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4-2025學年河北省滄州市泊頭市八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2 4:0:11

          第一部分(13分)學校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增強學生文化自信,開展了“仰望星空探索蒼穹”主題學習活動,請你跟隨小文、小語一起參與吧!

          •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華文化,(bó)大精深;文學作品,詩意雋永。它使得我們的人生有情趣、有(  )。每一份文學作品,都表達一種與眾不同的情感,其中滲透著作者對人生的體驗,以及對世界的關照與思考。那一篇篇或綺麗或雄渾,或平淡或感(kǎi)的文字,釀光華,(  )歷史的煙塵,被一代又一代人瑯瑯誦。優雅美好的文學作品,震動我們的心靈,啟發我們精彩的人生之旅。文學作品中那爛漫的愛情,澄澈的友情,濃郁的鄉情,無不情真意切,(  )。我國的語言是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語言,有節奏,有韻律。詩人將自己的情思,寄托于生動的言語中,通過優美曼妙的旋律傳達給我們,讓我們對話圣賢,感受千年文字力量。
            (1)請根據拼音為文中①②處填寫正確的漢字。
             

             

            (2)請根據字形為③④處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只填序號)。
             
            (A.yún  B.yùn)
             
            (A.yín  B.yínɡ)
            (3)請結合上下文語境,依次填入括號內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
             

            A.信心 浸透 聲淚俱下
            B.信心 穿透 聲淚俱下
            C.信仰 穿透 感人肺腑
            D.信仰 浸透 感人肺腑
            (4)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修改最恰當的一項
             

            A.優雅美好的文學作品,震動我們的心靈,開發我們精彩的人生之旅。
            B.優雅美好的文學作品,震動我們的心靈,開啟我們精彩的人生之旅。
            C.優雅美好的文學作品,震撼我們的心靈,開發我們精彩的人生之旅。
            D.優雅美好的文學作品,震撼我們的心靈,開啟我們精彩的人生之旅。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2.語言表述。
                  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以下為文化部發布的“中國文化志愿者”的標識,請簡要介紹圖標內容,并闡釋其寓意。
                  要求:150字以內,順序合理,語言簡明得體。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 3.傳統楹聯常引用《詩經》中的語句。濟南歷下亭有一副對聯,上聯就引了《詩經》中的語句,將這副對聯補充完整,恰當的一項是(  )
            春光大不同,看       ,抱荷無與青山老;
            風氣何其古,聞詩聲朗朗_________。

            組卷:218引用:8難度:0.7

          第二部分(57分)

          • 4.《魚我所欲也》根據提示默寫填空。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文中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3)文中與“不食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組卷:385引用:2難度:0.8
          • 5.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問題。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1)詩中“心遠地自偏”一句該如何理解?
            (2)“淡而有味”是陶詩的藝術特點之一,請結合詩中的畫線句簡要分析。

            組卷:45引用:3難度:0.6
          • 6.閱讀并完成問題。
            甲文:杞人憂天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鋤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文:《晏子春秋》節選
                  景公夢見彗星。明日,召晏子而問焉:“寡人聞之,有彗星者必有亡國。夜者,寡人夢見彗星,吾欲召占夢者使占之。”晏子對曰:“君居處無節,衣服無度,不聽正諫,興事無已,賦斂無厭,使民如將不勝,萬民懟怨。茀星又將見夢,奚獨彗星乎!”
            【注釋】①懟:怨恨。②奚(xī)獨:哪里只是。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屈伸呼吸
             

            ②其人然大喜
             

            晏子而問焉
             

            ④賦斂無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②寡人聞之,有彗星者必有亡國。
            (3)下列關于甲、乙兩文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中的“曉之者”是通過解釋說理的方法,讓杞人打消了顧慮。
            B.乙文中的晏子通過批評警告的方式,提醒景公真正會導致亡國的原因是茀星而不是彗星。
            C.甲文告訴我們不要毫無根據地憂慮和擔心的道理。
            D.甲乙兩文同樣都是面對“因為不必要或缺乏根據的事憂慮”的人。

            組卷:13引用:2難度:0.5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2005年10月12日黎明出征,17日黎明返回--中國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從黎明到黎明的神舟5日之行,留下了一個個經典瞬間。
            經典瞬間二      灰白色的低云層層疊疊,零號指揮員的倒計時口令回響在空曠的發射場上。12日9時整,轟鳴聲中,托舉著“神舟六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噴著金黃的尾焰,穩穩地離開了發射臺。幾秒鐘后,火箭破云而入,隨即消失在云層里。第一次安裝在火箭上的攝像頭,把火箭的一路飛行畫面實時傳送到飛控中心的屏幕上。“助推器分離成功!”“一、二級分離成功!”隨著火箭的每一個完美動作,掌聲驟起,人們大聲叫好。583秒后,船箭分離,飛船入軌。兩度金秋,兩度飛天。繼楊利偉之后,兩位中國人再次叩啟了蒼穹。
                  ……
            經典瞬間五      沒有什么詞語比“飄”和“游”更能準確地描述航天員在太空中的運動狀態了。13日14時25分,費俊龍從座椅上起身,拉著扶手、助力繩,頭先腳后地進入軌道艙,隨后回到返回艙,聶海勝則從軌道艙到返回艙進行了兩次類似的動作。以魚兒在水中輕輕游動般的姿勢,航天員順利完成了3次穿艙試驗。
                  飛船系統顧問鄭松輝說:“試驗表明,航天員的活動對飛船姿態影響很小,飛船可保持正常飛行,不需糾正飛船姿態。”而從12日航天員第一次進入軌道艙起,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進行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試驗的國家。
                  ……
            經典瞬間九
                  17日凌晨,位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牧場的主著陸場星光燦爛。這是一段令人焦急的時光,飛船在航行了325萬公里之后,正沿著既定的返回軌跡,飛向祖國的懷抱。
                  4時08分,喀什測控站發現目標,飛船飛入祖國上空。一朵“彩云”出現在廣闊的草原上,在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傘牽引下,飛船緩緩向預定著陸點飄落。飛船距離地面1米時,反推發動機精確點火。返回艙的速度由8米每秒迅速下降到1米每秒,如同一片羽毛,輕輕地落在草原上。4時33分,飛船返回艙著陸,航天員報告身體感覺良好。
                  北京飛行控制中心里掌聲四起。費俊龍的父親費長寶由衷地贊嘆:“祖國真偉大!”5時38分,身著航天服的費俊龍自主出艙,聶海勝隨后走出,揮動鮮花向搜救人員致意,歡呼聲驚醒了草原的黎明。
                  這一刻,距離“神舟六號”發射115個小時又32分鐘,距楊利偉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后順利返回兩年又22個小時,距離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啟動13年又26天。
            (新華社記者 曹智 白瑞雪 黃明 李宣良)(1)根據文章內容,為文中的三個“經典瞬間”各起一個四個字的小標題。(答案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經典瞬間二:
             

            經典瞬間五:
             

            經典瞬間九:
             

            (2)通過“經典瞬間二”,你了解到多少有關“‘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的知識?
            (3)閱讀“經典瞬間九”,用簡要的語言概括“神舟六號”飛船到達著陸場上空后從打開降落傘到落地的全過程。提示:短語之間用“→”連接。
            (4)結合上下文,模仿下面的示例,說出文中畫線的比喻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示例“一朵‘彩云’出現在廣闊的草原上”,形象地表現了降落傘的形狀和色彩,同時也表達了人們看到飛船時的喜悅之情。
            (5)假如你在著陸現場,請代表你的同學擬一條贊頌我國航天事業或航天英雄的標語。要求:內容深刻,語言精煉。

            組卷:20引用:3難度:0.3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故鄉的風
            楊俊文
                  ①錦州風大。
                  ②童年記憶里的風,有時在耳際嘶鳴,雙眼便旋即做出瞇起的樣子,像是擔心那里的塵沙,還會吹進我的眼里。我知道這是瞬間的幻覺。
                  ③最初,我對風的色彩的識別是黃色。其實,風不該有顏色,即使有,也是人的賦予,比如,風從海洋上吹過,說風是藍色;從森林里吹過,就是綠色;從雪山上吹過,就變成了白色。而家鄉的風,與其他地方的風明顯不同——它個性十足,生猛異常。那時,還沒聽過“沙塵暴”這個詞,只知道“刮黃天兒”,風刮起,天空一片昏黃。
                  ④故鄉的風之所以氣勢恢宏,是其中的沙塵充當了風的武器。那時的風與沙塵,像是從未分開過。風力助推沙塵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擺著糖果的攤板,刮跑了老爺爺頭上的帽子。
                  ⑤我和同伴對風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風鏡。從上小學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戴風鏡了。與書包一樣,風鏡是每個學生的“標配”。走進教室,摘下風鏡,兩眼周圍濕濕的,時間久了,眼部泛出兩個淺白的圈圈。在風大的季節,走在上下學的路上,自然躲不過風的襲擾。風從對面來,塵沙吹打在風鏡上,會有“沙沙”的聲響,眼前的路變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何為“能見度”,只覺得路不在腳下。當我習慣地背過身去,風會把衣襟高高掀起,褲子突然變得異常肥大。沙粒打在后背上,能聽見密密的“啪啪”聲,仿佛是一陣暴雨的吹打。
                  ⑥城南的小凌河岸,是放風箏的去處。小凌河在明朝開始有好聽的名字,被稱為“凌川”“錦水”。童年時聽老人說,錦州有“八景”,其一便是“錦水回紋”。我沒看過有回紋的錦水,只看過它在雨季里咆哮,而雨季一過卻干涸得滴水皆無。河的南岸幾乎沒有人煙,無水的河道與河岸連在一起,放風箏則視野開闊。
                  ⑦年少不懂氣象知識,也不知道其他地方,風是否也是這樣的刮法。故鄉在渤海灣處,氣候本該沾個濕潤才是,但在記憶中,卻是年年風干、風大、風多。冬天刮大北風,能把厚厚的棉衣打透。好不容易盼來春天,萬物復蘇之時,卻正是風大恣肆之日。夏季雖悶熱,但風小,算是快樂時節。秋天一來,風比春天更甚。那時,沒讀過清代學者孫星衍的“莫放春秋佳日過”,要是讀過并懂其意,定會說他胡言亂語。長大后,讀“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沾衣欲顯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便從心底仰羨江南,忽然覺得自己“生不逢地”。
                  ⑧原以為,故鄉風的大小怕是不易改變了。但故鄉人卻不甘心,堅持數年植樹造林。上小學時,老師帶學生植樹,邊植樹邊說,樹多了,長高了,風就跑了。
                  ⑨一種向往久了,便會跑進夢里。我多少次做過江南的夢,雖然是文字里的江南,但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還有茂林修竹、碧水微風,著實讓我興奮一陣。當然,故鄉是變不了江南的。故鄉的人也許和我一樣,少不了做江南的夢。
                  ⑩夢做著做著,故鄉竟然有了夢里的輪廓,大概是經過了四十年的光景,那輪廓漸漸清晰,漸漸現出了樹,現出大片大片的密密的林,覆蓋在城的周圍,漫過山巒,漫過村莊,一直漫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數不清的風箏,還在空中飄飛。河岸,確切地說是河的兩岸,已被裝點出繽紛的色彩。彎曲的小路,順著河流蜿蜒伸展,間或有大片的綠草和好多種樹。河水很是平靜,像是過去的一切不曾發生過。波光微微泛動,明亮而安謐,倒映的綠蔭加重了幾層水色。看得出來,流水不再是河道上的匆匆過客。鱗次櫛比的高大樓宇,被縱橫交錯的黑色路面,分割成鮮亮的組群。
            ?夢里有的,連連飛來眼底;夢里沒有見過的天鵝,竟也成群飛來,棲落在城區的偏北一座新建水庫的上游。因此,那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天鵝湖。灰鷹、蒼鷺、鷗鳥、秋鴨……追逐著從水庫里流淌出的小凌河的浪花。
            ?故鄉的風,依然在四季里行走,從未停歇,但它已失去身披黃色的兇猛。穿過成蔭的綠樹,送來陣陣潔凈的清爽,露出透明的形態。記憶中和現實,故鄉的風究竟形態如何,又會帶來怎樣的回味和感受,也許,只有故鄉人知道……
            (選自2018年8月4日《人民日報》)(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①段僅用了四個字,就點出了本文的寫作內容,總領全文并呼應標題。
            B.文章第③段“刮黃天兒”一詞,生動想象地表現了故鄉的風氣勢恢宏的特點。
            C.作者童年時故鄉的風是氣勢恢宏的,作者當時對風的防御用的是風鏡。
            D.故鄉的風“已失去身披黃色的兇猛”是因為作者很少回到故鄉去見證風的顏色。
            (2)文章以“故鄉的風”為題,有什么作用?
            (3)結合語境,按照要求賞析。
            ①風力助推沙塵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擺著糖果的攤板,刮跑了老爺爺頭上的帽子。(賞析加點詞語)
            ②河水很是平靜,像是過去的一切不曾發生過。波光微微泛動,明亮而安謐,倒映的綠蔭加重了幾層水色。(賞析句子)
            (4)簡嬰分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5)概括選文主旨,并探究其中反映的時代精神。

            組卷:7引用:1難度:0.3
          • 9.讀完《紅星照耀中國》中“關于朱德”這一章,三位同學展開了如下對話,請在空格處填上合適的內容:
                  A同學:朱德的人生經歷很震撼,斯諾說他的人生“是一個為著忠于一個為民族的自由解放而斗爭的偉大主義而丟棄了個人享受、財富和地位的故事”。書中他的以下事件(1)
             
            可以證明這句話。
                  B同學:我認為他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舉動,在《回憶我的母親》這一課可以找到原因(2)
             

                  C同學:我發現下面這件事,書和課文里面表達不同:
                  “后來在地主的壓迫下,我們這個大家庭無法再過下去了,為了經濟上的原因分了家。”(《紅星照耀中國》)
                  “那一年,地主欺壓佃戶,要在租種的地上加租子,因為辦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脅著我家要退佃,逼著我們搬家。在悲慘的情況下,我們一家人哭泣著連夜分散。”(《回憶我的母親》)
            這是因為:(3)
             

            組卷:4引用:1難度:0.5

          第三部分(50分)

          • 10.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煩惱,煩惱后面也許有一段小故事。以《我的煩惱》為題,寫一篇作文。注意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每個人可能都會有煩惱,比如:媽媽總是拿你和別人比,說你這不行那不行;很喜歡跳舞,家人卻不支持;唱歌總是跑調,每次上音樂課都很尷尬……想一想,你有什么煩惱?哪些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
            (2)寫“煩惱”的時候,要把事情、原因寫清楚,還要寫出煩惱時的具體感受,讓人讀了以后能體會你的處境和心情。
            (3)作文寫完以后,可以和同學們互相交流,看看大家的煩惱是什么,并相互開導、幫助,爭取消除這些煩惱。

            組卷:145引用:10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