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威十七中聯片教研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3 4:0:11
一、積累與運用。(共48分)
-
1.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閱讀可以讓我們豐富見聞,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陶冶情操。閱讀新聞我們看到了:1927年那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1949年長江前線英勇善戰的人民解放軍的所向披靡,銳不可當(dāng),國民黨軍隊的摧枯拉朽,紛紛潰退;1982年,新德里亞運賽場上中國姑娘呂偉的凌空一跳,博得觀眾的由衷的贊賞,四面水花則悄然不驚;為了那驚天一著,中國科研人員的憚精竭慮[①]閱讀散文與傳記我們看到了[②]魯迅在日本留學時,藤野先生對魯迅熱心的希望和不倦的教誨;朱德母親的一生勤勞,不輟勞作,對窮苦農民的同情,對為富不仁者的反對;茅盾面對西北倔強生長的白楊樹,油然而生對堅持抗戰軍民的敬意;列夫?托爾斯泰一張鄉野村夫的粗鄙長相,皮膚藏污納垢,鼻孔朝天,頭發亂蓬蓬,但其目光犀(xī)利,像鋼刀一樣锃亮[③]在閱讀中,我們驚嘆于居里夫人的吃苦耐勞[④]鍥而不舍,震撼于“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的神奇瑰麗……“開卷有益”,讓我們在閱讀中開啟知識的大門,啟迪智慧,凈化心靈,汲取前進的力量!
(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銳不可當(dāng) 由衷 憚精竭慮 B.粗鄙(bì) 教誨 所向披靡 C.倔強(juè) 锃亮 藏污納垢 D.汲取(jí) 震撼 神奇瑰麗
A.摧枯拉朽
B.悄然不驚
C.為富不仁
D.鍥而不舍
(3)在文中橫線處依次填入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A.第[①]處:分號 第[②]處:破折號 第[③]處:分號 第[④]處:逗號 B.第[①]處:句號 第[②]處:冒號 第[③]處:省略號 第[④]處:頓號 C.第[①]處:分號 第[②]處:冒號 第[③]處:分號 第[④]處:逗號 D.第[①]處:逗號 第[②]處:逗號 第[③]處:句號 第[④]處:頓號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2.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
3.下列選項中,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鑒賞 云宵 窠巢 人聲鼎沸 B.嘹亮 朗潤 取訣 恍然大悟 C.并蒂 澄清 慚愧 翻來復去 D.發髻 宿儒 徘徊 花團錦簇 組卷:8引用:1難度:0.9 -
4.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凝心聚力”“振興鄉村”“誦讀經典”“生態文明”“接種疫苗”這五個短語中,有三個是動賓短語。 B.“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兩百多位紅軍老戰士在市老年人活動中心開展‘學黨史’活動。”該句主干是:戰士開展活動。 C.“簫鼓追隨春社近”中的“社”指土地神。古人在春社日這天祭土地神,祈求豐收。 D.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香山居士,吉州永豐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組卷:15引用:1難度:0.8 -
5.下面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肆虐(nüè ) 霎時(shà) 吊唁(yàn) 秕谷(pí) B.頹喪(tuí) 記載(zài) 抵御(yù) 追悼(dào) C.卡住(qiǎ) 慷慨(kǎi) 霓虹燈(ní) 燜飯(mèn) D.胭脂(zhǐ) 蓑笠 (suō) 干燥(zào) 繃帶(bēng)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6.將下面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順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它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滋味、獨特的享受。
②“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寫出了若耶溪的幽深,產生了動中見靜的美學效果。
③對于寧靜,古人就有一份追尋。
④在古詩詞和其他文學作品中,類似的例子俯拾即是。
⑤寧靜,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活。
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描摹出天地間萬籟俱寂的純凈景象,折射著“漁翁”一塵不染的心境。A.③②⑥④⑤① B.③④②⑥①⑤ C.⑤⑥②①④③ D.⑤①②⑥④③ 組卷:303引用:19難度:0.8 -
7.下列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反改革者對于改革者的毒害,向來就并未放松過,手段的厲害也已經無以復加了 B.對于舊習俗,新事物好像一位陌生的不速之客,它引起驚異,卻不受歡迎 C.我們的語文老師風度翩翩,走起路來趾高氣揚 D.不少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青年教師躊躇滿志,準備在三尺講臺大顯身手 組卷:13引用:1難度:0.9 -
8.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他無法理解勞動內涵、珍視勞動價值的根本原因是沒有經歷過勞動造成的。 B.這是一位優秀的錦江區的語文老師,在本次全省優質課比賽中她獲得了一等獎。 C.理想的考試成績,不只取決于考場的發揮,還取決于平時在學習上是否刻苦努力。 D.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它的力量在于“潤物細無聲”。 組卷:46引用:1難度:0.5 -
9.?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語文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留心生活,隨時都會有收獲。裕華中學計劃暑假開展一次以“學習語文,關注生活”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活動。
(1)【活動一】請參照示例,再設計兩個活動形式。
示例:年度熱詞盤點
①
②
(2)【活動二】“尋找最美對聯”小組走進一個寧靜的村子,村莊道路寬闊平坦,古樸而又充滿新農村建設的現代化氣息。遺憾的是寨門上的對聯已經被雨水沖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聯的上半部分,請你根據所給詞語補全對聯。
所給詞語:扮靚 鋪就 鄉村 道路 康莊 美麗
上聯:勤勞和汗水
下聯:智慧與真情組卷:0引用:1難度:0.5 -
10.名著閱讀。
(1)你所在的班級開展《西游記》閱讀活動。請你填寫閱讀記錄卡的空缺處。閱讀策略 內容呈現 閱讀記錄 關注人物 那大仙十分歡喜,急令取金擊子來,把果子敲下十個,請菩薩與三老復回寶殿,一則謝勞,二來做個“人參果會”。眾小仙遂調開桌椅,鋪設丹盤,請菩薩坐了上面正席。 句中的“大仙”是① 關注情節 行者道:“你這個呆子!我臨別之時,曾叮嚀又叮嚀,說道:‘若有妖魔捉住師父,你就說老孫是他大徒弟。’怎么卻不說我?”八戒又思量道:“請將不如激將,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呵,不說你還好哩,只為說你,他一發無狀!”行者道:“怎么說?” 此時孫行者因打死②
從加點詞語“思量”來看,八戒具有③組卷:68引用:1難度:0.5 -
11.經典詩文積累。
(1)補全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一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①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依據課文填空。
①月下飛天鏡,
②征蓬出漢塞,
③
④
(3)根據提示默寫。
①《龜雖壽》中曹操“以馬為喻,表達銳意進取精神”的詩句是:
②劉楨《贈從弟》中,運用襯托,表達“即使環境嚴酷,松樹也不改本性”意思的詩句:組卷:2引用:1難度:0.9
二、詩歌鑒賞。(共6分)
-
12.送人之荊門明?浦源
長江風揚布帆輕,西入荊門感客情。
三國已亡遺舊壘,幾家猶在住荒城。
云邊路繞巴山色,樹里河流漢水聲。
此去郢①中應有賦,千秋白雪②待君賡③。
(選自《明清詩賞析》)【注釋】①郢(yǐng):春秋戰國時楚國國都,此處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荊門。②白雪:也稱“陽春”“陽春 白雪”,古代楚國歌曲名,也用以比喻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③賡(gēng):繼續。
(1)詩歌的頷聯和頸聯分別從
(2)此詩尾聯與李白《送友人》詩中的尾聯所抒發的情懷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李白《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組卷:173引用:13難度:0.5
三、文言文閱讀。(共13分)
-
13.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丙】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乙文作者是南朝
(2)甲詩尾句中“無相識”呼應“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4)下列選項中對以上詩文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都是作者被貶隱居山林之后所見之景,動靜相宜。
B.都按照時間順序展開奇特瑰麗的想象,風格浪漫。
C.都極盡筆墨描繪優美迷人的自然之景,語言奇麗。
D.都在結尾表達內心的失落與傷感之情,直抒胸臆。組卷:17引用:1難度:0.5
四、現代文閱讀。(共23分)
-
14.現代文閱讀。
回家折棗
陳忠實 ①在巷子的水果攤上看到紅棗擺上來,自然想到該回家折棗了。在關中鄉村,凡用摘字的地方,大多數時候用折。每當花開或果熟時月,得空回到原下老屋小院,或嘗花聞香,或攀枝折果,都是一種難以表達的清爽和愉悅。今天又要回家折棗了。正是秋高氣爽的好季節。樹依舊很綠。天空是少見的澄澈和透碧。可以看到遠方影影綽綽起伏著的秦嶺的輪廓。路兩邊的果園里顯示著收獲過的敗落和冷寂。這條在我生活歷程中走得最多也最熟悉的回家的土路,卻從來都不曾發生熟悉里的厭倦,從路邊野草叢中突然躥飛的野雞,都會把我在城市樓房里的所有思緒排解到一絲不剩,還有鄉野的風對城市的污染空氣的排除與置換。
②大約七八年前,我在早春的時候回家,路過一個城市化了的鄉村,正逢著傳統的廟會,順便到會場去溜達,廟會已無廟無神可敬,純粹變成商品交易市場了。不經意間,碰見一位老相熟,他也曾弄過文學,卻仍然在鄉間種地,還在業余寫著劇本。我看見他就有說不出口的話,城里有十余家專業劇團,或排場或別致的舞臺整年都晾著,一年也敲響不了幾回梆子鑼鈸,你把劇本寫給鬼演呀!他的架子車廂里放著一捆打開的棗樹秧子,他一邊給我說他正在寫作的劇本,一邊往我手里塞棗樹秧子,他知道我鄉下有屋院。再三謝辭不掉,我便拿了三株梨棗回家,下決心把中院的花樹挖掉,給這三株棗樹移出空位。令人驚詫的是,這棗樹一年就長到齊墻頭高了。直到這棗樹秧委實出脫成茁壯的棗樹,而且掛了果,贈我棗樹的朋友打電話說,他的劇本早已寫完,請幾位高手名家看過,都在說寫得不錯的同時,也都說著遺憾。不是劇本能不能排,而是專業劇團根本就不排戲演戲。他問我能不能幫忙想點辦法。我不僅沒有辦法可支,連安慰他的話都說不出口。
③到新世紀到來時,我終于下決心回到鄉下久別的老宅新屋住下了。棗樹是我的院子里最晚發芽的樹。當那嫩芽在日出日落的日子里蓬勃出鮮綠的葉子,我發現了短短的葉柄根下的花蕾,不過小米粒大小,繡成一堆。我在那個早晨的心情頓然變得出奇的好。每天早晨起來,我都忍不住到棗樹下站一會兒,看那小米粒似的花蕾的動靜。直到有一天早晨,我剛走到屋檐下,便聞到一縷奇異的香氣兒,憑直覺就判斷出棗花開了。小米粒似的花苞綻放開來的花兒自然不起眼,此小米的黃色淺些,接近于白色,香味卻很濃郁,枝條上稀稀拉拉的棗花,卻使整個小院都彌漫著清香。
④眼看那枯萎的棗花里掙出一只棗子來,恰如剛落生的嬰兒,似乎可以聽到那進入天地之間的啼哭。小米粒大的棗子,似乎一夜或兩夜之間就長到扁豆粒大了,豌豆粒大了,花生粒大了,最后就定格在乒乓球那般大小了,個別棗子竟然有柴雞蛋的個頭。在桌子前在椅子上坐得久了,無論讀著什么或寫著什么,走出屋子走到棗樹下,看著隱蔽在枝杈葉叢里的青棗,那正在你眼皮下半滿和長大的果實,一種蓬勃的生命的活力便向人洋溢著。棗子青綠的顏色,在我日復一日的注視下,漸漸淡了,泛出乳白色了,又浮出一絲一坨的紫紅,它成熟了。我折下最先顯出紅色的一顆,咬了一口,便確信是我有生以來吃到的最好一顆棗子了。這棗子皮薄肉細,又脆,滿口竟有一股蜂蜜味兒。后來幾年的棗子,結得多了繁了,味道卻大不如頭一年。今年是前所未有的豐年,味道更差了,有點干巴。我心知肚明,肯定是干旱造成的。
⑤我已經不太在意棗子的多少和品味的差別了。我只尋找折棗的過程。常常慶幸得意我尚有一個可以栽植棗樹的院子,以及折棗折柿子的機會。我心里往往是瞅見城里人懸在空中陽臺上盆栽的花草而生發的。他們已無可以栽一株樹或一窩花的土地,只能栽在盆里懸在樓房的陽臺上。我在被曬得燙燒腳心的水泥路和被油氣污染的空氣里憋得透不過氣時,得空逃回鄉下的屋院,拔除院子瘋長的草,為柴樹花樹和果樹澆一桶水,在樹陰里在屋檐下喝一瓶啤酒,與鄉黨說幾句家長里短的話;尤其是回來折一回棗兒,心里頓然就凈泊下來了。
⑥今年回了家,折了一回棗。
⑦明年還回家折棗。
(選自陳忠實《我走在這活潑潑的人間》,有刪改)(1)【散文?結構】閱讀全文,按時間順序梳理文章內容,完成填空。
(2)【散文?語言】品味第④段中畫波浪線的語句,說說其表達效果。
小貼士:閑筆往往描寫的是看似無關緊要的內容,卻具有與敘事結構及主題相關的雙重意義。
(3)【散文?技巧】第②段畫橫線的文字是文章的一處閑筆,請參考小貼士,談談它在文中的作用。
贈我棗樹的朋友打電話說,他的劇本早已寫完,請幾位高手名家看過,都在說寫得不錯的同時,也都說著遺憾。不是劇本能不能排,而是專業劇團根本就不排戲演戲。
(4)【散文?意蘊】作者執著于“回家折棗”,卻“不太在意棗子的多少和品味的差別”。結合全文,探究作者真正“在意”的是什么。組卷:135引用:6難度:0.4 -
15.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炒米和焦屑
(汪曾祺)??①小時讀《板橋家書》:“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覺得很親切。鄭板橋是興化人,我的家鄉是高郵,風氣相似。這樣的感情,是外地人們不易領會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像別處一樣,切成長方形的一塊一塊。也有搓成圓球的,叫做“歡喜團”。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說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結的,是“散裝”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來,是自己家里炒的。
??②說是自己家里炒,其實是請了人來炒的。炒炒米要點手藝,并不是人人都會的。入了冬,大概是過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篩子,手持長柄的鐵鏟,大街小巷地走,這就是炒炒米的。有時帶一個助手,多半是個半大孩子,是幫他燒火的。請到家里來,管一頓飯,給幾個錢,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們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齊,沒有零零碎碎炒的。過了這個季節,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著。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
??③裝炒米的壇子是固定的,這個壇子就叫“炒米壇子”,不作別的用途。舀炒米的東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個香煙罐頭。我的祖母用的是一個“柚子殼”。柚子,——我們那里柚子不多見,從頂上開一洞,把里面的瓤掏出來,再塞上米糠,風干,就成了一個硬殼的缽狀的東西。她用這個柚子殼用了一輩子。
??④我父親有一個很怪的朋友,叫張仲陶。他很有學問,曾教我讀過《項羽本紀》。他薄有田產,不治生業,整天在家研究《易經》,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個人用蓍草算卦。據說他有幾卦算得極靈。有一家丟了一只金戒指,懷疑是女傭偷了。這女傭人蒙了冤枉,來求張先生算一卦。張先生算了,說戒指沒有丟,在你們家炒米壇蓋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時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這樣準,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壇蓋子上呢?不過他的這一卦說明了一件事,即我們那里炒米壇子是幾乎家家都有的。
??⑤炒米這東西實在說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預備,不過取其方便。用開水一泡,馬上就可以吃。在沒有什么東西好吃的時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來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點心。鄭板橋說:“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說其省事,比下一碗掛面還要簡單。炒米是吃不飽人的。一大碗,其實沒有多少東西。我們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橋所說:“佐以醬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現在歲數大了,如有人請我吃泡炒米,我倒寧愿來一小碟醬生姜,——最好滴幾滴香油,那倒是還有點意思的。
??⑥我們那里還有一種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煳鍋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們那里,餐餐吃米飯,頓頓有鍋巴。把飯鏟出來,鍋巴用小火烘焦,起出來,卷成一卷,存著。鍋巴是不會壞的,不發餿,不長霉,攢夠一定的數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來。焦屑也像炒米一樣,用開水沖沖,就能吃了,焦屑調勻后成糊狀,有點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⑦我們那里的人家預備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來還有一層意思,是應急。在不能正常煮飯時,可以用來充饑。有一年,記不得是哪一年,總之是我還小,黨軍(國民革命軍)和聯軍(孫傳芳的軍隊)在我們縣境內開了仗,很多人都躲進了紅十字會。不知道出于一種什么信念,大家都以為紅十字會是哪一方的軍隊都不能打進去的,進了紅十字會就安全了。紅十字會設在煉陽觀,這是一個道士觀。我們一家帶了一點行李進了煉陽觀。祖母指揮著,特別關照,把一壇炒米和一壇焦屑帶了去。我對這種打破常規的生活極感興趣。晚上,爬到呂祖樓上去,看雙方軍隊槍炮的火光在東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陣一陣地亮著,覺得有點緊張,也很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飯,這一晚上,我們是沖炒米、泡焦屑度過的。沒有床鋪,我把幾個道士誦經用的蒲團拼起來,在上面睡了一夜。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夜晚。
??⑧第二天,沒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⑨炒米和焦屑和我家鄉的貧窮和長期的動亂是有關系的。
(選自汪曾祺《故鄉的食物》)(1)通讀全文,概括作者圍繞“炒米”所寫的內容。
①有關炒米待客的風俗。
②
③
④炒米的吃法。
⑤
(2)第④節作者講述父親的朋友張仲陶算卦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呢?
(3)炒米和焦屑現在已不多見。揚州綠楊茶樓廚師長讀了汪老的散文后,想在早茶套餐推出這兩款,請你代茶樓擬一則廣告語。(不超過20個字,運用一種修辭手法)
(4)汪老寫“吃”,是“大雅”與“大俗”的完美融合,是汪老用精致的筆尖熱情擁抱生活的結晶。聯系文章具體內容,試分析汪老的“雅趣”。組卷:10引用:2難度:0.3
五、作文。(共60分)
-
16.光明中學九年級開展以“禮贊二十大,青春心向黨”為主題的校園系列活動,邀請你參與。
學校準備于2023年3月11日下午4:00~5:00在校報告廳開展講座,請你以校團委的名義給校黨委書記程書記擬寫一則邀請函。組卷:6引用:1難度:0.5 -
17.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寫作。
一個人在成長的歷程中,需要的有時很多,有時很少。有的人需要無限的鼓勵、關懷、理解和空間;有的人則只需要一張書桌,一個上學的機會;有的人渴望成長,無懼挫折;有的人則害怕成長所需付出的代價……
親愛的同學們,你認為成長需要什么?請結合自己的經歷、認識和感受,在下面題目的橫線上填入一個自己認為合適的詞語(如寬容、空間、挫折、成功、快樂、付出代價等),然后作文。
題目:成長,需要
要求:
(1)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3)不得套寫和抄襲;
(4)不少于600字;
(5)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組卷:15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