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浙教版: 八年級下
          教材版本
          浙教版 浙教版(2024) 華東師大版 華東師大版(2024) 滬科版五四制(2024) 牛津上海版 滬教版(五四學制)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已完結
          夯實基礎 活學活用 浙教版
          瀏覽次數:1164 更新:2025年03月21日
          已完結
          期中復習 常考試題 專項訓練
          瀏覽次數:908 更新:2025年03月21日
          • 21.仿照元素周期表,在下表的相應空格內默寫出核電荷數從1~18的元素的符號。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6引用:1難度:0.5
          • 22.元素符號S代表什么意義?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3.求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鈉的相對分子質量。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1引用:1難度:0.5
          • 24.古語道“人要實,火要虛”,其中“火要虛”的意思是說:燃燒木柴時,要盡量架空些,這樣才能燃燒得更旺。“火要虛”的實質是(  )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23引用:2難度:0.5
          • 25.有3種不同的原子,甲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乙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丙原子核內有7個質子和7個中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88引用:5難度:0.5
          • 26.在做光合作用產生淀粉的實驗中,葉片原來是綠色的,我們是用什么物質把綠色除去的?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7.如圖顯示了自然界中的一個簡單的碳循環過程。根據圖中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哪些過程消耗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2)動物如何攝取植物中的碳元素?
            (3)哪些過程可使綠色植物轉化成二氧化碳?
            (4)動物在哪一個 過程中放出二氧化碳?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8.兩根平行導線通電后,會出現如圖甲所示的現象(圖中實線、虛線分別表示通電前、后的情況)。
            (1)由圖可知兩平行通電導線之間有力的作用。當通入的電流方向相同時,導線相互
            ;當通入電流方向相反時,導線相互

            (2)由此可以推斷:在如圖乙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螺線管的長度會
            (填“變長”“短”,不考慮摩擦力)。
            (3)由此可知:與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一樣,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通過
            來實現的。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38引用:1難度:0.5
          • 29.稱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雜質不參加反應)放入燒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鹽酸,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結束后稱量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58.1g(不包括燒杯的質量,且氣體的溶解忽略不計)。試計算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5引用:1難度:0.5
          • 30.土壤中有
             
             
             
             
            等物質。土壤生物主要有
             
             
             
             
            等。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10引用:1難度:0.5
          login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