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慶市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二)
發布:2025/6/28 22:0:11
一、語文知識及運用(30分)
-
1.閱讀下面短文,完成問題。
自古以來,詩情常常由景觸發。王績遠望“樹樹皆秋色,①
古詩文名句,描寫生動傳神,往往能傳達作者微妙的心緒變化,彰顯他們的人格追求……那些B(流芳千古 流傳千古)的名句,不僅讓我們品味到了千年文化的魅力,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代詩人的美好情感,多讀細讀,古詩文名句必將銘刻在我們的腦海中,悄然潤澤我們的心靈。
(1)選擇恰當的古詩文句子完成①——⑩填空。
(2)分別給短文中AB處選擇恰當的詞語。
A
B
(3)短文中劃線句子有語病,把正確的寫在下面。組卷:6引用:1難度:0.9 -
2.金庸被稱為“武俠小說”宗師,試討論概括下金庸武俠小說有哪些特點?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3.小語一直以考入清華大學為夢想。為此,你特地收集了清華大學的校徽并與之分享。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向小語介紹校徽的構成要素及寓意。
【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清華大學校訓,來自1914年梁啟超在清華的題為“君子”的演講。組卷:25引用:2難度:0.5 -
4.仿照例句,再寫兩個分句,與例句組成一個排比句。
例句:金錢可以買來名貴的鐘表,但買不來寶貴的時間;組卷:7引用:1難度:0.6 -
5.大家從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積累演講素材,根據提示,將下列表格補充完整。
典型事件 閱讀心得 (1) 保爾?柯察金具有頑強的毅力、永不言敗的精神,他在重重磨礪下無所畏懼,意志如同鋼鐵般堅強。 保爾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后,產生了自殺的念頭,后來他為自己的這個念頭感到羞愧和憤怒,更為自己在困難面前懦弱、逃避的行為而自責,最終打消了自殺的想法。 (2)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25分)(一)古詩詞積累(10分)
-
6.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古詩文名句。
①鄉愁是揮之不去的情愫。王灣在《次北固山下》尾聯中寫道:
②《<論語>十二章》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度是:組卷:2引用:1難度:0.8 -
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②以首抵觸庶幾③其一就懼;而兒癡④,竟不知。虎亦尋⑤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亦無所施歟!
(選自《東坡全集》)【注】①浣衣:洗衣服。②至:甚至。③庶幾:在這里有“希望”的意思。④癡:這里指天真可愛。⑥尋:不久。
(1)根據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加點詞語 方法提示 解釋(填寫文字) 而不懼之人 關聯教材
屠懼,投以骨。(《狼》)①懼: 虎自山上馳來 使用詞典選擇義項
自:①開始;②親自;③從;④即使。②自: 意虎之食人 參考成語解釋,聯系語境形成新的解釋
出其不意,意:意料。③意:
A.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俱
B.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俱
C.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俱
D.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俱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而兒癡,竟不知。
②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4)讀完本文后,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請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分析。組卷:42引用:2難度:0.5
三、現代文閱讀(40分)
-
8.閱讀下列非連續性文本材料,回答問題。
文本一:
據央視新聞報道:2020年11月10日,中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10909米是什么概念?來看一組數據:10米,這是普通人不攜帶任何潛水裝備可以下潛到的深度;113米,這是一名法國潛水員創造的裸潛紀錄;332米,這是人在借助水下呼吸器后下潛到的最深紀錄;10898.5米,這是2012年卡梅隆搭乘的“深海挑戰者”號下潛到達的深度。
文本二:
“奮斗者”號總設計師葉聰告訴記者,走向深海并不容易,第一個問題就是海水帶來的高壓。“奮斗者”號下潛的馬里亞納海溝一萬米處,要承受1000個大氣壓,相當于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這么大的壓力加在潛水器上,對潛水器的材料、結構設計等,都提出了巨大挑戰。經過多年上千次的優化測試,中國自主研發的全新高強高韌鈦合金為“奮斗者”號找到了制造堅固“鎧甲”的材料。
搞定材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想要成功下潛萬米,還需要極其精密的冷彎、焊接技術。研發團隊把焊縫多、工期長的傳統“瓜瓣焊接”改為焊縫少、可靠性高的“半球焊接”,保證了球艙的可靠性。“奮斗者”號鈦合金載人橢球形艙體直徑達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載人艙體,標志著我國鈦合金材料技術和焊接加工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文本三:
馬里亞納海溝深處,那巨大壓強的海水,卻沒有把“奮斗者”號壓扁,除了材料“黑科技”外,它酷似雞蛋的形狀也功不可沒!
有實驗證明,以一個平板圓形為基礎,阻力為1,那么圓球形為0.3,雞蛋形可以減小到0.1,所以很多潛水器均是雞蛋的形狀,以此來減小阻力。為了保證載人量,載人艙要足夠大,雞蛋形狀這個空間是比較理想的。雞蛋是橢球形的,這種形狀可使它的表面均勻受力,當受力面積比較大的時候,雞蛋的形狀可把力量分散到各個角落,增強了抗壓能力。雞蛋的抗壓能力有多強?4顆雞蛋可以承受超過24kg的重量,再大點的鴕鳥蛋可以承受一個100多斤成年男子的重量。
文本四:
伴隨深海探測技術的發展,人類深入認識深海的時代正在來臨。150年前凡爾納寫、《海底兩萬里》,當時的科學幻想如今正在成為現實。那么,人類為何熱衷深海探索?
這不僅是好奇心使然。海洋面積占地球面積71%,深海區域是探索包括生命起源和地球演化在內重大科學問題的必由之路,而進入大海深處進行探索并獲得研究樣本,是深入推進生命起源和地球演化研究的重要條件,也能促使人類翻開邁向深海研究的新篇章。
深海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也吸引著人們去探索它的奧秘,勘探礦產資源。國際海洋資源主要有油氣、可燃冰、金屬礦產等。有些資源只有深海才富有,如分布在水深4000~6000米海底的富含銅、鎳、鈷、錳等金屬的多金屬結核,這些資源具有商業開發潛力的就達700億噸。海底豐富的資源,讓面臨資源危機的人類看到了希望。圍繞大洋,世界已形成深海采礦、深海生物基因技術、深海技術裝備制造等產業群。因為深海海洋經濟前景廣闊,以占有更多資源為目的的“藍色圈地”在科技強國間悄然展開,“誰擁有海洋,誰就擁有世界”正為實踐所證實。
進入二十一世紀,發展深海經濟成為各沿海國家的重要戰略舉措。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等相繼加大了對深海科技的投入。我國撒向深海的巨網也已全面鋪開,研制像“奮斗者”號這樣的大深度載人潛水器,可以帶動我國深海能源、材料、結構、通訊導航定位等高新技術和產業全面發展,不斷拓展新的應用領域,同時也顯示了我國在深海科技領域的科技實力。
(1)【文本解讀】下面對材料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材料一”中列出的數據可知,人類在不依靠任何潛水設備的情況下,是很難下潛到海面更深處的。
B.傳統的“瓜瓣焊接”與“奮斗者”號所使用的“半球焊接”相比,焊縫更少,可靠性更高。
C.橢球形可以使雞蛋的表面均勻受力,在受力面積較大的時候能將力量分散到各個角落,增強抗壓能力。
D.《海底兩萬里》這本書中的一些科學幻想,正隨著深海探測技術的發展而成為現實。
(2)【標題擬寫】給“文本一”擬一個具有新聞特點的標題。(不超過18個字)
(3)【語言賞析】“文本二”中劃線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說明了什么問題?
(4)【文本探究】結合文本四,說說我國加強深海載人潛水器的研究有哪幾方面的意義?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藍天上的一株草
石兵 ①那是一株與眾不同的草,碧綠蔥翠,自內而外蓬勃著生機,露珠沒有壓垮它的腰身和頭顱,涼風吹過也只能讓它微微點頭。
②林小樂的家在高高的山上,每天上學放學他都要走一段長長的山路。山路彎彎,處處都有林小樂的足跡和笑聲。
③很難相信,在大山那個小小的村子里,只有林小樂一個孩子還在上學。在村里,他的同齡人很少,他們都早早地輟學回家,幫爹娘打豬單、種莊稼,從白天忙到黑夜,只有林小樂每天跑長長的山路去上學。
④同學們都沒去過林小樂的家,偶爾問他家在哪,林小樂便用手一指遠方高聳入云的大山,說:“我家就在山頂上,就在藍天上,云彩在腳下,星星一顆比一顆亮!”同學們聽了林小樂的話,一個個懵懵懂懂。
⑤回到村里,小伙伴們偶爾來找林小樂,林小樂給他們講從課本里學到的知識、講數學圖形、講音樂詩詞,往往是林小樂講得津津有味,大家卻聽得索然無趣。他們說:“這些東西有啥意思,還不如看我家的莊稼抽芽長穗好玩呢!”
⑥后來,林小樂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在學校,他說的話別人聽不懂;回到村里,他說的話別人不愿聽。他只有在來往學校的路上說話唱歌,唱給彎彎的小路聽,說給芬芳的花草聽。他常常想:自己大概也是一株小草,平凡普通,卻長在藍天上,能看到腳下的白云,能與夜空的星星對視,還能唱歌給大山聽。
⑦林小樂的爹娘都在村子里干農活,好幾代人都沒有走出過大山。看到這個孩子這么喜歡上學,爹娘心里有些忐忑:他們聽說,上學越久,孩子就會離他們越遠,初中要去鄉里,高中要去縣里,大學要去大城市里。
⑧林小樂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他覺得書上的一切都親切有趣,就連那些方塊字都一個個各有性格,就像自己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如此獨一無二。
⑨一天,林小樂在上學路上看到了一株與眾不同的草。那株草碧綠蔥翠,蓬勃著一種自內而外的生機,青草身上掛滿晶瑩的露珠,它沒有被壓垮腰身,也沒有低下頭顱,而是一直奮力挺拔著身軀,就連涼風吹過也僅僅只能讓它微微點頭。不知道為什么,看到這株草,林小樂感到無比親切。那天,他與這株草對視良久,第一次上課遲到。
⑩后來,林小樂每天上學放學,都會來看看這株草。他沒有對這株草設置任何的保護措施。他覺得風雨吹倒、牛羊啃食是草的命運,但自由生長也是草的命運。林小樂這么想著,漸漸長大了。
?父母的忐忑后來成了真,林小樂果然越走越遠,成了村子里第一個走出大山在外面世界扎根的人。
?村里人說,這孩子天生就是富貴命,腦子聰明勝過手腳麻利。林小樂并不這么認為,他還是經常回到村子,與伙伴們攀談,答應帶他們的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他每次帶著孩子們下山時,都會長久地停留在一株碧綠的青草面前。
?林小樂對他們說:“其實,在一株草的視野里,世界并無不同。你們看,天空那么藍,大地那么遠,但是它們都是一樣遼闊、一樣生機盎然。我們身在大山,卻也是身在藍天。我們都是藍天上的一株小草,不必好高騖遠,只需盈滿內心、豐富視野、放飛理想,生活中的美好自然就會紛至沓來。”孩子們似懂非懂,卻還是一個個躬下身來,與一株青草對視良久。
?林小樂知道,高山頂的小村落里,還將誕生無數株平凡的小草,他們往往只看到腳下土地的貧瘠,卻沒有發現自己也是藍天的孩子,心中也可以擁有無數純潔高遠的理想。自己雖然走出了村子,但根還是扎在高山上、扎在藍天上,自己的使命大概就是讓這些藍天上的青草擁有與自己并肩而立的勇氣與智慧吧。
(選自《新民晚報》,有刪改)
(1)文中哪些情節體現了林小樂是“一株與眾不同的草”?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
(2)結合全文內容,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完善對第⑦⑨段所做的批注。
第⑦段批注:使用
第⑨段批注:“一株與眾不同的草”曾在文章的第
(4)結合語境,說說文中畫線句子的深層含意。
自己雖然走出了村子,但根還是扎在高山上、扎在藍天上,自己的使命大概就是讓這些藍天上的青草擁有與自己并肩而立的勇氣與智慧吧。組卷:7引用:1難度:0.5
四、作文(55分)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
10.閱讀下面文字、模擬要求作文。
也許,你游覽過祖國的名山大川;也許,你領略過家鄉的美麗風景。也許,自然風景裝成過你的眼睛,也許,民風民俗觸動過你的心靈……這些自然風景、民風民俗一定讓你有過許多新奇的感受。請你任意一個角度、自敘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內容健康積極;②表達真情實感;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要套寫,抄襲;⑤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⑥不少于600字。組卷:3引用:2難度:0.5 -
11.一個古董愛好者請專家為一個明代花瓶做鑒定。專家經過一番鑒定,認定花瓶價值不菲。古董愛好者驚呼:“一個看似普通的花瓶,其價值竟如此之高。”專家說:“明代幾乎每家都有這樣一個花瓶。”愛好者嘖嘖贊嘆說:“在明代,家家都如此富有!”專家搖搖頭說:“那是它現在的價值,而不是它當時的價值。因為經過時間的磨礪,普通的花瓶才會成為價值不菲的古董!”
根據材料,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給的字格。
(3)書寫規范,卷面整潔,字體美觀,可酌情獎勵2分。
(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組卷:134引用:5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