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江蘇省鹽城市九年級(下)校本化學練習卷(20)
發布:2025/1/1 10:0:3
一、選擇題相對原子質量:H-1C-12Al-27O-16Si-28Na-23Cl-35.5
-
1.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
A.用生鐵制鐵鍋 B.氧氣供給呼吸 C.用木炭除去異味 D.用16%的食鹽水選種 組卷:24引用:19難度:0.9 -
2.分類是化學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對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
A.氧氣(O2)和水(H2O)都屬于氧化物 B.氧氣(O2)和臭氧(O3)都屬于單質 C.碳酸鈣(CaCO3)和甲烷(CH4)都屬于有機物 D.火堿(NaOH)和純堿(Na2CO3)都屬于堿 組卷:5引用:3難度:0.9 -
3.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稀釋濃硫酸B.
稱取氯化鈉C.
過濾D.
制取氧氣組卷:73引用:59難度:0.9 -
4.“紙火鍋”(如圖)是用紙張代替金屬材料做容器盛放湯料,當酒精燃燒時紙張不會燃燒:對此現象,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
A.紙張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 B.紙張被水浸濕,導致著火點降低 C.水蒸發時吸熱,溫度達不到紙張的著火點 D.空氣不充足,紙張不會燃燒 組卷:157引用:14難度:0.7 -
5.在以下四種金屬中,有一種金屬的鹽溶液與其它三種金屬都能發生置換反應,這種金屬是( )
A.Al B.Cu C.Fe D.Ag 組卷:16引用:3難度:0.7 -
6.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A.用肥皂水鑒別硬水與軟水 B.用灼燒的方法鑒別奶粉和淀粉 C.用酚酞試液鑒別食鹽水和白醋 D.用燃著的小木條鑒別氧氣與二氧化碳氣體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7.某種玉石的主要成分是NaAlSi2O6.關于NaAlSi2O6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對分子質量為202克 B.該物質由9個原子構成 C.該物質中含有二種金屬元素 D.該物質中鈉元素與氧元素質量比為1:6 組卷:30引用:5難度:0.9
二、非選擇題
-
20.純堿、燒堿、氯化鈉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1)純堿是碳酸鈉的俗名,它屬于
A.酸 B.堿 C.鹽 D.氧化物
(2)燒堿與
(3)燒堿與
(4)工業上常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生產燒堿,同時生成氫氣和一種有毒的氣體,試完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通電組卷:9引用:3難度:0.5 -
21.師生聯誼晚會上,化學老師表演了“滴水生火”和“吹氣生火”的魔術。用棉花將一些過氧化鈉(Na2O2)包裹其中,用膠頭滴管向棉花團中滴水,稍后棉花團劇烈燃燒起來。接著再用棉花將一些過氧化鈉包裹其中,用一根玻璃導管向棉花團中吹氣,稍后棉花團也劇烈燃燒起來。同學們很感興趣,下課后,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燃燒原因及一瓶白色過氧化鈉固體的變質情況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過氧化鈉是一種淡黃色固體 ②過氧化鈉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 ③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
【分析討論】(1)根據棉花團劇烈燃燒的現象分析,反應中除了生成氧氣外,還說明過氧化鈉發生的反應是
(2)小陳同學認為從物理性質角度看該樣品中肯定不含過氧化鈉,他的理由是
【猜想假設】猜想一:樣品中只有NaOH 猜想二:樣品中含有Na2CO3和NaOH
猜想三:樣品中只含
【實驗探究】為了證明以上猜想,甲乙丙三個同學利用小李同學所得的溶液,分別進行了如下三個實驗方案的探究: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甲 試紙變色,對比比色卡,pH>7 樣品中一定含NaOH 乙 滴加幾滴稀鹽酸 沒有氣體產生 樣品中一定不含Na2CO3 丙 滴加過量的滴有酚酞的CaCl2溶液 產生沉淀,且溶液變成紅色 樣品中含Na2CO3和NaOH
(2)實驗操作中存在的錯誤是
(3)實驗方案中也有錯誤,請說出有錯誤的實驗方案以及錯誤的原因
【繼續探究】
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稱取了一定質量的樣品,加入足量的水,配成了50g溶液,再向所配得的溶液中逐滴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并精確測量溶液的質量,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如下圖所示稀鹽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質量的關系圖。試計算:(1)變質前過氧化鈉的質量為
(2)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組卷:18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