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13課 唐詩五首 使至塞上》2021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5/7/1 22:0:12

          一、選擇題。

          • 1.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637引用:8難度:0.8

          二、句子默寫。

          • 2.根據上下文的提示,完成默寫。
            (1)水是文人心中意趣豐富的景致。如《錢塘湖春行》中的①“
             
            ,
             
            ”,描繪了春雨之后,錢塘湖湖水初漲,水面與云氣相接的水態天容;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②“
             
             
            ”,描摹了洞庭湖水令人震撼的磅礴氣勢;《小石潭記》中③“
             
            ,
             
            ”,借魚兒的自由游弋,從側面寫出了水的清澈見底。
            (2)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掃離別的千古愁云,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堪稱送別詩中的不朽經典。請將這首詩的后四句默寫出來。
             
            ,
             
            。
             
            ,
             
            。

            組卷:6引用:2難度:0.5

          三、對比閱讀。

          • 3.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問題。
            以下是小墅的一次古詩文學習經歷的展板,請你一起參與。
            他的詩作
            【甲】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做批注,可以探究核心詞】
            “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風光的贊賞。
            【做批注,可以質疑關鍵詞】
            詩中的“古風存”,具體表現是:            
            他的“書窩”
            【乙】書巢記
                  陸游
                  吾室之內,或棲于櫝,或陳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痛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而風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邪?”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果也!
            【注釋】①櫝(dú):木柜,木匣,這里指書櫥。②陳:陳列。③妻子:妻子兒女。④覿(dí):見,相見。⑤間:間或,偶爾。⑥槁(gǎo)枝:枯干的樹枝。⑦輒:就,⑧引:邀請。⑨信:確實。
            【做批注,可以聯系課內外】本文和《陋室銘》都通過寫書屋來寄托自己的志趣,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布置展板的過程中,有部分同學對材料內容不理解,請你幫忙解答。
            (1)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詩歌寫的是詩人游村的見聞和感受,整首詩無一“游”字而處處切題。
            B.詩歌前兩句渲染豐收之年農村歡悅的景象,也道出了農家待客的熱情。
            C.詩歌五、六句生動地描摹了一幅春社之后寧靜而古樸的鄉村生活畫卷。
            D.詩歌結尾兩句寫詩人游興未盡,表達詩人對鄉村生活喜愛與向往之情。
            (2)解釋加點詞。
            加點詞 方法提示 解釋(填寫文字)
            乃引客觀之 關聯教材:持就火煬之(《活板》) A就
             
            俯仰四 查閱詞典:①回頭:回頭看。②視:看。③看望:拜訪。④副詞,但;卻;反而。 B顧
             
            入又不能出 結合語境。 C既
             
            (3)下列對“他的‘書窩’”中畫波浪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
            B.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
            C.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
            D.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
            (4)把展板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此非吾所謂巢者邪?
            ②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請你完成“他的詩作”展板。
            (5)請借鑒對詩作首聯的批注,簡要概括詩中“古風存”的具體表現。
            請你繼續完成“他的‘書窩’”展板。
            (6)請結合展板小貼士,說說《書巢記》和劉禹錫《陋室銘》表達的情感、情趣有何不同。
            小貼士
            ??知人論世,是解讀古詩文的一大法寶。陸游是著名的愛國詩人,創作這兩則詩文時,已年過半,然宦海浮沉,他最終去官為民,歸隱鄉村。

            組卷:18難度:0.5

          四、詩歌鑒賞。

          • 4.下面對《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br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組卷:155引用:3難度:0.8
          • 5.古詩詞賞析。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陸  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這首詩的后兩句,巧借自然界的風雨把現實與
             
            自然地聯系起來,借此抒發
             
            之情。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由于“僵臥孤村”,而且風雨大作,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哀嘆連連。
            B.“風吹雨”既扣題“風雨大作”寫實,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風雨飄搖。
            C.詩中兩次寫到了北疆戰事,但都是詩人的臆想,并非身臨疆場。
            D.全詩奔放雄沉而又略帶蒼涼,愛國之情,感人肺腑。

            組卷:307引用:8難度:0.9
          • 6.閱讀下面這首散曲,完成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從煉字的角度賞析“古道西風馬”中加點的字。
            (2)這首小令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組卷:155引用:5難度:0.5
          • 7.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問題。
            【甲】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乙】豐樂亭游春三首(其一)
            歐陽修
            綠樹交加山鳥啼,
            晴風蕩漾落花飛。
            鳥歌花舞太守醉,
            明日酒醒春已歸。
            (1)【甲】詩“早鶯”“新燕”點出早春時節,【乙】詩則以“
             
            ”等點出
             
            時節,都表達出熱愛春天的感情。
            (2)豐樂亭周圍景色四時皆美,【乙】詩中的三、四兩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描寫春景之美?請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

            組卷:61引用:4難度:0.6
          • 8.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甲】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乙】贈孟浩然
            唐?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釋】①孟夫子: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隱居。②軒冕:榮華富貴仕宦。③中圣:“中圣人”的簡稱,即醉酒。④事君:侍奉皇帝。⑤高山:即“高山仰止”。⑥清芬:清高,芬芳。
            (1)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前四句寫景,包蘊著豐富的自然美,扣“望洞庭湖”之題,后四句抒情,委婉得體,不落俗套,表“贈張丞相”之意。
            B.甲詩尾聯表面意思是說,看著人家垂釣,自己只能白白地產生羨魚之情了。詩人以隱喻的手法,表達自己在仕途遭貶后希望張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C.乙詩頷聯中的“棄”字刻畫孟浩然寧棄仕途而隱逸的形象,“臥”活畫出孟浩然風神散朗、寄情山水的情致。一棄一臥,準確生動地描繪出孟浩然對人生所作出的抉擇。
            D.乙詩尾聯以高山喻對方,流露無限敬慕之情,又與首句呼應:“安可仰”又翻進一層,以己之慚愧不如孟夫子進行反襯,表達了自己只能徒然向他清幽芬芳的人品拜揖的赤誠。
            (2)甲詩的頷聯“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為世人傳誦,成為千古名句,請簡要分析它的妙處。
            (3)結合甲詩來看,你同意李白在乙詩中“迷花不事君”的說法?

            組卷:224引用:2難度:0.5
          • 9.行路難(其一)李白(唐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1)下面對詩作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細節,形象表現詩人因不得志而內心極度抑郁苦悶的狀態。
            B.“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兩句是眼前景,從寫實角度反映詩人在渡河和登山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為下文抒發“行路難”作鋪墊。
            C.詩中用“姜尚垂釣”得遇文王、“伊尹夢日”受聘商湯這兩個典故來委婉表達自己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D.本詩從宴會樂景轉到茫然哀情,又從理想受阻轉到看到希望,接著從“行路難”的慨嘆轉到“長風破浪”的昂揚,全詩情感起伏,在反復回旋后最終唱出詩人樂觀自信的浪漫主義情懷。
            (2)“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會”字和杜甫“會當凌絕頂”的“會”字意思相似,請說說本詩中“會”字的意思和作用。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對頸聯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直”與“圓”既在寫景形態上形成了鮮明對照,又共同營造出一種荒寂、雄渾、寥廓的景象。
            B.詩人筆下的景象為全詩奠定了感而不傷的情感基調,是典型的壯景寫情的手法。
            C.頸聯景物既為下聯景物的出場設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傷、前路茫然的悲觀心態。
            D.詩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對四種最物的描寫,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幅奇異的塞外風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對《使至塞上》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詩敘寫了出使的路線、沿途看到的風光以及聽到候騎報告的最新戰況,內容與題目緊緊相扣。
            B.第二聯描寫塞上秋景:隨風而去的枯蓬飄出塞外,南飛的大雁掠過北方少數民族居住的上空,畫面靜謐而溫馨。
            C.第三聯描繪了烽火臺上筆直的狼煙,蜿蜒曲折的黃河映襯著渾圓的落日,景色雄奇壯觀,氣勢恢宏。
            D.第四聯寫途中遇到偵察騎兵,得知都護在前線大破敵軍的軍情,顯示出朝廷使臣對邊疆戰事的關心。
            (3)下列對詩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重點筆墨在于寫景,以大漠、春景為背景,用征蓬、歸雁、孤煙、長河、日圓等景物,組成一幅塞外風光圖。
            B.第二聯用“出”“入”描繪動態景物,第三聯用“直”“圓”描繪靜態景物,動靜結合,使畫面富于變化,意境深遠。
            C.黃河橫貫大漠,望不到盡頭。一個“長”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達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感受。
            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雄渾開闊,詩中有畫,堪稱千古絕句,體現這首詩歌哀婉消沉的藝術特色。

            組卷:44引用:1難度:0.3
          • 11.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2)“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組卷:245引用:6難度:0.7
          • 1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注】“塞上”又做“塞土”。
            (1)從內容看,這是一首
             
            詩,詩人李賀有“
             
            ”之稱。
            (2)任選角度,賞析“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一句。
            (3)“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表達了將士們怎樣的情感?

            組卷:34難度:0.7
          • 13.閱讀下面兩首古代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對兩首古代詩歌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聯從傳說落筆,既交代了黃鶴樓的來歷,又委婉含蓄地表達了作者人生失意之愁。
            B.前兩聯中的兩個“空”字分別從空間和時間的角度來寫,抒發了人去樓空、世事滄桑的感慨。
            C.頸聯描寫登樓所見之景,天氣晴好,漢陽的樹木清晰分明,鸚鵡洲上的花草荒蕪衰敗。
            D.詩中的“芳草”不光是自然界中的“芳草”,它已經成為經典的文化意象,古詩詞中一提到“芳草”往往和離愁別恨有關。
            (2)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讀者面對同一事物會產生不同的心理認知,請結合中國疫情形勢,探究詩和鏈接材料中“黃鶴一去不復返”和“黃鶴歸來”的深層內涵。
                  (鏈接材料)繼4月8日“解封”后,武漢迎來了又一個疫情防控向好的標志性節點——4月29日,黃鶴樓恢復開放。此時此刻的黃鶴樓,在武漢人乃至全國人民心中,不只是城市地標、著名景點,它有著不一般的象征意義。自1月23日暫停開放,黃鶴樓關閉了98天。在這98個日夜里,黃鶴樓如過去的一千七百九十七年一樣,每時每刻都和武漢人在一起,守望著這座城。如今,黃鶴歸來,武漢復蘇。這背后,是英雄城市英雄兒女們的頑強堅守。這背后,是白衣戰士以及各行各業的人們無私無畏的付出。這背后,是全國上下八方馳援、眾志成城的鋼鐵洪流。
            (節選自《中國文化報》2020年4月30日,有改動)

            組卷:173引用:2難度:0.3
          • 14.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長江萬里圖
            [明]楊基
            我家岷山更西住,正見岷江發源處。三巴春霽雪初消,百折千回向東去。
            江水東流萬里長,人今漂泊尚他鄉。煙波草色時牽恨,風雨猿聲欲斷腸。
            【注1①長江萬里圖:南宋畫家夏圭曾畫過一幅《長江萬里圖》,基觀畫后作此詩。②楊基:元末明初詩人。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③岷山:在四川省北部,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岷江、嘉陵江的發源地。④三巴:一般指巴郡、巴東、巴西三郡。⑤霽:雨雪停止,天氣放晴。
            (1)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家”“正見”,從語言運用看,猶如口語,明白如話。
            B.“雪初消”寫出了冰雪漸漸消融,江水水量變大的特點;“百折千回”寫出了江水流經之地山勢奇險的特點。
            C.“煙波草色”“風雨猿聲”,有聲有色,寫出了春天生意盎然之美,沖淡了詩人的哀愁,讓人讀來心生慰藉。無整竊整批。
            D.這首詩從謀篇構思看,由看畫而想到家鄉,由想到而思念,由思念而感慨,由感慨而痛楚,層層加深,自然真切。
            (2)結合詩歌的后兩聯,分析詩人因何“欲斷腸”?

            組卷:88引用:8難度:0.5
          • 15.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使至塞上》中的“征蓬”有什么含義?
            (2)這首邊塞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16.閱讀下面兩首詞,回答下列各題。
            【甲詞】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乙詞】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對甲、乙兩首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B.乙詞的上闋寫出了打獵時威武的陣容;下闋運用“射天狼”的典故表達決心。
            C.甲詞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闊大,描寫虛實結合,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D.乙詞的上闋語言風格粗獷、豪放,下闋語言格調婉約、纖柔。
            (2)理解兩首詞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①請用你豐富的想象力描繪“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一句展現的畫面。
            ②這兩首詞同為蘇軾所作,但在內容、情感上都有所不同,結合詞的語境試分析兩首詞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組卷:41難度:0.3
          • 17.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列各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請簡要分析“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在全詩中的作用。
            (2)李賀作詩,工于設色。請結合詩句“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進行分析。

            組卷:184引用:4難度:0.6
          • 18.閱讀下面古詩詞,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異”字統領全部景物特點,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蕭瑟悲涼的邊塞風光圖。
            B.“衡陽雁去無留意”是說一到秋天,衡陽的大雁奮翅南飛,毫無留戀之意,生動表現了征人的內心感受。
            C.“將軍白發征夫淚”皆因“燕然未勒歸無計”,愛國熱情,濃重相思兼而有之,構成將軍、征夫復雜矛盾的情緒。
            D.這首詞將寫景和抒情完美結合,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反映出作者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的場景,讀來真實感人。
            (2)品析“濁酒一杯家萬里”一句中“一杯”和“萬里”的妙處。

            組卷:356引用:4難度:0.5
          • 19.下列對詞作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br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組卷:760引用:5難度:0.7
          • 20.選出對《黃鶴樓》賞析有誤的一項(  )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組卷:425引用:2難度:0.5
          • 21.古代詩歌鑒賞。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的首聯和頸聯渲染了邊塞寒冷凄涼的氛圍,描述了邊塞生活的單調乏味。
            B.“笛中聞折柳”和“此夜曲中聞折柳”有異曲同工之妙,蘊含著戍邊將士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C.該詩意象雄奇壯美,意境開闊。既言邊塞生活的艱苦、思鄉懷人的惆悵,又表壯志難酬的抑郁。
            D.李白不僅擅長古體詩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門山》等近體詩也有極高藝術成就。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可見,李白在盛唐詩壇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2)“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換為“枕”好不好?說說理由。

            組卷:901引用:13難度:0.5
          • 22.閱讀文章,完成問題。
            絕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注釋:本詩作于作者漂泊西南寓居杜甫草堂之時,時值暮春。
            (1)下列對詩歌內容和手法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有“詩圣”美譽,創現實主義高峰,與李白合稱“李杜”。
            B.本詩“又”字寫出了“春光易逝,無所作為”的心酸無奈。
            C.本詩一、二句運用襯托手法,寫出了清新亮麗怡人的風光。
            D.本詩“借樂景抒哀情”,借融融春光抒發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2)請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詩歌一二句所寫的畫面。

            組卷:532引用:7難度:0.6
          • 23.尋隱者不遇
            魏   野
            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不動松花老。
            采芝何處未歸來,白云遍地無人掃。
            【注釋】①真:仙人。②蓬萊:神話中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雖然詩中的“隱者”行跡漂泊不定,難以捉摸,但詩人最終還是找到了他。
            B.首句“誤入”說明詩人是在不知不覺中來到此地的,表現了他對此幽寂之景的驚異之情。
            C.第三句寫出了詩人內心對隱者的向往,他佇立于此,極目遠眺,隱隱透出惘然若失的感情。
            D.本詩純用白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將香風引入詩句,顯示了隱者的高潔。
            (2)詩中對“風”“松”“云”的描寫有何作用?

            組卷:10難度:0.9
          • 24.閱讀《雁門太守行》,完成下面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這是一首激蕩人心的“戰歌”。李賀在詩中描繪了一場①
             
            的戰爭,贊頌了作戰將士②
             
            的精神。(均用四字詞語回答)
            (2)你從詩中看到了幾種色彩?請寫出至少三種。任選連續兩句,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色彩在你腦海中勾勒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3)“云”是古代文人墨客創作詩文時常用的形象,下列詩句中對于“云”形象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蕩胸生曾云”作者以“云”抒懷,通過描寫遙看泰山層層涌起的白云,抒發自己云氣滌蕩,無比開闊胸襟。
            B.“不畏浮云遮望眼”作者以“云”喻難,表現作者不畏艱難,勇于變法革新的決心和抱負。
            C.“黑云壓城城欲摧”作者以“云”寫情,通過描寫黑云,來表達作者因為邊關天氣惡劣而低落的心情。
            D.“白云千載空悠悠”作者以“云”詠嘆,虛實結合,寫出詩人對世事變化難以預料的感慨。

            組卷:19引用:1難度:0.4
          • 25.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列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賞析“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如何寫景的?
            (2)詩句“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展示了將士們怎樣的精神面貌?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26.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問題。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1)賞析“山山唯落暉”中“唯”字運用的妙處。
            (2)尾聯中作者的情感是復雜的,請簡要分析。

            組卷:181引用:3難度:0.5
          • 27.閱讀下面宋詞,完成下列各題。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辛棄疾
            連云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1)賞析“兒童偷把長竿”中“偷”字的妙處。
            (2)這首詞抒發了作者哪些情感?

            組卷:269引用:28難度:0.5
          • 28.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甲)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乙)戰城南
            楊炯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
            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注釋】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辯》:“去白日之昭昭兮,襲長夜之悠悠?!?br />(1)乙詩尾聯表達了征戰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兩首詩頸聯都描寫了邊塞景色,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景色的特點。

            組卷:158難度:0.6
          • 29.借景抒情是古詩詞常用的創作手法,請你結合下面知識卡片的內容簡析《夜上受降城聞笛》一詩中的“景”和“情”的特點。
            知識卡片
            ??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就是說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情感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心情寄寓在景物中?!熬吧?,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組卷:6引用:2難度:0.5
          • 30.使至塞上
            王 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而庵說唐詩》評價本詩時說:“‘大漠’‘長河’聯,獨絕千古?!闭垙谋憩F手法角度賞析其“獨特”之處。
            (2)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組卷:32引用:2難度:0.7
          • 31.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這首詩的作者是
             
            (朝代)的
             
            (作者)。
            (2)請你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所展現的畫面: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雁門太守行”是古樂府曲名,“行”是古詩體裁,本詩借用它作詩題寫當時戰事。
            B.首句用黑云暗喻敵軍,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的情況,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C.“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說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襯下凝成胭脂色,寫出了邊塞風光的秀美。
            D.全詩以色彩斑斕的詞語,濃墨重彩地描繪戰爭場景,構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頌守邊戰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組卷:68難度:0.7
          • 32.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李賀作詩,工于設色。請選取兩個表現色彩的詞語,發揮想象,描述作者呈現的畫面。
            (2)請從煉字的角度對尾聯進行賞析。

            組卷:40引用:2難度:0.8
          • 33.閱讀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回答問題。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下面對這首詞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的上片描寫詞人身臨目見的景物,下片直接抒發作者對朝廷腐朽、軟弱的不滿。
            B.“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是全詞的核心部分,揭示詞人和征人們的矛盾心理:思鄉而不能回,因為尚未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指士兵久戍不歸,傷心落淚,使白發的將軍無計可施。
            D.全詞意境豪放、壯闊,形象鮮明、生動。
            (2)“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描寫了什么景物?在詞中起到什么作用?

            組卷:539引用:5難度:0.8
          • 34.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  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詩的開頭以“
             
            ”這一動詞表現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城將士處境艱難的局面:“甲光”與“
             
            ”相對,展現出守軍將士的雄姿。
            (2)請對“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做簡要賞析。

            組卷:27引用:2難度:0.6
          • 35.閱讀詩詞,回答問題。
            【甲】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乙】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甲】詩主要寫的是王維出使邊塞途中的所見所感。
            B.【甲】詩通過“歸雁”、“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候騎”等自然景物,向我們展示了邊塞的神奇壯麗。
            C.【乙】詞境界闊大,氣魄宏偉,剛健峭拔,蒼涼悲壯。所以王國維稱之有李太白“西風殘照,漢家陵闕”之風。
            D.【乙】詞的上闋寫景,圍繞“異”字,分別從雁無留意,邊聲四起,孤城閉三個方面勾勒出西北邊境肅殺凄涼的秋景,暗含著軍事態勢的嚴重。
            (2)在詩詞大會上,有道文字線索題的答案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比賽中,主持人已給出了A、B、C三條線索,請你再編寫一條D線索,讓答題者最終鎖定答案。
            A.該詩人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尤長五言。
            B.世人將李白、杜甫與他并稱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詩、書、畫、音樂等,有“詩佛”之稱。
            C.此詩是詩人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途中所作。
            D.
             

            (3)【甲】詩和【乙】詞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發感情,有什么異同?

            組卷:175引用:4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