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七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6/28 23:0:10

          一、積累與運用(42分)

          •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1)雨季則有青頭菌、牛肝菌,味極鮮yú
             

            (2)地面上的小草,它們是那樣bēi
             
            微,那樣柔弱……
            (3)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
             
            的。
            (4)幫助它越過帶有
             
            維的樹枝——這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2.下列詩句不是出自泰戈爾《新月集》的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8
          • 3.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①這樣長而富有變化的墨線是中國畫的特點。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圖》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線條,便勾勒出人物身體的結構,衣褶的變化。
            ③線條的起落及抑、揚、頓、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線條為主,是中國畫區別于西洋畫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國書法用筆方法的發展和延伸。
            ⑤中國畫以“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獨特風格,聞名世界。

            組卷:650引用:24難度:0.9
          • 4.對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啊!黃河!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②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
            ③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④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組卷:45引用:2難度:0.7
          • 5.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吸收水分和吸取養料這兩項是絕大多數植物根系的本職工作。然而,進化史上最早出現的根,______,而是固定植株的位置,這種早期類型的根被稱為假根。之所以被稱其為假根,是因為這些根內部沒有運輸水分和養料的通道,它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將植物固定在合適的生活環境中,會降低風吹和水流的影響,改善其生存概率。
            (1)在上面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
            (2)材料中畫線句有語病,請寫出修改意見。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6.古詩詞名句積累。
            (1)
             
            ,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
             
            。(吳均《與朱元思書》)
            (2)
             
            ,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3)佁然不動,
             
            。(柳宗元《小石潭記》)
            (4)
             
            ,白露未晞。(《詩經?秦風》)
            校園里美景眾多,請化用古詩文,為下列景點起名并完成表格填寫。
            校園景點 景名 化用古詩文 化用理由
            梅花壇 香塵 (5)
             
             

            (陸游《卜算子?詠梅》)
            梅花縱使凋落,依然香氣不改,此名表現梅花所代表的堅貞不屈的精神。
            藤蘿架 曳姿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6)
             

            (柳宗元《小石潭記》)
            藤蘿架上爬滿藤蘿,借此名來展現其在風中搖曳生姿的生命力量與美感。
            假山群 廣廈 (7)
             
             
            !風雨不動安如山。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把假山群比作廣廈,借此表明兼濟天下的情懷,希望學子們心懷家國天下。
            交流團
            合影墻
            比鄰 海內存知己,(8)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
             
            畢業林 (10)
             
            (11)
             
            ,悠悠我思。
            (《詩經?鄭風?子衿》)
            將這首愛情詩的“思念”之意移花接木,用以表達畢業生對母校的留戀。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7.某校八年級(5)班以“探尋物質文化遺產之古建筑”為主題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活動中有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
            (1)下面是張紅同學為班級黑板報寫的一段文字,請你幫她修改。
            古建筑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瑰寶。【A】許多古建筑不僅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那精美的圖案,那美麗的彩繪,那圓潤的線條,【B】給人帶來猛烈的震撼。流連其間,常常令人嘆為觀止!
            ①【A】處畫線句有語序顛倒的語病,應將“
             
            ”和“
             
            ”調換位置。
            ②【B】處畫線句有用詞不當的語病,應將“
             
            ”改為“
             
            ”。
            (2)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從下列文化遺產中選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填在橫線上:古遺址、壁畫、相聲、京韻大鼓。
            非物質文化遺產:
             

            (3)小敏對古建筑情有獨鐘,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但她的媽媽擔心參加主題活動會影響學習。作為小敏的同桌,請你引用下面的諺語來勸說小敏的媽媽。
            諺語:磨刀不誤砍柴工。
            (4)班級采風小組準備到王嶺村去探尋清代木塔建筑。請你根據下面的示意圖寫一段話,告訴同學們怎樣從學校前往目的地。(50字以內)

            組卷:314引用:5難度:0.9
          • 8.名著閱讀。
                  拉著空車走了幾步,他覺出由臉到腳都被熱氣圍著,連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見了座兒,他還想拉,以為跑起來也許倒能有點風。他拉上了個買賣,把車拉起來,他才曉得天氣的厲害已經到了不允許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過氣來,而且嘴唇發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見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陽把手和脊背都要曬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褲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沒用,風是熱的。他已經不知喝了幾氣涼水,可是又跑到茶館去。兩壺熱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靜了些。茶由口里進去,汗馬上由身上出來,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會再藏儲一點水分。他不敢再動了。
            (1)這段文字選自小說《
             
            》,作者是
             
            ,文段中的“他”是
             

            (2)下面是一位同學做的整本書的讀書卡片,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讀書卡片
            作品:《駱駝祥子》
            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A.主要情節:祥子經過多年積攢,買上了一輛屬于自己的新車,可是不久卻被匪兵連人帶車劫走。
            B.主要情節:祥子從匪兵處逃走,繼續攢錢買車,車還沒買上,錢又被孫偵探敲詐去了。
            C.主要情節:祥子與虎妞結婚后,用她的私房錢買下一輛車,虎妞因難產死去,祥子又只得賣掉車子料理喪事。
            D.主要情節:命運的三起三落打消了祥子買車的念頭,他重新投奔劉四爺,老老實實賃車掙錢。

            組卷:9引用:1難度:0.6

          二、閱讀題(48分)

          • 9.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閱讀古詩,完成對話。
            奇奇同學:同樣表現高度,兩位詩人各具巧思。甲詩中一個“割”字描繪了泰山將天色分割,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你知道乙詩是如何描寫飛來峰上的塔之高的嗎?
            妙妙同學:我知道
             

            (2)登上高山,極目遠眺,詩人往往有感而發。兩首詩的最后兩句所抒發的情感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具體分析。

            組卷:95引用:4難度:0.5
          • 10.閱讀回答問題。
            【甲】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論語》節選【乙】      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
            【注】①或:有人。②志:記。③還:轉身。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亦
             

            ②博學而
             

            ③匹夫不可志也
             

            ④王生學而不得法
             

            ⑤王生益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
            (3)【乙】文中李生認為“
             
            ”的人才是“善學者”。
            (4)如果從【甲】文中選一個句子作為座右銘,你選哪一句?請說明理由。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11.閱讀鄭振鐸的《貓》,完成小題。

            鄭振鐸
                  ①我家養了好幾次的貓,結局總是失蹤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歡貓的,她常在課后回家時,逗著貓玩。有一次,從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貓來。花白的毛,很活潑,常如帶著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陽光里滾來滾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地拖搖著,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我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二小時的光陰,那時太陽光暖暖地照著,心上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后來這只貓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光澤的毛也污澀了,終日躺在廳上的椅下,不肯出來。三妹想著種種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會。我們都很替它憂郁。三妹特地買了一個很小很小的銅鈴,用紅綾帶穿了,掛在它頸下,但只顯得不相稱,它只是毫無生意地、懶惰地、郁悶地躺著。有一天中午,我從編譯所回來,三妹很難過地說道:“哥哥,小貓死了!”
                  ②我心里也感著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月來相伴的小侶!當時只得安慰著三妹道:“不要緊,我再向別處要一只來給你。”
                  ③隔了幾天,二妹從虹口舅舅家里回來,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貓,很有趣,正要送給人家。三妹便慫恿著她去拿一只來。禮拜天,母親回來了,卻帶了一只渾身黃色的小貓同來。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這只黃色小貓吸引去了。這只小貓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潑。它在園中亂跑,又會爬樹,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它似乎太活潑了,一點也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曬太陽。我們都很為它提心吊膽,一天都要“小貓呢?小貓呢?”地查問好幾次。每次總要尋找了一回,方才尋到。三妹常指它笑著罵道:“你這小貓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會亂跑呢!”我回家吃中飯,總看見它坐在鐵門外邊,一見我進門,便飛也似的跑進去了。飯后的娛樂,是看它在爬樹。隱身在陽光隱約里的綠葉中,好像在等待著要捕捉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來,又極快地爬上去了。過了二三個月,它會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間便不再聽見討厭的吱吱的聲了。
                  ④某一日清晨,我起床來,披了衣下樓,沒有看見小貓,在小園里找了一遍,也不見。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預警。“三妹,小貓呢?”她慌忙地跑下樓來,答道:“我剛才也尋了一遍,沒有看見。”家里的人都忙亂地在尋找,但終于不見。李媽道:“我一早起來開門,還見它在廳上。燒飯時,才不見了它。”大家都不高興,好像亡失了一個親愛的同伴,連向來不大喜歡它的張嬸也說;“可惜,可惜,這樣好的一只小貓。”
                  ⑤我心里還有一線希望,以為它偶然跑到遠處去,也許會認得歸途的。午飯時,張媽訴說道:“剛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頭,她說,早上看見我家的小貓在門外,被一個過路的人捉去了。”于是這個亡失證實了。三妹很不高興的,咕嚕著道:“他們看見了,為什么不出來阻止?他們明曉得它是我家的!”
                  ⑥我也悵然地,憤恨地,在詛罵著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養貓。
                  ⑦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著不去。我們如不取來留養,至少也要為冬寒與饑餓所殺。張媽把它拾了進來,每天給它飯吃。但大家都不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小貓之喜歡玩游,好像是具著天生的憂郁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無的動物。它漸漸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潑。大家在廊前曬太陽閑談著時,它也常來蜷伏在母親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時也逗著它玩,但并沒有像對前幾只小貓那樣感興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鉆到火爐底下去,毛被燒脫好幾塊,更覺得難看了。
                  ⑧春天來了,它成了一只壯貓了,卻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也不去捉鼠,終日懶惰地伏著,吃得胖胖的。
                  ⑨這時,妻買了一對黃色的芙蓉鳥來,掛在廊前,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囑著張媽換水,加鳥糧,洗刷籠子。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妻道:“張媽,留心貓,它會吃鳥呢。”張媽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兒,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⑩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媽在叫道:“鳥死了一只,一條腿被咬去了,籠板上都是血。是什么東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鳥是死了,羽毛松散著,好像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久。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看了死鳥,很難過,便道:“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它常常對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媽要小心了。張媽!你為什么不小心?!”張嬸默默無言,不能有什么話來辯護。于是貓的罪狀證實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到。真是“畏罪潛逃”了,我以為。
            ?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里了。”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還憤憤的,以為懲戒得還沒有快意。
            ?隔了幾天,李嫂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鳥了!”同時我看見一只黑貓飛快地逃過露臺,嘴里銜著一只黃鳥。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
            ?我心里十分地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枉了一只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良心的針!我很想補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兩個月后,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會了!
            ?自此,我家永不養貓。
            (選自《鄭振鐸選集》)(1)結合文本具體內容,篩選信息,分別使用四字詞語,完成下面的表格。
            來歷 毛色 性情 結局 情感
            第一只貓 鄰家要來 雪球帶泥
             
             
            歡愉酸辛
            第二只貓 舅家抱來
             
            活潑有趣
             
            歡愉悵然
            第三只貓
             
            白脫毛 憂郁懶惰 冤屈而死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具體意思,簡要分析其中所蘊含的作者的情感。
            我心里也感著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月來相伴的小侶
            (3)第三只貓在“我”怒氣沖天、拿木棒追打的時候,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它叫的神情是“悲楚”,叫的意思應該是向主人申訴自己“沒有吃芙蓉鳥”的冤屈。如果讓前兩只貓也各自叫一聲,你想讓它們在什么情形下叫,并簡要描述一下它們鳴叫時的具體神情和它們可能要表達的大致意思。

            組卷:60引用:5難度:0.5
          • 12.【記敘性文章閱讀】
            童年的油燈
            董國賓
                   ①不知怎的,這幾日思想老往歲月深處走,撞撞的目光直鉆進了童年的巷子里。記憶的深巷中,一盞如豆的燈火鎖住了我的心,這是童年的油燈。
                  ②山村的夜靜止了一般,除了幾聲犬吠,沒有什么可以讓入夜的小山村動起來。其實也不對,錯落簡易的屋舍里,跳動最歡的,還有一盞盞如黃豆般大小亮光的小油燈。小油燈抖動著小火苗,讓各家各戶看似靜止的生活又鮮活起來。
                  ③我家住在村子的東頭,每當天色暗下來,母親劃一根火柴,再挑撥一下燈芯,小油燈發出昏黃的光,窄小的屋子便依稀可見了。油燈制作特簡單,一個用過的墨水瓶,加上一根長度適中的燈芯,里面倒滿煤油,一個簡易的小油燈就做成了。油燈下,母親一邊忙活計,又總會把枯燥的時光變得快樂而有趣。母親總這樣對我說:“快去寫作業,等完成了作業,娘給你做一個好玩的紙飛機。”母親還會說:“上次作業得了98分,要再加把勁,得個滿分,娘就去菜地把套種的那幾個甜瓜挑個熟好的摘下來給你吃。”母親的話讓我饒有興致地拿來書包,把小油燈移到小方桌上,趴在那里就去寫作業。姐姐大我幾歲,要懂事一些,她也湊過來與我一塊寫作業,還會瞅一眼母親,煞有介事地說:“今天弟弟字寫得特工整,比我寫得好看多了。”我和姐姐低頭做功課,都不敢大聲喘氣,怕一不留神把小油燈給吹滅了,屋子就黑作一團。可很多次,小油燈如豆的小火苗,還是被我不小心吹滅了。我和姐姐搶著去找火柴,像蒙上眼睛在抓瞎。那次一頭瓷牛碰到了地上,摔掉了一條腿,母親也沒有生氣。現在想來,還真挺開心。
                  ④小油燈跳動的火苗下,寫完作業的日子最快樂。母親給我做好了紙飛機,紙飛機像長了翅膀的鳥,滿屋子來回飛。我從屋子東頭跑到西頭,又從南墻根跑到北墻根,一顆小童心像是在飛翔,快樂極了。等滿屋子跑累了,我就鬧著和姐姐玩翻繩,姐姐答應得特爽快。姐姐隨手拿來一段長短適中的細繩圈,用左手的拇指、小指和右手的小手指掛住繩子,再將左手中的繩子旋轉掛在右手小指上。然后用食指挑起小指內側的繩,用中指相互勾中指和無名指上的繩子,小指勾拇指內側的繩。最后將食指放在這個繩套中,松開拇指,食指向外挑,繩圈竟變成蝴蝶狀,真像一個展翅欲飛的小蝴蝶。姐姐左手和右手一擺弄,很嫻熟地將一個細繩圈變換出蝴蝶的樣子來,我高興得一抬腳就蹦起來。姐姐見我興致正濃,又用靈巧的手指將繩圈翻出一個好看的五角星,我越看越覺得,油燈下的童年美如云朵,快樂如魚。那時童年時光雖簡樸,但油燈下的日子卻充滿無窮的趣味和歡樂。
                  ⑤母親在昏黃的燈光下納鞋底,縫衣服,為了疼愛我,母親還會在油燈下給我做麥芽糖吃。麥芽糖做起來盡管繁瑣,但母親仍是不厭其煩,像做一件快樂的事。母親先將小麥浸泡,待發芽三四厘米長,母親就把油燈移到跟前,借助微弱的燈光,把麥芽切碎,然后將糯米洗凈倒進鍋里燜熟,與切碎的麥芽攪拌均勻。等到發酵冒出汁液,再將汁液濾出,用大火煎熬成糊狀,冷卻后即成琥珀狀糖塊,麥芽糖便做好了。乍一說好像簡單,真正操作起來要繁瑣得多,母親常常在油燈下忙到深夜。母親操作的每個步驟,我都形影不離,耐心地等待著母親給我做麥芽糖。看著做好的麥芽糖,我忍不住直流口水。母親就切出一塊,將其加熱,再用木棒攪出,如拉面般將融化的糖塊拉至銀白色,鮮亮亮的。我迫不及待地接過來,一點點含進嘴里,心里就像喝了蜜。母親做的麥芽糖,越嚼越甘甜,好解饞。我感到,油燈下的童年甜蜜而快樂,充滿了色彩和味道。
                  ⑥時代往前邁了一大步,電燈、空調、電腦闖進了我們的新生活。嶄新的日子里,我常轉身回到歲月中,去打撈那些難忘的生活片段和記憶。走過去的簡樸時光里,童年的小油燈,曾給了夜幕中的小村莊和童年的我忘不掉的溫暖和歡樂。
            (1)“童年的油燈”給了“我”哪些美好的記憶?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2)下面句中加點字用得形象而新穎,請聯系上下文加以品析。
            記憶的深巷中,一盞如豆的燈火住了我的心,這是童年的油燈。
            (3)本文的細節描寫賦予了簡樸的童年歲月以溫暖的臺詞,試從文中找出一處并作分析。
            (4)習近平主席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請結合文章內容和生活實際,說說你對“幸福”的理解。

            組卷:257引用:5難度:0.7

          三、寫作(60分)

          • 1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微光,也許是凡人善舉,點滴暖人心;也許是同伴鼓勵,字句潤心田;也許是師生共勉,時刻長精神……雖然它輕淺、微弱、單薄,但是也能為我們驅散陰霾,帶來希望。
                  請以“微光”為話題,敘寫自己的成長故事。
                  要求:(1)擬好標題并填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襲、套作,不少于600字。(2)行文中不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