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章節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 |
夯實基礎
活學活用
浙教版
瀏覽次數:1164
更新:2025年03月21日
|
![]() |
期中復習
常考試題
專項訓練
瀏覽次數:908
更新:2025年03月21日
|
21.仿照元素周期表,在下表的相應空格內默寫出核電荷數從1~18的元素的符號。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6引用:1難度:0.522.元素符號S代表什么意義?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2引用:1難度:0.523.求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鈉的相對分子質量。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1引用:1難度:0.524.古語道“人要實,火要虛”,其中“火要虛”的意思是說:燃燒木柴時,要盡量架空些,這樣才能燃燒得更旺。“火要虛”的實質是( )
A.散熱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C.木柴的著火點降低 D.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23引用:2難度:0.525.有3種不同的原子,甲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乙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丙原子核內有7個質子和7個中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和乙是同一種元素 B.甲和乙的核電荷數不同 C.乙和丙核外電子數相等 D.乙和丙互為同位素原子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88引用:5難度:0.526.在做光合作用產生淀粉的實驗中,葉片原來是綠色的,我們是用什么物質把綠色除去的?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2引用:1難度:0.527.如圖顯示了自然界中的一個簡單的碳循環過程。根據圖中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哪些過程消耗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2)動物如何攝取植物中的碳元素?
(3)哪些過程可使綠色植物轉化成二氧化碳?
(4)動物在哪一個 過程中放出二氧化碳?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2引用:1難度:0.528.兩根平行導線通電后,會出現如圖甲所示的現象(圖中實線、虛線分別表示通電前、后的情況)。
(1)由圖可知兩平行通電導線之間有力的作用。當通入的電流方向相同時,導線相互 ;當通入電流方向相反時,導線相互 。
(2)由此可以推斷:在如圖乙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螺線管的長度會 (填“變長”“短”,不考慮摩擦力)。
(3)由此可知:與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一樣,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通過 來實現的。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38引用:1難度:0.529.稱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雜質不參加反應)放入燒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鹽酸,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結束后稱量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58.1g(不包括燒杯的質量,且氣體的溶解忽略不計)。試計算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5引用:1難度:0.530.土壤中有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10引用:1難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