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撫順市望花區雷鋒中學、第十八中學七年級(下)第一次質檢語文試卷

          發布:2025/7/1 14:0:12

          一、積累與運用(滿分25分)

          • 1.下面對《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67引用:1難度:0.5
          •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有趣的人,對生活抱有大愛。有時,即便身處_____,他們也能過得興致盎然;即便眼前滿是茍且,他們_____總能找到詩和遠方。蘇軾就是個十足有趣的人,被貶官后,他沒有_____,_____發現了生活的真和趣。

            組卷:98引用:2難度:0.6
          • 3.下列關于語法知識及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4.下列詞語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5.名著閱讀。
                  有同學發現:讀《紅星照耀中國》就像從平面鏡中看客觀世界,讀《昆蟲記》就像從顯微鏡中看微觀世界,讀《駱駝祥子》就像從放大鏡中看縮小的現實世界。請從《紅星照耀中國》《昆蟲記》中任選一部,結合內容,參考示例,說說該同學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
            【示例】讀《駱駝祥子》就像從放大鏡中看縮小的現實世界,因為作者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展現出一個黑暗的舊社會。例如,通過敘述祥子大半生夢想的破滅,以及最終的悲劇結局,從而揭露一個充滿壓迫、剝削、腐敗的黑暗社會。

            組卷:244引用:9難度:0.8
          • 6.1984年,詩壇泰斗——艾青被提名為諾貝爾獎候選人,當時西班牙的戈麥斯、巴西的亞馬多等一些有識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與全世界親切地匯合,諾貝爾文學獎應當頒給艾青!但結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榮獲201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請你擬寫一則頒獎詞,概述其主要事跡,點出其精神品質。(80字左右)

            組卷:89引用:15難度:0.7
          • 7.用課文原句填空。
            (1)無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會當凌絕頂,
             
             (杜甫《望岳》)
            (3)
             
            ,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4)白頭吊古風霜里,
             
             (陳與義《登岳陽樓》)
            (5)
             
            ,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6)親小人,遠賢臣,
             
            (諸葛亮《出師表》)
            (7)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關雎》)
            (8)
             
            ,然后有千里馬。  (韓愈《馬說》)
            (9)人生道路上,有明媚的春光,亦會有無情的風雨……古詩中有許多警句能夠在我們遭遇人生的風雨時,帶給我們以精神的力量,讓我們看到希望。請你寫出這樣的句子:
             
             

            組卷:11引用:2難度:0.8

          二、閱讀(滿分55分)

          • 8.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16引用:1難度:0.8
          •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
                  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
            【注釋】①回:顏回,孔子弟子。②蚤:同“早”。③慟(tong):極度悲哀。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①學而習之
             

            ②思而不學則
             

            ③門人
             

            ④今也則
             

            (2)下列句中加點的“而”與“人不知而不慍”中“而”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溫故知新
            B.博學篤行
            C.學不思則罔
            D.相委
            (3)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4)從【甲】【乙】兩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顏回是一個怎樣的人?

            組卷:152引用:4難度:0.5
          • 10.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
            掬捧泥土??①閑靜下來,目光投向窗外,看到天邊有無限的意象。此刻正是:山謐人靜,兩相遙應。這情景觸動心底柔軟的部分,心掙脫熟悉而煩躁的生活,飛向有著牛糞香,有炊煙味,有雞鳴犬吠、犁耙水響的山村。那片土地至今還那么肥沃,還那么溫情,讓迷失的我能夠找到精神寄托。
            ??②鄉間的悠閑是難以打擾的悠閑,鄉間的小確幸也總是冷不丁就會降臨,有些新鮮從腳下冒出。一腳下去,踩在酥軟的水田里,從腳丫到心頭,傳遞的是通透、舒適與暢意。加入插秧行列,低頭倒退,天空就在手下。含著汗滴親手栽下的秧苗,眼見得它歪歪斜斜,弱不禁風,難堪陽光熾曬。可是沒過幾天,那單瘦的嫩苗卻在泥土里站穩了根,挺直了腰。再過些時日,田間便綠油油一片,那稚嫩青蔥的蓬勃,如同嬰兒般清純可愛。風過處,秧苗竟輕輕舞動身姿向人示意。
            ??③與土地親近久了也會日久生情,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欣悅便從心頭舒展。在翻過的土地上,隨手丟下一粒瓜子,一時不知它掉進了石縫還是進了雞肚。過段時間,不經意間竟發現它茁壯成一串藤蔓,從墻腳攀沿而上,爬滿棚屋,紅紅綠綠鋪天蓋地,著意裝扮著茅屋草舍。坐于涼亭的我,微風拂拂間感受著瓜豆一撥一撥的芬芳,看花兒開謝,花落蒂結,心里一絲絲甜美在蔓延,一點點的閑愁煙消云散。這些無意間生長在房前屋后的植物,年復一年地定期萌發,拓展,吐蕊,捧上鮮美之果,幾乎忘了日月更替,忘了寒暑交織,忘了受過的傷害。它們的悄悄生,默默長,不動聲色地與人為伴,供人品嘗,有父輩的如山之韌,如水之慈愛。
            ??④家鄉就如同我進入夢鄉后的酣睡,是那么寧靜。
            ??⑤山是我踏進去就忘了自我的地方,我仿佛也變成了山中一物,被大地更緊密地擁抱住。深谷里一株蘭草,春風一吹,便蘇醒過來,舉著暗香向山野致意,透骨的芬芳從山這邊吹到山那邊,遠遠地吸引人尋覓那叢蔥綠、那縷香、那掬土。其時,我在山間砍柴,每嗅蘭香,就心里一喜,知花香的地方離清泉必不遠。也許是,在炎熱之夏,山泉無流淌聲,差了蘭花使者傳達善意吧?大山里勞作,是不曾干渴著人的。與山相親相近幾十年,我感念山:無論是誰,無論再苦再累再餓,在山里都會得到好的眷顧。
            ??⑥在鄉間,抬頭見到的是藍天白云,閉眼所觸即鳥語花香,俯身感受的是大地的安穩大氣。一切皆天遂人愿,自在和順,自然而然。大自然恰如天然空調,營造著人類舒適的居住環境。有幾年盛夏,差不多就成了規律——上午晴朗,午間下雨,老天就是那么善意地體貼人,生怕苦了大地上生存著的生靈。
            ??⑦離開土地久了,心里總想到土地的神奇,土地的溫存,土地的博愛與親切。總是懷想赤腳走在鄉間小路的情景。人與土地原始地相處著,輕柔地親近著。土地養人,人也養土地,多么自然和諧。農人一門心思用在耕作土地上,精耕細作,悉心呵護。土地也分外知冷知熱,知恩圖報。如果是夏季淡了收,那么秋季一定會豐實的。土地總不至于讓勤勞的人有歉收之憂,饑餓之慮。人與土地,那根本就是一種非常平實,非常溫順自然的相處。
            ??⑧人不哄地皮,地不哄人肚皮。費了體力,操了心思,流下汗水,土地就會給人歡欣鼓舞的景象。干著農活,心無旁騖,累了就鋤頭充擔當枕,懶散地躺在山上草地里,用心聆聽大地囈語,無欲無求地享受那份寧靜,心里有莫大的滿足。感謝上天,讓我生長在江南大地,品一方風水寶地,放眼是綠連著綠,山纏著山,云牽著云,水流著水,天藍著天。一群淳樸的鄉民,生活在大自然偉大而深厚的愛里,沒有大悲大喜,沒有紛爭與過高的欲求,這才是真正的田園生活。
            ??⑨“身心安處為吾土,豈限長安與洛陽。”白居易一生飄零,怕是對故土有著更深的懷戀吧。于我,則幸也,從未真正離開過泥土,甚至我就是樸實如土的人。泥土雖卑微,卻有不息的生機,豐富了平凡人生,同樣豐富了江山。
            ??⑩我怎能不掬捧泥土,心懷感恩呢!
            (文/孔帆升,根據命題需要有刪改)(1)閱讀第①段,請簡要概括“山村”的特點。
            (2)閱讀第②段,說說“鄉間的小確幸也總是冷不丁就會降臨”這句話中加點詞“小確幸”指的是什么,請簡要概括。
            (3)閱讀第③段,說說你對“有父輩的如山之韌,如水之慈愛”這句話含義的理解,請簡要概括。
            (4)閱讀④~⑩段,說一說我為什么“掬捧泥土,心懷感恩”,請簡要概括。

            組卷:74引用:6難度:0.5
          • 1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題。
            ??2019年,影視劇《小歡喜》爆火,劇中的喬英子因為受不了媽媽的打壓式教育,一度崩潰到要逃離媽媽,不過最終結局圓滿,媽媽發生轉變,選擇了尊重、支持女兒的夢想。主持人董卿曾在節目中坦言,父母從小就對自己高要求、嚴要求,這激勵董卿迅速成長,雖然也曾埋怨過父親的嚴厲,但也會感謝是這份嚴厲成就了現在的她。
            ??有人在打壓教育中逆勢成長,有人在打壓教育中變得自卑、痛苦。關于打壓式教育,大家怎么看?近日,某調研機構發起一項針對“父母打壓式教育”的網絡調查,共收回了2182份數據,最終的答案超出想象。
            材料一【打壓式教育現狀及危害】
            ??中國有句俗話,“棍棒底下出孝子”。數據顯示,或多或少受到過父母打壓式教育的比例高達88.61%,絕大多數時候都被父母打壓的比例達15.19%,從未受到打壓教育的僅占11.39%。
            ??同時,數據還可以看出,經常被打壓教育和有時會受到打壓教育的人群以男士居多。父母的打壓式教育,以大家最熟悉、也最反感的“別人家的孩子”最多,占比50.37%。犯錯后被貶低、很少被夸獎、諷刺否定你的想法分別占比37.1%、33.46%、25.53%。
            ??打壓式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忽視。數據顯示,經常受到打壓式教育的孩子,長大后會暴躁、缺少耐心(46.53%),叛逆、自暴自棄(41.97%),低自尊、不自律(39.84%),自卑、自我否定(35.96%),缺乏安全感并影響親子關系(34.99%)。

            材料二【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被打壓教育及采取的應對方式】
            ??即使這樣,經常受到打壓教育的孩子,會怨恨父母嗎?數據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數據顯示,52.94%的人認為父母這種教育方式是為了督促孩子向優秀的人學習,認為是希望孩子能自省自查的占46.35%,還有 41.05% 的人認為是父母的攀比心作怪。面對父母的打壓,更多人用鍛煉抗壓能力(40.09%)、適當遠離(36.77%)、經濟獨立(33.75%)、自我鼓勵(30.83%)、適當理解父母(27.91%)等方式來調節自己。

            材料三【打壓式教育會影響“下一代教育”嗎】
            ??打壓式教育,可以說是上一代父母的“通病”,他們總是不直接表達自己的意思,明明想夸獎,開口卻是反話,久而久之導致親子關系不冷不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在成為父母之后,往往會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彌補曾經的“感情缺失”。數據顯示,在經常被打壓的人中有65.09% 表示絕對不會打壓自己的孩子,在有時受打壓和偶爾受打壓的人群中表示絕對不會打壓自己的孩子的人分別占比 48.01%、43.09%。值得注意的是,經常被打壓的人中有1.42% 表示會對自己的孩子采用打壓式教育。數據還顯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對孩子進行打壓式教育,離異家庭的養育人對孩子采取打壓式教育的比例占14.93%,明顯高于未婚(1.8%)和已婚(1.61%)。

            材料四【有原則的鼓勵式教育,更利于成長】
            ??近年來,鼓勵式教育備受新一代父母的推崇。數據顯示,51.06% 的人認為鼓勵式教育更有效。
            ??在輕松、鼓勵和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不僅更自信,與父母的關系也更親密。但值得注意的是,鼓勵式教育不是沒有理由的表揚,更不是沒有原則的認可與溺愛。
            ??其實,不管選擇哪種教育方式,都各有利弊,需要靈活處理。
            ??每個孩子的家庭環境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或者事情的具體情況來引導、教育孩子。
            班級開展“家庭教育方式交流”主題家長會,你參與收集整理了以上材料,還需要和籌備小組的同學共同完成以下任務。
            (1)根據材料二的內容,針對“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被打壓教育及采取的應對方式”這一問題,你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2)仔細觀察圖一和圖三,你能得出哪些結論?
            (3)家長會的最后環節,你將作為學生代表,以“選擇恰當的教育方式,促進孩子的成長”為主題進行總結性發言,請把你的發言稿寫下來。
            寫作提示:①結合材料;②不少于100字。
            ??人生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才是不容易;友誼總需要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
            ——馬克思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12.少年護城河      ①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華曾經是“死對頭”。原因其實很簡單,大華倒霉就倒霉在他是個“私生子”,他一直跟著他小姑過,他的生母在山西,偶爾會來北京看看他,但誰都沒有見過他爸爸,他自己也沒見過。這一點,是公開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②當時,學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個黑孩子》的歌,其中有這樣一句歌詞:“我是一個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我給改了詞兒:“我是一個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處……”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著主兒即“私生子”的意思,我故意唱給大華聽,很快就傳開了,全院的孩子見到大華,都齊聲唱這句詞。現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惡,就是這樣簡單,又是這樣偏頗,真的是欺負人家大華。
                  ③大華比我高兩年級,那時上小學五年級,長得很壯,論打架,我是打不過他的。之所以敢這樣有恃無恐地欺負他,是因為他的小姑脾氣很烈,管他很嚴,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個孩子打架了,不問青紅皂白,總是要讓他先從他家的膽瓶里取出雞毛撣子,然后撅著屁股,結結實實挨一頓揍。
                  ④我和大華唯一一次動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學之后。因為被老師留下訓話,出校門時天已經黑了。從學校到我們大院,要經過一條胡同,胡同里有一塊刻著“泰山石敢當”的大石碑。由于胡同里沒有路燈,漆黑一片,經過那塊石碑的時候,突然從后面躥出一個人影,餓虎撲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痛拳頭如雨,打得我鼻腫眼青,鼻子流出了血。等我從地上爬起來,人影早沒有了。但我知道除了大華,不會有別人。
                  ⑤我們兩人之間的“仇”,因為一句歌詞,也因為這一場架,算是打上了一個“死結”。從那以后,我們彼此 再也不說話,即使迎面走過,也像不認識一樣,擦肩而過。
                  ⑥沒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親突然去世了。父親回老家滄縣給我找了個后媽。一下子,全院的形勢發生了逆轉,原來跟著我一起沖著大華唱“我是一個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處”的孩子們,開始齊刷刷地對我唱起他們新改編的歌謠:“小白菜呀,地 里黃喲;有個孩子,沒有娘喲……”
                  ⑦我發現,唯一沒有對我唱這個歌的,竟然是大華!
                  ⑧我很想和他說話,不提過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說說游泳世界冠軍就好。好幾次,碰到一起了,卻還是開不了口。再次擦肩而過的時候,我看見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動了動。
                  ⑨一直到我上了中學,和他一所學校,參加了學校的游泳隊,由于他比我高兩年級,老師指派他教我總也學不規范的仰泳動作,我們才第一次開口說話。這一說話,就像開了閘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過去那點兒事,就像沙子被水沖得無影無蹤,我們一下子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童年的心思,有時就是這樣窄小如韭菜葉,有時又是這樣沒心沒肺,把什么都拋到腦后。只是,我們都小心翼翼的,誰也不去碰過去的往事,誰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媽這令人厭煩的詞眼兒。
                  ⑩大華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從山西趕來,要帶著他回山西。那天放學回家,剛看見他的生母,他扭頭就跑,一直跑到護城河邊。他的生母,還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過去,卻只看見河邊上大華的書包和一雙白力士鞋,不見他的人影。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晚上,也再沒有見他的人影。大華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來,大家也都以為大華是投河自盡了。
            橫線以內不許答題
            ?我不信。我知道大華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開,也不會選擇投水。夜里,我一個人又跑到護城河邊,河水很平靜,沒有一點兒波紋。我在河邊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一口氣,雙手在嘴邊圍成一個喇叭,沖著河水大喊了一聲:“大華!”沒有任何反應。我又喊了第二聲:“大華!”只有我自己的回聲。心里悄悄想,事不過三,我再喊一聲,大華,你可一定得出來呀!我第三聲大華落了地,依然沒有 回應,一下子透心涼,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了。
            ?就在這時候,河水有了“嘩嘩”的響聲,一個人影已經游到了河中心,筆直地向我游來。我一眼看出來,是大華!
            ?我知道,我們的友情,從這時候才是真正的開始。
            ?一直到現在,只要我們彼此誰有點兒什么事情,不用開口,就像真的有什么心靈感應一樣,保證對方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在面前。我們兩人都相信,這不是什么神奇,是真實的存在。這個真實就是友情。羅曼?羅蘭曾經講過,人的一輩子不會有那么多所謂的朋友,但真正的朋友,一個就足夠。
            (1)請從“我”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脈絡。(每空8個字)
            ①篡改歌詞,欺負大華-②
             
            -③母親去世,遭受欺負-④
             
            -⑤深夜尋訪,找到大華
            (2)大華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動了動”,這個細節表現了大華怎樣的心理?
            (3)請結合語境,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我發現,唯一沒有對我唱這個歌的,竟然是大華!
            (4)文中有多處地方相互照應,請選擇兩處抄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5)“我”和大華,為什么能夠成為“真正的朋友”?請結合全文回答。

            組卷:68引用:3難度:0.5

          三、寫作(滿分40分)

          • 1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作。
                  父母、老師那暖暖的愛,朋友、同學那默默的關懷,一本好書給予我們的感動,一片落葉帶給我們的情思……都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滋養著我們的生命。
                  請以“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
            (1)請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詞語,如“感動”“溫暖”“詩意”等;
            (2)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融入情感,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3)書寫工整,不少于600字;
            (4)不得抄襲、套作;不得出現真實姓名或校名。

            組卷:93引用:9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