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西玉林市玉州區七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第Ⅰ卷(選擇題,共33分)本卷共3小題,每小題3分。每小題都給出A、B、C、D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正確,請考生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選定的答案選項涂黑。一、(15分)
-
1.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木蘭詩??①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②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③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④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⑤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⑥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⑦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下列對這首詩的解讀,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它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樂府”是繼《詩經》《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的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 B.這首詩先后寫“木蘭準備出征,決定代父從軍,奔赴戰場,十年征戰,還朝辭官,還鄉與親人團聚”的過程,表現了木蘭孝順勇敢、保家衛國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C.詩中第三段寫了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鞍韉、轡頭、長鞭等乘馬用具,表現了軍情的緊迫、木蘭心情的急切。 D.詩歌敘述具體,詳略得當,②③⑥段詳寫,從內容上也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懷,豐富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真實感人。 組卷:3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1)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B.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見:了解。 C.非淡泊無以明志。 淡泊:內心恬淡,不慕名利。 D.意與日去,遂成枯落。 枯落:比喻秋天的樹葉凋落、衰殘的樣子。 A.卿言多務,孰若孤? 你說你的事務多,沒有誰能比得上我的。 B.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讀書人(君子)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 C.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 D.淫慢則不能勵精 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
A.甲乙兩文都有告誡勸勉之意。甲文寫的是孫權勸說呂蒙讀書學習,呂蒙讀書學習后大有長進的故事;乙文是關于諸葛亮告誡兒子,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不要怠惰險躁的闡述。
B.甲乙兩文都告訴我們讀書的重要性。甲文中呂蒙通過讀書讓人“刮目相待”。乙文以“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闡述讀書的意義。
C.甲乙兩文的勸誡方式不同,甲文中孫權用自己讀書的體會,現身說法告誡呂蒙讀書學習。乙文中諸葛亮用的是敘述、議論相結合的方法對兒子進行循循善誘的教導。
D.甲乙兩文都給我們極大的啟發。如“開卷有益”“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一直勉勵著我們勤奮讀書,篤學明志。組卷:8引用:2難度:0.5 -
3.下面對《西游記》《駱駝祥子》《朝花夕拾》《海底兩萬里》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西游記》是一部長篇章回體神魔小說,它是明代文學家吳承恩在唐貞觀年間遠出西域取經的民間故事基礎上整理加工而成的。故事中唐僧一路西天取經,從長安出發,跋山涉水,先后經過了五行山,高老莊,流沙河,黑風山,白虎嶺,五莊觀等地方,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西天,取得了真經。 B.《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出生于農村,十八歲時到北平城來拉車。經過不懈的艱苦努力,他終于買到了自己的第一輛新車,成為了一名洋車夫,但是才拉上半年的新車又被軍閥搶走。 C.《二十四孝圖》是《朝花夕拾》里的一篇重要作品,書中分析了一些孝道故事,批判這些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綸紀”等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D.《海底兩萬里》是一部虛構的科幻小說,故事中呈現的海底世界充滿異國風情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書中曲折的情節和對海洋知識的介紹,如潛水艇、潛水服、電的使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科學的發展。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五、(14分)
-
8.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歲時的寄托??①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蘊育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節日體系,春節、除夕、端午、中秋、重陽……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是通過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活動來寄托自己在歲時中的希望和情懷,于是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節日飲食風俗。
??②中國人對春天有著深厚的感情,春季的節日也格外多,如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等,人們對春天的希望,對人生的暢想全在這些歲令時節中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③春節是農歷的大年初一,是中國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節氣中大年初一這一天也稱元日,也就是過年,北方人都會包餃子以賀春節,餃子內還要包上一些錢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會有格外好的運氣。南方人則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興、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節之時,親朋好友還要互相拜年,吃年節酒。這個習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時,長安城內“每至元日以后,遂飲酒相邀迎,號‘傳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時還會喝屠蘇酒、柏味酒、椒華酒以賀新年,取吉辟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節,除了看花燈、猜謎語等節日活動外,吃湯圓是萬萬不能少的。湯圓在北方多稱元宵,在南方則稱湯圓,相傳湯圓始于春秋時期,宋代時已經稱其為“圓子”“團子”,取“團團圓圓”之意。相傳甚廣的民謠《賣湯圓》,吃了湯圓好團圓,這對中國人來說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節也是中國民間比較重大的節日,千百年來,人們為紀念屈原而獨創了端午節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稱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種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節和重陽節為人們在金秋時節平添了幾分愉悅。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是團圓之節。賞月、吃月餅、飲桂花酒都是這個節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動。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敬老節”或“老人節”。重陽時節,秋菊盛開,相聚、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人們在辟邪祈福中享受著生活的無限歡娛。
??⑦冬天的節日中以冬至、臘八和除夕最為重要。大年三十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舉宴,謂之合家歡、團年飯。從古代起,人們就極為重視除夕之夜。《清嘉錄》即云“除夜家庭舉宴,長幼咸集,多作吉利語,名曰‘年夜飯’,俗呼‘合家歡’。”南方人將這晚的團年飯稱為“年夜飯”“宿年飯”“合歡宴”等,佳肴美味應有盡有:北方必吃餃子,“年年餃子年年高”。總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團圓、慶豐收、賀歲迎新的象征。
(選自《中華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動)(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內容。(標點在內不超40字)
(2)請用自己的話談談你對文章畫橫線句的理解。(標點在內不超20字)
(3)除了文章所列舉的傳統節日外,你還知道哪些傳統節日或你家鄉的地方節日,請你舉出一個,并說說它所寄托的寓意。(標點在內不超100字)組卷:5引用:2難度:0.5
六、作文(50分)
-
9.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名字:孔子、諸葛亮、聞一多、后羿、女媧、孫悟空、武松、李白、杜甫、習近平、毛澤東、鐘南山、長城、2022北京冬奧運會、中國高鐵、港珠澳大橋、中國航天。華僑后人杰西,今年已經14歲。他喜歡祖國,上面的名字,聽他爺爺說過。他覺得爺爺講得不是很清晰,希望在祖國結識一位年齡相仿的筆友,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以上的名字。
??請你選擇上面提到的一個名字為寫作內容,給杰西或者給他的爺爺寫一封信,告訴他,你所知道的相關故事。
??要求:
(1)明晰收信對象,寫信人統一用“大華”;①字數不少于600字;②正文中如需出現人名、地名、校名,請用××代替。③內容自選,立意自定,請你打開思路,選擇熟識的名字作文,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2)不得抄襲和拼湊為文。
(3)不少于600字。組卷:6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