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5/6/30 5:0:10

          一、(18分)

          • 1.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30引用:1難度:0.7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組卷:2687引用:22難度:0.9
          • 3.下列各組詞語中的字形和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46引用:1難度:0.9
          • 4.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3引用:3難度:0.5
          • 5.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36引用:5難度:0.7
          • 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項是(  )

            組卷:1228引用:10難度:0.8

          二、(12分)

          • 7.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
            竹筍印象
            仇士鵬
            ??①我對竹筍的印象,一直是勵志和積極的。
            ??②在黑暗中積累了一季的力量,竹筍用根握緊了大地的脈動。正所謂厚積而薄發,當春雨灑落,它便猛地抬頭,捅破大地,一躍而上。或許從螞蟻的視角來看,那就如一座座巍峨的金字塔拔地而起,直入云霄。
            ??③高中時一位同學很喜歡竹筍,不僅在課桌、墻邊貼滿了竹筍的卡通照片,還寫下座右銘“像竹筍一樣,一鳴驚人”。他也是這么做的。
            ??④在高一,他算是班里的“拖油瓶”,時常掛在成績單的最后一名。那應當是他生命里的冬天。他學習基礎很薄弱,聽課時經常掉線,但他并沒有自甘墮落,和頑劣者沆瀣一氣,而是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一般,牢牢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無論我什么時候看他,他都在低頭刷題。終于,在高二摸底考的時候,他沖入了班里的前二十;在高三,更是直接邁入了年級前十。那時候,他已經從一根不起眼的竹筍,長成了翠色欲滴的青竹。
            ??⑤他很喜歡吃竹筍,尤其喜歡吃竹筍炒肉,素雅和葷腥相遇,鮮味便在猛烈中有了更加悠久的余韻。《詩經》有言:“其蔌維何,維筍及蒲。”竹筍雖是幼年期的竹子,卻有極佳的口感。“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只有親口品嘗了竹筍的滋味,才能真正明白蘇東坡流連忘返的原因,才會理解陸游“味抵駝峰牛尾貍”的感嘆。竹筍炒肉和酸辣土豆絲作為當年我們食堂里的常客,也成了我們青春回憶里一枚盤子大小的印章。想來,竹筍確實很像那時候的我們,青澀而又灰頭土臉,未來的光芒都還在體內深藏,我們自以為的伶俐,在如今看來也是如此笨拙而又天真。
            ??⑥“嘴尖皮厚腹中空”,竹筍著實其貌不揚。母親時常對我開玩笑說:“你以后要像竹筍一樣,做事有沖勁,但又不招搖。”她說,不能像花花草草那樣,個子長不高,心思全都放在花香上了。看看竹筍,不妖不艷,踏踏實實,長大后還十分虛心。當然,還要有足夠厚的臉皮。每次下雨后,竹筍就一個趕著一個地冒了出來——它們只會把謙遜留給大地和陽光,卻絕不會把生存的機會拱手讓人。早一點破土,多長高一點,就能吸收到更多雨露。
            ??⑦母親說她以前因為害羞,錯失了某次上臺的機會,單位領導因此便沒能發現她這匹“千里馬”。她經常對我念叨,不管心里多么不好意思,也要像竹筍那樣,該出手時就出手。不知道竹筍聽到母親的評價會是如何表情,或許在那滿是泥濘的外皮下,也有一張因害羞、緊張而紅撲撲的臉吧。
            ??⑧我最喜歡的,卻是看父親挖竹筍。
            ??⑨長時間生活在高樓上,我和竹林之間早已經沒有了默契,在竹林里走來走去也發現不了被泥土抱在懷里的竹筍。而父親不一樣,在鄉野中土生土長的他,目光一掃,便能找到竹筍的痕跡,鋤頭一刨,就把竹筍挖了出來。在我看來,這簡直就是無中生有的魔術。所以每次和父親上山,都像是一場邂逅驚喜的旅程。我雖然只是一個旁觀者,也能分到一點竹林的恩澤——當母親用山泉水把父親挖到的竹筍做成湯,我一口口地飲,似乎又和自然達成了默契。因為這時,春天好像也從我體內,破土而出了。
            (選自《羊城晚報》,有刪改)(1)選文圍繞竹筍寫了哪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補全。
             
            “我們”當年在食堂吃竹筍。
             
             
            “我”飲竹筍湯,又與自然達成了默契。
            (2)請根據括號里的提示,賞析下面兩個句子。
            ①正所謂厚積而薄發,當春雨灑落,它便猛地抬頭,捅破大地,一而上。(說一說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②每次下雨后,竹筍就一個趕著一個地冒了出來——它們只會把謙遜留給大地和陽光,卻絕不會把生存的機會拱手讓人。(這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贊美了什么精神?)
            (3)第⑨段中我認為“和竹林之間早已經沒有了默契”的原因是什么?
            (4)你最喜歡竹筍哪種精神?為什么?

            組卷:12引用:3難度:0.3

          三、(22分)

          • 8.復兒子書      來信均悉,茲再匯汝日本洋五百元,兒自去國至今,為時不過四月,何攜去千金業皆散盡?是甚可怪!汝此去,為求學也。求學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應。千金之資,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滿即已告罄?汝茍在理應用者,雖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汝不應若是耳。況如此浪費,必非飲食之豪,起居之闊,必另有所銷耗。且汝亦嘗讀《孟子》乎?大有為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困心衡慮之后,而始能作。吾兒恃?有汝父庇蔭?,固?不需此,然亦當稍知稼穡?之艱難,盡其求學之本分。非然者,即學成歸國,亦必無一事能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無望于汝矣!用錢事小而因之怠棄學業損耗精力虛度光陰則固甚大也。余前曾致??戒汝,須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陰可貴,求學不易,此中甘苦,應自知之,毋??老人訓?也。
            (選文有改動)①本文節選自張之洞回復兒子的書信。②悉:知道。③茲:現在。④汝:你。⑤業:已經。⑥資:錢財,費用。⑦即:就,便。⑧告罄:財務用盡。⑨茍:假如。⑩特:不過。?恃:倚仗,依賴。?庇蔭:比喻尊長的保護、照顧。?固:本來。?稼穡:泛指農業勞動。?致:給予。?函:信件。?毋:不要,不可。?負:辜負。?訓:教誨、教導。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①兒自國至今
             

            ②求學先刻苦
             

            ③特汝不應若
             

            ④困心衡慮之后,而始能
             

            (2)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標四處)
            用 錢 事 小 而 因 之 怠 棄 學 業 損 耗 精 力 虛 度 光 陰 則 固 甚 大 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雖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②余今而后恐無望于汝矣
            (4)作者給兒子寫這封書信的目的是什么?

            組卷:453引用:7難度:0.5

          四、(7分)

          • 9.閱讀下面的詩,完成下列各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今日聽君歌一曲”中的“君”是指
             
            (人名)。
            (2)下列“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揭示的哲理最相似的一項是
             

            A、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人新人趕舊人。
            D、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組卷:341引用:3難度:0.5

          五、(10分)

          • 10.經典詩文默寫。
            ①大雪三日,
             
            。(張岱《湖心亭看雪》)
             
            ,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
            ③予觀夫巴陵勝狀,
             
            。(范仲淹《岳陽樓記》)
             
            ,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⑤須晴日,
             
            ,分外妖嬈。(毛澤東《沁園春?雪》)
            ⑥小時候,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余光中《鄉愁》)
            ⑦“
             
             
            ”(李白《行路難?其一》),詩人用四個連續的動作,形象地表現了內心的抑郁與感情激蕩的變化。
            ⑧人生無常,不得圓滿,就像蘇軾《水調歌頭》中所說的“
             
             
            ”,但正是這些不同的情感體驗,豐富著我們的內心世界。

            組卷:1引用:2難度:0.7

          六、(8分)

          • 11.綜合性學習。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開展“學家規、樹新風”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以下任務。
            (1)八年級(2)班為本次活動辦了一期黑板報,下面是同學們收集的關于家規的三則材料,請分別概括其主要內容。(每條不超過10個字)
                  材料一:西周時期,周公以《無逸》告誡后輩子孫不要因貪圖享樂而荒廢政務;春秋時期,孔子以“不學禮,無以立”訓誡兒子。這兩個事例歷來被人們認為是我國家規文化的源頭。
                  材料二:古代家規雖然來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追求,但內容都以家庭倫理為主體,重視齊家善鄰和修身養德,如司馬光在《溫公家范》中強調“以義方訓其子,以禮法齊其家”,陸九韶在《家制》中主張“人之愛子,但當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一時之語,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語,可以共之天下”,我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家規,除對家族的繁衍發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還是社會教育的一種獨特形式,為社會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2)學校開展“中國好家庭”評選活動,下面兩條家規深受師生好評,你更喜歡哪一條?請談談你的理解并說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曾國藩家書》
                  ②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朱子家訓》

            組卷:114引用:11難度:0.7

          七、(6分)

          • 12.4?23世界讀書日,我市舉行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四)》特種郵票首發式。本次發行的全套郵票共四張,呈現的是“真假美猴王”“三調芭蕉扇”“小雷音遭厄”“盤絲洞遇劫”四個經典故事中的場景。首發式后的圖書捐贈儀式上,我市西游記文化名家李洪甫先生向市圖書館捐贈《西游記》校訂本等多版本著作。
            (1)《西游記》小說中下面角色出場的順序,依次是
             

            A.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
            B.孫悟空——唐僧——白龍馬——豬八戒——沙僧
            C.唐僧——孫悟空——白龍馬——沙僧——豬八戒
            D.孫悟空——唐僧——豬八戒——白龍馬——沙僧
            (2)選出四個經典故事與人物情節對應錯誤的一項
             

            A.“真假美猴王”——六耳獼猴假冒悟空,打傷唐僧,搶走了行李關文。
            B.“三調芭蕉扇”——在小須彌山,文殊菩薩給了悟空一顆定風丹。
            C.“小雷音遭厄”——黃眉大王假扮佛祖,侵占山頭,虛設小雷音寺。
            D.“盤絲洞遇劫”——為救師父,悟空變作一只餓鷹,叼走了蜘蛛精們的衣服。
            (3)假如你在現場采訪李洪甫先生,下面是采訪提綱,請將其補充完整。
            采訪目的 了解李洪甫先生《西游記》校訂成果以及對青少年學生的閱讀建議
            采訪問題 ①您校訂《西游記》的初衷是什么?
             
             
            ④如果繼續發行西游郵票,您還希望呈現哪些經典故事場景呢?

            組卷:19引用:1難度:0.5

          八、(17分)

          • 13.家鄉雨
            安瓊
                  我不習慣帶傘,嫌煩,嫌多余。衣衫濕透,猶如落湯雞一般,時常引發感冒,大人叱責,同學嘲笑,自己依然我行我素。工作之后,也不帶傘。對雨季來與不來,也并不在乎,你要來就來吧,我以不變應萬變,這雨砸在頭上也不會砸出窟窿來,也就更加淡然視之。
                  后來也開始躲閃雨水了。還是青春期時就發現前額的頭發日漸稀少,就懷疑自己太不把頭發乃至自己當一回事了,這雨也許是掉發的一大緣由。
                  南方的雨,上海的雨,也真夠綿密的。梅雨季節,身子老是有濕漉漉的感覺,雨傘也遮擋不住細雨紛揚。有一陣子是騎自行車上班的,那雨披裹在身上,像被包粽子似的,那雨帽還禁不住風的挑撥,時不時地掀開以示罷工了,感覺很是不爽。后來有車了,避開了不少風雨。當然,很多時候,還是有點厭煩這突如其來,頻頻造訪的雨。雨,終是太多了,也迷蒙了天空,曾有過的詩意,也逐漸淡去。
                  到了大西北,到了南疆,并且工作生活了幾年之后,領略了這里的干燥缺雨,忽然就生發了另一種感受。
                  一年四季,幾乎見不到一場豪雨。也見識過雨滴。那是在公路上疾馳。還沒聽到什么動靜,就聽當地司機說,看,下雨了!在他的指點下,才發現車窗擋風玻璃上散落著幾滴雨珠,渾濁黏稠。緊接著,又看見幾滴弱弱地飄打在窗玻璃上,怯怯的,像一只只懦弱的小昆蟲。后來也看見過雨勢稍微強盛些的,密密匝匝地從天而降,但很是短暫,飄落的雨,沉沒在虛土里,若有若無,顯得孱弱而又委頓。
                  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塵暴昏黃了紙頁。像一只巨大的繭,密封了整個世界。雨,那輕靈的雨,在深夜也突然來臨。以她透明的身軀,舍生取義。裹挾著猖狂的塵土,墜落,毫不猶豫。翌日,一個陽光的日子。破繭而出,仿佛鳳凰涅槃。我想追尋這一場雨,但她已幻化成一種傳奇。
                  于是我十分想念家鄉的雨了。
                  南方的家鄉的雨,春天,多半是淅淅瀝瀝的。飄灑在身上,有春天回歸、大地回暖的感覺,舔一舔,也有些微甜潤。而夏天,雨經常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晶亮清澈,對炎熱一陣鞭打,酷暑多少退卻了幾分。那種涼爽清冽是難以忘懷的。
                  但白天我能有一種期冀嗎?是的,想在喀什,淋一場家鄉的驟雨,這一次我不會撒腿就跑。南方的雨季里,有來自天朝的詔書,要讓戈壁變成一片雨巷。那縹緲中,還會走出一株株的丁香。就讓我自告奮勇,作一回喀什的舞者。在雨中濕漉漉地飛翔。
                  后來終于有機會回家鄉,一出機場就被濕潤緊緊相擁了。深秋的雨,也在與樹葉相嬉戲著飄落,撫摸著我的臉龐,撲打在我的衣裳。雖有一種蕭瑟之意,但我仍感覺心曠神怡,溫馨氤氳。
                  我迎了上去。沒有打傘,自然也不用雨披。
            (《人民日報》2016年3月28日,有刪改)(1)結合選文,說說“我”對家鄉的雨的態度是怎樣變化的?【情感變化】
            (2)結合選文說說家鄉的雨和新疆的雨有什么不同?【內容理解】
            (3)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下面的語句。【句子賞析】
                  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塵暴昏黃了紙頁。像一只巨大的繭,密封了整個世界。
            (4)請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談談選文末段的作用。【結尾作用】

            組卷:462引用:10難度:0.7

          九、(50分)

          • 14.作文。
                  欣賞一處風景,我們能獲得審美的愉悅:欣賞一種事物,我們能獲得人格的提升;欣賞十種品質,我們能獲得精神的補給;欣賞一種情感,我們能獲得心靈的溫暖……欣賞不僅需要善于發現的眼睛,更需要善于感受的內心。
            請以“欣賞”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②字跡工整,書寫規范,字數600字以上;
            ③文中請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襲本試卷閱讀理解部分的材料。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