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9 9:0:1

          一、本卷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我國南海有許多珊瑚礁,與島嶼的形成主要有關的動物類群是(  )

            組卷:3引用:2難度:0.5
          • 2.下列動物中,營自由生活的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動物類群中,種類最多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4.在“觀察蚯蚓”實驗中,辨別蚯蚓前端最簡單而準確的方法是(  )

            組卷:5引用:5難度:0.5
          • 5.水蛭俗稱螞蟥,能夠吸食人畜的血液。下列有關蛭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38引用:7難度:0.6
          • 6.如圖是河蚌的結構示意圖,其運動器官是(  )

            組卷:26引用:4難度:0.7
          • 7.我國著名的“四大家魚”是(  )

            組卷:21引用:4難度:0.8
          • 8.下列真正屬于魚類的是(  )

            組卷:144引用:16難度:0.6
          • 9.爬行動物比兩棲動物更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
            ②生殖和發育離擺脫了水的限制
            ③幼體用鰓呼吸
            ④皮膚裸露
            ⑤完全用肺呼吸

            組卷:11引用:10難度:0.7
          • 10.運動對于生物具有重要意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38引用:5難度:0.7
          • 11.如圖是某動物的牙齒剖面示意圖,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5

          二、本卷共8題,每空1分,共50分。

          • 32.9月30日,在杭州亞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中,中國短跑運動員謝震業以9秒97的成績奪得金牌。如圖三幅圖分別是與人體運動相關的概念圖和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中填序號)
            ?
            (1)圖一中,A是
             
            ,B是
             

            (2)圖二中,運動員在比賽前進行了適度熱身,熱身能夠加速關節分泌滑液到[
             
            ]
             
            中,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與關節靈活性有關的結構還有[
             
            ]
             

            (3)圖三中,運動員聽到發令聲,迅速起跑,此時他的右腿股四頭肌
             
            (填收縮/舒張),小腿抬起。
            (4)運動中每一個動作的完成,除了依靠運動系統的參與外,還依賴于
             
            系統的調節。運動所需的能量來自細胞的
             
            (填生理作用)。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33.研究發現,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桿菌分解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為探究“嗜淀粉乳桿菌對廚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一:將廚余垃圾制成培養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組,再分別采用如表三種發酵方法進行處理:
            組別 處理方式
            A 不滅菌,直接接種0.2g嗜淀粉乳桿菌
            B 不滅菌,不接種嗜淀粉乳桿菌
            C 高溫滅菌30分鐘,冷卻后,再接種0.2g嗜淀粉乳桿菌
            步驟二:將處理后的三組培養基都放置于無氧、35℃環境下發酵,每隔24h取樣并分析乳酸濃度。所得數據繪制成折線圖,如圖1所示。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該研究形成兩組對照實驗,分別是
             
             
            (用字母表示)。
            (2)步驟一表格內C組處理方式中的“冷卻”,目的是
             
            ;步驟二對A、B、C三組的處理方式均相同,目的是
             

            (3)通過以上實驗可知,分解廚余垃圾中淀粉的微生物有
             

            (4)為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更強的嗜淀粉乳桿菌。該小組又對原有菌株進行誘變處理,得到三種突變菌株甲、乙、丙,再將淀粉分成等量的四組,分別加入等量的原有菌株、菌株甲、菌株乙、菌株丙,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據此分析,菌株
             
            分解淀粉能力最強。

            組卷:11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