3)網絡是把雙刃劍,請你說出中學生沉迷手機上網的危害。
            (4)網絡溝通無極限,青少年應該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組卷:6引用:3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