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屏東中學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22 20:0:2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
-
1.美國航天局衛星數據表明,地球比20年前更綠了,而全球新增的綠化面積中,約
來自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為了讓地球更綠,下列行為不正確的是( )14A.治理霧霾,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 B.綠色出行,提倡自行車作交通工具 C.推廣使用一次性木筷,減少疾病傳染 D.采用“綠色化學”工藝,使原料盡可能轉化為所需產品 組卷:128引用:13難度:0.9 -
2.我們每天生活在不斷變化的物質世界里,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樹根”變“根雕 B.玉石”變“印章 C.水果”變“果汁 D.葡萄”變“美酒 組卷:1017引用:18難度:0.9 -
3.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滴加液體B.
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C.
移開蒸發皿D.
讀出液體的體積組卷:21引用:17難度:0.9 -
4.某同學乘坐飛機時發現他攜帶的膨化食品的包裝袋鼓起來了。這是因為袋內的氣體分子( )
A.間隙增大 B.質量增大 C.體積增大 D.個數增多 組卷:57引用:6難度:0.8 -
5.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的反應物可能屬于氧化物 B.不考慮反應條件時,該圖示可以表示雙氧水制取氧氣的反應 C.該反應的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 D.該反應生成物都屬于化合物 組卷:168引用:146難度:0.7
二、解答題(共7小題,滿分0分)
-
16.在“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的治療上有一個重要環節為“高流氧呼吸”,其本質和“富氧空氣”差不多。化學興趣小組欲混制“富氧空氣”并開展相關探究,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一:混制“富氧空氣”
(1)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①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儀器名稱:C
③組裝發生裝置所需的儀器
(2)混制“富氧空氣”
如圖2,用純氮氣及上述實驗制取的氧氣,混制一瓶(集氣瓶容積為250mL)氧氣體積分數為40%的“富氧空氣”,氣體應從裝置中的管
實驗二:測定“富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用如圖3裝置測定“富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集氣瓶中“富氧空氣”體積為100mL,底部殘留少量水,燃燒匙內有足量紅磷)。操作過程如下:
ⅰ.往量筒內加入適量水,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V1mL;
ⅱ.用電點火裝置點燃紅磷,充分反應;
ⅲ.打開止水夾,待右側量筒內液面不再變化時,排出氣球中的氣體,調節兩邊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V2mL。
試回答問題:
(3)氣球的作用
(4)操作ii中可觀察到現象
(5)本次實驗測得“富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6)若讀取V1時仰視,讀取V2時俯視,則測得實驗結果組卷:296引用:3難度:0.5 -
17.回答下列問題:
(1)天然氣主要成分甲烷的化學式為CH4,按下列要求進行列式計算:
①甲烷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②32g甲烷中氫元素的質量為
(2)32g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是多少?(假設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點燃組卷:4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