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實驗學校集團校七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6/6 8:0:9

          一、積累運用(27分)

          • 1.閱讀語段,完成問題。
                  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都是中國的脊梁。”走進七下語文課本,猶如穿梭在英雄人物的歷史長廊中。在這里,有嚴謹認真、為國鞠躬盡cuì的科學家,有為學術lì盡心血的文學藝術家;也有粗不失可愛的阿長,窮苦而善良的老王。英雄與凡人共同裝點著色彩斑斕的歷史長廊。歷史的星空因他們而熠熠生輝。我們要尊崇這些家喻戶曉的英雄,也要對那些為人知的小人物,心生敬意。我們要傳播他們的精神。
            (1)給加點字注音。
            ①粗
             

            為人知
             

            (2)根據拼音寫出正確的漢字。
            ①lì
             
            盡心血
            ②鞠躬盡cuì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們尊崇這些家喻戶曉的英雄,也要那些鮮為人知小人物,心生敬意。
            解說:以上四個加點詞的詞性分別為代詞、動詞、介詞、助詞。
            B.歷史長廊/嚴謹認真/熠熠生輝/色彩斑斕
            解說:這四個短語類型各不相同。
            C.我們要傳播他們的精神。
            解說:這句話表述有誤。
            D.在這里,有嚴謹認真、為國鞠躬盡cuì的科學家,有為學術lì盡心血的文學藝術家;也有粗拙不失可愛的阿長,窮苦而善良的老王。
            解說:這句話標點符號使用正確。

            組卷:28引用:2難度:0.5
          • 2.綜合實踐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七年級開展“家?國?夢”主題活動,請你參與。
            【家】
            (1)班級開展“孝親敬老,從我做起”手抄報評比活動。請根據示例,再設計兩個板塊。
            ①集孝親名言
             

             

            (2)小明認為,自己只是個十三四歲的中學生,離盡孝還很遠,不想參加。請你勸他參加活動。
            【國】
                  谷愛凌身上,最閃亮的是堅定、自律的性格,強大、執著的內心。她在滑雪訓練中,至少骨折三次,摔倒和受傷更是不計其數,但她始終堅持,從不放松。為了避免打亂訓練節奏,她能多個小時不吃不喝;為了保持身材,她能嚴格控制飲食習慣;為了進入夢想的大學,她能充分利用每一刻時間學習。2019年谷愛凌毅然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中國運動員;2020年她以1580的高分考入斯坦福大學;2022年北京冬奧會她拼搏到兩金一銀。谷愛凌創造了她自己的輝煌,挺起國之脊梁!
            (3)請根據上面的材料,補寫對聯。
            上聯:憶往昔,鄧稼先鞠躬盡瘁“兩彈”揚國威
            下聯:看今朝,
             

            (4)鼓勵谷愛凌繼續前行、超越自我的詩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B.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C.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D.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
            【夢】
            (5)學校“唱響逐夢之歌”文藝匯演即將精彩上演,請你為下面兩個節目寫一段串聯詞。
            節目一:朗誦《少年中國說》
            節目二:歌曲《青春追夢人》

            組卷:6引用:2難度:0.8
          • 3.請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古詩中有英雄。“①
             
            ,②
             
            ”表現了木蘭身跨戰馬,翻山越嶺,奔赴戰場時的颯爽英姿;“③
             
            ,一覽眾山小”展現了杜甫登泰山絕頂時心懷天下、不怕困難的豪邁氣概;“落紅不是無情物,④
             
            ”,體現了詩人雖然脫離官場,至死依然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⑤
             
            ,⑥
             
            ”,是周敦頤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錚錚誓言;“⑦
             
            ,⑧
             
            ”,是杜牧對那些只知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重的達官貴人的憂慮和憤慨;《陋室銘》中“斯是陋室,⑨
             
            ”,是劉禹錫不為陋室所困,品行高潔的宣言。

            組卷:3引用:3難度:0.8

          二、閱讀理解(60分)

          • 4.下列有關名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理解(60分)

          • 11.文學性文本閱讀。
            生如水稻陳甲元      ①和一季水稻的收割一樣,父親走了再不回來。父親躺在他親手打造的木門上,木門上墊著稻草,柔軟、溫暖。這是老家的習俗,像喜歡睡暖和芳香的稻草床一樣。這令我慰藉,也令我不止一次開始審視水稻,這樣一種伴隨我們終生的植物,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②農村的伢子,有幾個沒親手侍弄過水稻呢?懵懵懂懂,清明下種,三起三落,浸種催芽。春夜魅人,經常要更換的25瓦的葫蘆形白熾燈泡被一根花線連著,吊在青黑瓦屋廚房的橫梁上,燈泡泛著黃光,照亮廚房門前泥漿色的大木桶。父親將晾曬兩天的稻種拆了包,用強氯精消了毒。加溫水泡著,長著厚繭的老手不時撈起輕浮的秕谷,手掌攤開著對看熱鬧的我們說,看,這就是秕谷,沒用的家伙!
                  ③我一直懷疑父親和水稻處久了,身上也秉承了稻子身上的一些東西。比如每年的稼穡,春種秋收,晴耕雨讀,他都安排得像稻粒一樣飽滿;穗期,他扛一把鋤頭,為稻子的抽穗揚花保駕護航;冬天,天氣寒冷,間或會有小雪,打濕院落的矮墻和柴火,通紅的炭火旁,父親使勁搓著稻草繩,身后的墻壁掛著他前些年親手搓成的草鞋,草繩、草帽。只是稻草的手工成品經過歲月的淘洗,已有了沉郁欲言的褐色……父親躺在稻草上多年后,我不經意間想起,對父親,對父親親手摩挲了一輩子的植株,就懷有難以名狀的心緒。
                  ④于是,我習慣了回去。想父親,想從前的時候,我就一次次往回走。回老家看山嶺,看老屋,看稻田,看稻子。
                  ⑤老家本身是稻區。不是山嶺房屋環繞著青黃相間的稻田,就是或青綠或金黃的稻田環抱著山嶺房屋。很多時候,田疇無言,卻又千言萬語、欲說還休,一種亙古千年、內蘊深沉的姿態,是天底下最樸實和厚重的無華。那么多的農人,祖先的祖先赤腳走在田埂上的遠遠近近的身影,沒有隔膜般素樸和親切。田壟里,依稀聽見犁鏵清脆的聲響和牧童的短笛飛揚。
                  ⑥而躬耕田壟一輩子的父親,對稻田更有著非同一般的情感。他不但靠著田壟四季常新的稻子,養活了一家人;而且,仙風道骨的祖母說過,我家六姊妹,有兩個的出生就和田壟和水稻緊密相連。
                  ⑦一個是二哥。正是蒼翠欲滴的插秧季節,正是插秧竣工那天的黃昏時刻,家門口的田壟里剛剛插下青綠秧苗,母親興致勃勃挺著大肚子在青黑瓦屋的灶房間忙碌,突然間下身一熱,連忙呼喚爐膛前燒火的小腳祖母。添丁之喜,大好兆頭。腳上還沾著新泥的父親,緊張局促地抱著哇哇叫的二哥,只知道咧著大嘴對著幫忙插秧的親友們傻笑。
                  ⑧還有小妹。小妹來到這個世界時是中午時分,稻子收割的季節,田野到處金碧輝煌。人力打谷機在父親腳下嗡嗡地響,也沒請其他勞力,父親和大哥兩人輪流給稻谷脫粒。二姐一路小跑來到田埂對父親說:媽媽讓我告訴你,她生了。父親手里捂著要脫粒的稻穗,大聲說知道了,告訴你媽媽,我們打滿這一擔谷就回家吃中飯……前面有了五個崽女,父親對又一個新生命的來臨已然淡定,四十不惑,小妹來臨的時候,父親的思想是不是已漸趨成熟?他看生命是不是也像看他手中的稻子一樣,一茬一茬,心里有了新的內容?
                  ⑨應該是有了一茬一茬新內容的。父親耕作了一輩子水稻,睡了一輩子稻草床,在稻草的擁繞下離去以后,我也開始從事一項和水稻相關的職業,更近距離地走近和了解水稻,也更深刻地了解父親。
                  ⑩催芽,播種,育秧,除草,施肥,收割;萌芽,分蘗,抽穗,揚花,結實。一次生育,一段旅程。臨了,稻樁化成基肥,哺育又一季新的生命。這樣的輪回,和父親這樣的農人個體的生命又有多少差別?每年水稻成熟季,那如黃緞子一樣鋪陳在華夏四野、鋪天蓋地的水稻厚毯,又何嘗不是為生命打底的最好成色?
                  ?又一年冬天,又一年稻子收割后的空曠來臨。記得當年稻草垛,轉眼又是白頭翁。我身在城市的高樓以當年在田野依偎草垛的姿勢躺倒。想:原來和父親一樣,像水稻一樣活著,到最后,都活成了大地不悔的精魂。
            (1)【梳理?情節】
            水稻伴隨“我們”一家終生,簡要概括文章圍繞水稻寫了哪幾件事情?
            (2)【賞析?語言】
            本文語言生動而富有韻味,請任選一句按要求進行賞析。
                  ①父親將晾曬兩天的稻種拆了包,用強氯精消了毒,加溫水泡著,長著厚繭的老手不時撈起輕浮的秕谷,手掌攤開著對看熱鬧的我們說,看,這就是秕谷,沒用的家伙!(請從描寫角度賞析句子)
                  ②每年水稻成熟季,那如黃緞子一樣鋪陳在華夏四野、鋪天蓋地的水稻厚毯,又何嘗不是為生命打底的最好成色?(請從修辭角度賞析句子)
            (3)【聚焦?人物】
            文中說“父親和水稻處久了,身上也秉承了稻子身上的一些東西”,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父親與水稻有何相似之處。
            (4)【感悟?主題】
            請結合全文談談對文中劃線句子“像水稻一樣活著,到最后,都活成了大地不悔的精魂”的理解。

            組卷:15引用:2難度:0.3

          三、寫作(60+3分)

          • 12.同學們剛學完語文七下教材,你一定還記得獻身祖國科研的鄧稼先、橫眉怒對敵人手槍的聞一多、尋找救國救民道路的魯迅、克服困難翻越老山界的紅軍將士以及獻身科學的探索者尼摩船長……,這些人都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現實生活中亦有這樣的英雄。請以“我崇尚這樣的英雄”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1)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或生活感受;(2)字數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組卷:21引用:3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