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冊
          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9) 魯教版(2019) 中圖版(2019) 湘教版(2019) 中圖版(上海) 人教版 中華地圖版(2019) 魯教版 中圖版 湘教版
          年級
          必修第一冊 必修第二冊 選擇性必修1 選擇性必修2 選擇性必修3
          更多>>
          已完結
          熱點預測 高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20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已完結
          期末復習 專項訓練 能力提升
          瀏覽次數:18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511.讀“我國東南部地區某月等溫線和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為
             
            (1或7)月等溫線,判斷理由是
             

            (2)比較乙圖中①、②兩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比較甲圖中①、③兩地的該月平均氣溫大小,并分析原因。
            (4)圖中④、⑤兩地適合曬鹽的是
             
            ,原因是
             

            (5)甲圖中陰影區域農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費結構中,生物能源大約占80%.長期以來,農民對柴薪的消費量大大超過柴薪資源的合理提供量,給該區域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影響。該區域面臨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是什么?應如何合理利用農業資源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4引用:2難度:0.5
          • 512.讀圖文材料,回答第10題.

                全球變暖導致的環境變化越來越引人關注.地理小組的學生將圖中近十幾年來(陰影所示)相關數據的變化趨勢與以前進行了比較.
            學生經比較后得出的結論,與如圖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308引用:6難度:0.1
          • 513.讀“大西洋表層海水鹽度分布圖”(圖中A、B兩箭頭表示洋流流向)和“開羅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大西洋表層海水鹽度隨緯度的分布規律是
             

            (2)圖中A洋流按海水溫度劃分屬于
             
            ,其對近海的海上污染的影響是
             

            (3)結合上面兩圖的信息,分析地中海鹽度較高的原因。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7引用:2難度:0.5
          • 514.巖石圈是指(  )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45引用:2難度:0.7
          • 515.如果在圖示的①、②、③、④四處修建深水港口,比較合適的是(  )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86引用:3難度:0.5
          • 516.某地地下30千米深處發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人、附近不遠處的飛鳥和池塘中的游魚,都會感到(  )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82引用:6難度:0.5
          • 517.如圖為土壤與成土母質、氣候、生物的關系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圖中數碼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義:①表示綠色植物的
             
            作用,②表示綠色植物從土壤中吸收
             

            (2)氣候對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過
             
             
            來實現。我國東北地區的黑土有機質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3)簡答成土母質與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60引用:8難度:0.5
          • 518.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了如下實驗:做兩個相同規格的玻璃箱,兩箱中都放入相同量的土。甲玻璃箱開口無蓋,乙玻璃箱有玻璃密封蓋子(如圖)。中午把兩個玻璃箱放在日光下,3小時后,同時測甲乙玻璃箱里的氣溫。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測量結果:玻璃箱
             
            (填“甲”或“乙”)內的溫度高。這個實驗模擬的是
             
            原理。
            (2)實驗顯示:對流層大氣直接的主要熱源是地面,地面主要通過
             
            的形式將熱量傳給大氣,而大氣又通過
             
            補償了地面損失的熱量。該原理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實踐是建設
             

            (3)這一實驗還反映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負面作用是導致
             
            ,這些“人類活動”主要是指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5引用:3難度:0.5
          • 519.如圖所示的是不同地層化石模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地層按照由早到晚形成的排序是
             

            (2)①和②是否屬于同一地層
             
            ,理由是什么。
            (3)圖中最有可能是中生代以來形成的地層是哪幾層?
             
            。理由是什么。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2引用:4難度:0.5
          • 520.讀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箭頭含義分別是:
            A
             
            ;B
             

            C
             
            ;D
             

            G
             
            ;I
             

            (2)從數量上看,A>D的原因是
             
            。圖中Ⅰ的作用是
             

            (3)試比較晴天與陰天的氣溫日較差的大小:
             
            。原因是
             

            (4)深秋,我國北方有寒潮活動的地區,農民常用濃煙籠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積凍害,其主要原因是
             

            A.濃煙散射地面輻射,增加大氣溫度
            B.濃煙反射大氣逆輻射,增加大氣溫度
            C.濃煙可阻擋冷空氣入侵,防止大面積作物凍害
            D.濃煙吸收地面輻射,增加大氣逆輻射
            (5)如果夜晚多云,人們制造煙霧所起到的作用將變
             
            (大或小),為什么?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3引用:4難度:0.5
          login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