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中考化學三模試卷
發布:2025/7/1 3:0:1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
-
1.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將霉變的饅頭加熱處理后食用 B.用紅外線燈滅菌消毒 C.給門合頁的軸上加潤滑劑減小摩擦 D.燃氣泄露后打開排風扇降低可燃物的濃度 組卷:27引用:3難度:0.8 -
2.如圖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②④屬于同種元素 B.①②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 C.②的符號為Al+3 D.①③形成的化合物是MgF2 組卷:84引用:2難度:0.6 -
3.我國紀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強化依法治水攜手共護母親河”,下列做法符合這一活動主題的是( )
A.開發河流漁業捕撈 B.健全河水水質檢測 C.擴建河沿岸工廠 D.加大河沙開采 組卷:8引用:3難度:0.8 -
4.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 )
A.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鹽類,則鹽類一定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 B.洗滌劑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也能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C.復分解反應中元素化合價不變,則元素化合價不變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D.堿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組卷:53引用:2難度:0.5 -
5.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甲、丙屬于不同類別的物質且溶液都顯堿性,則該反應一定為復分解反應 B.若甲、丙組成元素相同,乙為紅棕色固體,則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C.若丙為藍色溶液,則甲可能為單質、氧化物、酸、堿或鹽 D.甲、乙、丙、丁不可能屬于同一類別的物質 組卷:160引用:4難度:0.3 -
6.廣東各地特產眾多,下列特產制作的相關描述中,沒有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
A.
廣州煲老火靚湯B.
深圳寶安云片糕切片C.
佛山古井荔枝柴燒鵝D.
順德燒烤鰻魚組卷:177引用:7難度:0.8 -
7.下列關于合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合金不屬于金屬材料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組成它的各成分金屬大 C.合金屬于純凈物 D.多數合金的熔點高于組成它的成分金屬 組卷:419引用:4難度:0.5 -
8.為測定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向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錐形瓶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已知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邊滴邊振蕩,室溫下用pH計測得錐形瓶中溶液pH變化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錐形瓶中溶液為無色時其pH=7 B.a點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 C.b點時所用的鹽酸與NaOH的質量一定相等 D.c點溶液的溶質有NaCl和NaOH 組卷:212引用:4難度:0.5 -
9.一個煙頭可能引起一場火災,防火要從細節做起。煙頭在火災發生中的“罪狀”是( )
A.使可燃物達到著火點 B.提供可燃物 C.提供氧氣 D.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組卷:34引用:9難度:0.7 -
10.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
加熱液體B.
熄滅酒精燈C.
向試管中加固體D.
稀釋濃硫酸組卷:1引用:1難度:0.7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的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兩個及以上但不全的得3分,選對一個得2分,有錯選的得0分)
-
11.如圖為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中混有少量乙物質,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甲物質 B.20℃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比乙物質的溶解度小 C.4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60℃時,將80g甲物質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質量之比是4:5 組卷:9引用:2難度:0.5 -
12.化學小組的同學取一定量CuO、Fe2O3的混合物樣品進行了一系列定量研究,實驗過程如圖所述(設過程中所有發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該混合物樣品的質量為5.6g B.該混合物樣品中CuO與Fe2O3的質量比為5:2 C.該混合物樣品中氧元素的質量為1.28g D.實驗過程②中生成沉淀的總質量為7.4g 組卷:655引用:2難度:0.1 -
13.向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鎂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冒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濾渣中一定有鎂 B.濾渣中一定有Cu和Fe C.濾液中可能只有Mg2+ D.濾液中可能存在Cu2+ 組卷:23引用:1難度:0.5 -
14.2021年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首次實現了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第一步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甲、丙、丁都屬于氧化物 B.反應生成丙與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1 C.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1:3 D.該反應為緩解溫室效應提供了新途徑 組卷:15引用:2難度:0.5 -
15.為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采用的相應除雜質方案中,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 雜質 除雜質方案 A H2 HCl 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B CaO固體 CaCO3固體 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 C BaCl2溶液 HCl 加入過量BaCO3,充分反應后過濾 D Mg(OH)2固體 MgCl2固體 加入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A.A B.B C.C D.D 組卷:51引用:1難度:0.5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
-
16.在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從微粒角度解釋下列問題:
(1)從鈉、鎂原子結構示意圖可推知,它們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組成元素相同,但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
(3)石灰水和氫氧化鋇溶液都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原因是組卷:6引用:2難度:0.5 -
17.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測量體溫是疫情防控中重要的手段。水銀體溫計中汞的元素符號是
(2)紙箱著火時我們可以選擇用水來滅火,水能滅火的原理是
(3)酸菜若未腌透,會富含亞硝酸鈉(化學式為NaNO2),食用后有損人體健康。亞硝酸鈉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4)純凈的天然氣能在空氣中安靜的燃燒,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組卷:12引用:1難度:0.9 -
18.(1)實驗室中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已知是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中的各一種,小明和小紅同學想用化學方法確定各是哪種溶液,并進行了實驗探究。
①小明各取兩種無色溶液少許,分別加入A、B兩支試管中,用干凈的長塑料管分別向兩試管中的溶液里慢慢吹氣,觀察到A試管中有白色渾濁現象,B試管中無明顯現象。則可判斷A試管中加入的是
②小紅從下列四種試劑中選取了一種試劑,進行鑒別實驗,根據明顯現象也成功鑒別了上述兩種無色溶液。則小紅所選的這種試劑是
A.酚酞試液
B.稀鹽酸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2)化學小組的同學欲探究某固體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NaCl、CaCO3、CuSO4、(NH4)2SO4四種物質中的兩種或多種,按如圖所示進行探究實驗,出現的現象如圖中所述。(設過程中所有發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
試根據實驗過程和圖示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問題:
①無色氣體B的化學式為
②無色氣體E的化學式為
③白色沉淀G的化學式為
④根據上述實驗現象推斷,在固體混合物A里,上述四種物質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質是組卷:474引用:2難度:0.2 -
19.化學實驗課上做酸堿中和反應實驗時,某小組同學向燒杯內的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后,發現忘記了滴加酸堿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中溶液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該燒杯中溶液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只含有CaCl2;
猜想二:含有CaCl2、HCl和Ca(OH)2;
猜想三:含有CaCl2和Ca(OH)2;
猜想四:含有
同學們討論后一致認為不合理的猜想是
【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實驗探究】小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Fe2(SO4)3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
【進行實驗】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證明猜想四是成立的。
請幫他們填寫有關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方案一 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溶液。 方案二 另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第三支試管中,加入 產生氣泡
(1)要使燒杯內溶液的溶質只含有CaCl2,需要除去雜質,其中的一種方法是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
(2)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要考慮組卷:30引用:2難度:0.5 -
20.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金屬,高科技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也需要金屬。
(1)地殼中含量居第一位的金屬元素是
(2)日常使用的金屬材料多數屬于合金,與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相比,合金的優點一般有
①強度更低;②硬度更高;③熔點低;④抗腐蝕性更好
(3)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學生發現金屬R不在初中學到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該小組為了了解R與常見金屬鋁、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如下探究活動;
【作出猜想】他們考慮到鋁的活動性比銅強,對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
猜想二
猜想三:R>Al>Cu
【查閱資料】R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在R的鹽溶液中只有+2價,R的鹽溶液呈藍色,常溫下鋁的表面會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鋁、氧化鋁、硝酸鋁的溶液均為無色。
【實驗探究】為了探究哪一種猜想成立,甲、乙、丙三名同學分別針對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設計實驗方案并展開實驗探究。猜想 主要操作 主要現象 實驗結論 猜想一 打磨R絲,并將其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 R絲表面覆蓋了一層紅色的物質 猜想一 猜想二 打磨粗細相同的R絲、鋁絲、銅絲,分別將它們插入到體積相同、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稀硫酸中 ①R絲表面產生氣泡緩慢,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藍色
②鋁絲表面產生氣泡較快
③銅絲表面沒有氣泡產生猜想二成立。
R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猜想三 無明顯現象 猜想三成立
究竟哪種猜想成立?三名同學經討論交流發現丙同學在實驗前沒有打磨鋁絲,這可能會導致實驗結論錯誤。于是他們先打磨鋁絲,再將其插入到丙同學做實驗用過的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溶液的顏色
(4)為了測定銅鋅合金樣品中鋅的質量稱取樣品20g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的總質量為69.8g。請計算:樣品中鋅的質量。組卷:41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