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xué)年天津市崇化中學(xué)高三(上)期末化學(xu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3分,共54分)

          • 1.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與“結(jié)論”對應(yīng)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A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鹽酸酸化,沉淀不溶解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幾滴KSCN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再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溶液變?yōu)榧t色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 向某溶液加入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l-

            組卷:62引用:5難度:0.7
          • 2.設(shè)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5引用:4難度:0.8
          • 3.如圖裝置(部分夾持裝置省略)所示的實驗方案正確的是(  )

            組卷:43引用:4難度:0.5
          • 4.向200mL 1.5mol?L-lFeBr2溶液中逐漸通入Cl2,其中n(Fe2+)、n(Br-)隨通入Cl2的物質(zhì)的量n(Cl2)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43引用:3難度:0.5
          • 5.下列表述Ⅰ與表述Ⅱ中,兩者無因果關(guān)系的是(  )
            選項 表述Ⅰ 表述Ⅱ
            A 金屬性:Mg>Al 堿性:Mg(OH)2>Al(OH)3
            B NaHCO3熱穩(wěn)定性比Na2CO3 NaHCO3與鹽酸反應(yīng)比Na2CO3更劇烈
            C Na2O2與CO2、H2O反應(yīng)生成O2 Na2O2作防毒面具供氧劑
            D MgO熔點很高 MgO作耐高溫材料

            組卷:27引用:3難度:0.7
          • 6.對下列粒子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和分析均正確的是(  )
            粒子組 判斷和分析
            A Na+、Al3+、Cl-、NH3?H2O 不能大量共存,因發(fā)生反應(yīng):Al3++4NH3?H2O=AlO2-+2H2O
            B H+、K+、Fe2+、H2O2 不能大量共存,因發(fā)生反應(yīng):Fe2++2H++H2O2=2Fe3++2H2O
            C Na+、Fe3+、SO42-、I- 能大量共存,粒子間不反應(yīng)
            D H+、K+、NO3-、ClO- 能大量共存,粒子間不反應(yīng)

            組卷:53引用:2難度:0.7
          • 7.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分類正確的是(  )
            ①混合物:水玻璃、冰水混合物、水煤氣
            ②電解質(zhì):過氧化鈉、冰醋酸、五水硫酸銅
            ③酸性氧化物:SO2、NO、SO3
            ④同位素:1H2O、2H2O、3H2O
            ⑤同素異形體:C70、金剛石、石墨烯
            ⑥非電解質(zhì):干冰、液氯、乙醇

            組卷:185引用:7難度:0.8

          二、填空題(46分)

          • 20.鹽酸和氫氧化鈉是工業(yè)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實驗室里常見的試劑。
            (一)欲使用0.30mol/L的HCl溶液950mL,現(xiàn)擬用36.5%(ρ=1.2g/cm-3)的濃鹽酸來配制,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配制溶液所用36.5%的鹽酸的體積為
             

            ②該實驗需要使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③下列操作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小于0.30mol/L的是:
             
            。(填對應(yīng)的序號)
            a.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沒有烘干,瓶內(nèi)有少量殘留的蒸餾水;
            b.在操作中沒有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c.定容時視線俯視刻度線;
            d.定容時加蒸餾水超過了刻度線,倒出一些溶液,再重新加蒸餾水定容到刻度線;
            e.將配制好的溶液轉(zhuǎn)入試劑瓶的過程中不慎灑出了少許溶液;
            f.用量筒量取濃鹽酸時視線仰視刻度線。
            (二)酸堿中和滴定
            (1)某學(xué)生用鹽酸標(biāo)準(zhǔn)液測定氫氧化鈉待測液時,選擇酚酞作指示劑。達到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
             
            。滴定時不必用到的儀器是
             

            A.酸式滴定管
            B.容量瓶
            C.錐形瓶
            D.鐵架臺
            (2)若滴定開始和結(jié)束時,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圖所示,此時消耗鹽酸的體積為
             
            mL。已知用0.10mol?L-1的鹽酸標(biāo)定25mL的氫氧化鈉溶液,則測得c(NaOH)為
             
            mol?L-1
            (三)為了測定摩爾鹽[(NH42SO4?FeSO4?6H2O]產(chǎn)品的純度,稱取ag樣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用濃度為c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測液體積均為25.00mL,實驗結(jié)果記錄如表:
            實驗次數(sh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高錳酸鉀溶液體積/mL 25.52 25.02 24.98
            滴定過程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該產(chǎn)品的純度:
             
            (用含字母a、c的式子表示,用M表示摩爾鹽[(NH42SO4?FeSO4?6H2O]的摩爾質(zhì)量)。上表第一次實驗中記錄的數(shù)據(jù)明顯大于后兩次,其原因可能是
             

            A.實驗結(jié)束時俯視刻度線讀取滴定終點時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氣泡,滴定結(jié)束無氣泡
            C.第一次滴定用的錐形瓶用待裝液潤洗過,后兩次未潤洗
            D.該酸性高錳酸鉀標(biāo)準(zhǔn)液保存時間過長,有部分變質(zhì),濃度降低

            組卷:30引用:1難度:0.6
          • 21.運用化學(xué)反應(yīng)原理研究合成氨反應(yīng)有重要意義,請完成下列探究。
            (1)已知在400℃時,N2(g)+3H2(g)?2NH3(g)的K=0.5。
            ①在400℃時,2NH3(g)?N2(g)+3H2(g)的K′=
             
            (填數(shù)值)。
            ②400℃時,在0.5L的反應(yīng)容器中進行合成氨反應(yīng),一段時間后,測得N2、H2、NH3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2mol、1mol、2mol,則此時反應(yīng)v(N2
             
            v(N2(填“>”、“<”、“=”或“不能確定”)。
            ③若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向平衡體系中通入氬氣,則合成氨反應(yīng)的平衡
             
            移動(填“向左”、“向右”或“不”);反應(yīng)的ΔH
             
            (填“增大”、“減小”或“不改變”)。
            (2)水煤氣轉(zhuǎn)化反應(yīng)CO(g)+H2O(g)?CO2(g)+H2(g)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化學(xué)平衡。現(xiàn)將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別通入到體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yīng),得到如表兩組數(shù)據(jù):
            實驗標(biāo)號 溫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達到平衡所需時間/min
            CO H2O H2 CO 
            1 650 4 2 1.6 2.4 5
            2 900 2 1 0.4 1.6 3
            ①實驗1中以CO2表示的反應(yīng)速率為v(CO2)=
             

            ②實驗1的平衡常數(shù)K1
             
            實驗2的平衡常數(shù)K2(填“大于””小于,“等于”“不能確定”);
            ③該反應(yīng)正方向為
             
            (填“吸”或“放”)熱反應(yīng)。

            組卷:32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