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福建省莆田七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8 2:0:2
一、選擇題
-
1.人體完成某一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 )
A.神經元 B.反射弧 C.神經中樞 D.神經纖維 組卷:11引用:15難度:0.9 -
2.在正常情況下,能使血糖濃度維持在0.8~1.2g/L左右的主要器官是( )
A.大腸 B.肝臟 C.胃 D.骨骼肌 組卷:1引用:2難度:0.9 -
3.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H2CO3、H2PO4-等參與維持血漿pH相對穩定 B.免疫對內環境穩態具有重要作用 C.血漿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載體蛋白和激素等 D.淋巴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淋巴、血漿等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4.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觀點的闡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
A.生物進化實質上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 B.基因型Aa的個體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等于a基因的頻率 C.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D.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5.基因重組發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自由組合時,下列有關基因重組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都能夠進行基因重組 B.基因突變、基因重組都能夠改變基因的結構 C.基因重組發生在初級精(卵)母細胞形成次級精(卵)母細胞過程中 D.在減數分裂四分體時期非同源染色體的互換也是基因重組 組卷:31引用:9難度:0.9 -
6.基因A與a1、a2、a3之間的關系如圖,該圖不能表示( )
A.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現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C.這些基因的轉化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D.正常基因與致病基因可以通過突變而轉化 組卷:16引用:8難度:0.7 -
7.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識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這說明( )
A.高級中樞可以控制低級中樞 B.排尿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C.下丘腦可以產生抗利尿激素 D.滲透壓感受器位于大腦皮層 組卷:66引用:54難度:0.9 -
8.下列四種材料中,最適合用于“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的是( )
A.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B.洋蔥鱗片葉葉肉細胞 C.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 D.洋蔥根尖成熟區細胞 組卷:8引用:7難度:0.9 -
9.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孩子既是紅綠色盲又是Klinefecter綜合征(XXY)患者,從根本上說,病因與父母中的哪一方有關?發生在什么時期( )
A.與父母親都有關,受精作用時 B.與父親有關,減數第一次分裂 C.與母親有關,減數第二分裂 D.與母親有關,減數第一分裂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10.下列各項處理中,可能產生新基因的是( )
A.用X射線處理青霉素菌種 B.用秋水仙素得到三倍體西瓜 C.通過雜交培養抗病小麥品種 D.用離體花藥培養玉米植株 組卷:2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30.癌癥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健康挑戰之一,科學家一直致力于抗擊癌癥的研究。
(1)免疫系統不僅可以抵抗
(2)將畸胎瘤細胞(Tum+)注射到小鼠體內會導致腫瘤的產生。通過誘變,研究者獲得了多個成瘤率很低的畸胎瘤細胞株(如Tum-20、Tum-25)。給小鼠注射Tum-細胞,21天后用射線處理小鼠(可殺死大部分淋巴細胞)并接種Tum-細胞,檢測成瘤率(成瘤小鼠/注射小鼠),過程與結果如圖、如表。第0天注射 射線處理后注射 成瘤率 第一組 Tum-25 Tum-25 0% 第二組 Tum-25 Tum-20 53% 第三組 不注射 Tum-25 100% 第四組 不注射 Tum-20 100%
②第一組與第二組小鼠成瘤率差異顯著,說明小鼠對Tum-細胞的免疫具有
(3)在多種惡性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腫瘤細胞可表達PD-L1,PD-L1與效應T細胞表面的PD-1蛋白結合后,可誘導效應T細胞凋亡,腫瘤細胞因而躲避免疫系統殺傷。請據此免疫逃逸機制,提出治療腫瘤的思路:組卷:63引用:3難度:0.5
附加題
-
31.胰島素在血糖調節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機制見圖1(GLUT-4是一種葡萄糖轉運蛋白)。
(1)胰島素與靶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后,經過一系列的信號傳導途徑,一方面增加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
(2)據圖1分析,發生胰島素抵抗(對胰島素不敏感)的可能原因有
a.胰島素受體數目增加
b.含GLUT-4的囊泡移動受阻
c.GLUT-4基因表達不足
d.信號傳導過程受阻
(3)糖尿病的發生與生活方式有關,肥胖、體力活動不足的人易發生胰島素抵抗,但由于胰島素水平
(4)尿液形成過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通過腎小管上皮細胞的葡萄糖轉運蛋白(SGLT-2)重吸收回血液。當血糖濃度超過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將形成糖尿。試分析SGLT-2抑制劑輔助治療糖尿病的原理:
(5)將糖尿病患者(志愿者)分為兩組,實驗組用SGLT-2抑制劑(每日一次口服10mg)聯合胰島素治療,對照組僅用胰島素治療。兩組患者均按照糖尿病飲食要求用餐、適量運動,根據血糖情況調整胰島素使用劑量,使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時血糖值均穩定在血糖控制目標范圍內,結果如圖2.結合以上信息,分析實驗組結果出現的可能原因:組卷:47引用: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