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鐵嶺市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9/7 4:0:8
一、單項選擇題(以下各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本題共30題,每題1分,共30分)
-
1.龍龍在家是媽媽的孩子;在學校是初二年級的學生;在社區是小區業主;在社會是合格公民……這說明了(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②每個身份的角色定位都是一樣的
③社會關系只由血緣關系確定
④社會關系不同,我們的身份不同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組卷:27引用:15難度:0.9 -
2.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句話說明了( )
A.只要投身社會就能走向成熟 B.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 C.個人力量渺小,對社會發展影響甚微 D.個人可以脫離社會而生存和發展 組卷:6引用:4難度:0.9 -
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說的就是世事復雜多變,不容易把握。把世事悟通了,比把自然弄明白了更不容易。因為,社會世事沒有明白的文字記載,只能靠悟性,而悟性要有強大的閱歷和經歷做基礎,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和不斷的總結。這段話告訴我們( )
①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②社會是險惡的,要小心謹慎
③要學會從社會這本書中獲取知識
④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22引用:15難度:0.9 -
4.下列同學的選擇利于培養親社會行為的有( )
①小明利用吃晚飯的時間觀看新聞聯播
②小芳參加學校組織的慰問敬老院活動
③小輝主動承擔社區宣傳櫥窗的布展工作
④小剛為了提高成績把所有時間都用來做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33引用:10難度:0.9 -
5.青少年正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應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 )
①表現為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
②是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的
③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④能保證我們擁有健康的人格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組卷:104引用:22難度:0.6 -
6.2020年我國新冠疫情爆發后,年僅15歲的旅居印度中學生趙珺延,為緩解國內對口罩的需求,小小的身軀。只身一人帶著5個行李箱,經過長途跋涉,帶回了1.5萬只口罩,捐給了家鄉溫州蒼南。以下觀點中,你不贊同的是( )
A.投身社會實踐,培養親社會行為 B.積極奉獻社會,不考慮個人安危 C.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 D.關心家事國事,心懷愛國之情 組卷:8引用:4難度:0.5 -
7.如表是兩位同學關于“網絡”的討論,下列主題與所學討論的內容最吻合的是( )
李曉:大量冗余信息干擾人們選擇,耗費人們時間;信息泄露、窺秘偷拍等會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讓人們防不勝防。
張鵬:有了網絡,我們可以看新聞,發郵件,在線學習,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充分利用時間。A.網絡改變世界 B.網絡是把雙刃劍 C.網絡影響學習 D.網絡信息良莠不齊 組卷:10引用:7難度:0.5 -
8.2022年7月,《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21年)》發布。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高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2%,高于GDP名義增速3.4個百分點,占GDP比重達到39.8%。這說明( )
A.網絡豐富了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 B.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 C.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 組卷:21引用:13難度:0.8 -
9.近年來,不少地方政府利用抖音App等網絡平臺,向村民宣傳造假打假、依法維權等問題,別具一格的拍攝風格既為村民們的閑暇生活帶去歡樂,又對村民起到了引導作用。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要善于利用網絡傳播社會正能量 B.運用網絡宣傳主旋律優勢最明顯 C.建設法治中國主要依靠網絡媒體 D.參與社會實踐能夠實現人生價值 組卷:5引用:4難度:0.8 -
10.有些不法分子在商場超市等人流較多地方,設置掃手機二維碼獲得小禮物,掃碼后獲取個人信息。這導致個人信息泄露,掃碼人遭遇被電信詐騙、電話騷擾情況。這警示我們要( )
①明辨是非,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②尊法守法,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③學會自我保護,給隱私上把鎖
④珍愛生命,樹立生命安全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組卷:1引用:5難度:0.7 -
11.如圖啟示我們青少年應( )
①拒絕網絡,樹立底線意識
②珍惜時間,學會“信息節食”
③加強自律,合理利用手機
④嚴格執法,強化網絡監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3引用:4難度:0.7
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40分)
-
33.材料一:2021年12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稅務部門發布消息,薇婭偷逃稅被追繳并處罰款13.41億元。隨后,薇婭的微博、抖音號、淘寶直播間相繼被封,并撤銷其網絡誠信宣傳大使的稱號。
材料二:2020年1月21日至1月26日,新冠疫情在中國內地爆發期間,身為康佰馨大藥房董事長的李東,授意其在山西醫藥企業系統工作的親戚李俞章等人,以低價從個體商販處購買了標注為“3M”字樣的口罩50萬余只,然后高價對外出售。因口罩質量低劣,很快被不少顧客投訴,經核查情況屬實。6月19日,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判決李東有期徒刑15年,康佰馨大藥房從此乏人問津,企業面臨經營窘境。
(1)結合材料,談談上述人物缺少了一種什么品質?
(2)該品質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分別起什么作用?
(3)在生活中,我們如何踐行這種品質?
(4)請寫出一句關于該品質的名言警句。組卷:8引用:2難度:0.5 -
34.材料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該法明確界定不良行為是指吸煙、飲酒、曠課、遞學、沉迷網絡等未成年人實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長的行為。明確界定嚴重不良行為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有刑法規定、因不滿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行為,以及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材料二:張先生在樓棟內將自家裝修成了餐廳,開設“私房菜”“一桌餐”,引來顧客不斷,可油煙重、樓道擠、垃圾多等問題,卻讓鄰居們苦不堪言。鄰居們多次上門反映,可問題遲遲沒有解決。20名業主聯名將“私房菜館”的老板告上法庭。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判令張先生在判決生效后30日內停止該房內商業經營活動,恢復其住宅性質。
(1)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屬哪種違法行為?該行為的另外兩點特征是什么?
(2)結合材料一,談談未成年人如何避免該不良行為的出現?
(3)結合材料二、分析小區業主是通過什么方式維權的?
(4)結合材料談談,遇到侵害,我們應該怎么辦?組卷:2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