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上海市浦東新區高考化學二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4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中科院團隊在實驗室中首次實現了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若該成果實現產業化應用,將有利于(  )

            組卷:14引用:1難度:0.9
          • 2.關于鋼與生鐵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5引用:1難度:0.7
          • 3.關于煤、石油、天然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3引用:2難度:0.8
          • 4.互為同系物的含氧衍生物,一定具有相同的(  )

            組卷:23引用:1難度:0.8
          • 5.等物質的量的氫化鋰(7LiH)、氘化鋰(7LiD)、氚化鋰(7LiT),肯定不同的是(  )

            組卷:39引用:2難度:0.8
          • 6.汽車尾氣的產生和防治涉及的部分原理如圖: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95引用:4難度:0.9
          • 7.北京冬奧會的雪花造型火炬臺令人耳目一新,有關雪花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3引用:1難度:0.9
          • 8.氯仿保存不當會產生光氣:2CHCl3+O2→2HCl+2COCl2,下列相關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二、綜合題(共60分)

          • 23.利用輝鉬礦冶煉鉬的反應為:MoS2(s)+4H2(g)+2Na2CO3(s)?Mo(s)+2CO(g)+4H2O(g)+2Na2S(s),將一定量反應物置于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測得平衡時氫氣的體積分數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該反應的正反應為
             
            反應(選填“吸熱”或“放熱”)。某溫度下,進行上述反應至5min時,混合氣體質量增加1.2g,則該時間段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H2O)=
             

            (2)若開始反應時,擴大容器體積,則圖中H2的變化曲線將
             
            。(選填“上移”或“下移”)
            (3)1300K時,圖中M點H2O(g)的體積分數為
             
            ;若此時往體系中再加入4molH2(g)和4 mol H2O(g),則平衡
             
            移動(選填“正向”、“逆向”或“不”),理由是
             

            (4)硫化鈉俗稱臭堿,濃溶液有臭雞蛋氣味。Na2S溶液中c(OH-)-c(H+
             
            c(HS-)+c(H2S)。(選填“<”、“>”或“=”),往Na2S溶液中通入空氣,產生淡黃色渾濁且溶液pH升高,解釋其原因
             

            組卷:40引用:1難度:0.5
          • 24.有機物M是合成藥物泛昔洛韋的中間體,合成路線如圖:

            已知:THF是一種常用有機溶劑。
            完成下列填空:
            (1)A→B的反應條件和試劑為
             
            。D→E的反應類型是
             

            (2)C的分子式為
             
            ,B→C的反應過程中會生成副產物C16H18O2,該副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3)F→M的化學方程式為
             

            (4)寫出一種滿足下列條件的F的同分異構體
             

            ①芳香族化合物;
            ②不能與金屬鈉反應;
            ③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個數比是3:2:1。
            (5)參考上述合成路線中的相關信息,設計以CH3Br和為原料合成異丁二醛()的合成路線
             
            。(合成路線常用的表示方式為:甲
            反應試劑
            反應條件
            乙??????
            反應試劑
            反應條件
            目標產物)

            組卷:53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