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甘肅省白銀市會寧一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新冠疫情爆發的2020年,印度尼西亞還面臨著火山的挑戰。喀拉喀托火山于當地時間4月10日再次噴發。大量火山灰向火山四周擴散,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影響。讀圖,據此完成1~2題。
這次喀拉喀托火山噴發的物質主要來源于( )A.地殼 B.巖石圈 C.地幔 D.地核 組卷:2引用:0難度:0.70 -
2.讀“20元人民幣的背景圖”,回答下面11~12題。
地理環境中的生物圈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總稱 B.連續而又規則的圈層 C.最活躍且不獨自占有空間的圈層 D.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3.歷史上黃河的每一次大改道都會對河口三角洲(包括陸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線造成深刻的影響。黃河最后一次大改道,是由入南黃海改為歸入渤海。改道后,原黃河河道被稱為廢黃河,原河口被稱為廢黃河口。如圖示意不同年份廢黃河三角洲海岸線變遷。據此完成20~21題。
黃河最后一次大改道的年份是( )A.499年前后 B.1586年前后 C.1860年前后 D.1930年前后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二、綜合題(55分)
-
18.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種植。拉薩本地蔬菜夏季供應量達到市場的80%,冬季供應量在48%左右。為了促進西藏大棚發展,山東壽光派出技術員到拉薩指導蔬菜種植。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畫出b、c兩地之間的熱力環流示意圖。
(2)壽光技術員到拉薩后感覺該地晝夜溫差比較大,試用大氣的熱力作用原理解釋原因。
(3)在蔬菜種植過程中,技術員教農民向溫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氣體來促進蔬菜生長,試說明原因。組卷:19引用:5難度:0.8 -
19.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棕壤是發育于暖溫帶濕潤氣候區落葉林下的土壤,其土層呈鮮棕色,有機質含量高。在我國主要分布于中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等地區,所處地形主要為低山丘陵,成土母質多為花崗巖、片麻巖及頁巖的風化產物。
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地區的土壤為磚紅壤,有機質含量非常低,呈酸性、黏重。早期歐洲殖民者在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發現,當地印第安人在一種與自然土壤迥異的黑色土壤上耕作。據研究,這種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生物炭(讓木材、稻草或者農作物廢棄物在缺氧的環境下燃燒,得到的物質就是生物炭)。如圖為“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
(1)說出棕壤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2)據圖分析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土壤貧瘠的原因。
(3)簡述當地印第安人用生物炭改良土壤的作用。組卷:12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