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高新實驗學校九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7/3 1:0:11

          一、積累(16分)

          • 1.語文學習不僅在課堂,更在課外實踐中。小語、小文、小海三位同學組成“圖書館一行”語文學習小組,開始學習活動。
                  小語看見了三個字來了興致。
            (1)根據造字法,漢字可分為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字可以理解為“手執筆書寫”,因此它是一個會意字,也是一個會意字;則是一個
             
            字。
            (2)在文言中“圖”的本義為地圖,引申為圖畫、圖形,又引申為謀取、謀劃,還可以表示預料、料想到。以下表格文言句子中的“”是那種意思?
            文言句子 “圖”的意思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為樂之至于斯也。”
            ——《論語?述而》
             
            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狀貌如婦人好女。
            ——《史記?留侯世家》
             
            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也。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組卷:8引用:2難度:0.5
          • 2.根據所給信息默寫相應內容。
            (1)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
             
            !(光未然《黃河頌》)
            (2)獨坐幽篁里,
             
            。(《竹里館》王維)
            (3)《春夜洛城聞笛》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的句子是:
             
             

            (4)《逢入京使》中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表現詩人對家鄉對親人的牽掛的句子是:
             
             

            (5)《木蘭詩》描寫宿營地空寂荒涼的句子是:
             
             

            (6)《望岳》中表現作者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句子是: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對有關文學作品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5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59分)

          • 4.下面一段文字描寫袁隆平在稻田中研究的情景,順序打亂了,請選擇排序正確的選項(  )
            ①老人深深地嗅著,凝神看著,那眼神就像看見了茁壯成長的兒女,興奮得兩眼煥光,兩頰發紅。
            ②此時,時令已過秋分,長沙的天氣還異常酷熱。
            ③到10月中旬,這一茬稻子就該收割了,稻子壯實得連風也難吹動,看上去那么深沉,每一把稻穗里仿佛都藏著什么機密。
            ④老人一低頭,便淌出一長串熱汗,那弓著的背脊冒出白騰騰的熱氣。
            ⑤袁隆平伸出雙手撫摸著還沾著露水的稻穗,而那稻穗一經觸動,便散發出一陣一陣的稻香。
            ⑥到了2019年秋天,這位鮐背之年的老人,依然在稻田里忙碌著。

            組卷:27引用:3難度:0.5
          • 5.下面是同學們的九年級名著閱讀任務單,請從閱讀任務中任選一項作答。
            閱讀方法 助讀資料 閱讀任務
            檢索目錄 第03回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第04回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第05回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第06回    魯智深火燒瓦罐寺
            第08回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第17回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任務一】《水滸傳》中的魯智深是讀者廣為喜愛的一個人物形象,他行俠仗義、膽大心細,探究我們應該選擇閱讀哪一回?為什么?
            關注情節 探究人物形象離不開相關情節。比如《西游記》中孫悟空機智,執著。在“孫行者三調芭蕉扇”中,孫悟空為了護送師父過山,先后與羅剎女、牛魔王爭斗,被火烤風吹,都沒有動搖,最終借到芭蕉扇,順利通過火焰山。 【任務二】《儒林外史》以作者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杜少卿,被視為“自古及今難得的一個奇人”。請任選兩個情節,結合相關內容,分析其“奇”在何處。
            專題探究 圍繞人物、事件、環境、藝術特色、語言風格等方面,設置專題探究,可以更快速了解名著故事,更深入讀懂名著的內涵。 【任務三】讀《格列佛游記》時,同學們列舉了以下專題。請從中任選一個,結合相關情節進行介紹。
            專題一:最有趣的事兒(請列舉兩件)
            專題二:最奇妙的人物(請寫出兩個方面,并做簡要介紹)
            我選擇任務【
             
            】:
             

            組卷:20引用:2難度:0.5
          • 6.如果有機會可以送一本書給少年魯迅,你會送他什么書呢?請根據你對《朝花夕拾》中少年魯迅的了解,從下列書中選擇一本,并說說為什么選這本書。
            《昆蟲記》《聊齋志異》《海底兩萬里》

            組卷:7引用:1難度:0.3
          • 7.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涵養幾分靜氣      ①一則故事,讀來耐人尋味。父親丟了一塊表,抱怨著四處尋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兒子悄悄進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父親很好奇,兒子則回答:我就安靜地坐著,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表就找到了。
                  ②這就是“心靜”的力量。“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一事當前,苦惱抱怨無濟于事,煩躁驚慌也于事無補,唯有穩住陣腳、靜下心來、凝神細思,方能尋覓解決之道。諸葛亮在《誡子書》中一語道破“靜”的重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堅守內心的寧靜,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見天地之精微,察萬物之規律。那么,“靜心功夫”從何處得來?
                  ③涵養靜心功夫,離不開嚴格的自律。毛澤東同志在湖南一師求學時,特意到最喧鬧的地方讀書,目的就是鍛煉意志,讓自己能夠胸懷靜氣,心緒不受外界所擾。為了讓自己安靜下來,有人給自己定下“靜坐”的“日課”,堅持每天獨坐兩小時,終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嚴格的自律,助人逐漸養成寧靜、專一的心態,讓人雖得意而不忘形、處困頓而不沉淪、臨誘惑而不搖擺,也因靜而明志,因靜而生慧。
                  ④有人說,每臨大事有靜氣。大事當前的靜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艱難困苦的歷練。蘇軾《書舟中作字》記載,一次乘船途中,灘險舟危,舟中士子面無人色,唯獨他“作字不少衰”。這份從容蓋因其“更變亦多矣”,所以能 臨事不懼,處變不驚。可見,不憚于在難事、煩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煉,就能將內心打磨得成熟豁達,沉穩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時一事的得失;多經歷幾番雨疏風驟的洗禮,耐得幾回興衰榮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來臨之時,氣定神閑、沉著冷靜,抵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讀書以養性,書畫以養心。“靜心功夫”,還可從讀書中來。寂寞憂愁時讀一闕《定風波》,心會變得豁達敞亮;委屈不平時讀一卷《寬容的哲學》,能收獲“既忍且耐”的智慧。身處低谷之時,從書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縱使“山重水復”也終將迎來“柳暗花明”;得意之時,時常讀書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端起沉甸甸的書本,走進書中的世界,浮躁之氣便能蕩滌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尋得“此心安處”。
                  ⑥古人云:“人心多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靜坐,云興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鳥啼而欣然有會,花落而瀟然自得。何地無真境,何物無真機。”涵養幾分靜氣,絕非暮氣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潛、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從容不迫、少一些進退失據。“靜心”的功夫,助人眼界開闊,胸襟豁達,挺過如磐風雨,包容萬千氣象,尋得生命真諦。
            (文/宋威選自《人民日報》2018年1月16日04版)(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閱讀全文,請談談如何才能做到“涵養靜氣”。
            (3)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中第③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5)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再寫出一個“涵養靜氣”的方法。

            組卷:68引用:10難度:0.7
          • 8.深層次閱讀賞析
            含淚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記憶里,他從未離開過生養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畢業了,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城的重點中學。在城里,他這個年紀還是個孩子,還要在父母面前撒嬌。然而,他儼然是個大人了,就在他初中畢業的這個暑假里,他嘗到了冷也嘗到了暖。冷暖過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親在他初中畢業后第一個星期,突遭車禍,留下他和母親相依為命。肇事司機也在車禍中死亡,父親的死沒有得到任何賠償。母親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強能夠自理。
                  起初,他和母親商議著輟學,但母親堅決不同意。為了下學期的學費,為了以后的生活有個著落,母親決定帶他到縣城謀生。
                  進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樓林立,但這些繁華不屬于他們。沉悶的空氣里彌漫著炙熱的氣流,一陣風襲來,也聞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母親在城市邊緣,租了間鐵皮房,用木板搭了張床,然后找兩塊紅磚架個小鐵鍋,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腳。母親從工廠找到店鋪,從店鋪找到垃圾收購站,可沒有人愿意收留一個瘸子。無奈之下,母親做了個燒烤車,還給他釘了個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們從鐵皮屋里出來,一個推著車,一個挎著刷鞋箱。趁著昏黃的路燈還沒有熄滅,他們匆匆地趕到市里繁華的公園門口,占個地,擺個攤。等到公園里的最后一撥人散去后,他們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實有一萬個不愿意,可是為了讀書的夢想,他又能夠說些什么呢。
                  大多數的日子,他就蹲在母親的燒烤車邊給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園里玩耍,他心動了。他知會了母親一聲,便走進了公園深處。偏偏是這一天,城管突然來巡查,公園門口所有的小攤小販一窩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親因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個正著。在和城管的糾纏中,燒烤攤被推倒了,燒得紅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親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讓好心的路人憤怒了,城管見勢不妙,很快怏怏離去。這天夜里,一對苦難的母子推著車,走著回家的路上。閃爍的街燈照在清冷的馬路上,留下一對孤獨的含淚的影子,一長一短地走著,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風景。
                  勞碌了一天的母親,迷迷糊糊地睡著了,而他卻怎么也睡不著。他看著母親腿上被燒焦的皮膚通紅一片,有些地方還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觸碰了一下,感覺連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淚水,從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澀澀的。
                  時鐘已經指向了夜里11點多,他還是睡不著。為了賺夠學費,他和母親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開支減了又減,實在要買點什么,也是選一些地攤貨。而剛剛,母親連一盒燙傷膏也舍不得買,硬說擦點醬油就好了。這樣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親,他不能再失去母親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藥店跑去。
            他跑進藥店的時候,藥店準備關門了。他很快選定了一盒26元的燙傷膏,他把燙傷膏攥緊在手里,就在掏錢的時候,他才發覺自己只是帶來了今天全部的勞務費15元。他站在柜臺前猶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買啊,我們要關門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沒有這么多錢。”他吞吞吐吐。
            “明天來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錢,可以嗎?我明天下午一定還。”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媽媽她……”他心底的那點堅強終于崩潰了,淚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親的遭遇說給了店主。
            “那,你把藥拿走吧,不夠的錢,算是我資助給你的吧。”店主說,“快些回家吧,不要讓媽媽等急了。”
                  母親的腿上的傷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縣城讀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學。
                  當他和母親要離開縣城,打算到省城繼續謀生的時候,他整理好鐵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張藥費單抖落了出來,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寫著--這個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間,我不能只是流淚,我要做一個含淚奔跑的人。
            (選自《時文選粹》,略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篇寫到“就在他初中畢業的這個暑假里,他嘗到了冷也嘗到了暖”,這在文中起到了總領全篇的作用。
            B.“城管巡查”導致母親腳受傷一情節,在小說中起到了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為后文主人公看到城市的“暖”做了鋪墊。
            C.第7自然段中“他”用手觸碰母親被燒焦的皮膚和水泡,感覺連心的痛。這說明他理解了母親生活的艱難,也流露出他深深的自責和對母親麻木、不敢斗爭的痛心。
            D.小說中細節描寫十分突出,把這些細節串聯起來,就展現了“少年”艱難成長的歷程,也集中體現了文題“含淚奔跑”的含義。
            (2)請品讀文中畫線的環境描寫句,分析其內涵。
            沉悶的空氣里彌漫著炙熱的氣流,一陣風襲來,也聞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3)請簡要概括文中母親的性格特點。
            (4)文章結尾說“這個世界很冷也很暖”,文中哪些人的言行給少年帶來了溫暖?請結合文章內容選取兩處具體分析。

            組卷:122引用:5難度:0.5
          • 9.閱讀《陳太丘與友期行》,完成下面小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太丘
             

            ②去后
             

            ③尊君在
             

            ④元方入門不
             

            (2)用現代漢語翻譯“與人期行,相委而去”一句。
            (3)文中特意強調“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有何用意?
            (4)面對“友人”責罵自己的父親,元方是如何回答的?這表現出他怎樣的特點?

            組卷:169引用:3難度:0.9

          三、寫作(45分)

          • 10.小作文。
                  請圍繞“少年”“陽光”“汗水”三個詞語,發揮想象,描寫一個場景。要求語言生動,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不少于100字。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11.當方向錯了,停下來就是最大的進步,方向正確,前進路上就不怕走彎路。如何認識選擇方向的重要性?你有怎樣的思考?
                  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簡單的議論文,表達你的思考。
                  要求:①觀點明確,有理有據。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楓葉剛長出來時,色彩與別的葉子并沒有什么兩樣,也是青的,也是綠的。
                  從春天開始生長,直到深秋,楓葉才變得像火一樣紅。
                  是秋天的霜打,讓楓葉慢慢變紅。
                  很多樹的樹葉即使到了秋天也不會紅起來。讓楓葉紅起來的是楓葉自己,秋天只是給了它紅起來的機會。

            組卷:123引用:6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