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qū)八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5/6/30 11:0:16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將符合題意的選項序號填入下表相應空格內(nèi)。)
-
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傾倒液體B.
連接儀器C.
點燃酒精燈D.
取用固體粉末組卷:273引用:8難度:0.7 -
2.2022年神舟十四,神舟十五航天員在太空勝利會師,航天服材料所含物質(zhì)中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 )
A.羊毛 B.聚酯纖維 C.滌綸 D.氯丁尼龍 組卷:80引用:5難度:0.7 -
3.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 B.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為13:40 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生成丙丁兩物質(zhì)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組卷:17引用:2難度:0.6 -
4.學習化學能讓我們更好地認識生活和世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 B.化學能夠?qū)崿F(xiàn)物質(zhì)與能量的轉(zhuǎn)變 C.化學能夠創(chuàng)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質(zhì) D.化學給人類帶來了環(huán)境污染等重大問題 組卷:8引用:1難度:0.8 -
5.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放置滴管B.
加熱液體C.
讀取液體的體積D.
取用固體組卷:29引用:3難度:0.5 -
6.《皇帝內(nèi)經(jīng)》中記載“地氣(指水蒸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表明古人已認識到云雨是水蒸氣經(jīng)陽光、風等影響變化而來的。下列有關“為云”“為雨”的認識錯誤的是( )
A.此過程體現(xiàn)自然界中的水循環(huán) B.此過程能實現(xiàn)水資源的重新分配及水的自身凈化 C.此過程中水分子本身發(fā)生了變化 D.此過程是通過水分子的運動及間隔變化實現(xiàn)的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7.“形成化學觀念,解決實際問題”是化學課程目標之一,對下列事實解釋正確的是( )
A.濕衣服被晾干是因為水分子分解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 B.相同質(zhì)量的氧氣和液氧體積不同是因為分子種類不同 C.花香在空氣中擴散是因為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 D.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水銀柱上升因為溫度升高,原子體積變大 組卷:27引用:1難度:0.5 -
8.在下列變化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A.硫在氧氣中燃燒 B.石蠟在空氣中燃燒 C.高錳酸鉀受熱分解 D.鎂帶在空氣中燃燒 組卷:6引用:3難度:0.9 -
9.2008年3月22日是第十六個“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涉水衛(wèi)生”.下列有關水衛(wèi)生的知識中,正確的是( )
A.為了取水方便,在東屏湖水庫邊建一個化工廠 B.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東屏湖水庫 C.把生活垃圾倒入東屏湖水庫中 D.在東屏湖水庫中放養(yǎng)適量魚蝦 組卷:6引用:2難度:0.9 -
10.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氧氣在一定條件下變?yōu)榈{色液體 B.汽油揮發(fā) C.氣球充氣體積膨脹而爆炸 D.植物光合作用 組卷:54引用:6難度:0.8 -
11.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里加熱冰,溫度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時刻的存在狀態(tài)。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
A.水分子間的間隔:②>③ B.水分子的運動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質(zhì)量:①=②=③ D.②→③的過程中水發(fā)生了分解 組卷:753引用:34難度:0.7 -
1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過濾中玻璃棒作用是引流 B.長期飲用蒸餾水不利于人體健康 C.明礬可促進水中懸浮雜質(zhì)的沉降 D.過濾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雜質(zhì)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13.下列現(xiàn)象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干冰升華 C.桂花飄香 D.玉石俱焚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14.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鑒別方法不能夠達到預期目的是( )
編號 被鑒別物質(zhì) 鑒別方法 A O2與CO2 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 HCl與H2SO4 分別滴加BaCl2溶液 C Ca(OH)2溶液與NaOH溶液 分別滴加酚酞試液 D CuCl2溶液與Cu(NO3)2溶液 分別滴加AgNO3溶液 A.A B.B C.C D.D 組卷:60引用:3難度:0.5 -
15.取一塊大理石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以下不屬于化學研究領域的是( )
A.成分組成 B.產(chǎn)地 C.性質(zhì)和用途 D.微觀結(jié)構(gòu) 組卷:22引用:2難度:0.7 -
16.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前者屬于混合物,后者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氣體 B.清新的空氣 液態(tài)氧氣 C.二氧化碳 氮氣 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17.化學實驗成功的關鍵是:( )
①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②合理的實驗步驟;③正確的操作方法;④實驗完畢后的洗滌清理工作.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79引用:7難度:0.9 -
18.下列關于微粒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分子、原子都是不帶電的微粒,但不帶電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B.鐵、食鹽、水都是由原子構(gòu)成的 C.糖是甜的、醋是酸的,說明構(gòu)成不同種物質(zhì)的分子性質(zhì)不同 D.水燒開后能把壺蓋沖起,說明分子受熱,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組卷:44引用:1難度:0.7 -
19.了解常見儀器的使用注意事項是化學實驗最基本的要求。下列儀器能直接加熱的是( )
A.試管 B.燒杯 C.量筒 D.集氣瓶 組卷:104引用:6難度:0.7 -
20.下列化學儀器對應的名稱書寫正確的是( )
A.
藥勺B.
長勁漏斗C.
錐形瓶D.
坩鍋鉗組卷:33引用:2難度:0.8
二、填空與簡答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41分)
-
21.在化學變化中
組卷:38引用:2難度:0.7 -
22.用分子、原子的知識填空:水變成水蒸氣時,水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23.水是生命之源。
(1)①圖一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通電一段時間后,a、b兩個玻璃管內(nèi)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
②用
③圖二是水分子分解的微觀示意圖,此實驗表明:水分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時,
(2)某學校飲水處可以將自來水凈化為飲用水,其處理步驟如圖所示:
其中,超濾膜可以讓水分子通過,其他大分子污染物則被截留,則步驟②對應的作用是
(3)每個公民都要提倡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請你舉出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的一種合理做法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24.如圖是某同學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操作圖,請指出操作中的錯誤。
(1)
(2)
(3)
(4)組卷:35引用:4難度:0.8 -
25.已知“〇”、“●”表示質(zhì)子數(shù)不同的原子.圖中表示的氣體物質(zhì)中,屬于化合物的是
組卷:47引用:8難度:0.7
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9分)
-
26.小江收集到一瓶渾濁的河水,他模擬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最終制成蒸餾水,其實驗過程和所用的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
(1)明礬可使懸浮于河水中的雜質(zhì)
(2)操作①的名稱是
若經(jīng)過操作①后,所得液體C中仍有渾濁,其原因可能是
A.漏斗內(nèi)的濾紙有破損B.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燒杯內(nèi)壁C.漏斗內(nèi)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
(3)操作③的名稱是
(4)保護水環(huán)境、珍愛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農(nóng)藥
B.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5)請你說出生活中的一條節(jié)水措施組卷:18引用:3難度:0.6 -
27.在探究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燃燒的實驗時,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了如下項目化學習。
?
(任務一):對比蠟燭燃燒時各層火焰的溫度小組同學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在火焰中(如圖1),約1秒后取出,觀察到火柴梗
(任務二):了解蠟燭燃燒時發(fā)生的變化
小組同學分別用冷而干燥的燒杯和內(nèi)壁用澄清石灰水潤濕的燒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如圖2)。
【小組討論】
(1)實驗觀察到前一只燒杯內(nèi)壁
(任務三):探究密閉集氣瓶內(nèi)蠟燭燃燒時間的影響因素
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集氣瓶中盛有不同配比的氧氣、氮氣的混合氣體,小組同學分別將6支相同的蠟燭點燃后測定其燃燒時間。氧氣體積分數(shù) 10% 20% 40% 60% 80% 100% 燃燒時間/s 0 12 26 35 30 25 現(xiàn)象 立即熄滅 安靜燃燒 劇烈燃燒,燭芯長度變大,蠟燭高度變小
(任務四):拓展探究密閉集氣瓶內(nèi)蠟燭燃燒時間的影響因素
小組同學對比任務三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60%~100%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氧氣體積分數(shù)越大,蠟燭燃燒越劇烈,燭芯長度變大和蠟燭高度變小越顯著。猜測燭芯長度或蠟燭高度可能會影響燃燒時間,繼續(xù)進行實驗。
實驗1:將集氣瓶中充滿空氣,測定相同蠟燭高度,不同燭芯長度的蠟燭在集氣瓶中的燃燒時間如下表所示。燭芯長度/cm 0.3 0.5 0.7 0.9 燃燒時間/s 16 13 11 8 蠟燭高度/cm 1 3 5 7 燃燒時間/s 17 10 9 8
【反思評價】實驗1的結(jié)論是其他條件相同時,組卷:5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