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6/29 21:0:11
一、古詩文名句填寫(8分,每小題8分)
-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天地有情,生命有節。“節”,是氣節,是陸游屢遭排斥時“①組卷:5引用:1難度:0.7
二、語文基礎和語文實踐活動(18分)
-
2.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A.廣式早茶、北京烤鴨、成都火鍋等中國特色美食短視頻“走紅”海外,廣泛引起關注。 B.5月22日10時40分,“祝融號”火星車安全到達火星表面,執行一系列巡視探測。 C.經過精心設計的大運會吉祥物“蓉寶”,外形憨態可掬,寓意豐富深刻,深受大家喜愛。 D.據調查,青少年近視的原因主要是戶外運動時間偏少,不科學使用電子產品造成的。 組卷:30引用:1難度:0.7 -
3.請選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 )
①在現代社會,誠信是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
②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經商之魂、為政之要
③無論古今,誠信應該成為個人必有的精神品質
④人無信不立?!靶拧?,即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
⑤誠實做人,講求信用,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做起。A.①②⑤④③ B.④②①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①④③②⑤ 組卷:676引用:14難度:0.8 -
4.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物的一種文體。 B.《美麗的顏色》選自《居里夫人傳》,作者是艾芙?居里,法國作家。 C.《昆明的雨》作者是汪曾祺,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 D.司馬光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全書一百三十篇。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5.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媧補天……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用口耳相傳的傳說,訴說著對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B.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的杰出貢獻有目共睹,雜交水稻的誕生地就在湖南。 C.在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侯勇飾演的貪官趙德漢把“小官巨貪”的角色演活了。 D.聊起最近讀什么書或喜歡什么作品時,很少有人提到《聊齋志異》《紅樓夢》《駱駝祥子》等文學經典,這種現象確實令人擔憂。 組卷:220引用:1難度:0.9 -
6.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沁園春(qìn) 莽莽(máng) 妖嬈(ráo) 折腰(zhé) B.嘶?。╯ī) 洶涌(yǒng) 拏舟(ná) 腐爛(fǔ) C.娉婷(pīng) 鮮妍(yán) 冠冕(guàn) 呢喃(ní) D.豐潤(rùn) 紅暈(yùn) 憂戚(qi) 搖曳(yì) 組卷:20引用:3難度:0.8 -
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老師一離開教室,這些調皮的學生就沒有毫無顧忌地大聲說笑起來。 B.《中國詩詞大會》是一檔別具匠心的經典文化傳播節目。 C.對于學生逃課的行為,學校不能無動于衷,必須堅決予以制止。 D.我們要對不懷好意的尾隨者提高警惕,必要時采取躲避措施。 組卷:160引用:3難度:0.8
語文實踐活動
-
8.閱讀下列材料,完成題目。
??誠信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說文解字》中說“信,誠也,從人從言”。信者,不疑也,誠實也,即言出由衷,始終不渝。誠信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最為瑰麗和燦爛的文化遺產,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薪火相傳的重要原因之一。
(1)【引經據典話誠信】李紅同學準備選一條關于“誠信”的名言警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請你幫助她擬寫一條,并說說你選擇的理由。
(2)【閱讀漫畫品誠信】仔細觀察《你好評,我返現》的漫畫,探究其中的寓意。
(3)【透視熱點踐誠信】如果你是漫畫中的小朋友,你會如何勸說漫畫中的那位女士?組卷:5引用:1難度:0.5 -
9.請你根據語境,改寫小強的話,讓他的母親聽后,不會傷心。
小強做事總是很隨意,每天上學前,媽媽對他說:“路上小心車,注意紅綠燈……”沒等媽媽說完,小強說:“煩不煩啊,總是這句,我又不是小孩子,用不著你操心!”說完揚長而去。組卷:6引用:1難度:0.7
三、淺層次閱讀理解(共22分)
-
10.2020年12月28日,著名鋼琴演奏家傅聰在英國逝世。為緬懷逝者、致敬經典,班級召開“斯人已逝 經典永存——《傅雷家書》分享交流會”。請閱讀兩位同學的分享稿片段,根據要求完成下列任務。
【分享稿一】
提起傅雷,我們首先想到的或許是他的那些頭銜,他的煌煌譯著,又或者他耿介剛毅的個性。讀完《傅雷家書》,一幅幅畫面、一個個場景,變得立體,變得鮮活:干凈整潔的書房,細致入微的叮嚀,① 。從這本書里,我們讀到了純粹的藝術態度,② ,讀到了厚重的父子深情……
【分享稿二】
小時候騎自行車,哪怕摔倒了,父親只是遠遠地看著。讀小學時,即使考出了好成績,父親也只是默默地看著,總不忘補上一句“別驕傲,還有什么不足”等諸如此類的話。我一直覺得很委屈,想象著能有一位噓寒問暖、溫柔體貼的父親。讀了《傅雷家書》,我驚訝地發現傅聰竟然有著和我相似的父親。所以此刻,對于擁有怎樣的父親,我已不再心懷執念。我的父親一直默默地、遠遠地看著我,用他的方式陪伴著我,給我力量。我很知足,也很幸福。
(1)閱讀【分享稿一】,結合《傅雷家書》,仿照畫橫線的短語或句子,將①②處補充完整,使之形成排比。
(2)在【分享稿二】中,“我驚訝地發現傅聰竟然有著和我相似的父親?!闭埥Y合《傅雷家書》相關內容,具體分析兩位父親的相似之處。組卷:7難度:0.5 -
11.閱讀《保護海洋,治理微塑料污染》一文,回答各題。
保護海洋,治理微塑料污染
劉詩瑤
①近年來,我國開展了多次大洋和極地科考活動,科研工作者在海洋中均檢測出了微塑料。相比大型塑料,這種直徑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肉眼往往難以辨別,更加隱蔽,不易清理,具有很大的潛在危害。
②海洋微塑料到底從何而來?調查研究發現,一部分海洋微塑料由大型塑料碎化而來,另一部分來自流入大海的原料,如樹脂顆粒、個人護理品和清潔劑中的塑料磨砂等。事實上,從近海到大洋,從赤道到極地,從海洋表層到大洋深處,全球海域都出現了微塑料。海洋微塑料污染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③華東師范大學施華宏教授介紹,比較大的塑料被鯨魚等大型海洋動物誤食,造成的往往是機械損傷;而微塑料過于細小,再加上本身含有增塑劑等添加劑,還能吸附環境里的化學物質,具有一定的化學毒性,進入海洋生物體后,有可能給體內器官造成更大傷害。
④海洋微塑料污染問題的嚴峻性還在于微塑料的數量不斷增長。有些塑料經過幾百年才會完全降解,原有積累下來的大型塑料還在經歷著侵蝕、風化、遷移、破碎至微小的過程,新的塑料又在源源不斷地產生。新舊疊加,海洋微塑料的總量令人擔憂。
⑤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相關環保問題。在治理海洋微塑料污染方面,我國始終積極推進無害化處理的進程,努力從源頭治理,減少塑料垃圾進入海洋環境。與近年來國際同類調查結果相比,我國近海表層水體微塑料含量處于中低水平。在海洋部門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志愿者主動參與到清潔海灘的活動中。隨著微塑料知識的普及,相信會有更多人加入到保護海洋的行列。
⑥可見,加強對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要在塑料產生的源頭和去向方面下功夫,例如,盡量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加強對微塑料的攔截和降解處理等。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還要不斷提高公眾對微塑料污染的認識水平,共同呵護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下面的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從近海到大洋,從赤道到極地,從海洋表層到大洋深處,全球海域都出現了微塑料。
B.具有一定化學毒性的微塑料過于細小,進入海洋生物體后,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C.有些塑料還沒有完全降解,新的塑料又不斷產生,導致海洋微塑料總量不斷增長。
D.在海洋部門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志愿者主動參與到清潔海灘的活動中。
(2)下面對文中畫線句子使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使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說明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有效措施是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
B.使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說明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要加強污水中微塑料的降解處理。
C.使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加強對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要在塑料產生的源頭和去向方面下功夫。
D.使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只要加強污水中微塑料的攔截,就能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
(3)下面對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段由我國科研工作者的科考發現,引出對海洋大型塑料來源的說明。
B.第③段中加點詞“往往”,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C.第⑤段說明作為塑料生產大國,我國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相關環保問題。
D.本文采用邏輯順序,條理清晰地介紹了海洋微塑料污染與防治的相關知識。組卷:263引用:16難度:0.5 -
12.閱讀回答問題。
【甲】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br />(《子張》) 【乙】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閉門不出,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溫故而知新
②博學而篤志
③學而不思則罔
④患記問不若人
⑤溫公嘗言
(2)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②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4)你能從【甲】【乙】兩文中感悟到哪些學習的道理?請寫出四條來。組卷:3引用:1難度:0.5
四、深層次閱讀賞析(共22分)
-
13.古詩詞鑒賞。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1)如何理解《渡荊門送別》中的“送別”?
(2)請對“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的畫面加以描繪。組卷:42引用:2難度:0.7 -
14.閱讀下面短文,完成各題。
養鴨 ①經常住在家里的只有三個半人,我們老夫婦二人,一個男工,和一個五歲的男孩。但畜生倒有八口:兩狗,兩貓,兩鴿,和兩鴨。有一位朋友看見了說:“人少畜生多。”這許多畜生之中,我最喜歡的是兩只鴨。
②這一對鴨不是原配,是一個寡婦和一個第二后夫。來由是這樣的:今年暮春,一吟(就是那專科生)從街上買了一對小鴨回來。白天在水田游泳,晚上共睡在一只小籃里,掛在梁上。有一天半夜里,我半睡中聽見室內嘩啦嘩啦地響,后來是鴨子叫。連忙起身,拿電筒一照,只見字紙簍正在搖蕩中,下面地上,一只小雄鴨仰臥在血泊中。仔細一看,頭頸已被咬斷,血如泉涌了。連忙探望小籃子,小雌鴨幸而還在。全家的人都起來??粗鴼埳男〈气?,各人嘆了好幾口氣。
③后來一吟又買了一只小雄鴨。大小和小雌鴨仿佛。這一對續弦的小鴨,安全地長大起來。不知不覺之間,它們已長成大鴨,全身雪白,兩腳大黃,翅膀上幾根羽毛,黑色里透著金光,很是美觀。它們晚上睡在屋檐下一只籮子底下?;j子上面壓上一塊石板,也是為防黃鼠狼。誰知有一天的破曉,我睡醒來,聽見連新——我們的男工,在叫喊。起來探問,才知道一只雄鴨又被拖去了,一道血跡從籮子邊灑到籬笆的一個洞口,洞外也有些點滴,迤邐向荒山而去。查問根由,原來昨夜連新忘記在籮子上壓石板,黃鼠狼就來啟籮偷鴨了。那雌鴨放出籮來,東尋西找,仰天長鳴,“嘎嘎”之聲,竟日不絕。其聲慌張,焦躁,而似乎含有痛楚,使聞者大為不安。
④雌鴨一連三四日“嘎嘎”地哀鳴,東張西望地尋覓。后來也就沉靜了,但樣子很異常,時時俯在地上叩頭,同時“咯咯”地叫。過了幾天,鄰居周婆婆提了一只雄鴨來,身材同她一樣大小,毛色比她更加鮮美。雄鴨一到地上,立刻跟著雌鴨悠然而逝,直到屋后籬角,花陰深處盤桓了。他們好像是舊相識的。
⑤這一對鴨就是我現在所喜歡的畜生。我喜歡他們,不僅為了上述的一段哀史,大半也是為了鴨這種動物的性行。許多人說,鴨步行的態度太難看。我以為不然,搖搖擺擺地走路,樣子天真自然,另有一種“滑稽美”。狗走起路來皇皇如也,好像去趕公事;貓走起路來偷偷摸摸,好像去干暗殺,這才是真難看。但我之所以喜歡鴨子,主要是為了他們的廉恥。人去喂食的時候,鴨一定遠遠的避開。直到人去遠了才慢慢地走近來吃。正在吃的時候,倘有人遠遠地走過來,一定立刻舍食而去,絕不留戀。雖然鴨子終吃了人們的飯,但其態度非常漂亮,絕不搖尾乞憐,絕不貪婪爭食,頗有‘履霜堅冰”之操,“不食磋來”之志,比較之下,狗和貓實在可恥:狗之貪食,恐怕動物中無出其右了。喂食的時候,人還沒有走到食盆邊,狗已搖頭擺尾地先到,而且把頭向空盆里亂鉆。所以倒下去的食物往往都倒在狗頭上。貓是上桌子的畜生,其貪吃更屬可怕。不管是灶頭上,柜子里,乘人不備,到處偷吃。甚至于人們吃飯的時候,會跳上人膝,向人的飯碗里搶東西吃。一旦搶到了美味的食物,若有人追打,便發出一種吼聲,其聲的兇狠,可以使人想象老虎或雷電。足證它是用盡全身之力,為食物而拼命了。凡此種種丑態在我們的鴨子全然沒有。鴨子,即使人們忘了喂食,仍是搖搖擺擺地自得其樂。這不是最可愛的動物嗎?
⑥這兩只鴨,我決定養它們到老死。我想準備一只籠子,將來好關進籠里,帶它們坐輪船,穿過巴峽巫峽,經過漢口南京,一同回到我的故鄉。
(1)作者喜歡養鴨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運用對比,來表現鴨的性行。請依據文意完成下表。對比點 鴨 狗 貓 走路 ① 皇皇如也,像趕公事 偷偷摸摸,像干暗殺 吃食 絕不爭食,態度漂亮 ② 又偷又搶,兇狠護食 對比的作用 ③
兩個月后,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會了!
自此,我家永不養貓。組卷:6引用:1難度:0.5
五、寫作展示(共50分)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按要求完成寫作任務.
-
15.作文。
沒有贏得比賽,仍可擁有掌聲;沒有聰慧天資,仍可事業有成;沒有知己成群,仍可獨自前行;沒有高樓華燈,仍可小橋流水……
將下面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文章。
題目:不是非要___________
要求:①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凡涉及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
⑤不得抄襲。組卷:7引用:2難度:0.3 -
16.題目:饋贈
“你那一刻的隨意饋贈/宛如秋夜的流星/在我生命深處/點燃了烈焰”。泰戈爾的這首小詩揭示了饋贈的意義。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接受過這樣的饋贈;抑或是你也曾慷慨地伸出援手,給予別人以這樣的饋贈?請寫下你記憶中的關于饋贈的故事。
要求:①以記敘、描寫為主,可兼用其他表達方式;
②內容充實,行文流暢,能表達真情實感。
③全文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如出現校名,請用育英學校、思齊學校代替;如出現人名,請用小剛、小志、小芳、小晶代替。組卷:1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