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6/29 5:0:10

          一、積累與運用(28分)

          • 1.任務二:了解“竹”的生長過程
                  在中國的最東邊生長著一種竹子,名叫“楠竹”,又稱“毛竹”。毛竹在最初的四年里只長3厘米。但從第五年開始,毛竹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向上升,僅6周的時間就發生了不可思yì( ?。┑淖兓?,可以長到15米,多棵竹子很快就長成郁郁蔥蔥的竹林。之前的四年里,毛竹的根在土壤里伸了數百平米,它并不是沒有成長,而是在扎根。深深地扎根,堅持著,等到時機成熟,登上別人遙不可及的巔峰。
            (1)閱讀任務二的內容,找出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第二行加點字“躥”的正確讀音為cuàn。
            B.括號處應填寫的漢字為“議”,“不可思議”這個詞在這里形容毛竹六周內生長的速度快,讓人感覺無法想象,難以理解。
            C.第三行畫線詞語“郁郁蔥蔥”中“郁郁”形容竹林茂盛的樣子。
            D.第三行加粗字“延”的第四筆是豎折;最后一行斜體字“及”的第一筆是撇。
            (2)下列成語概括上文毛竹的成長歷程不恰當的一項是
             

            A.厚積薄發    B.成竹在胸     C.蓄勢待發     D.養精蓄銳

            組卷:14引用:2難度:0.9
          • 2.默寫。
            (1)詩人筆下,神州錦繡。王績的“
             
            ,
             
            ”(《野望》)描寫了山野樹葉枯黃、殘陽盡染的景象;王維的“
             
            ,
             
            ”(《使至塞上》)展現了塞外沙漠浩瀚、天地蒼茫的風光;李白的“
             
            ,
             
            ”(《渡荊門送別》)寫出了長江月影如鏡、云彩變幻的奇觀。
            (2)古人寫景,往往別有用意。崔顥《黃鶴樓》中“
             
            ?
             
            ”兩句由落日、江霧等生發出游子的憂親思鄉之情;劉楨的“
             
            ,
             
            ”(《贈從弟》其二)用峻冷的辭色,描摹冰霜,在對比中展示松柏的堅貞志節,以此勉勵從弟常懷堅貞之節。

            組卷:9引用:1難度:0.8
          • 3.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4.魯迅先生的作品中常有用筆冷靜客觀而意含褒貶的寫法,下面一例摘自《朝花夕拾》中的《瑣記》請概括其中的“褒貶”之意。
                  漢文教員反而惴惴地來問我們道:“華盛頓是什么東西呀?……”
            【注】為了求新知:“我”先到了江南水師學堂,后因水師學堂“烏煙瘴氣”更去了礦路學堂。在憶及礦路學堂一次漢文考試的作文題《華盛頓論》之后,魯迅緊接著寫了上面一句話。

            組卷:179引用:4難度:0.8
          • 5.英雄氣,是一種精神,一種超越的力量。從下面人物中選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并結合小說某個情節說說理由。
            ①孫悟空    ②林沖    ③保爾?柯察金

            組卷:16引用:2難度:0.8
          • 6.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二、現代文閱讀(28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誰能讓我帶走星空
            遲子建
                  ①年過完了,我也要返城了。每次離開故鄉,家人都會讓我帶上各色綠色食品。我這次最想帶走的,不是故鄉的吃食,而是星空!因為帶走這樣的星空,就有了藍天,有了好空氣,有了溫柔的夢鄉!
                  ②可是誰能讓我帶走星空呢?我們又是在哪里失去了燦爛星空呢?
                  ③祭灶前夜,我回到故鄉。想必半個冬天在哈爾濱為霧霾所困,沒過多少有藍天的日子,也沒呼吸多少清新空氣,眼睛和肺子空前虧著了,所以下了火車進了家,一頓酒肉下肚,見午后陽光甚好,窗外是白雪世界,也不顧旅途勞頓,冒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就去戶外散步了。
                  ④我沒戴口罩,大口大口呼吸著來自山野的新鮮空氣。踩著白雪走在街上,聽著“咯吱--咯吱--”的回聲,如聞天籟。抬頭看天,它是那么的藍,藍得不真實似的,讓人懷疑自己被罩在水晶玻璃里,直想用一把大錘,砸向那片蔚藍,看它是不是天!百貨商場前的小廣場,成了爆竹、春聯和燈籠的專賣場。賣主們一邊招攬生意,一邊跺腳御寒,他們穿得再厚,也厚不過寒風的臉皮。我心想,這紅紅火火的春聯和燈籠,要是變成一汪炭火該多好??!可惜我不是魔法師。
                  ⑤臘月的街市,一派忙年的情景?!钜俗⒛康?,是一條拉著三輪車奔跑的大黃狗。三輪車上載著一個老頭和他采買的年貨。狗跑得一身熱氣,眼瞼處雪茫茫的,而老頭叼著煙袋,自在地吸煙。聯想起在城里看到的那些被主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寵物狗,我對這條大黃狗,無比憐惜。但轉而一想,這狗參與了忙年的事務,有新鮮空氣可吸,能為主人出力,興許還很快樂呢。
                  ⑥這場雪中漫步,使我受了風寒,當夜就咳起來。咳得睡不著的時候,我關掉燈,站在窗前望星空。窗外的山巒原野,此刻被白雪統帥著,即便下弦月的日子,半個月亮加上滿天繁星,也把它們照亮了。故鄉的星空顯得很低,星星仿佛枝頭的花朵,花團錦簇的。我也曾無數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氣一年不如一年,我見到的星月,容顏也就越來越憔悴。月亮常常烏蒙蒙就出來了,像是多日沒洗臉似的;而星星稀疏極了,混沌的大氣中,有一張看不見的嘴,吞噬了太多的星星。所以每次回鄉,我最愜意的,就是望星空。
                  ⑦第二天母親推門而至,見我重感冒了,埋怨我不該一下火車就去散步,待她看到我夜里沒拉窗簾,“啊呀--”叫了一聲,說我這是犯著星星了!明明是寒風犯下的錯兒,母親非算到星星身上,我心里直為它們叫屈。星星知道自己落了埋怨吧,我生病的那幾天,它們忙碌極了,頻頻來我床前探視。沒有一個夜晚,我不是沐浴著星光入睡的。這樣的星光就是一味芬芳的藥,很快治好了我的病。
                  ⑧三十年前,我曾寫過一篇童話《拾月光》,說是一個少年背著樺皮簍,帶把小鏟子,每天去冰面拾月光,把月光帶到冰屋子里,當柴來燒。那時的我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都被月亮朗照著,所以寫出了這樣的童話。而如今身處之境越來越污濁,怕是這樣的幻想,再不會在心中發芽了。
                  ⑨如果我們不能給下一代一個美麗星空,我們眼前的繁華,都將化為塵埃。
            (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標題設置了疑問,既吸引讀者,引起閱讀興趣,又發人深省,引人深思。
            B.文章從作者過完年離開故鄉返城寫起,由能帶走家鄉的綠色食品卻帶不走家鄉的星空引出了文章主題。
            C.第④-⑥段寫一回故鄉就迫切呼吸家鄉的新鮮空氣,以致受了風寒,為下文寫母親對我的關愛作鋪墊。
            D.第④段畫線句子,通過刻畫作者的內心感受,襯托故鄉天空藍得純凈。
            (2)本文多處將城里與故鄉進行對比,請用簡潔的語言補充①~④方框。
            內容 作用
            哈爾濱霧霾濃重 故鄉空氣清新
            城里打扮漂亮的寵物狗 寫出大黃狗能享受鄉下清新空氣的快樂
            故鄉滿天明亮繁星 突出故鄉的星辰璀璨
            今天城市空氣污濁 30年前城鄉月亮朗照
            (3)請結合自身的見聞,談談你對選文第⑨段的理解。

            組卷:3引用:1難度:0.6
          • 8.閱讀《父?子》,完成問題。
            父?子
            卞毓方
                  ①人說“有其父,必有其子”。但遺憾的是,父親身高一米八,我最終只躥到一米七三。我為什么不能青出于藍,后來居上呢?一是先天不足,二是后天營養匱乏。
                  ②記得父親有頂禮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圓,頂部呈三角形凹陷,底部系以黑色緞帶,帽檐寬大而略微翹起,只在出門見客的重要場合才戴。其余日子,禮帽一直放在紙盒里,擱在竹棚上。我懂事后,偶見父親戴過一次,也就是從那一天起,我萌生了一個大膽的宏愿:將來,這頂禮帽歸我。
                  ③將來是什么時候?喏,就是等我長得和父親一樣高時。小學期間,我曾無數次偷著試戴,可惜帽冠太大,往頭上一套,帽檐就一直滑溜到眼睛,讓人禁不住想起成語“沐猴而冠”。沒關系,我還小,有的是長高長壯的機會。
                  ④到了高三,悲哉!我的身高早已定格,再次試戴,仍然嫌大。散場敲鑼——沒戲了。從此我只能仰望父親高大的背影興嘆。那頂禮帽或許在竹棚上竊笑,是的,它屬于魁梧,屬于偉岸。
                  ⑤小時候,沒人說我長得像父親。除了身高不及,我們的臉型也不像,父親的臉明顯偏長,我的近似于圓;五官也不像,父親的線條是儒家的,外柔而內剛,我的線條卻是剛的,更準確地說,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親詼諧、幽默,我則木訥、無趣。
                  ⑥夏日晚間,一幫小孩捉迷藏,玩得興起,夜深了也不歸宿。這時,各家大人就會出來找。找著了,還賴著,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讓你瘋!讓你瘋!”父親也會出來找我,他號準我的脈,料定我會往哪兒躲,一下子就找個正著,見了面,老遠揚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狀。我曉得,那是唱戲的胡子——假生氣,父親的巴掌不會落下,嚇唬而已。父親從來沒有打過我,也沒有打過弟弟。
                  ⑦在家里,父親從來不發脾氣;對外人,更是笑顏相對。四弟元氣足,瘋勁大,拳頭硬,諢名“四亂子”,與小朋友玩耍,常常話不投機就“看家伙”。那些吃了眼前虧的孩子常常被家長領著找上門來告狀,而父親總是千賠禮,萬道歉,答應等“四亂子”回來好生收拾收拾。四弟察知有人告狀,躡手躡腳踅回,躲在屋角,等著挨訓。然而父親視若無睹,仿佛啥事也沒有發生。
                  ⑧是出爾反爾、自食其言嗎?非也。父親對鄰里關系是看得很重的?!靶幸冒?,住要好鄰”“惱個鄰居瞎只眼”是他的口頭禪。事后見了那曾被四弟欺負的小朋友,他總會摸摸頭,拍拍肩,好言撫慰。父親對四弟的“劣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非放任自流,而是“知子莫若父”。他曉得四弟只是頑童意氣,骨子里是個仁義的孩子。父親有句掛在嘴邊的話——“牛大自耕田”,因此,對一時過錯無須責打,重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果然,四弟上學后,各方面表現皆優。
                  ⑨為人處世,父親常講,宰相肚里能撐船,小肚雞腸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講過兩個故事,特別強調,是祖上傳下來的。
                  ⑩其一,“秦穆飲盜馬”。大意是說秦穆公丟的馬被三百多個農夫分吃了,他不僅不責怪,反而因為聽說吃馬肉傷胃,給每人酒喝并放他們回家。當秦晉之戰他身負重傷時,被那三百個農夫舍命救出。
                  ?其二,“楚客報絕纓”。講的是楚莊王宴飲群臣,突遇燭滅,有人暗牽楚王美人許姬的衣袖,許姬扯斷其帽纓并告知莊王。莊王當機立斷,命群臣一律扯斷帽纓,然后將蠟燭重新點燃,盡歡而散。后來吳攻楚,有一人奮力作戰。莊王問起,他說自己就是之前在殿上被扯斷帽纓的人,承蒙不殺之恩,因此舍身相報。
                  ?這兩個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來這是“家學”。
                  ?竹棚上,在禮帽盒的旁邊,還擱著一根扁擔。這可算得上是文物級的古董,串聯著父親前半生的許多故事。父親說,這扁擔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過,他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碼頭上裝貨卸貨,用的也是它。船與碼頭之間,搭著一尺寬的跳板,挑著擔子走在上面,沒經驗的,腿會發抖,一不小心,就會栽下河。經驗從哪里來?練呀。巷子里放幾條長板凳,連在一起,權當跳板,徒手走,挑著擔子走,閉了眼睛走,練腿勁,練膽量。膽量非常重要,擱在地上的跳板,誰都不怕;抬高三尺,有人發慌;抬高一丈,多數人頭暈。雜技演員能在空中走鋼絲,這都是練出來的。
                  ?1964年,我去北京念大學,上學時因直言賈禍,陷入困境。我惶惑,寫信給父親,說不想念書了,干脆回家種田。父親回信:“人都有七災八難,捆起來經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過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天無絕人之路。”
                  ?“一根扁擔能睡三個人”,這是父親年輕時艱辛生活的真實再現,這句話給了我力量。我后來遇到過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憑了這種信念,咬牙度過的。
                  ?如今我已邁入耄耋,偶然攬鏡,發現自己和父親竟然有幾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掛相。是呀,基因相承,加之從小耳濡目染,焉能不像?有其父必有其子!那句話果然不假。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1)文章第⑤段寫道:“父親的線條是儒家的,外柔而內剛?!笨v觀全文,我們發現父親的為人也是如此?!叭帷斌w現在:我和伙伴玩捉迷藏夜深了不回家,他①
             
            ;四弟在外闖禍被告狀后,他并不責打,而且好言撫慰被欺負的小朋友;他給我講“秦穆飲盜馬”“楚客報絕纓”兩個故事,說是祖上傳下來的;當我遇到困難不想念書時,他 ②
             
            。“剛”體現在:他③
             
            。
            (2)有的同學認為文章②-④段可以刪去。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從內容和情感兩個角度說明理由。
            (3)文章結尾寫道:“基因相承,加之從小耳濡目染,焉能不像?”我和父親會在哪些方面相像呢?請結合文章內容作出推測。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三、古詩文閱讀(14分)

          • 9.閱讀課文《愛蓮說》,回答問題。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①可愛者甚
             

            ②香遠
             

            ③亭亭凈
             

            ④可遠觀而不可玩焉
             

            (2)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課文中的“牡丹”“菊”“蓮”分別象征什么樣的人?
            (3)本文抒發了作者怎樣的志向與情感?
            (4)學完本文,在做人方面,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組卷:15引用:0難度:0.9
          • 10.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這首小令在寫作上運用了
             
            的寫法,能顯示全篇主旨的一個詞語是
             
            。
            (2)這首小令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組卷:187引用:2難度:0.3

          四、作文,任選一題(50分)

          • 11.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
                  蟬,要先在地下暗無天日的生活四年,忍受各種寂寞和孤獨,依靠樹根的汁一點點長大,然后在夏天的一個晚上,悄悄爬到樹枝上,一夜之間蛻變成知了,期待著太陽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飛向天空、沖向自由。這就是著名的“金蟬定律”。
                  以上文字,引發你哪些感悟與思考?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可講述經歷,可發表見解,也可抒發感想。
            要求:(1)詩歌除外,文體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現含個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2.請以“這才是我期待的”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2)不得抄襲。

            組卷:2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