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湖北省潛江市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2月份)

          發布:2025/7/1 11:0:1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第1-10題每小題1分,第11-15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不會用到的一組儀器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2.舉世矚目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此次大會的主要議題是約束溫室氣體的排放,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空氣中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是(  )

            組卷:7引用:2難度:0.9
          • 3.2009年12月4日,上海虹口區發生煤氣泄漏,造成2人死亡、5人重度中毒的嚴重事故,煤氣中含有一種能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是(  )

            組卷:8引用:3難度:0.9
          • 4.已知鎂和氮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則在一定條件下鎂和氮氣反應,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能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9
          • 5.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2難度:0.9
          • 6.鈦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點高、抗腐蝕性強等優良性能,被譽為“未來金屬”。鈦鐵礦石的主要成分是鈦酸亞鐵(FeTiO3)。冶煉金屬鈦時,主要發生以下兩個反應如下: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則X為(  )

            組卷:98引用:12難度:0.7
          • 7.下列物質能在空氣中燃燒并生成白色固體的是(  )

            組卷:39引用:3難度:0.5
          • 8.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抵消自身產生的CO2排放,實現CO2“零排放”。利用高效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聚合成性能與聚乙烯相似的塑料,由這種塑料制成的薄膜埋在土壤里幾天后就會被細菌吞噬掉而降解,既解決了二氧化碳造成的環境問題,也解決了白色污染問題。
            下列不屬于CO2吸收或轉化途徑的是(  )

            組卷:70引用:0難度:0.7
          • 9.濕衣服在陽光下很快晾干,從分子的角度解釋正確的是(  )
            ①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②分子種類改變
            ③分子大小改變
            ④分子質量改變
            ⑤分子間隔變大

            組卷:26引用:2難度:0.6
          • 10.下列現象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11.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在工藝上采用高品質鋁合金和中空塑件設計,燃料主要為丙烷,丙烷分子結構模型如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12.下列有關空氣中各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13.除去氧化銅中少量木炭粉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26引用:2難度:0.5
          • 14.“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

            組卷:45引用:4難度:0.8
          • 15.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表達正確的是(  )

            組卷:15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30分。第16題-20題,每空1分,第21題4分)

          • 16.小剛收集到一瓶渾濁的梅江河水,他要模擬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其實驗過程如圖1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1)加入絮凝劑可用于吸附沉淀,其絮凝劑的名稱是
             
            。(填“明礬”或“活性炭”)
            (2)若經過過濾操作后,所得液體中仍有渾濁,其原因可能是
             
            (填寫序號)。
            A.漏斗內的濾紙有破損
            B.漏斗下端未靠在燒杯內壁
            C.漏斗內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
            (3)吸附池主要是用
             
            除去水中異味和色素,該過程主要是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4)小剛取少量凈化后的液體于試管中,加入少量
             
            ,振蕩,發現產生較多浮渣,較少泡沫,說明該液體是
             
            水(填“硬”或“軟”)。
            (5)生活中常用
             
            (填“煮沸”、“靜置沉淀”或“過濾”)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6)實驗室常用蒸餾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如圖Ⅰ所示,右側下方用于承接蒸餾水的接收器儀器名稱是
             

            (7)如圖Ⅱ所示為電解水實驗裝置。

            ①玻璃管a端產生的是氫氣,因此連接電源的
             
            極(填“正”或“負”)。
            ②水在通電條件下能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
             
            元素和
             
            元素組成。
            (8)地球上的總儲水量雖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凈水也很辛苦,守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下列行為屬于節約用水的是
             
            (填序號)。
            A.公共場所不必隨手關水龍頭
            B.淘米水用來澆花
            C.不間斷放水刷牙過度使用水資源

            組卷:34引用:2難度:0.5
          • 17.爐甘石始載于《外丹本草》,主要成分為碳酸鋅(ZnCO3)和堿式碳酸鋅,炮制后主要成分為氧化鋅(ZnO),可作為外用藥使用。
            (1)氧化鋅中鋅元素的化合價為
             

            (2)碳酸鋅中鋅、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
             
            ,質量比為
             

            (3)氧化鋅、碳酸鋅、堿式碳酸鋅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說明起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
             
            (填序號)。
            A.鋅原子
            B.鋅分子
            C.鋅元素
            D.鋅單質

            組卷:93引用:4難度:0.8
          • 18.A、B、C、D、E、F均是初中化學上冊1-5單元所學物質,涉及的反應均是熟悉的反應。已知A、B為固體且都可以用于制取C物質,E為無色氣體,E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它們之間轉化關系如圖1(部分反應條件、生成物省略)。若用少量A和適量B混合加熱也能夠很快產生C,在加熱過程中物質質量與時間關系圖像如圖2。

            (1)E物質是
             

            (2)C物質的用途
             
            (答一條即可)。
            (3)若F在充足純凈的C中燃燒能夠產生一種對空氣有污染的氣體,則該反應的現象是
             

            (4)寫出A→C的化學方程式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①C與D的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②A和B混合加熱生成C時,A起催化作用
            ③圖象中a代表的是一種氣體
            ④t3時,固體物質共有4種
            ⑤圖1里物質的轉化關系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

            組卷:76引用:1難度:0.4
          • 19.以下是實驗室常用的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1)儀器a的名稱
             

            (2)選擇A裝置用加熱KMnO4的方法制取氧氣時,應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其作用是
             
            ,若要收集一瓶較純凈的氧氣,需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3)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CO2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裝置F也可作為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與裝置B相比,選用裝置F的優點是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20.某校學習小組學習固體、液體的密度測量之后,準備探究氣體密度的測定。學習小組認為氣體密度的測定原理和小石塊、鹽水的密度測定一樣。
            【提出問題】
            如何利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來測定生成CO2的質量和體積,并處理數據。
            【實驗設計】通過下列兩個實驗分別測定CO2的質量和體積:
            【分析與表達】

            (1)實驗Ⅰ中,將小燒杯中的10ml稀鹽酸加入到盛有石灰石的大燒杯中,并不斷攪拌,直至不再產生氣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Ⅱ中,裝好藥品前先
             
            (填操作名稱),然后,最后將10ml稀鹽酸快速推入燒瓶中。若稀鹽酸是緩慢推入的,則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記錄與處理】
            (3)實驗產生的CO2質量為實驗Ⅰ中反應前的電子天平示數與完全反應后的示數差
            (4)實驗Ⅱ的實驗記錄如下(表中數據在相同溫度、相同壓強條件下測定):
            時間/min12345678910
            注射器讀數/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
            根據以上實驗過程和數據綜合分析,最終生成CO2的體積是
             
            ml。
            (5)根據(3)、(4)測得的數據,用密度的計算公式計算。
            【實驗反思】
            (6)有同學認為實驗Ⅰ與Ⅱ中鹽酸以及石灰石的用量不僅要一樣,而且石灰石要完全反應。對于實驗Ⅰ與實驗Ⅱ中鹽酸以及石灰石的用量要一樣大家都贊同,但對于反應中應該石灰石過量才不會影響實驗結果有不同的看法,你的看法是:
             

            組卷:29引用:1難度:0.3
          • 21.某工廠采用煙氣脫硫工藝消除SO2,并將其轉化為化工原料CaSO4,實現“變廢為寶”,反應為2CaO+2SO2+O2
            高溫
            2CaSO4. 若每天產生的SO2的質量為3.2t,計算理論上每天至少需要CaO的質量。

            組卷:213引用:8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