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5年遼寧省鞍山市中考語文一模試卷

          發布:2025/6/30 10:0:12

          一、積累與運用(17分)

          • 1.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人類歸根結底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們對自然的索取是自然對人類的______,在______的過程中也切不可忘記自身的渺小,人類只有信任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方能______心靈、回歸本真,也只有積極創造才能______永不枯竭的超越性,即為“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組卷:76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2455引用:18難度:0.9
          • 3.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9
          • 4.選出下列各項中分析有誤的一項(  )
            ①主要是來自博物館豐富多彩的藏品自然標本、考古遺物、藝術珍品、革命文物……
            ②博物館的力量來自哪里呢?
            ③不同類型的藏品記錄著自然和人類文明的多元,蘊含著提升審美水平、厚植國家情懷、促進文明交流等多種力量。
            ④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

            組卷:33引用:1難度:0.5
          • 5.下面是《西游記》中妖怪的相關統計。請根據以下材料,聯系小說的主題與寫作背景,直接寫出你探究的結果。
            ??【鏈接材料】《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取經途中遇到的妖怪主要分為三類:①天庭神仙的坐騎或者童子。如金角銀角大王、狻猊獅等。②和西方佛祖或菩薩有關系的妖精。如獅駝嶺三怪中的大鵬等。③沒有特殊背景的凡間妖精。如牛魔王、六耳獼猴、白骨精等。他們或為禍人間,或阻礙取經,最終都被一一掃清解決。

            組卷:25引用:1難度:0.5
          • 6.在下邊橫線處填上恰當內容
            (1)
             
            ,生長明妃尚有村。(劉大杰《》巴東三峽)
            (2)細細諦聽,水聲
             
            ,如訴如泣,仿佛
             
            的江南絲竹,裹著萬般柔情,
             
            。(趙宏麗《周莊水韻》)
            (3)潭西南而望,
             
            ,明滅可見。(柳宗元《小石潭記》)
            (4)安得廣廈千萬間,
             
            ,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組卷:6引用:1難度:0.9

          二、古詩文閱讀(17分)

          • 7.下列對《賣炭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1引用:2難度:0.7
          • 8.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故有名馬/不省視而竟夕不眠
            B.一或盡粟一石/一簞,一豆羹
            C.能求其千里也/又敢毒邪
            D.策之不以其/不足為外人
            (2)下列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駢死于槽櫪之間——和其他馬一塊死在相同的馬廄里。
            B.不以千里稱也——不按照“千里馬”的稱號來稱呼它。
            C.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而且想和普通的馬一樣還不能夠。
            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韓愈認為伯樂對千里馬有決定作用,如果不被伯樂識別,千里馬就會被埋沒。
            B.千里馬被埋沒、被摧殘,是“伯樂不常有”造成的,“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那些不能正確對待千里馬的人造成的。
            C.在對待千里馬的問題上,那些不識馬的昏庸者,他們是那樣的愚昧無知,千里馬就在面前,卻不能好好對待它,反而拿起鞭子鞭打著它,并大呼“天下無馬”,這真是可笑之極。
            D.在韓愈看來,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不重視人才,摧殘人才的愚昧昏庸行為就猶如伯樂不識馬一樣,是令他憤慨不已的。韓愈借伯樂相馬的故事,表達了他懷才不遇的憤慨之情。

            組卷:1引用:1難度:0.6

          三、現代文閱讀(36分)

          • 9.閱讀《腳踏實地成就夢想》,完成問題。
            腳踏實地成就夢想      ①“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也是廣大青少年成就夢想的時代。希望你們心系祖國。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奮斗中創造精彩人生,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和力量。”日前,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單核滑雪運動員蘇翊鳴回信,向他和在冬奧賽場取得優異成績的中國冰雪健兒表示祝賀,并對大家提出殷切期望。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道。_____?
                  ②腳踏實地、成就夢想,首先需要打好基礎、增長才干,【甲】,任何人都不可能輕輕松松成才,要想干成一番事業,必須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思想,練就過硬本領。當今時代日新月異,知識更新不斷加快,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新時代青年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③腳踏實地、成就夢想,還要不懼困難、頑強拼搏。“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年輕人容易受挫,但不能因此一蹶不振。年僅18歲的蘇翊鳴多次骨折,而一次次受傷從未動搖他繼續訓練的決心;28歲的短道速滑運動員武大靖因常年訓練。腳上滿是傷疤、老繭,骨頭都變了形,他說“我有一雙很丑的腳”,但網友說他是中國最帥的奧運冠軍。年輕人面對挫折因難,要始終堅守希望、迎難而上、堅持到底,才能獲得成功。
                  ④腳踏實地、成就夢想,還應久久為功、接續奮斗。【乙】,美好的理想要靠不斷地努力和堅持。我們的國家從積貧積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發展繁榮,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頑強拼搏,靠的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以我國冰雪運動為例,從1980年第一次參加冬奧會無一人獲得獎牌,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取得9枚金牌,這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冰雪人不斷奮斗的結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廣大青年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奮斗。
                  ⑤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做勤奮努力的學習者、不懼挫折的勇敢者、自強不息的奮斗者,用青春和汗水開辟新的天地,創造精彩人生。
            (取材于《人民日報》)(1)結合上下文,填入第①段結尾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A.青年人應該樹立什么樣的夢想
            B.要想腳踏實地、成就夢想,青年人應該怎么做
            C.青年人腳踏實地,需要什么樣的成長環境
            (2)將下面的引文分別放入【甲】【乙】兩處,恰當的一項是
             

            A.【甲】“淺水難負載重之舟”【乙】“行百里者半九十”
            B.【甲】“行百里者半九十”【乙】“淺水難負載重之舟”
            (3)請簡要分析第③段是如何論證“腳踏實地、成就夢想,還要不懼困難、頑強拼搏”的。

            組卷:57引用:3難度:0.3
          • 10.課外閱讀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各題。
            大  風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條彎彎曲曲的膠河、沿著高高的河堤向東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圓數千畝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爺爺都去那兒割草,我爺爺的鐮刀磨得快,割草技術高,割下來的草干凈,不拖泥帶水。
            最早跟爺爺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剛過了七歲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頂是一條灰白的小路,路的兩邊長滿野草,行人的腳壓迫得它們很瑟縮,但依然是生氣勃勃的。爺爺的步子輕悄悄的,走得不緊不慢,聽不到腳步聲。田野里絲線流蘇般的玉米纓兒,刀劍般的玉米葉兒,剛長出的高粱穗兒,很結實的谷子尾巴,都在霧中時隱時現。河堤上的綠草葉兒上掛著亮晶晶的露水珠兒,微微顫抖著,對我打著招呼。
                  田野里根寂靜,爺爺漫不經心地哼起歌子來:
                  一匹馬踏破了鐵甲連環
                  一桿槍殺敗了天下好漢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錢難住了蓋世的英雄……
                  坦蕩蕩的曠野上緩慢地爬行著爺爺悲壯蒼涼的歌聲。聽著歌聲,我感到陡然間長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這條灰白的鑲著野草的河堤上。
                  他帶著我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愛吃。爺爺提著一把大鐮刀,我捉著一柄小鐮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來。“看我怎么割。”爺爺示范給我看。他并不認真教我,比畫了幾下就低頭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勢很美,動作富有節奏。我試著割了幾下,很累,厭煩了,扔下鐮刀,追鳥捉螞蚱去了。
                  不知何時,無上布滿了大塊的黑云。
                  我幫著爺爺把草裝上車,小車像座小山包一樣。大堤彎彎曲曲,剛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陽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間沒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回頭看爺爺,爺爺的臉木木的,一點表情也沒有。
                河堤下的莊稼葉子忽然動了起來,但沒有聲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樣沒有聲音。很高很遠的地方似乎傳來了世上沒有的聲音,天地之間變成紫色,還有撲鼻的干草氣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氣。 
            在我們的前方,出現了一個黑色的,頂天立地的圓柱,圓柱飛速旋轉著,向我們逼過來,緊接著傳來沉悶如雷鳴的呼嚕聲。
            “爺爺,那是什么”
            “風。”
                  爺爺淡淡地說,“使勁拉車吧,孩子。”說著,他彎下了腰。
                  我們鉆進了風里,聽不到什么聲音,只感到有兩個大巴掌在使勁扇著耳門子,鼓膜嗡嗡地響。堤下的莊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齊倒伏下去。
                  爺爺雙手攥著車把,脊背繃得像一張弓。他的雙腿像釘子一樣釘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樹根一樣條條棱棱地凸起來。風把車上半干不濕的茅草揪出來,揚起來,小車城哆嗦。爺爺的雙腿開始顫抖了,汗水從他背上流下來。
                  夕陽不動聲色地露出來,河里通紅通紅,像流動著冷冷的鐵水。莊稼慢慢地直起腰。爺爺像一尊青銅塑像一樣保持著用力的姿勢。
                  我高呼著:“爺爺,風過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車子,費勁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著不能伸直了。
                  風把我們車上的草全卷走了,不,還有一棵草夾在車粱的榫縫里。我把那棵草舉著給爺爺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紅色還是綠色。
            “爺爺,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點懊喪地說。
            “天黑了,走吧。”爺爺說著,彎腰推起了小車。
                  我舉著那棵草,跟著爺爺走了一會兒,就把它隨手扔在堤下淡黃色的暮色中了。
            (1)莫言說:“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請用簡潔的語言分點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節。
            (2)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①“坦蕩蕩的曠野上緩慢地爬行著爺爺悲壯蒼涼的歌聲”一句中,“爬行”一詞表達上有什么作用?
            ②品味“我們鉆進風里”一句中“鉆”的妙處。
            (3)閱讀下面三段文字,結合全文說說爺爺是個怎樣的人。
            ①“爺爺,那是什么?”“風。”爺爺淡淡地說,“使勁拉車吧,孩子。”說著,他彎下腰。
            ②爺爺雙手攥著車把,脊背繃得像一張弓,他的雙腿像釘子一樣釘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樹根一樣條條棱棱地凸起來。
            ③“爺爺,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點懊喪地說。“天黑了,走吧。”爺爺說著,彎腰推起了小車。
            (4)小說中塑造“我”這個人物有哪些作用?

            組卷:191引用:4難度:0.7
          •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材料一:
            “睡前拖延”是荷蘭學者Kroese等人提出的概念,是指個體在可以自由選擇的情況下,習慣性地推遲其預定的就寢時間的行為。這一概念在國內常被稱為“晚睡強迫癥”或“習慣性熬夜”。已有許多研究表明,習慣性睡前拖延帶來的睡眠不足會導致激素異常和免疫力下降,使人們患糖尿病、肥胖癥、癌癥、心血管疾病、神經精神疾病和慢性感染等各種疾病的風險加大。
                  由于每個人的生物鐘存在個體差異,所以其睡眠——覺醒節律也不同。睡眠——覺醒節律代表了個體對睡眠和清醒時間的偏好差異,表現為不同的睡眠類型。已有研究表明,個體睡眠——覺醒節律與睡前拖延存在關聯。偏晚睡晚起型的青少年更傾向于推遲就寢時間,偏早睡早起型的青少年更不易于睡前拖延。偏早睡早起型的人更容易考慮他們行為的未來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動,懂得延遲滿足,即不用熬夜的方式來滿足某種愿望;而偏晚睡晚起型的人則更容易沖動和冒險,尋求即時滿足,更看重眼前而不顧長遠。
                  研究顯示,睡前拖延特別容易發生在個體心理能量不足或自我控制力弱的狀態下,因為決定去睡覺的時間點本來就是在一天結束時,而那時個體的自我控制資源通常都是比較匱乏的,所以往往會自我調節失敗,不能按預期的時間去睡覺。
            (摘編自李露、孫慧敏《睡前拖延研究綜述》)材料二:年長、年輕兩輩作息規律及認識比較
            年長一輩 年青一輩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規律。 華燈初上,我的精彩才開始。
            按照中醫養生來說,23點開始肝臟排毒,是子午覺的黃金時期。 西醫認為,人的生物鐘不一樣,只要整體睡眠時間夠就行。
            遵守自然規律,天黑了睡覺,天亮了起床,這樣才健康。 根據個體習慣自定規律,我的時間我做主,適合自己就好。
            “螢火蟲族”的六大特征
            年輕化族群構成 因為職業選擇和互聯網影響,以90后、95后、00后年輕群體為主。
            主動熬夜為主 他們熬夜是工作或個人原因的主動熬夜。
            越夜越歡,享受夜時光 習慣夜晚,享受夜晚。
            在夜間發光發熱 在夜間,通過工作和消費切實為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創造價值。
            多樣化夜間生活 夜間活動豐富多彩,有的在奮斗,有的在工作,有的在享受,各得其樂。
            不斷擴大的“螢火蟲部落” 隨著00后、10后互聯網一代的成長,群體不斷擴大,并形成獨具屬性的“夜間”社群。
            (摘編自《2020中國睡眠指數報告》)
                  材料三:
            《2020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顯示,國人平均睡眠時長為6.92個小時,接近六成的人每周熬夜超過3次,擁有深度睡眠的不到1/3,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淺成為當代國民的三大睡眠現狀。
                  一方面,城市化進程帶來的光污染打破睡眠節律,職場、社交和社會階層壓力導致身份焦慮和群體孤獨,失眠成為常態。另一方面,干擾睡眠的因素不斷增長。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2019年我國手機網民達8.47億。某科技公司數據則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天在移動設備上花費6.2個小時,信息傳播的碎片化、娛樂文化的繁榮和對自由時間的把控欲讓熬夜成為一種主動行為,呈現出明顯的低齡化趨勢。
            “報復性熬夜”“解壓式狂歡”是職場人在內心焦慮狀態下帶有證明性的自我宣誓,此外,00后和年輕媽媽也是“螢火蟲族”中的典型人群。00后學生黨娛樂學習兩手抓,而年輕媽媽處于職場和家庭雙重壓迫中,在“工作+帶娃”的模式下過著雙面黑洞的生活,20%的人甚至發生天天熬夜的現象。
            (摘編自《2020中國睡眠指數報告解讀》,消費日報網)(1)下列關于“睡前拖延”的相關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由荷蘭學者Kroese等人提出的“睡前拖延”,是指個體在可以自由選擇的時候,習慣性地推遲自己預定
            的就寢時間的行為。
            B.偏早睡早起型的人更容易考慮他們行為的未來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動,懂得延遲滿足,即使熬夜也會補足睡眠。
            C.睡前拖延可能會影響激素和免疫力水平,增加人們患上糖尿病、肥胖癥、癌癥、心血管疾病、慢性感染等各種疾病的風險。
            D.決定去睡覺的時間點就是在一天結束時,而那時自我控制資源通常比較匱乏,往往會導致自我調節失敗,引發種種睡前拖延現象。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年長一輩信奉中醫“子時入眠、肝臟排毒”的自然規律,而年青一代認為這并無科學道理,更愿意按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安排睡眠時間。
            B.受職業選擇和互聯網影響,螢火蟲族以90后、95后、00后年輕群體為主,年輕媽媽是“螢火蟲族”中被動性熬夜的典型人群。
            C.螢火蟲族的夜間活動豐富多彩,他們或為工作而努力奮斗,或為享受夜晚生活而消費的同時,為我國夜間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D.20%的人甚至發生天天熬夜的現象,這反映了當代國民睡得晚、睡得淺、睡得短的現狀。
            (3)根據材料,概括人們習慣性熬夜的原因。

            組卷:33引用:3難度:0.3

          四、寫作,任選其一(50分)

          • 12.按要求作文。
            你最欣賞的某個人,也許就在你身邊,也許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許在某部文學作品里……你欣賞的或許是他的美德,或許是他的睿智,或許是他的個性……
            請以“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寫出真情實感;
            ②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現與考生個人信息相關的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組卷:288引用:13難度:0.3
          • 13.閱讀下面材料,選擇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25年前,有位教社會學的教授,曾叫班上學生到巴爾的摩的貧民窟,調查200名男孩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并對他們的未來發展做一個評估,每個學生的結論都是:他們毫無出頭的機會。
                  25年后,另一位教授發現了這份研究,他叫學生做后續調查,看昔日那些男孩今天是何狀況。結果根據調查,除了有20名男孩搬離或過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人成就非凡,其中擔任律師、醫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這位教授在驚訝之余,決定深入調查此事。他拜訪了當年曾受評估的年輕人,向他們請教了同一個問題:“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結果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回答:“因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
                  這位老師目前仍健在,雖然年邁,但還是耳聰目明。教授找到她后問她到底有什么絕招,能讓這些在貧民窟長大的孩子個個出人頭地。這位老太太眼中閃著慈祥的光芒,嘴角帶著微笑回答道:“其實也沒什么,我愛這些孩子。”
                  要求:
                  (1)要自由、有創意地表達出真情實感。
                  (2)文體不限。
                  (3)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組卷: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