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1 14:0:12
一、積累(22分)
-
1.同學們,請賞讀右邊這幅書法作品,按要求完成任務。
(1)依據“字體一致,和諧美觀”的原則,填入空格中的“強”字最恰當的一項是
(2)將這幅書法作品內容用楷書正確、規范、端正地書寫在田字格內。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根據拼音寫漢字。
青春是一段狂舞,在旋轉、跳躍中閃射出道道星光,飛揚起四射的活力;在火烈的熱情中舞動,飛濺起的每一道火花都是青春的印記。piān組卷:0引用:1難度:0.8 -
3.古詩文名句默寫。
“歌以詠志,詩以傳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的“組卷:1448引用:3難度:0.8 -
4.閱讀下面的材料,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列出兩三個寫作的主題。
匆匆趕路的貓頭鷹遇到斑鳩。斑鳩問它:“你要到哪兒去?”貓頭鷹回答:“我打算搬到東方去。”斑鳩不解地問:“為什么呢?”貓頭鷹說:“這里的人都討厭我的叫聲。”斑鳩說:“你只要改變自己的叫聲就可以了。如果不改變你的叫聲,即使到了東方,還是會惹人討厭的。”組卷:2引用:1難度:0.9
二、閱讀(55分)
-
5.名著閱讀。
艾青是一位視寫作如生命,一生追求崇高精神生活的詩人。他通過艱苦卓絕的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把一個時代一個民族心靈深處的聲音傳達給我們,傳達給世界,發人深思,讓人銘記。
(1)艾青被譽為“土地的歌者”和“太陽與火把”的歌手,是因為艾青詩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
(2)請結合《我愛這土地》這首詩歌,分析“土地”意象的作用。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6.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問題。
洪教頭把棒來盡心使個旗鼓,吐個門戶,喚做把火燒天勢。見他卻才棒法怯了,肚里平欺他做,提起棒卻待要使。柴進叫道:“且住。”叫莊客取出一錠銀來,重二十五兩,無一時,至面前。柴進乃言:“二位教頭比試,非比其他,這錠銀子權為利物。若是贏的,便將此銀子去。”柴進心中只要林沖把出本事來,故意將銀子丟在地下。洪教頭深怪林沖來,又要爭這個大銀子,又怕輸了銳氣,把棒來盡心使個旗鼓,吐個門戶,喚做把火燒天勢。林沖想道:“柴欠官人心里只要我贏他。”也橫著棒,使個門戶,吐個勢,喚做攏草尋蛇勢。洪教頭喝一聲:“來,來,來!”便使棒蓋將入來。林沖往后一退,洪教頭趕入一步,提起棒又復一棒下來。林沖看他步已亂了,被林沖把棒從地下一跳,洪教頭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轉,那棒直掃著洪教頭臁兒骨上,撇了棒,撲地倒了。柴進大喜,叫快將酒來把盞。眾人一齊大笑。洪教頭那里掙側起來?眾莊客一頭笑著扶了。洪教頭羞顏滿面,自投莊外去了。
(1)上文選自《水滸傳》第九回,原文回目是:柴進門招天下客,
(2)這段文字在人物的性格化方面頗為精彩,請就選文中描寫人物的動作和語言分析林沖性格特點。
(3)文段也顯示了作者語言的藝術特色,請你結合選文賞析。組卷:5引用:1難度:0.5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前方高滄海??①游人如織。
??②槐花村的指示牌從很遠的地方就有,無論從哪個方向來,總有一雙熱情洋溢的手在拐彎處指明方向,它掛在路燈桿上,不斷地提示著,前方二十公里,前方十公里,前方一公里,前方二百米。
??③老爹打量一下天空,晴朗明凈。
??④有個男人扛了相機,他躺下,他蹲著,他半仰著上身,他站起來,鏡頭中老爹家的槐花,時而如一掛瀑布飛流而下,時而在太陽的光芒里隱藏全身,只留一個花瓣鑲著金邊,晶瑩剔透。
??⑤男人不盡興,他攀上老爹家的樹,樹頂像一座座開滿花朵的小山丘,從身邊綿延而去;直到白霧繚繚繞繞的遠處。男人張開胳膊,長長地喊一聲:啊——
??⑥老爹說,你快下來,快下來,驚了花。
??⑦老爹張開手,像要接住落花一般,他果真就接到了幾片零零碎碎飄落下來的花。老爹突然感到氣憤,他對男人說,你走!
??⑧男人很不解,不就是掉了幾瓣花嘛,這滿樹的花!但他還是背上相機走了。
??⑨眼看著男人搖搖擺擺真的走了,老爹一陣悵然。想好的呢,請這個男人拍一拍自己坐在槐樹下或者站在槐樹下的樣子。一棵棵槐樹上的花朵,像一串串小燈籠,就連樹下的雞窩鴨巢和吃飯木桌也都像開了花。現成的槐花蜜酒,現成的下酒菜,青皮鴨蛋,小蔥配上嫩豆腐,槐花樹下請這個男人對酌,自然而然就如槐樹開花,涓涓而來。而此刻,他竟趕男人走了。
??⑩老爹長嘆一聲。
???穿過熙熙攘攘的人流,老爹站在前方二百米的指示牌下,他似乎看到,兒子正從城里出發,前方五十公里,前方二十公里,前方一公里,前方二百米,兒子站在他面前說,爹。
???老爹抹抹臉,天空暗淡了許多,有些灰色的云塊浩浩蕩蕩地壓過來,平地上旋起來一股黃風,刮得老爹瞇起眼。老爹心中一陣絕望,槐花花期,風吹花,雨打花,風雨過后,花期也就到了尾聲。而城里的兒子,他還沒來。
???灰色的云過去了,黃色的風順著村莊的大路跑遠了。也就是一袋煙的工夫,天空重現清澄,老爹長噓一口氣,還好,還好,風雨只是路過。
???天一直晴著,老爹的心卻總是提著,按以往,立夏之前,一定會來一場風雨,立夏的風雨正在來的路上,前方二百公里,前方一百公里,前方五十公里,老爹隱隱地焦躁。
???城里的兒子終于在風雨之前來了。他帶著一大家子人涌到老爹家門口時,老爹還以為又來了一撥游客。
???親家公親家婆也跟著來了,他們握著老爹的手說,槐花村,好,好!親家婆像詩人一樣說,槐花村值得來一次再來一次,是個可以來很多次的地方。
???老爹帶領他們游覽槐花村,他特意繞到田木大家,槐花村的槐樹都開白花,田木大不知在哪兒淘來一棵開紅花的槐樹。有人悄悄擄走了大半棵樹上的花瓣,田老頭叉著腰守在槐樹下,一臉怒氣,看見老爹他也不愿理了。
???老爹邀請親家用餐,親家婆說,孩子們忙,明年再來聚。親家公邀請老爹也要及早去城里做客一回才好,城里雖沒有槐花,但城里有牡丹花園,有郁金香花展,不比鄉下的槐花差。
???兒子走了,兒子只是在進家時喊了他一聲爸,走時又說了聲,爸,別送了,回吧。老爹心里酸溜溜的,龜兒子叫親家公爸爸,比喊他爸順溜多了。
???風雨敲窗,老爹飲下幾盅去年釀的槐花蜜酒。最好的花期兒子看到了,親家看到了,風來何妨,雨來又何妨?他數算著日子,這是五月,然后是六月、七月……到明年的槐花節還將是整整一年,他嘆口氣,翻一個身沉沉睡去,枕上隱約一片風雨一片簌簌落花聲。
(1)小說情節一波三折,請加以梳理,在橫線上填入相應內容。
①
②
(2)賞析文中第?段中畫線的句子,請以第一人稱寫出老爹當時的心理活動。
也就是一袋煙的工夫,天空重現清澄,老爹長噓一口氣,還好,還好,風雨只是路過。
(3)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的題目為“前方”,在文中反復出現,既使文與題相呼應,又隱含了人物內心的情感,從而強化了小說的主題。
B.第⑦段中老爹對于男人爬上去碰落了花的行為感到氣憤,主要是因為他對這些游客一心只想拍照卻不懂得愛護自然環境感到不滿。
C.選文第⑨段老爹想象著與一位陌生的客人一起對酌的情景,以樂襯悲,反襯出現實中老爹無比的孤寂落寞,呼應小說結尾老爹獨飲的畫面。
D.小說環境描寫細膩唯美,反映的現實主題卻令讀者內心沉重,體現出文章的匠心獨運。
(4)文章最后一段的描寫,老爹的情感是很復雜的,請簡要概括這一段包含了老爹的哪些情感,并說說讀完本文后你的感想。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快遞“送貨不到家”,問題出在哪兒材料一:
據報道,2021年11月21日,重慶市萬州區一位79歲的老人在取快遞后上樓的途中猝死。事發后家屬認為快遞單上標明送貨上門,但快遞員卻沒有履行責任,導致老人在獨自搬重達22斤快遞上樓的過程中猝死。事件在網上公開后,引起熱議。
老人家的監控視頻顯示,2021年11月21日下午3點半,老人接到快遞電話,在確認地址時,快遞員表示自己在小區垃圾桶旁邊位置。但據快遞公司提供的通話錄音,老人并未表明要將快遞送上樓。
材料二:
《北京青年報》記者咨詢了幾家涉及“快遞不上門”質疑最多的快遞公司的幾位一線快遞小哥。其中一家快遞公司的焦先生表示,自己負責的片區不大,平均每天快遞件數只有300左右。“如果把快遞放在代收點或者驛站,收入近乎減半,萬一收到'不上門’的投訴,這一天都白干,所以能不放在驛站的,我都不會放,只有實在沒時間送,才會花這個錢。”焦先生說。
“上門”條件多給送件添壓力。另外一家快遞公司的顧先生負責的片區比焦先生多了兩倍不止,包括3個高層小區、1個公園、2家公司和部分散戶“外圍”。他說,雖然小區大,住戶多,但住在這里的大部分都是上班族,白天家里很少有人。如果小區安保比較完善,想要上樓送件,首先要確保電話有人接通,保證家里有人,沒人的要和顧客確定送貨時間,一棟樓幾百家住戶,很難將送貨時間統一。另外,送件還要找到樓里的保安,抵押鑰匙,借電梯卡、簽署保證書才能上去。送貨上門的先決條件如此多,自然也給送件帶來壓力。
材料三:
收貨地址填的是門牌號,拿快遞卻要去快遞柜或快遞驛站,這樣的現象,如今變得越來越普遍。
從規定上看,這一現象是違法違規的。如2019年開始實施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就明確規定,智能快遞箱使用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當征得收件人同意。就此而言,許多快遞公司的做法顯然是違規了。
有專家認為,多年來,在電商領域,快遞公司通過以價換量逐步形成了寡頭壟斷競爭態勢,快遞價格低,快遞公司只能通過壓縮快遞員單票派費縮減成本,而快遞員的工作量卻有增無減。最終損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
必須承認,快遞無法送上門有其現實原因。比如,出于防疫需要,去年以來一些地方很多快遞員甚至都無法進小區,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快遞公司試探消費者接受程度的一個機會,于是有意無意將“快遞不上門”發展為潛規則。
(1)根據材料內容,下列不屬于快遞員不上門原因的一項是
A.快遞代收點或驛站比較普遍,可以代收快遞。
B.快遞員工作量大,時間緊,沒有時間快遞上門。
C.小區安保措施完善,快遞員上門有很復雜的程序。
D.出于防疫需要快遞無法進小區,無法快遞上門。
(2)請你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內容,在下面的橫線上補全情境中的人物對話。
時間:周日下午
地點:家中
快遞員:您好,我是快遞員。這里有您的一份快遞,請問我可以將它放在快遞驛站嗎?
媽媽:
快遞員:好的,沒問題,待會兒我給您送到家。
(3)請你根據材料內容,思考改變“快遞不上門”的潛規則,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9.閱讀下邊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①
柳宗元
宦情②羈思③共凄凄,春半④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注釋】:①此詩為柳宗元被貶柳州后所寫。②宦情:做官的情懷。③羈思:滯留異鄉的思緒。④春半:春天的中間,即二月。
(1)通觀全詩,是什么原因讓詩人產生“春半如秋”的感覺?
(2)詩中的“亂”字用得精當,耐人尋味,請作簡要分析。組卷:157引用:4難度:0.7 -
10.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陶淵明《桃花源記》)【乙】 春風掛帆,西視點蒼①如蓬萊、閬苑②,雪與花爭妍,山與水競奇,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且點蒼十九峰中,一峰一溪飛流下洱河。而西崖之上,山麓之下,一郡居民咸聚焉。四水入城中,十五水流村落,大理民無一垅半畝無過水者,古未荒早,人不識桔槔③。又四五月間,一畝之隔,即倏雨倏晴雨以插禾晴以刈麥,名“甸溪晴雨”。其入城者,人家門扃④院落,捍之即為塘,甃⑤之即為井。謂之樂土,誰曰不然?余游行海內遍矣,惟醉心于是,欲作菟裘⑥,棄人間而居之。
(節選自王士性《廣志繹》)【注】①點蒼:點蒼山,又名蒼山、靈鷲山。②蓬萊、閬(làng)苑: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③桔(jié)槔(gāo):汲水工具。④扃(jiōng):關門。⑤甃(zhòu):用磚砌。⑥菟(tù)裘:指告老退隱之地。
(1)【甲】文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一名潛,字
(2)下面句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欲窮其林 窮:盡 B.才通人 才:僅僅、只 C.延至其家 延:稍后 D.欣然規往 規:打算,計劃
即倏雨倏晴雨以插禾晴以刈麥
(4)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山麓之下,一郡居民咸聚焉。
(5)【甲】文善用伏筆,請找出其中一處并結合具體內容分析其作用。
(6)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交代了時間、地點和人物身份,“忽逢桃花林”中一個“忽”字使節奏變快,引起讀者對下文的好奇。
B.【乙】文“雪與花爭妍,山與水競奇”一句通過描寫作者所見積雪與山花爭奇斗艷、山巒與河水互相比美的景象,展示了點蒼山的優美風光。
C.【甲】文由近及遠,讀此文時而奇,時而喜,時而疑,時而驚,跌宕起伏,搖曳生姿;【乙】文由遠及近,先遠觀,再近看,步步深入。
D.【甲】【乙】兩文中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和點蒼山都堪稱一方“樂土”,使人心馳神往。
(7)【甲】【乙】兩文都描寫了自然風光,但作者表達的情感卻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組卷:44引用:2難度:0.5
三、寫作(8+60分)
-
11.請仔細閱讀如圖的漫畫(畫面文字:如果有一天我們能相遇,我一定會告訴你,山河猶在,國泰民安),試說說這幅漫畫的寓意。
組卷:7引用:4難度:0.5 -
12.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瑞典醫生斯坦利?庫尼茨年輕的時候,曾試圖穿越撒哈拉沙漠。進入沙漠腹地的當晚,一場風暴使他變得一無所有:向導不見了,滿載著水和食物的駝群消失了,連那瓶為慶祝自己36歲生日而準備的香檳也灑得一干二凈。死亡的恐懼從四面八方涌來,他的手神經質地伸進衣服口袋:“蘋果!”斯坦利從絕望中清醒過來,“我還有一只蘋果!”幾天后,奄奄一息的他被土著人救起。令他們大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手中攥著一個雖然完整但已干癟得不像樣子的蘋果,它被攥得那么緊,以至于誰都無法從他手中取出。上個世紀初,這位一生中不乏傳奇色彩的老人去世了。彌留之際,他為自己擬寫了這樣一句墓志銘:我還有一個蘋果。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表達真情實感;
(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3)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
(4)文章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組卷:2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