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北京市通州區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1 7:0:11
一、基礎?運用(共14分)
-
1.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
2.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重慶商報訊 在山水環抱的重慶,每個人都擺脫不了江河[甲](A.痕跡 B.印記)。2016年5月20日,“尋美重慶江河”攝影大賽在武隆正式[乙](A.啟動B.起航)。作為采訪首站的武隆迎來了國內近百名攝影愛好者。據悉,該系列活動還將走訪重慶各個區縣,用鏡頭尋美重慶江河。只要是以重慶江河為拍攝對象,具備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參賽。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攝影愛好者可以發送有關重慶江河的攝影、攝像作品到組委會,評選結果于2016年9月15日在媒體上公布。主辦方強調,這項活動能激發人們保護生態的熱情,喚起人們對江河的記憶和感情。
(1)從文中甲乙處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填入橫線,只填序號。
[甲]處
[乙]處
(2)文中劃線句有一處語病,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在橫線上。
修改句:
(3)請根據新聞內容,擬一個恰當的標題。(不超過15個字)組卷:4引用:1難度:0.5
二、古詩文閱讀(共18分)
-
3.理解性默寫。
(1)《詠雪》中哪句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書香之家:
(2)《詠雪》中兩個孩子詠雪的句子是:
(3)《詠雪》中寫出謝公為孩子們對雪比喻,感到滿意的句子:
(4)《陳太丘與友期行》中寫出友人知錯的句子:
(5)元方對友人有理有據回擊的句子是:組卷:812引用:4難度:0.6 -
4.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問題。
【甲】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乙】豐樂亭游春三首(其一)
歐陽修
綠樹交加山鳥啼,
晴風蕩漾落花飛。
鳥歌花舞太守醉,
明日酒醒春已歸。(1)【甲】詩“早鶯”“新燕”點出早春時節,【乙】詩則以“
(2)豐樂亭周圍景色四時皆美,【乙】詩中的三、四兩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描寫春景之美?請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組卷:61引用:4難度:0.6 -
5.閱讀甲乙兩段選文,回答問題。
【甲】 ①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②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 七年,入見,帝①從容問曰:“卿得良馬否?”飛曰:“臣有二馬,日啖芻豆數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則不受。介②而馳,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奮迅。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不幸相繼以死。今所乘者,日不過數升,而秣④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踴疾驅,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帝稱善,曰:“卿今議論極進。”
【注釋】①帝:宋高宗趙構,此次談話后就封岳飛為太尉。②介:備上鞍甲。③褫(chǐ):脫去,卸下。④秣:喂食。
(1)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A.日啖芻豆數斗 珠可歷歷數也(《核舟記》) B.攬轡未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 C.初不甚疾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D.殆欲斃然 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此 其 賽 取 易 盈 好 逞 易 窮 駑 鈍 之 材 也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②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
(4)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
【甲】【乙】兩文表面上寫的是馬,實際上寫的是人才。其中【甲】文第②段重點講的是人才的組卷:18引用:1難度:0.5
三、名著閱讀(共5分)
-
6.英雄氣,是一種精神,一種超越的力量。從下面人物中選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并結合小說某個情節說說理由。
①孫悟空 ②林沖 ③保爾?柯察金組卷:16引用:2難度:0.8
四、現代文閱讀(共23分)
-
7.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我在第三棵樹下等你 ①記得中考那年,學校要求上晚自習,爸爸每天9點就到學校門口來接我。我到家他會給我加餐,有次他問我吃什么,我說要吃手搟面,我去洗漱的時候,他已經把一碗面條擺在我面前。我接過湯碗時,沒想到那么熱,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點生氣。我手正疼得難過,氣惱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氣呼呼地回了房間。
②第二天我放學,看見他在校門口等著我,我趁著夜色,混在同學中走過去。雖然走進胡同時,黑暗和恐懼使我的心怦怦亂跳,可我還是想讓他著急,讓他知道我多么重要。果然,我到家沒多久,他急匆匆跑回來,我隔著房門聽見他上氣不接下氣地問媽媽:“女兒回來沒?”媽媽說:“回來一會兒了,你怎么還沒接著?”他如釋重負地說:“人太多了,沒看清。”
③后來,順著門縫飄進一張字條:“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樹下等你。”連個道歉也沒有,倒像是約會,我把字條扔在桌子上。放學了,我縮在人群中,看見爸爸果然站在校門口的第三棵小楊樹旁邊,正死死地盯著校門口看,我一低頭,又走了過去。快到路口的時候,我回頭望望,他還在那兒身軀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認自己的女兒。
④人流在減少,他依然一動不動地往前看。終于學生都走完了,只剩幾個老師稀稀拉拉地走出來。爸爸趕上前去,跟他們說著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這邊跑來,他在昏暗的路燈下追上了我,喘著粗氣,隔著夜色我也能感覺到他眼中冒出火焰。他跟在我身后,一邊走一邊說:“你一個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兒可怎么辦?”我自顧自地走,心里卻不以為然。
⑤再大一點,我的所謂懂事就是學會小心翼翼地與爸爸保持和諧的距離,看人家父女拉著手走在路上,其樂融融,無話不談,我與他卻從沒有過。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擰著,我要學文科,他要我學理科。我們就這樣同在一個屋檐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⑥畢業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的專業遇冷。媽媽打電話讓我回家,說爸爸給我聯系好了工作。他為了我的工作甚至坐了兩夜火車!
⑦爸爸的愛傷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因為他挑落我內心的遮羞布,讓我那么自卑地蜷在角落里憂傷地感受他高大的父愛。
⑧好在他有媽媽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繼續躲藏。有一天媽媽給我打電話,說爸爸一天沒回來。我急忙到他常去的地方找,給親戚打電話,從我哆嗦的語音、顫抖的雙腿,我終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⑨一夜未睡,第二天要報警時,他回來了,我問他去了哪里。他卻有些懵懂,想了想說迷路了,在公共汽車站待了一晚。帶他去醫院檢查,醫生悄悄告訴我們這是帕金森綜合征的早期反應。
⑩他變得時而明白時而糊涂。面對他的病,我覺得自己的倔強和自尊一文不值。其實我和爸爸之間既沒有隔著一堵墻,也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只是一縷風,在彼此的愛中無足輕重的風。我難過但也感到幸運,相對那些失去后痛哭流涕的人,畢竟我還有機會挽回。就像一幅畫,從那第三棵樹開始涂回去,涂上更繽紛的顏色。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旨。
(2)第④段中畫線語句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何作用?
(3)閱讀全文,品析下面的語句。
①分析第②段句子“他如釋重負地說……”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②從“其實我和爸爸之間既沒有隔著一堵墻,也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只是一縷風,在彼此的愛中無足輕重的風。”一句中,你讀懂了什么?
(4)揣摩最后一句,結合全文,從內容和結構上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5)閱讀本文之后,你獲得了怎樣的人生感悟?在你成長的歷程里,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歷,請聯系實際,談談你所理解的父母(親人)的愛。組卷:604引用:16難度:0.1 -
8.議論文閱讀。
從小學生“讀書等身”說開去 ①只要每天堅持讀書,就能做到“讀書等身”。
②江蘇昆山玉峰實驗學校改進教育方式,十幾年來,開展每日午讀、親子讀書會、閱讀等活動,讓孩子們愛上了閱讀。小學6年的時間,一個孩子竟能讀1700本課外書。閱讀不僅讓孩子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成績,還鍛煉了口才和思維,跟爸爸媽媽在家里相處也變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讀書給孩子帶來的變化,玉峰實驗學校的一位家長突發奇想,讓孩子與讀過的書合一張影,結果發現書堆起來,跟孩子身高一樣高。如果要解碼該校一些小學生“6年讀170本書”的奧秘,或許正源于學校通過改進教育方式,讓這里有了更多“讀書等身”的孩子,其實現路徑就是擠時間讀書——“只要每天堅持花20分鐘時間,就能在小學6年讀完1700本書。”
④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7本,與2017年基本持平;超過半數成年國民傾向于數字閱讀,紙質閱讀比例下降;在對個人閱讀數量評價中,只有2.1%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閱讀數量很多,6.3%的認為自己閱讀數量比較多,37.8%的認為自己閱讀數量一般,41.5%的認為自己閱讀數量很少或比較少。成年國民閱讀數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沒時間”。相比小學生“讀書等身”,我們是否有點汗顏?
⑤古人云:“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抗戰名將彭雪楓常告誡自己:“如果不抓緊時間學習,我會輸給工作的。”在戎馬倥傯的歲月里,他不論行軍作戰多么艱苦,都堅持每日讀書,常常手不釋卷、挑燈夜戰。他的名言是“知識之在于我,向來是如饑似渴的”,座右銘是“苦讀苦讀一百個苦讀”,約法三章是“每日決學兩小時”。今天我們各方面條件都比過去優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實也不難發現有一些碎片時間。比如在公交、地鐵等車時,在銀行排隊時,或者睡前20分鐘,都能成為自己專享的讀書時間。
⑥魯迅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寫作上了。”對讀書人而言就是應該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時間碎片。在碎片化的時間里,是拿手機刷屏,還是讀電子書或者手不釋卷,是對我們讀書習慣與學習定力的考驗。如果在碎片化時間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淺表、庸俗就會無形放大;如果在這期間讀有價值的東西,那么我們的修養和才干就會不斷累積。所以,我們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其價值和意義就在這里,同時讀紙質書和讀電子書也并不相悖。
⑦“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早已為我們指出了讀與寫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新時代,人人都想“下筆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們那樣“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夢想不會從天而降,還需先靜下心來,多擠點時間,“讀書破萬卷”,才能厚積薄發、夢想成真。作為普通人,縱然我們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堅持讀書,也能做到“讀書等身”。
(有刪改)(1)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2)第②③段主要運用了哪一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仔細閱讀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論證思路。
(4)根據本文觀點,說一說在今天這個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我們可以怎樣讀書。(答三點即可)
(5)下面對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蘇昆山玉峰實驗學校通過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愛上了閱讀,也讓更多孩子“讀書等身”。
B.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調查數據,意在告訴我們:成年人紙質閱讀量明顯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沒有時間。
C.選文第⑦段論述了讀與寫的關系:讀是寫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厚積薄發。
D.全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既擺事實又講道理,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組卷:460引用:22難度:0.8 -
9.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問 題。
【材料一】①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 1189 年到 1192 年間。②橋長 265 米,由 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 16 米到 21.6 米。③橋寬約 8 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④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 11 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⑤由于各拱相聯,這種橋叫做聯拱石橋。⑥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⑦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⑧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 子。⑨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 萬狀,惟妙惟肖。
【材料二】伴隨歲月的流逝,這些璀璨的石刻文物日漸失去了原有的模樣。徜徉盧溝橋上,仔細觀察石獅,有的表面開裂成縫隙、有的雕刻紋飾模糊難辨,還有的石質已經缺損剝落。不僅石獅,橋兩端的華表、碑亭,支撐橋底的“斬龍劍”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殘損。文保部門曾對這些石質文物進行了“體檢”。“體檢”報告顯示,盧溝橋漢白玉石碑和碑亭都保存較好,而橋面上的石獅子、欄板、望柱的保存狀態則情況不一,一些明代以前的原物風化較為嚴重,而華表的保存狀況則堪憂,特別是頂部的承露盤和石犼(hǒu),剝落開裂較為嚴重。這些雕刻時間跨越了金、元、明、清、民國和新中國六個時代的石獅,已有 46 個風化嚴重損壞,其他也都處于輕微或中度損壞。北側石獅子中,只有 65 個沒有出現剝落、裂隙或缺失的情況,南側也只有 69 個。“究其緣由,主要是自然風化,風化會對文物產生徹底的破壞作用。而且,石質文物的病害及退化是不可逆轉的。”盧溝橋文化旅游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讓這一璀璨的石刻藝術瑰寶、文化遺產得到永久保存,目前相關部門正采用技術手段對其進行數字化復原。
【材料三】作為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和全民族抗戰爆發地,盧溝橋不僅是豐臺區 的重要文化資源,也是影響深遠的國家重大活動紀念地。目前北京豐臺區擬規劃建設國家文化公園。盧溝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點是加強遺產保護、注重融合創新。
(1)下列說法與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項是
A.盧溝橋是北京最古老的聯拱石橋,橋寬 8 米,橋面兩旁有石欄和石柱,橋兩端有華表和碑亭。
B.為了加強遺產保護與融合創新,北京豐臺區已成功建好了國家文化公園。
C.自然風化會對石質文物產生徹底的破壞作用。盧溝橋上的石獅子雕刻時間跨越了六個時代,目前已有 46 個風化嚴重損壞。
D.由于自然風化,盧溝橋的石獅子、欄板、華表、望柱、石碑、碑亭都剝落開裂較為嚴重。
(2)材料一共九句話,如果劃分為四個層次,請選出正確的一項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3)小華同學沒去過盧溝橋,她很想了解盧溝橋的特點及現狀。請結合上面三則材料向她簡要介紹。組卷:17引用:1難度:0.5
五、作文(共40分)
-
10.按要求作文。
你最欣賞的某個人,也許就在你身邊,也許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許在某部文學作品里……你欣賞的或許是他的美德,或許是他的睿智,或許是他的個性……
請以“我最欣賞的一個人”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寫出真情實感;
②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現與考生個人信息相關的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組卷:288引用:13難度:0.3 -
11.生活的滋味多種多樣,酸、甜、苦、辣、咸、麻……人們忙忙碌碌,其中的滋味各不相同:有的忙碌是單一滋味,有的忙碌是多味雜陳;有的忙碌是“酸”的委屈,有的忙碌是“甜”的快樂,有的忙碌是“苦”的煩惱,有的忙碌是“辣”的熱情,還有的忙碌是……請以《忙碌的滋味》為標題,寫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寫作提示及要求:
(1)明確是什么人“忙碌”,具體的“滋味”是什么。
(2)充分表現“忙碌”的內容,且與“滋味”匹配,符合邏輯。
(3)有邏輯地表達自己從中獲得的發現、感悟、思考等。
(4)符合生活常理,內容健康,文體明確。
(5)勿抄襲、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組卷: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