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東湖塘中學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9月份)
發布:2025/7/3 6:0:11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28分)
-
1.古詩文名句默寫。
“歌以詠志,詩以傳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的“組卷:1451引用:3難度:0.8 -
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湖中人鳥聲俱絕
擁毳衣爐火
惟長堤一痕組卷:79引用:2難度:0.7 -
3.根據拼音寫出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
殉職
突兀
刨根問底
干涸
狹 ài
燒zhuó
熱chén
niān組卷:5引用:1難度:0.8 -
4.下面是一則感謝信,下列各項說法不正確的是( )
感謝信尊敬的全體教職工:
自“文明校園”評選工作開展以來,我校全體教職工在工作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從每件小事做起,美化校園環境,凈化校園風氣,使我校的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在大家的努力下,我校獲得海口市第一批“文明校園”。
XX中學辦公室A.署名下缺少了日期,應添上“2021年x月x日”。 B.內容上缺失感謝對象,應補上“在此特向廣大教職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之類的句子。 C.開頭稱呼不用加“尊敬的”,這樣客氣有些多余。 D.最后一句應在“文明校園”后補充上“稱號”二字,以免產生語病。 組卷:29引用:1難度:0.8 -
5.下面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一曲終了,觀眾仍沉浸其中,當主持人號召為他鼓掌時,大家才大徹大悟。 B.這幅畫原本已經破,經過鄭師傅修,簡直是天衣無縫,一點痕跡都看不出來。 C.我相信你天長地久的承諾是真的,我相信你海枯石爛的誓言也是真的。 D.他自恃學習成績優異,目空一切,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所以威信不高。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6.【鑒君子風范】
在下面文字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綜觀我們的社會,社會中的人們,總是會為了所謂的事情而煩惱,或為了名譽、或為了利益,或為了前程……總是每天悶悶不樂。_____。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因為在你心中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的氣度,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①我們今天來借鑒君子風范,也是希望從這里找到幸福道路,從這里找到生活方向。
②這些都對自身產生了一種壓力,離幸福的境界越來越遠。
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成為君子,就要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④有這樣一種情況,總是抱怨所處環境,抱怨客觀事實——所謂的怨天尤人。A.①④③②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①②④③ 組卷:34引用:2難度:0.5
二、閱讀理解(32分)
-
7.閱讀《十五從軍征》,回答問題。
全詩表達了怎樣的主題?組卷:2引用:0難度:0.9 -
8.閱讀回答問題。
【甲】與朱元思書
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乙】答柳惲
吳均清晨發隴西,日暮飛狐谷。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
霧露夜侵衣,關山曉催軸。君去欲何之,參差間原陸。
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丙】吳均傳 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也。家世寒賤,均好學有俊才。沈約①嘗見均文,頗相稱賞。梁天監②初,柳惲為吳興③,召補主簿④,日引與賦詩。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學之,謂為“吳均體”。均嘗不得意,贈惲詩而去,久之復來,惲遇之如故,弗之憾⑤也。薦之臨川靖惠王,王稱之于武帝即日召入賦詩悅焉。待詔著⑥作,累遷奉朝請。先是,均將著史以自名,欲撰⑦齊書,求借《齊起居注》及《群臣行狀》,武帝不許,遂私撰《齊春秋》奏之。書稱帝為齊明帝佐命⑧,帝惡其實錄,以其書不實,使中書舍人劉之遴詰問數十條,竟支離無對。敕⑨付省焚之,坐⑩免職。
【注釋】①沈約:與下文的“劉之遴”,都是人名。②天監:南朝梁年號。③吳興:地名,這里指吳興太守。④主簿:與下文的“中書舍人”“奉朝請”都是官名。⑤弗之憾:是“弗憾之”的倒裝。⑥著:與下文“均將著史以自名”中“著”,同“著”。⑦撰:撰寫。⑧佐命:輔佐,這里指輔佐大臣。⑨敕:皇帝的命令。⑩坐:犯了罪。
(1)根據下表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文言字詞 釋義提示 釋義 A 沈約嘗見均文 嘗射于家圃《賣油翁》(釋義相同) B 惲遇之如故 詞典查閱:①原因②舊交③原來④本來 C 鳶飛戾天者 《與朱元思書》 D 日引與賦詩 負勢競上《與朱元思書》(用法相同)
王稱之于武帝即日召入賦詩悅焉
(3)請翻譯下面兩個句子。
①均嘗不得意,贈惲詩而去。
②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4)學校821班學生學了《與朱元思書》后,老師布置全班同學課后就“吳均體”再集一些詩文做些拓展探究。小明與小新兩位同學讀了【甲】【乙】【丙】三段文字后進行了討論交流,請你揣摩他們的思路,補全對話。
小明:我做課堂作業時,發現吳均善用修辭。你看《答柳惲》中①“
小新:是啊,友人日夜兼程,與自己漸行漸遠,想想旅途艱辛,一時思緒萬千,作者對友人的②
小明:這樣一位詩文俱佳,又有政治才能的人,官至“奉朝請”,想不到后來因③
小新:嗯,有道理,我明白了,這就是犯了寫歷史書“為尊者諱”之大忌。
小明:我倒覺得寫歷史應該秉筆直書。我要大聲對吳均說:“吳均,好樣的!你是一個④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誰能讓我帶走星空
遲子建 ①年過完了,我也要返城了。每次離開故鄉,家人都會讓我帶上各色綠色食品,野生的蘑菇木耳,磨坊磨出的黑面,各類江魚、韭菜花、風干腸、小笨雞、山野菜等等,夠我吃小半年的。因為這半個冬天在哈爾濱被PM2.5所害,太向往新鮮空氣了,我這次最想帶走的,不是故鄉的吃食,而是星空!因為帶走這樣的星空,就有了藍天,有了好空氣,有了溫柔的夢鄉!
②可是誰能讓我帶走星空呢?我們又是在哪里失去了燦爛星空呢?
③祭灶前夜,我回到故鄉。想必半個冬天在哈爾濱為霧霾所困,沒過多少有藍天的日子,也沒呼吸多少空氣,眼睛和肺子空前虧著了,所以下了火車進了家,一頓酒肉下肚,見午后陽光甚好,窗外是白雪世界,也不顧旅途勞頓,冒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就去戶外散步了。
④我沒戴口罩,大口大口呼吸著來自山野的新鮮空氣。踩著白雪走在街上,聽著“咯吱--咯吱--”的回聲,如聞天籟。抬頭看天,它是那么的藍,藍得不真實似的,讓人懷疑自己被罩在水晶玻璃里,直想用一把大錘,砸向那片蔚藍,看它是不是天!百貨商場前的小廣場,成了爆竹、春聯和燈籠的專賣場。賣主們一邊招攬生意,一邊跺腳御寒。不跺腳也不行啊,他們穿得再厚,也厚不過寒風的臉皮。我心想,這紅紅火火的春聯和燈籠,要是變成一汪炭火該多好啊!可惜我不是魔法師。
⑤臘月的街市,一派忙年的情景。街角賣花生瓜子的漢子,在外站了多半天了吧,他的黑胡子掛著霜,成了白胡子了!賣糖葫蘆的女人,凍得嘶嘶哈哈的,臉頰比糖葫蘆還鮮艷!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條拉著三輪車奔跑的大黃狗。三輪車上載著一個老頭和他采買的年貨。狗跑得一身熱氣,眼瞼處雪茫茫的,而老頭叼著煙袋,自在地吸煙。聯想起在城里看到的那些被主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寵物狗,我對這條大黃狗,無比憐惜。但轉而一想,這狗參與了忙年的事務,有新鮮空氣可吸,能為主人出力,興許還很快樂呢。
⑥這場雪中漫步,使我受了風寒,當夜就咳嗽起來。咳得睡不著的時候,我關掉燈,站在窗前望星空。窗外的山巒原野,此刻被白雪統帥著,即便下弦月的日子,半個月亮加上滿天繁星,也把它們照亮了。故鄉的星空顯得很低,星星仿佛枝頭的花朵,花團錦簇的。我也曾無數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氣一年不如一年,我見到的星月,容顏也就越來越憔悴。月亮常常烏蒙蒙就出來了,像是多日沒洗臉似的;而星星稀疏極了,混沌的大氣中,有一張看不見的嘴,吞噬了太多的星星。所以每次回鄉,我最愜意的,就是望星空。
⑦第二天母親推門而至,見我重感冒了,埋怨我不該一下火車就去散步,待她看到我夜里沒拉窗簾,“啊呀--”叫了一聲,說我這是犯著星星了!在她眼里,星星不都是好東西,有心腸壞的,夜里纏魔在人身上,會讓人害病。明明是寒風犯下的錯兒,母親非算到星星身上,我心里直為它們叫屈。星星知道自己落了埋怨吧,我生病的那幾天,它們忙碌極了,頻頻來我床前探視。沒有一個夜晚,我不是沐浴著星光入睡的。這樣的星光就是一味芬芳的藥,很快治好了我的病。
⑧我的故鄉并不是世外桃源,因為有人類的地方,就會有罪惡,有腐臭和腥膻。所幸它的廣闊和它的不發達,給這里的人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間,即便是冬天,哪怕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哪怕吸進肺子的是冰碴。這清冽的空氣是多么令人留戀啊。
⑨三十年前,我曾寫過一篇童話《拾月光》,說是一個少年背著樺皮簍,帶把小鏟子,每天去冰面拾月光,把月光帶到冰屋子里,當柴來燒。那時的我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都被月亮朗照著,所以寫出了這樣的童話。而如今身處之境越來越污濁,怕是這樣的幻想,再不會在心中發芽了。
⑩如果我們不能給下一代一個美麗星空,我們眼前的繁華,都將化為塵埃。
(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標題設置了疑問,既吸引讀者,引起閱讀興趣,又發人深省,引人深思。
B.文章從作者過完年離開故鄉返城寫起,由能帶走家鄉的綠色食品卻帶不走家鄉的星空引出了文章主題。
C.第④-⑥段寫一回故鄉就迫切呼吸家鄉的新鮮空氣,以致受了風寒,為下文寫母親對我的關愛作鋪墊。
D.“直想用一把大錘,砸向那片蔚藍,看它是不是天!”通過刻畫作者的內心感受,襯托故鄉天空藍得純凈。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3)結合語境,按照要求賞析。
故鄉的星空顯得很低,星星仿佛枝頭的花朵,花團錦簇的。我也曾無數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氣一年不如一年,我見到的星月,容顏也就越來越憔悴。月亮常常烏蒙蒙就出來了,像是多日沒洗臉似的;而星星稀疏極了,混沌的大氣中,有一張看不見的嘴,吞噬了太多的星星。
①賞析畫線句子:
②賞析加點詞語:
(4)請簡要概括最后一句“如果我們不能給下一代一個美麗星空,我們眼前的繁華,都將化為塵埃”的含義。
(5)文中多處運用對比的寫法,請寫出兩處,并簡要分析其作用。組卷:21引用:1難度:0.6 -
10.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陸元九:“一百分才及格”
陳海波
又一次成功發射!??①4月16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云三號07星發射升空。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71次飛行任務。
??②471,一個了不起的數字!在一次又一次的“飛天”中,中國航天成了“靠譜”的代名詞。此刻,我們想起了中國航天界流傳甚廣的一句“名言”:“上天的產品,99分不及格,相當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還要評好壞。”
??③“名言”來自一位老航天人——兩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顧問陸元九。兩年前的“七一”前夕,這位出生于1920年的老人,以101歲的高齡成為“七一勛章”最年長的獲得者。
“不把技術問題吃透是要吃虧的”??④1996年,經過多年研制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迎來首次發射。突然,火箭姿態發生異常。20余秒后,墜毀爆炸。
??⑤76歲的陸元九坐不住了,立即趕赴西昌,接下來的三個多月,他沉浸在一種專注、焦慮、亢奮疊加的狀態里。甚至經常睡不著覺,要靠安眠藥才行。經過抽絲剝繭般地層層分析,最終在千絲萬縷的線索中找到一根小小的“金絲”——雙向可控硅,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⑥翌年,長三乙在西昌第二次起飛,并把一顆國外衛星順利送入遠離地球數萬千米的軌道。于是,就有了上文陸元九的那句“名言”。
??⑦此后的日子里,陸元九經常向同事,特別是向年輕人提起這次發射失敗后的西昌之行。以此警醒自己,也勸誡他人:“如果不把技術問題吃透,是要吃虧的。”
“一定要學新東西”??⑧“技術問題搞不清楚,腰桿子就不硬”,這或許正是陸元九走上“科學救國”道路的原因。
??⑨20世紀40年代中期,陸元九抱著“學好科學救中國”的信念,遠渡重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求學。“既然來留學,一定要學新東西”的他,選擇了儀器學專業,研究當時很少有人聽過的“慣性導航”技術。
??⑩慣性導航相當于飛行器的“眼睛”,確保它能飛得更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慣性技術在航空和導彈上開始應用,但作為導航,尚處于萌芽階段。在留學的前兩年,陸元九一直是這門學科唯一的博士生。
???1949年,拿到了世界上第一個慣性導航博士學位的陸元九,被麻省理工學院聘為副研究員、研究工程師。而更讓他興奮的是,大洋彼岸誕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回國后的陸元九,深刻感受到這片土地上跳動的脈搏。此后,陸元九在慣性導航技術等領域不斷開拓,為我國慣性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火箭、導彈、衛星和載人飛船方面的應用作出了突出貢獻,還為以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為代表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的規劃和論證貢獻了自己的智慧。
“要求嚴格,可以進步快一點”???“只要一聽說他要參加評審、論文答辯等,大家就格外緊張。”這是同事和學生對陸元九的評價——他是個性極其倔強的人,這種倔強,“本質特征就是要求嚴”。
???2021年,有媒體向陸元九拋出問題:我們應該有什么樣的科學精神?這位百歲老人言辭懇切:“一定要認真,老老實實地干活,不能說任何假話。”
???這個回答,也是陸元九等許多航天人的寫照。他們將夢想投射向星空,但雙腳將大地抓得更緊,“差一分”就不行。正如航天員王亞平致信陸元九時所說:“是你們的高標準、嚴要求和無數個夜不能寐的堅持,成為今天我們在太空自信、自由翱翔的底氣。”
(選自《光明日報》2023年4月25日)(1)參觀回來后,容容同學準備將陸元九作為本月班級黑板報“家國情懷?航天精神”欄目的推薦人物,請你協助她完成下面的黑板報設計。
(2)請結合語境,品讀下面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①76歲的陸元九坐不住了,立即趕赴西昌,接下來的三個多月,他沉浸在一種專注、焦慮、亢奮疊加的狀態里。(品析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②慣性導航相當于飛行器的“眼睛”,確保它能飛得更準。(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達效果)
(3)這篇文章的結構和課文《鄧稼先》的結構一樣,你能結合兩篇文章內容分析這種結構的好處嗎?
(鏈接:“橫式結構法”屬于文章的一種謀篇技巧,通過“板塊”并列的結構,打斷時間的連續和打破空間的聯結,將表面上沒有必然聯系的生活場景和故事情節平列起來安排,從不同的側面或角度表現文章的主題。)
(4)如果將本文的標題和課文《鄧稼先》一樣改為《陸元九》會不會更好?組卷:11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40分)
-
11.請以“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為題,寫一篇作文。
寫作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②不得抄襲、引用本試卷內容;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書寫規范,字跡工整,不少于600字。組卷: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