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內蒙古赤峰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7/19 8:0:9
一、選擇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僅有一項最符合題意。第1~25題,每題1分;第26~35題,每題2分,共45分)
-
1.下列有關基因型、性狀和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兩個個體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高莖豌豆的子代出現高莖和矮莖,說明該相對性狀是由環境決定的 C.O型血夫婦的子代都是O型血,說明該性狀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 D.某植物的綠色幼苗在黑暗中變成黃色,這種變化是由環境造成的 組卷:110引用:113難度:0.9 -
2.2019年9月30日,《柳葉刀?兒童和青少年衛生》發表了中國兒童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情況,發現近30年,中國兒童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指數逐漸下降,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內環境產生的作用是影響體質的重要因素。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不吃早餐,即使通過調節使血糖平衡得以維持,依舊會對機體造成損害 B.長期缺少蛋白質類食物會導致血漿蛋白下降進而引起組織水腫 C.炎熱夏天劇烈運動,可能會導致機體體溫調節出現障礙 D.運動后飲用碳酸飲料,會導致血漿pH降低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3.腎上腺素可以作為激素,也可以作為神經遞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腎上腺素可以由腎上腺分泌,也可以由神經元分泌 B.腎上腺素可以短距離擴散傳遞信息,也可以通過體液長距離運輸發揮作用 C.腎上腺素的合成體現了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D.由不同細胞產生的腎上腺素在人體生命活動調節上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組卷:39引用:3難度:0.6 -
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赫爾希與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都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有關這兩個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都選用了結構簡單、繁殖快的生物作為實驗材料 B.設計思路上的共同點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 C.“R型菌+S型菌DNA會得到S型菌+R菌”,其原理是基因重組 D.若用35S標記親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只能在上清液檢測到了放射性,沉淀物中不能檢測到放射性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5.如圖表示利用大腸桿菌探究DNA復制方式的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實驗運用了假說-演繹法的科學方法 B.試管③中b帶的DNA的兩條鏈均含有14N C.比較試管①和②的結果可排除DNA以全保留的方式復制 D.可用(15NH4)2NH4、(14NH4)2SO4分別代替15NH4Cl、14NH4Cl進行該實驗 組卷:37引用:3難度:0.5 -
6.細胞內不同基因的表達效率存在差異,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能在轉錄和翻譯水平上調控基因表達,圖中基因A的表達效率高于基因B B.真核生物核基因表達的①和②過程分別發生在細胞核和細胞質中 C.人的mRNA、rRNA和tRNA都是以DNA為模板進行轉錄的產物 D.②過程需rRNA和mRNA參與,不需要tRNA參與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7.利用一定濃度的乙基甲磺酸浸泡處理油菜種子。乙基甲磺酸能使鳥嘌呤變成O-6-烷基鳥嘌呤,而與胸腺嘧啶配對;乙基甲磺酸也能使胸腺嘧啶變成O-4-烷基胸腺嘧啶,而與鳥嘌呤配對。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O-6-烷基鳥嘌呤與胸腺嘧啶之間通過氫鍵連接 B.處理后的油菜種子發育成的植株,其細胞內一定會產生新型蛋白質 C.處理后的油菜種子的胚細胞中DNA堿基排列順序會發生改變 D.用乙基甲磺酸處理萌發種子比處理成熟植株的誘變效果更好 組卷:8引用:3難度:0.5 -
8.已知某條染色體上有基因X和無遺傳效應的片段 Y,現將某外來脫氧核苷酸序列Z插入該DNA片段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Z為無遺傳效應的片段且插入位點在基因X中,則發生了染色體變異 B.若Z為有遺傳效應的片段且插入位點在基因 X中,則發生了染色體變異 C.若Z為無遺傳效應的片段且插入位點在片段 Y中,則發生了基因突變 D.若Z為有遺傳效應的片段且插入位點在片段 Y中,則發生了基因重組 組卷:13引用:4難度:0.7 -
9.小麥的穿梭育種是將一個地區的品種與其他地區的品種進行雜交,然后通過在兩個地區間不斷地反復交替穿梭種植、選擇、鑒定,最終選育出多種優良性狀的小麥新品種。下列關于小麥穿梭育種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突變和基因重組導致各地區小麥基因庫存在差異 B.穿梭育種使小麥的染色體發生了定向變異 C.穿梭育種培育的新品種可適應兩個地區的環境條件 D.穿梭育種充分地利用了小麥的基因多樣性 組卷:3引用:2難度:0.6 -
10.近年來由于濫用抗生素,某地區出現一種超強抗藥細菌-“全抗性鮑氏不動桿菌”(PDRAB菌)。PDRAB菌通過接觸傳染,會造成人體患嚴重的敗血癥與肺炎,死亡率很高。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PDRAB菌細胞內的DNA分子無游離的磷酸基團 B.由于抗生素對細菌逐代進行選擇,出現了抗藥性極強的PDRAB菌 C.抗生素能治療該菌引起感染的原因是該菌群中的個體均無抗藥性 D.超強抗藥細菌的出現警示世人應按需按量使用抗生素 組卷:3引用:3難度:0.6 -
11.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內環境也稱為細胞外液,由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組成 B.內環境成分含有氧氣、尿素、神經遞質、激素、血漿蛋白等 C.組織液滲回血漿和滲入淋巴的量相差較大 D.機體內化學反應發生在細胞內,細胞外不能發生化學反應 組卷:28引用:2難度:0.6 -
12.如圖為海馬區神經元的環狀聯系結構,信息在環路中循環運行,使神經元活動時間延長。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N處突觸前膜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 B.興奮在環路中的傳遞順序是①→②→③→① C.M處的膜電位為外負內正時,膜外的Na+濃度高于膜內 D.神經遞質與相應受體結合后,進入突觸后膜內發揮作用 組卷:30引用:6難度:0.6 -
13.一些人中暑后會出現體溫升高、大量出汗、頭疼等癥狀。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都參與體溫恒定和水鹽平衡的調節 B.體溫升高時,人體皮膚毛細血管舒張增大血流量,汗腺分泌汗液增多 C.為維持血漿滲透壓平衡,給中暑者應及時補充大量水分 D.大量出汗時,下丘腦感受到細胞外液滲透壓變化,使大腦皮層產生渴覺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14.如圖表示人體過敏反應發生的基本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含體液免疫過程而不含細胞免疫過程 B.細胞①和細胞②分別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 C.細胞③和細胞④分別指記憶細胞和漿細胞 D.用藥物抑制致敏細胞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可緩解過敏癥狀 組卷:7引用:4難度:0.6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一)必考題(第36~40題,共40分)
-
41.桑果營養豐富,是一種藥食同源食物。研究人員通過固定化乳酸菌對桑果發酵工藝進行改進。回答下列問題:
(1)將桑果和適當比例的水進行破碎得到果漿,過濾后獲得桑果果汁。在保存營養物質的同時殺死果汁中的雜菌,可將果汁進行
(2)將乳酸菌培養基裝入三角瓶后封口,然后置于滅菌鍋中進行滅菌。影響高壓蒸汽滅菌效果的因素有溫度、壓力、時間,以及
(3)研究人員發現氯化鈣濃度對乳酸菌包埋率有影響,實驗結果如表:氯化鈣濃度/% 10 15 20 25 3.0 包埋率/% 58 72 83 80 78
(4)若要分離乳酸菌膜蛋白,將除去了細胞壁的乳酸菌原生質體加入蒸餾水使其吸水漲破,再用組卷:6引用:2難度:0.6 -
42.腫瘤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高發病,主要的治療手段有化療、放療和手術等,而腫瘤細胞對腫瘤藥物產生耐藥性是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腫瘤細胞耐藥性的產生與過量表達的跨膜轉運蛋白BCRP有關,研究人員嘗試建立穩定表達BCRP的細胞系。回答下列問題:
(1)研究人員從人的
(2)隨后構建BCRP基因的真核表達載體,研究人員選擇了P質粒作為載體,因為其具有:能被真核細胞識別的啟動子,其作用是
(3)通常用兩種酶切割P質粒和BCRP基因的原因是
(4)通過篩選獲得抗新霉素的受體細胞,并對其進行多次檢測,最終獲得能高效表達BCRP的細胞,在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后分瓶進行組卷:1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