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四川省內江市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1 12:0:12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每小題3分,共15分)
-
1.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高考考生眾多,而大學錄取名額有限,能否在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關鍵要靠考生平時努力。(將“名額”改為“人數”) B.通過互聯網多向化的傳播模式,讓資訊已變為公共資源。(刪去“通過”或“讓”) C.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正在引領世界潮流,為各國民眾帶去便利的生活。(在“生活”后面加上“方式”) D.40家主要網絡文學網站提供1400余萬種作品,并擁有日均逾1.5億以上文字量的更新。(刪去“以上”) 組卷:235引用:7難度:0.8 -
2.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①明代,桃符正式改稱春聯,有種說法是,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
②到了清代,對聯和楹聯創作蔚為大觀,可題詠山川名勝、歌頌風物歲時,還可寫為格言抒發議論。
③對聯的文化底蘊極為深厚,它起源于桃符,最初是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
④可以說,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只要有對聯的傳承,我們就可以叩問過去、聆聽現在、期許未來。
⑤如今每逢年關將近,多地舉辦對聯比賽,以歡樂祥和的祝福為主基調,反映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②⑤④ C.③②⑤①④ D.⑤③④①② 組卷:29引用:5難度:0.7 -
3.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片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條虬枝交錯如網,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難。 B.元宵節到了,街頭人聲鼎沸,大家都急著看花燈呢!。 C.他研究古文字只有兩年,但進步飛快,現在已經是這一方面的宿儒了。 D.在任何行業中,不管企業經營得多么成功,領導們都不應高枕而臥。 組卷:712引用:5難度:0.7 -
4.下列作家、作品、時代對應有誤的一項是( )
A.劉禹錫--《浪淘沙》--唐代 B.杜牧--《江南春》--唐代 C.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唐代 D.孟浩然--《宿建德江》--唐代 組卷:75引用:2難度:0.9 -
5.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沁園春(qìn) 莽莽(máng) 妖嬈(ráo) 折腰(zhé) B.嘶啞(sī) 洶涌(yǒng) 拏舟(ná) 腐爛(fǔ) C.娉婷(pīng) 鮮妍(yán) 冠冕(guàn) 呢喃(ní) D.豐潤(rùn) 紅暈(yùn) 憂戚(qi) 搖曳(yì) 組卷:20引用:3難度:0.8
二、古文閱讀
-
6.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題。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選自《桃花源記》)[乙]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老人入,楊從之,穴漸小,約三四十步即漸寬,又三四十步出穴,即田土,雞犬陶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其人來迎,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子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獷麻枲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均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米薪魚肉蔬果,此猶不闕也。準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衣食于他人耳。”楊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節選自《昨夢錄》,有刪改)(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緣溪行
②欲窮其林
③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紛、麻枲之屬
(2)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請用簡潔的文字補充下面對“漁人”行蹤的概括:
發現桃花源——
(4)甲、乙兩文所描繪的社會在地理位置、社會風貌和居民生活狀態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處?組卷:1引用:0難度:0.9 -
7.古詩文名句默寫。
“歌以詠志,詩以傳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的“組卷:1448引用:3難度:0.8 -
8.鑒賞詩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詩人。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
B.首聯采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寫詩人想象友人即將奔赴的地方,點明送別之意。
C.頷聯“同是宦游人”,表明了作者也是在他鄉為官,加重了送別時的傷感之情。
D.本詩雖寫送別,但表達了作者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從“天涯若比鄰”可看出。
(2)首聯“風煙望五津”中“望”字有什么表達效果?組卷:12引用:1難度:0.6
三、現代文閱讀(共25分)
-
9.家鄉雨
安瓊 我不習慣帶傘,嫌煩,嫌多余。衣衫濕透,猶如落湯雞一般,時常引發感冒,大人叱責,同學嘲笑,自己依然我行我素。工作之后,也不帶傘。對雨季來與不來,也并不在乎,你要來就來吧,我以不變應萬變,這雨砸在頭上也不會砸出窟窿來,也就更加淡然視之。
后來也開始躲閃雨水了。還是青春期時就發現前額的頭發日漸稀少,就懷疑自己太不把頭發乃至自己當一回事了,這雨也許是掉發的一大緣由。
南方的雨,上海的雨,也真夠綿密的。梅雨季節,身子老是有濕漉漉的感覺,雨傘也遮擋不住細雨紛揚。有一陣子是騎自行車上班的,那雨披裹在身上,像被包粽子似的,那雨帽還禁不住風的挑撥,時不時地掀開以示罷工了,感覺很是不爽。后來有車了,避開了不少風雨。當然,很多時候,還是有點厭煩這突如其來,頻頻造訪的雨。雨,終是太多了,也迷蒙了天空,曾有過的詩意,也逐漸淡去。
到了大西北,到了南疆,并且工作生活了幾年之后,領略了這里的干燥缺雨,忽然就生發了另一種感受。
一年四季,幾乎見不到一場豪雨。也見識過雨滴。那是在公路上疾馳。還沒聽到什么動靜,就聽當地司機說,看,下雨了!在他的指點下,才發現車窗擋風玻璃上散落著幾滴雨珠,渾濁黏稠。緊接著,又看見幾滴弱弱地飄打在窗玻璃上,怯怯的,像一只只懦弱的小昆蟲。后來也看見過雨勢稍微強盛些的,密密匝匝地從天而降,但很是短暫,飄落的雨,沉沒在虛土里,若有若無,顯得孱弱而又委頓。
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塵暴昏黃了紙頁。像一只巨大的繭,密封了整個世界。雨,那輕靈的雨,在深夜也突然來臨。以她透明的身軀,舍生取義。裹挾著猖狂的塵土,墜落,毫不猶豫。翌日,一個陽光的日子。破繭而出,仿佛鳳凰涅槃。我想追尋這一場雨,但她已幻化成一種傳奇。
于是我十分想念家鄉的雨了。
南方的家鄉的雨,春天,多半是淅淅瀝瀝的。飄灑在身上,有春天回歸、大地回暖的感覺,舔一舔,也有些微甜潤。而夏天,雨經常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晶亮清澈,對炎熱一陣鞭打,酷暑多少退卻了幾分。那種涼爽清冽是難以忘懷的。
但白天我能有一種期冀嗎?是的,想在喀什,淋一場家鄉的驟雨,這一次我不會撒腿就跑。南方的雨季里,有來自天朝的詔書,要讓戈壁變成一片雨巷。那縹緲中,還會走出一株株的丁香。就讓我自告奮勇,作一回喀什的舞者。在雨中濕漉漉地飛翔。
后來終于有機會回家鄉,一出機場就被濕潤緊緊相擁了。深秋的雨,也在與樹葉相嬉戲著飄落,撫摸著我的臉龐,撲打在我的衣裳。雖有一種蕭瑟之意,但我仍感覺心曠神怡,溫馨氤氳。
我迎了上去。沒有打傘,自然也不用雨披。
(《人民日報》2016年3月28日,有刪改)(1)結合選文,說說“我”對家鄉的雨的態度是怎樣變化的?【情感變化】
(2)結合選文說說家鄉的雨和新疆的雨有什么不同?【內容理解】
(3)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下面的語句。【句子賞析】
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塵暴昏黃了紙頁。像一只巨大的繭,密封了整個世界。
(4)請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談談選文末段的作用。【結尾作用】組卷:462引用:10難度:0.7 -
10.閱讀下面兩個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2021年有望成為“史上最快一年”?原來你的時間被“它”動了手腳 ①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月5日報道,目前,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逐漸加快,平均一天的時間將會比以往快0.5毫秒,2021年有望成為“史上最快一年”。報道稱,如果地球自轉速度繼續加快,為了與地球自轉的時間保持同步,世界各地的時鐘可能都需要重新調整,或將首次出現全球時鐘中刪除一秒的場景。
②你可能會覺得奇怪,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時間單位都是固定不變的,一年怎么就能變快?這刪除一秒又是什么鬼?
③各國之前采用的時間計量系統是以地球自轉為基準的天文時。天文時是借助天文觀測得到地球自轉的平均周期(也就是1日)的,然后將其等分為86400份,即一天有24小時,一小時有60分鐘,一分鐘有60秒。長期以來,學界一直認為地球的自轉速度很均勻,是一臺相當靠譜的時鐘,因此天文時就被作為當時通用的時間標準。
④但20世紀中葉之后,人們發現地球其實并不靠譜,其自轉的速率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一天的長度并非恒定不變。地核熔化、海洋和大氣的復雜運動、月球等天體的影響、潮汐的摩擦力和地球與月球之間距離的變化等,造成了每日地球自轉速度的不同。此外,全球變暖對高海拔地區的冰雪融化產生的影響,也會導致地球自轉速度加快,盡管影響有限。
⑤隨著量子理論的發展,科學家引入了原子時作為時間計量標準。
⑥相對于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天文時來說,原子時是均勻的計量系統,用原子時來衡量時間,本質是尋找一個穩定的周期現象。
⑦但是涉及到人類日常生活的周期性變化,則以天文時作為時間計量標準。
⑧為兼顧人類對天文時和原子時的需要,科學家們規定了協調世界時(UTC),也就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世界標準時間。它不與任何地區位置相關,也不代表此刻某地的時間。
⑨以原子時為標準,一天就是86400秒。由于地球自轉的速度不斷變化,從1820年至2015年,天文時的一天如果用原子時來衡量,平均有86400.002秒。這千分之二秒的誤差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差異會越來越大。為了讓二者的時間盡量保持一致,科學家在1972年,引入了閏秒系統。
⑩閏秒一般被安插在23時59分59秒,以我們所用的時間標準來說,下一秒應為0時0分0秒,但加入閏秒之后,時鐘則顯示為23時59分60秒,之后再進入0時0分0秒。
?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已經進行了27次閏秒調整,而這27次都是在等待趕不上趟的地球自轉,也就是說我們的時間一共增加了27秒。
?但是近幾年來,由于地球自轉速度正在加快。報道指出,發現過去50年里,地球完成一次旋轉所需的所間慢于86400秒(24個小時)。然而在2020年中,這一長期趨勢被逆轉,現在一天的時長常短于86400秒。2020年7月19日,這一天的時長比24小時縮短了1.4602毫秒——這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因此2021年或將出現全球時鐘中第一次刪除一秒的情形。
(有刪改)文本二
①古時候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是比較明確的時間單位,時間對于人類社會的作用僅僅是提示。
②在過去,每個國家對時間有不一樣的稱謂,想要清晰地“看到”時間就需要借助工具,日晷就是用來計時的器具之一。它的工作原理其實也很簡單,由于地球自轉,在地球上固定一處看向太陽,太陽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由此,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日晷上的指針即“晷針”的影子也是在不斷位移的,“晷針”的影子對應的辱面上的刻度就是當下的時間。
③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生活的需要,人們對于時間的準確度要求越來越高。后來,就有了對時間的全新定位。
④在對時間的研究中,“誕生”了秒,秒是全世界統一的時間單位,是國際單位制(SI單位制)中的七個基本量之一。人們將地球自轉一圈所用的時間定義為24小時,由于一小時等于60分鐘等于3600秒,將地球自轉一圈的距離除以86400就算出了一秒的時間單位。
⑤隨著科技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緊密,時間對于人類而言作用也越來越大。想要知道時間也不需要特地跑去看日辱,科技已經將時間“穿戴”在了身上,比如我們的手表、手機等。
(節選自《時間不再縹緲,它“無孔不入”》,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文本一第⑨段中的“盡量”不能刪去,該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
B.文本一第?段中的“這一長期趨勢被逆轉”中的“長期趨勢”指代的是地球自轉速度正在加快。
C.人們對時間的計量標準有三種:天文時、原子時和協調世界時。
D.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時間對人們來說,已不僅僅起提示的作用,人們對時間的準確度要求越來越高。
E.文本一主要使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用約數說明了一天的具體時間和長短變化。
(2)文本一是如何條理清楚地解釋說明“2021年或將出現全球時鐘中第一次刪除一秒的情形”的原理的?請簡要分析。
(3)文本一第③段和文本二第④段都說明了一天的時間,其說法和目的有何不同?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組卷:26引用:6難度:0.4
四、名著閱讀及語言運用(7分)
-
11.名著閱讀。
兩周前看完《卓別林自傳》,對1910至1954年間的美國有了一個初步認識,那種物質文明給人的影響,確非我們意料所及。一般大富翁的窮奢極欲,我實在體會不出有什么樂趣可言。那種哄鬧取樂的玩藝兒,宛如五花八門、光怪陸離的萬花筒,在書本上看看已經頭暈目迷,更不用說親自經歷了。像我這樣,簡直一天都受不了:不僅心理上憎厭,生理上、神經上也吃不消。
(1)以上材料出自《
(2)閱讀了這部書后,你能看出書中的父子之間除了血肉相連的父子關系,還是什么關系?組卷:113引用:2難度:0.8 -
12.在你的記憶寶庫中,是否也留存著上文一樣精彩瞬間?是否也有平凡而偉大的形象(母親、父親或其他)定格?請用你的筆告訴我們吧,那一定是很感動人心的。
組卷:8引用:1難度:0.8
五、作文(50分)
-
1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作。
父母、老師那暖暖的愛,朋友、同學那默默的關懷,一本好書給予我們的感動,一片落葉帶給我們的情思……都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滋養著我們的生命。
請以“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
(1)請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詞語,如“感動”“溫暖”“詩意”等;
(2)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融入情感,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3)書寫工整,不少于600字;
(4)不得抄襲、套作;不得出現真實姓名或校名。組卷:93引用:9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