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柳子中學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一)
發布:2025/6/30 10:0:12
一.積累與運用(共39分)
-
1.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問題。
十月,在全國各族人民的翹首企盼中,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媒體人都屏息凝神,期待著新一屆中央委員的產生,因為他們將成為未來五年引領全黨、帶領全國人民(jiàn)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向(biāo)。回望我黨的歷史,光榮的共產黨人一直(míng)記歷史,心懷熾熱忠心,用智慧為中華民族(juān)刻發展的新信念,彰顯著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全新高度。
(1)文段中加點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翹qiào
B.屏bǐng
C.熾chì
D.彰zhāng
(2)文段拼音處應填寫的漢字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賤 表 銘 雋 B.踐 表 名 雋 C.踐 標 銘 鐫 D.賤 標 名 鐫 組卷:29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①明代,桃符正式改稱春聯,有種說法是,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
②到了清代,對聯和楹聯創作蔚為大觀,可題詠山川名勝、歌頌風物歲時,還可寫為格言抒發議論。
③對聯的文化底蘊極為深厚,它起源于桃符,最初是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
④可以說,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只要有對聯的傳承,我們就可以叩問過去、聆聽現在、期許未來。
⑤如今每逢年關將近,多地舉辦對聯比賽,以歡樂祥和的祝福為主基調,反映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②⑤④ C.③②⑤①④ D.⑤③④①② 組卷:29引用:5難度:0.7 -
3.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當代勞動者奮斗在各自領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職業品質,彰顯著“工匠精神”。 B.漫畫往往用讓人忍俊不禁的畫面暗寓犀利的諷刺,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頭接耳,或追逐嬉戲,情態各異,栩栩如生。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禪趣,創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尋味。 組卷:475引用:11難度:0.8 -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藤野先生》一文,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 B.“我們班取得了歌詠比賽第一名的好成績,大家聽到這個消息后,高興得一蹦六尺高。”這句話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 C.“商鞅立木”“曾子烹彘”都是誠信故事,啟迪人們要誠實待人,講求信用。 D.蘇軾,字子瞻,號香山居士,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5.古詩文名句默寫。
“歌以詠志,詩以傳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的“組卷:1448引用:3難度:0.8 -
6.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把法布爾稱為“掌握田野無數小蟲子秘密的語言大師”。在《昆蟲記》里,作者展現了昆蟲世界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請結合名著內容說說作者筆下昆蟲獨特的婚配習俗。
組卷:28引用:3難度:0.5 -
7.綜合運用
某學校開展“我和青春有一個約會”的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1)【活動設計】
學校將圍繞“我和青春有一個約會”的主題舉行系列主題活動,已設計出“活動一”和“活動二”,請你再設計出“活動三”。
活動一:舉行“青春最美”演講比賽
活動二:舉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賽
活動三:
(2)【演講】
學校舉行演講比賽,有同學搜集了以下一組故事,準備以“只有勤奮才能成功”為主題寫一篇精彩的演講稿。這組故事中不符合主題要求的兩項是
①高山流水 ②孫康映雪 ③車胤囊螢 ④宋濂抄書 ⑤岳母刺字 ⑥蘇秦刺股
(3)【偶像介紹】
偶像是成長的心靈力量。下面三個人物都是同學們心中的青春偶像。請選擇其中一個,用簡潔的語言從人物所處的時代、人物的精神兩個方面進行介紹。
備選人物:①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蘇軾--宋代詞人,雖屢遭挫折但依然豁達樂觀。組卷:208引用:19難度:0.7
二.古詩詞賞析(6分)
-
8.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問題。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見說蠶叢路①,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②,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③。(選自《李太白全集》)(1)這首送別詩中,詩人對朋友的關切表現在哪里?請分條簡要作答。
(2)這首詩第二聯為人稱道,請賞析它的妙處。組卷:27引用:1難度:0.5
三.文言文閱讀(15分)
-
9.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乙】 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選自《列子?湯問》,有刪節)(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及魯肅過尋陽
②蒙辭以軍中多務
③未窮青之技
④遂辭歸
(2)文中畫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B.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C.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D.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3)翻譯下列句子。
①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②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4)讀了【甲】【乙】兩文,你認為孫權和秦青在勸說藝術上有哪些高妙之處?呂蒙和薛譚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組卷:877引用:4難度:0.5
四.現代文閱讀。(30分)
-
10.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
呦呦之蒿,中國神藥 ①“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這是《詩經》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誰能想到,這句詩竟能和諾貝爾獎聯系起來——名字來自《詩經》的中國藥物學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療瘧疾的“神藥”青蒿素,而被國際學術界公認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②青蒿素所對抗的瘧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數極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種極為可怕的瘟疫。幾千年來深受其害卻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發現其“真兇”——瘧原蟲開始,全世界的科學家就發起了尋找抗瘧藥的“攻堅戰”。屠呦呦帶領她的中草藥抗瘧研究小組,從古代醫書《肘后備急方》中發現治療瘧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醫書中所說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經過190次的反復試驗,終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瘧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種味苦的無色針狀晶體。進入人體后,它首先作用于瘧原蟲的細胞膜、線粒體、內質網,并對核內染色質產生一定影響,讓瘧原蟲的細胞內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將細胞液不斷排出蟲體外,使瘧原蟲損失大量細胞液而死亡。正是這一治瘧原理,使青蒿素當之無愧地成為瘧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療瘧疾效果顯著,是抵抗瘧疾耐藥性最好的藥物。中國發現青蒿素時,美國也研制出一種抗瘧新藥——化學合成的甲氟喹,但瘧原蟲很快就適應了它,產生耐藥性,臨床使用后患者還出現了明顯的不良反應。而對于青蒿素這種從中草藥中提取的藥物,瘧原蟲對它完全沒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發瘧疾,因瘧原蟲已經產生耐藥性,疫情一時難以控制。中國醫療隊攜帶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顯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瘧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貴且稀缺,近十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國內外許多著名化學公司也進行了長達30多年的化學合成研究,但回報率過低,目前難以形成產業化。
⑥中國傳統中醫藥是一個偉大的寶庫。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庫中發掘出來的“神藥”,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獻給世界的禮物。未來,通過不斷的深入研究,傳統中醫藥一定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更好地為人類造福。
(1)閱讀全文,說說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說明“神藥”青蒿素的。
(2)結合文章內容,說說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畫線句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閱讀第⑤段,分析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
(5)選出下列對本文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
A.中國藥物學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療瘧疾的“神藥”青蒿素,而被國際學術界公認為“青蒿素之母”。
B.屠呦呦帶領她的中草藥抗瘧研究小組,從古代醫書《肘后備急方》中發現治療瘧疾的方法。
C.青蒿素進入人體后,使瘧原蟲損失大量細胞液而死亡。正是這一治瘧原理,使青蒿素當之無愧地成為瘧疾的“天然克星”。
D.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貴且稀缺,近十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獲得了顯著成效。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11.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廚師的書法 老余燉的湯瓶雞,一絕。
我千里迢迢從北京過來,一定要趕到小飯店去吃個湯瓶雞。老余的小飯店在大山深處,國道邊上,一路七彎八繞,才能在小飯店里吃上一頓。放下筷子,卻是深深的滿足:道道菜都好吃!
小飯店開了三十年,如今已成風景。飯店老板兼首席大廚老余,是風景中的風景。老余技藝滿身,會做菜還能聊天。會做菜不稀奇,一介大廚,沒有幾手絕活,怎么行?沒有推陳出新的功夫,怎么在飲食叢林里屹立不倒?所以作為大廚,手中一柄鐵勺,那是安身立命的武器,舞得天花亂墜,舞出一朵花來,也不是什么過分的事,吃飯工具而已。但能聊天,就不一樣了。
老余聊天,并非瞎扯。【A】老余聊天,是海聊,神聊,就如說書一般,娓娓道來,使人如沐春風,如浴溫泉,一席終了,賓主盡歡,來者神清氣爽,依依拱手作別。老余有如此功力,那是因為:一,老余有聊天的天賦;二,老余肚里有故事。有時候,你真說不好那些食客來到這里,到底是為了吃老余做的湯瓶雞呢,還是為了聽老余講故事。
但老余最好的本事,乃在書法。四十年前,老余還是小余,小余還是村莊里小學校的代課老師,小余老師在教孩子們識字的時候,認識到把字寫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他開始學寫字。后來,他出了門,打工謀生,不得不把手中的毛筆也放下了。
一人一瓶啤酒,我和當年的小余、現在的老余,面對面坐著聊天。老余說,他這家小飯店,其實不只是家小飯店。
怎么說呢,老余1985年從外地回到老家,跟妻子一道,在鎮上開了一家飯店,名曰“春燕”——春天的燕子飛回來了。就此,老余開啟了他作為一名廚師的生涯。從此以后,鍋碗瓢盆,油鹽醬醋,老余的日子充滿了人間的煙火,充滿了扎實的幸福。
幾年之后,小飯店挪了地方,轉移到百步遠的一幢小木屋。老余又把飯店的名字改為“途中”,一直用到現在。我問老余,“途中”何謂?
老余答曰,活著活著,越來越明白,人生永遠是在半道上。比方說吧,我老余菜燒得好,方圓百里,大家都知道我老余廚藝不錯,這就到頂了嗎?不可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開飯店掙了錢,日子過得舒坦起來,我就可以蹺蹺二郎腿了嗎?遠著呢。人活著,哪里是為了掙錢?一天不干活,我一天就不痛快。這是為了過得充實——那我老余,為什么還要寫字呢?寫字,那是我的愛好,是心里真正歡喜的事。后來我把這個愛好又撿起來了。我一拿起筆,筆墨一動,宣紙上劃拉出筆畫線條來,嘿!我的精神就愉快了……你說,我是不是,每件事,都是在途中?老余見我點頭,又說,你再看看這個“途”字。余,在走路。說明我老余,一直是在路上的。這是一種快樂。一路上看看風景,不是很好嗎?
【B】現在老余一有空,就鉆進二樓的書房,在那里練字。他一鉆進書房。身上的煙火氣就消失了,就有了書卷氣,有了沉靜氣。他習的是王羲之的帖。我問老余,寫字跟做菜,有相通么?老余說,異曲同工。做菜要掌握火侯,知道什么時候加料,寫字要懂得運筆,熟悉筆墨的性情。
這就是境界,這也是人生。對老余來說,做菜的時候,鍋鏟就是他的毛筆;寫字的時候,毛筆就是他的鍋鏟。做什么不重要,用什么心思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比方說吧,有一回,有熟客要接待朋友,讓老余煨好二十個湯瓶雞,第二天中午送到縣城去。老余想來想去,決定不送。不送,不是因為老余耍大牌,也不是嫌路太遠,更不是燉不出那么些雞。真正的原因,是老余知道他的湯瓶雞,只有在這個山高林密的路邊飯店,味道才正宗。他煨湯瓶雞,要用木炭火,煨上三小時。快了,猛了,出來的味道都不對;煨好送去,肉老了,湯涼了,味道更不對——到時,豈不是要砸他的招牌呢?也只好得罪一下熟客了。
余開店幾十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見識過,都打過交道。老余聽話聽音,三句話一接,就知道對方的身份甚至口味。現在,老余也是偶爾才下廚了。他下廚已不再是為了掙錢。就像他寫字,不是為了搞藝術一樣。人家說,老余,你的字這么好,可以去參加省展、國展了。老余搖頭,說不去。人家王羲之、張旭,有沒有參加過省展、國展?肯定沒有嘛。人家又說,老余,你的飯店這么有名,怎么不多開幾家分店,搞一個連鎖。老余也搖頭,我只要一個小小的店就夠了。
繼續喝酒,聊天。老余說,做菜跟書法,還有一個相通的地方,就是永遠沒有第一,也永遠沒有終點——不過都是“途中”。我盛了一碗雞湯,慢慢喝了,味道真好。
溪魚、老豆腐、絲瓜、紅燒肉,道道菜都好……
(1)“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點。本文圍繞老余的本事及人們的反應展開描述,請根據提示,補全下面表格的內容。老余的本事 人們的反應 做菜 ② ① 人們為他的絕佳廚藝前來,也為他的有故事而來。 書法 ③
(3)本文以“廚師的書法”為題有什么好處?說說你的理解。
(4)老余給他的店命名為“途中”,店名里有人生。請你結合文章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從中讀出的人生道理。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涵養幾分靜氣 ①一則故事,讀來耐人尋味。父親丟了一塊表,抱怨著四處尋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兒子悄悄進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父親很好奇,兒子則回答:我就安靜地坐著,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表就找到了。
②這就是“心靜”的力量。“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一事當前,苦惱抱怨無濟于事,煩躁驚慌也于事無補,唯有穩住陣腳、靜下心來、凝神細思,方能尋覓解決之道。諸葛亮在《誡子書》中一語道破“靜”的重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堅守內心的寧靜,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見天地之精微,察萬物之規律。那么,“靜心功夫”從何處得來?
③涵養靜心功夫,離不開嚴格的自律。毛澤東同志在湖南一師求學時,特意到最喧鬧的地方讀書,目的就是鍛煉意志,讓自己能夠胸懷靜氣,心緒不受外界所擾。為了讓自己安靜下來,有人給自己定下“靜坐”的“日課”,堅持每天獨坐兩小時,終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嚴格的自律,助人逐漸養成寧靜、專一的心態,讓人雖得意而不忘形、處困頓而不沉淪、臨誘惑而不搖擺,也因靜而明志,因靜而生慧。
④有人說,每臨大事有靜氣。大事當前的靜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艱難困苦的歷練。蘇軾《書舟中作字》記載,一次乘船途中,灘險舟危,舟中士子面無人色,唯獨他“作字不少衰”。這份從容蓋因其“更變亦多矣”,所以能 臨事不懼,處變不驚。可見,不憚于在難事、煩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煉,就能將內心打磨得成熟豁達,沉穩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時一事的得失;多經歷幾番雨疏風驟的洗禮,耐得幾回興衰榮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來臨之時,氣定神閑、沉著冷靜,抵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讀書以養性,書畫以養心。“靜心功夫”,還可從讀書中來。寂寞憂愁時讀一闕《定風波》,心會變得豁達敞亮;委屈不平時讀一卷《寬容的哲學》,能收獲“既忍且耐”的智慧。身處低谷之時,從書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縱使“山重水復”也終將迎來“柳暗花明”;得意之時,時常讀書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端起沉甸甸的書本,走進書中的世界,浮躁之氣便能蕩滌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尋得“此心安處”。
⑥古人云:“人心多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靜坐,云興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鳥啼而欣然有會,花落而瀟然自得。何地無真境,何物無真機。”涵養幾分靜氣,絕非暮氣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潛、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從容不迫、少一些進退失據。“靜心”的功夫,助人眼界開闊,胸襟豁達,挺過如磐風雨,包容萬千氣象,尋得生命真諦。
(文/宋威選自《人民日報》2018年1月16日04版)(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閱讀全文,請談談如何才能做到“涵養靜氣”。
(3)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中第③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5)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再寫出一個“涵養靜氣”的方法。組卷:68引用:10難度:0.7
五.個性化表達(60分)
-
13.請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南方周末》卷首語:每一個這樣的你都是英雄。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并沒有刻上某一個具體英雄的名字。不要窄化英雄的概念,只要足夠努力,平凡的人都可以成為英雄。
以上文字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簡單的議論文,向“燈塔”欄目投稿。
要求:①按文體要求作文。②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組卷:2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