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福建省廈門一中九年級(上)第二次段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5/6/30 6:0:8

          一、本卷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請在答題卡選擇題欄內用2B鉛筆將該選項涂黑。

          • 1.除去下列物質中少量的雜質,所用的試劑和主要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所用試劑和主要操作方法
            A Zn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的鐵粉后過濾
            B 銅粉(木炭) 在空氣中灼燒
            C Fe(OH)3(NaOH) 將物質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D NaCl(CaCl2 加水充分溶解后過濾,蒸發結晶

            組卷:23難度:0.5
          • 2.一種新型防火材料中使用了氫氧化鋁[Al(OH)3].當發生火災時,氫氧化鋁受熱生成固體氧化鋁和水起到防火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9難度:0.9
          • 3.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63引用:4難度:0.6
          • 4.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組卷:89難度:0.8
          • 5.下列實驗可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h2>

            組卷:35引用:2難度:0.6
          • 6.2020年9月,中國政府宣布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CO2的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手段使二氧化碳凈增量為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19引用:3難度:0.7
          • 7.實驗室中,不小心將酒精燈碰倒在桌上燃燒起來,簡單的滅火方法是(  )

            組卷:12引用:4難度:0.9
          • 8.在一個密閉容器中,充入a個CO分子和b個O2分子,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容器內碳原子個數和氧原子個數之比是( ?。?/h2>

            組卷:269引用:46難度:0.9
          • 9.下列制取、收集并存放CO2的圖示,正確的做法是( ?。?/h2>

            組卷:292引用:9難度:0.7
          • 10.樹立科學觀念,可以克服認識的主觀盲目性。下列涉及學科觀點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06引用:7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8題,70分)

          • 11.2010年云南遭遇特大旱情,全國人民齊心投入到抗旱救災中.4月8日,我省生產的降雨火箭彈已到達云南旱區,這些降雨彈將升空呼風喚雨,給災區送去甘霖.下面請運用化學知識回答有關人工降雨的問題:
            (1)“人工降雨”是指運用現代新科技采用人工增雨的方式,其普通方式通常有兩種,其中作用機理是不同的.第一種方法是用人工增雨作業飛機向云層撒布適量的干冰,而后形成水滴.形成水滴的原因是
             
            ;
            (2)第二種方法是在地面用大炮發射含增雨劑的火箭筒,每發火箭筒中只含有1克碘化銀,形成水蒸氣的凝結核.則碘化銀(化學式:AgI)屬于
             
            (填“酸”、“堿”、“鹽”或“氧化物”)
            (3)人工增雨是人工方法控制氣象動態的高科技方式,可以由于緩解大范圍的旱情,還可以用于
             

            組卷:4引用:1難度:0.9
          • 12.鎵是第一個先從理論預言,然后在自然界中被發現驗證的化學元素,有著廣泛應用價值。
            (1)如圖是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鎵元素屬于
             
            元素(選填“金屬”或“非金屬”)。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2)鎵銦錫合金體溫計是目前汞體溫計的最佳替代品。鎵銦錫合金可代替汞制作體溫計,可以據此推測:鎵銦錫合金常溫下的狀態為
             
            。鎵銦錫合金溫度計測溫時合金柱變長,這一現象的微觀原因是
             
            。
            (3)氮化鎵(GaN)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一般采用GaCl3與NH3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復分解反應制得,同時得到另一種化合物,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4)最近,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鎳鎵催化劑,可實現低壓情況下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CH4O),從而實現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組卷:18引用:2難度:0.5
          • 13.《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曹操率百萬水師乘船橫渡長江,聲勢浩大,卻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來的東風弄得大敗而逃。用燃燒三要素回答以下問題: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進曹軍的連環木船一,“火箭”能使木船著火的原因是
             

            (2)起火后曹軍的部分船只逃脫,這些船沒被燒的原因是
             
            。
            (3)孔明“借”來的“東風”不僅使火勢吹向曹營,還為燃燒提供了
             
            ,使火勢燒得更旺。

            組卷:182難度:0.9
          • 14.為減少污染并變廢為寶,某化學小組同學設計如圖所示流程對含有FeCl2、CuCl2和HCl的廢水進行回收利用。

            (1)從流程圖可以發現,實驗目的是回收銅和溶液C,溶液C是
             
            (填名稱)。
            (2)“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3)寫出廢水與過量A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寫出一個即可)

            組卷:12引用:2難度:0.5
          • 15.閱讀科普短文,依短文內容回答問題。
            木糖醇(化學式為C5H12O5)是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甜味劑,廣泛存在于各種水果、蔬菜、谷類之中。木糖醇為白色晶體,極易溶于水。木糖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牙齒的清潔,但是過度食用有可能帶來腹瀉等副作用,這一點不可忽視。木糖醇是一種五碳糖醇,它的甜度與砂糖相同,但熱量卻只有砂糖的75%,木糖醇在人體內氧化后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請回答:
            (1)木糖醇的物理性質是
             
            (答出一點即可 )。
            (2)木糖醇屬于
             
            (填“有機物”或“無機物”),木糖醇在人體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條件略去)。
            (3)木糖醇的用途是
             
            (答出一點即可)

            組卷:67引用:1難度:0.5
          • 16.實驗室制取氣體時需要的一些裝置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常選用B裝置,該裝置中用到的是分液漏斗相比用長頸漏斗而言的優點是
             
            ;B裝置也可于實驗室制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要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應先在F裝置內盛放一定量的濃硫酸,制取裝置導管口與F裝置的
             
            端(選填“m”或“n”)相連,F裝置出氣口再連接收集裝置。
            (3)氨氣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質,為設計其實驗室制取方案,特查閱資料:
            ①實驗室常用加熱熟石灰和氯化銨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
            ②氨氣是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顯堿性;
            ③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遇到氨氣變藍色。
            解答問題: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較純凈的氨氣需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從AE中選);若用F裝置收集氨氣,檢驗氨氣集滿的方法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4
          • 17.興趣小組的同學對“CO2溶于水的性質”產生了興趣,進行了如下探究。

            【初步探究】
            如圖1所示,取2支醫用注射器分別抽取10mLCO2和蒸餾水,用膠管連接(膠管體積忽略不計),交替推動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復多次至體積不再減少為止。充分混合后,氣、液總體積約為12mL。
            (1)實驗中氣、液總體積減少的原因是
             
            ,在該實驗條件下,1體積水最多能溶解
             
            體積的CO2。
            (2)實驗過程中反復交替推動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
             

            【深入探究】
            小組同學利用如圖裝置測量了反應前后圓底燒瓶內壓強的變化。
            步驟1:某同學檢驗了如圖2裝置的氣密性,得到如圖3圖像,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步驟2:兩瓶250mL的燒瓶內收集滿CO2氣體,注射器內各裝有85mL的水和澄清石灰水,連接好裝置和壓強傳感器。打開活塞1和活塞2,同時迅速將注射器內液體全部注入各自燒瓶中,關閉活塞1,一段時間后,同時振蕩燒瓶。觀察傳感器定量實時地傳回燒瓶內氣壓變化形成的圖像情況如圖4所示。
            (3)步驟1中該同學進行氣密性檢查的操作是:打開活塞1和活塞2,
             
            (填“推”或“拉”)注射器活塞一段距離后停止。
            (4)圖像中,表示注入的是澄清石灰水的是曲線
             
            (填“Ⅰ”或“Ⅱ”)。
            (5)圖像中,AB段壓強上升的原因是
             
            。
            (6)如圖5是注入澄清石灰水后最終瓶中氣體微觀示意圖(忽略水的揮發,兩活塞關閉狀態),則圖6中符合注入水后瓶中情況的是
             

            組卷:77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