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沙區九年級(下)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5/7/4 16:0:11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其中1~11小題每題各有一個正確選項,12~15小題每題各有一個或兩個正確選項)

          • 1.化學促進了社會發展.下列對某一主題知識歸納都正確的是(  )
            A安全知識B生活常識
            圖書檔案著火-用水滅火
            用水滅火-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用鐵礦石煉鐵尾氣要凈化處理-CO有劇毒
            除去水中色素和異味-活性炭
            常用作食品干燥劑-熟石灰
            用洗滌劑去油污-溶解作用
            C物質的微粒觀D物質的鑒別和除雜
            碘酒是混合物-分子的種類不同
            稀硫酸能導電-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溫度計測體溫時汞柱升高-汞原子體積增大
            鑒別CaCl2溶液和蒸餾水-用肥皂水
            鑒別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灼燒聞味
            除去碳酸鈣粉末中的碳酸鈉-用水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2.下列有關合金和金屬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54引用:1難度:0.8
          • 3.現有一含有多種溶質的無色溶液.關于該溶液中所含溶質有以下幾種猜測,其中合理的是(  )

            組卷:278引用:15難度:0.7
          • 4.甲、乙、丙三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下列轉化。(→表示反應生成,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省略),下列甲、乙、丙物質不符合的是(  )
            A B C D
            過氧化氫 氧氣 二氧化碳
            氧氣 二氧化碳 氫氣
            一氧化碳 氧氣 氧氣

            組卷:207引用:6難度:0.5
          • 5.下列物質的化學式書寫正確的是(  )

            組卷:167引用:2難度:0.6
          • 6.網紅美食“臟臟包”的部分制作過程如下,下列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353引用:5難度:0.8
          • 7.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組卷:37引用:3難度:0.8
          • 8.載人航天器中處理CO2的一種方法為2Li2O2+2CO2═2X+O2,X的化學式為(  )

            組卷:874引用:38難度:0.5
          • 9.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及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1引用:3難度:0.6
          • 10.“關愛生命,擁抱健康”是生活永恒的主題。下列做法符合人體健康或環保要求的是(  )

            組卷:0引用:1難度:0.8
          • 11.正確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12.下列除去雜質(少量)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 雜質 除雜方法
            A NaCl KNO3 溶解、降溫結晶、過濾
            B CO2氣體 HCl氣體 將氣體依次通過飽和的NaHCO3溶液、濃硫酸
            C Na2SO4溶液 CuSO4 滴加適量NaOH溶液,過濾
            D KCl溶液 K2CO3 滴加過量Ba(NO32溶液,過濾

            組卷:6引用:2難度:0.5
          • 13.化學反應往往會伴隨各種各樣的現象。下列有關反應的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14.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

            組卷:46引用:5難度:0.8
          • 15.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8

          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每個化學方程式2分,共25分)

          • 16.請用化學用語表示:
            (1)氮元素
             
            ,(2)氧化鋁中鋁的化合價為+3價
             
            ,(3)二個氫原子
             

            (4)2個硫酸根離子
             
            ,(5)5個氯分子
             

            組卷:4引用:1難度:0.9
          • 17.Ⅰ.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如圖是兩個變化的微觀過程示意圖,其中“●”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氫原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宏觀角度看,變化Ⅰ是
             
            (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變化Ⅱ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反應。
            (2)從微觀角度看,變化Ⅰ、變化Ⅱ的本質區別是
             

            Ⅱ.“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核心素養之一。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1)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是
             

            (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參加反應的a和b物質的量比為
             

            (3)1molb物質中約含有
             
            個原子(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18.溶液對于人類生產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組成相同但濃度不同的溶液往往有不同的應用。
            葡萄糖是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質,醫療上可用于補充能量與體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直接含服葡萄糖粉末,口腔內會略感涼爽,說明葡萄糖溶解時,溶液溫度
             

            (2)亞運會期間,組織者為運動員準備溶質質量分數為50%葡萄糖口服液以補充能量。若用葡萄糖固體和水配制100g上述葡萄糖溶液,需稱取
             
            g葡萄糖;溶解過程中,用玻璃棒攪拌,其目的是
             

            (3)配制結束后,小組同學測量發現配得的葡萄糖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原因可能是
             
            (選填字母序號)。
            A.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
            B.用來配制溶液的燒杯剛用少量蒸餾水潤洗過
            C.葡萄糖中含有雜質
            D.配好的溶液在裝瓶時不小心灑出
            (4)將配好的葡萄糖溶液裝入試劑瓶,放于冰箱0℃保存,第二天發現瓶中析出了晶體,請推測可能原因:葡萄糖溶解能力
             
            。將試劑瓶取出逐步升溫,至試劑瓶④時達到室溫,其間觀察到的變化如圖所示:上述四個不同階段的試劑瓶中,盛有的溶液一定為葡萄糖不飽和溶液的是
             
            (選填試劑瓶序號)。

            (5)5%葡萄糖溶液在滅菌后可作為醫用注射液。若用50%葡萄糖溶液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葡萄糖溶液,需取50%的葡萄糖溶液
             
            g,需要加水
             
            g。

            組卷:83引用:2難度:0.5
          • 19.南海是我國的固有領土,海水中除了蘊含大量的鈉元素和鎂元素外,還含有大量的鉀元素。氯化鉀和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氯化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選填“>”“=”或“<”);
            (2)t2℃時,氯化鉀和硝酸鉀兩物質的等質量飽和溶液降溫至t1℃,析出固體較多的是
             
            溶液。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20.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有兩瓶失去標簽的溶液,已知分別是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記作A、B),小雪同學用下列方法鑒別,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取適量的A、B兩種溶液于試管中,分別加入適量鎂粉,觀察到A中有氣體產生,則A是
             
            溶液(寫化學式)。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她還利用了下列試劑進行鑒別,其中不可行的是
             
            (填選項序號之一)。
            A.石蕊試液
            B.銅粉
            C.氯化鐵溶液
            D.碳酸鉀固體
            (2)某學習小組的同學欲探究某固體A、B的成分,已知固體A中可能含有Na2CO3、Ba(NO32、KCl三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多種;固體B中可能含有NH4Cl、MgCl2中的一種或兩種。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設過程中所有可能發生的反應均恰好完全反應),試根據實驗過程和發生的現象做出判斷,填寫以下空白:

            ①氣體C的化學式為
             
            ;沉淀G的化學式為
             

            ②寫出步驟④中一定發生的生成沉淀J的化學方程式:
             

            ③濾液I中的酸根陰離子為
             

            ④固體A中,還不能確定存在的物質是
             
            (寫化學式)請用固體A設計實驗方案判斷該不確定物質是否存在
             

            組卷:89引用:1難度:0.5
          • 21.A、B、C、D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均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A物質為一種難溶性鹽,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00,則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物質B→D的反應類型為
             

            (2)若A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一種黑色固體且其相對分子質量為80,則C與D反應生成A的化學方程式為
             

            組卷:3引用:1難度:0.4

          三、簡答題(本題共3小題,每題3分,共9分)

          • 22.能源和環境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
            (1)太陽能和天然氣中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主要是將化學能轉化為
             
            能;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2)造成大氣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填標號)。
            A.動植物的呼吸作用
            B.實驗室逸出CO2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
            (3)汽車尾氣中的CO和NO,在催化劑作用下能轉化為CO2和N2。該反應中CO和NO的分子個數比為
             

            (4)下列做法會導致“白色污染”的是
             
            (填標號)。
            A.丟棄廢舊電池
            B.隨意丟棄廢舊塑料
            C.使用含鉛汽油
            (5)“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其化學式為CH4?8H2O,相對分子質量是160,則CH4?8H2O中CH4的質量分數為
             

            (6)人類正面臨常規能源枯竭的危機,下列有關能源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填標號)。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積極尋找替代常規能源的新能源
            C.自然界的能量雖然守恒,但還是要節約能源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3.氫氬動力汽車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燃料”汽車,它是以氬氣代替汽油、柴油等作為燃
            料的汽車。將氫氣制成氫燃料電池能為汽車提供電能,那么,氫氣是怎樣發電的呢?燃料電池的運作原理,電池含有陰陽兩個電極,分別充滿電解液(如KOH溶液),而兩個電極間由具有滲透性的薄膜構成。氫氣由燃料電池的陽極進入,氧氣(或空氣)則由陰極進入燃料電池。經由催化劑(鉑)的作用,使得陽極的氬分子分解成兩個氫離子與兩個電子,其中氫離子被氧吸引到薄膜的另一邊,電子則經由外電路形成電流后,到達陰極。在陰極催化劑的作用下,氫離子、氧原子及電子,發生反應形成水分子,因此水是燃料電池唯一的排放物,不但完全無污染,也避免了傳統電池充電耗時的問題燃料電池所使用的“”燃料可以來自于水的電解所產生的氫氣及任何的碳氫化合物,例如天然氣、甲醇(CH3OH)、乙醇、沼氣等等,除了可以杜絕空氣污染之外,氫動力汽車還可以消除傳統汽車所造成的噪音污染。啟動點火,你會發現你并不會聽到轟隆隆的聲音,而且氫動力汽車的動力性能表現也很棒,車速很快。燃料電池車的優勢毋庸置疑,劣勢也是顯而易見。隨著科技的進步,曾經困擾氫燃料電池發展的諸如安全性、氯燃料的貯存技術等問題已經逐步攻克并不斷完善,然而成本問題依然是阻礙氬燃料電池車發展的最大瓶頸。氬燃料電池的成本是普通汽油機的100倍,這個價格是市場所難以承受的。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氫氣燃料電池車能實現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
             

            (2)KOH電解液的pH
             
            7(填“>”、“<”或“=”)。
            (3)下列關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氫燃料電池中的鉑可以反復使用
            B.利用天然氣、甲醇、乙醇等可以得到氫氣
            C.氫燃料電池中能看到氫氣燃燒的現象
            D.阻礙氫燃料電池車發展的一個原因是成本問題。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24.在人的胃液中,HCl的質量分數大約是0.45%~0.6%。胃液中的鹽酸是由胃腸的壁細胞分泌的,它具有以下生理功能:①促進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使蛋白質易水解而被人體吸收:②使糖類物質進一步水解;③殺菌。請結合上述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如用MgCO3和Al(OH)3的混合粉劑治療胃酸過多,則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是人體六大營養物質。其中,可以不經過消化,在消化道內直接被吸收的有
             
            ,從人的胃里開始初步消化的是
             
            ,有利于其在胃里消化的催化劑是胃液中的
             

            組卷:0引用:2難度:0.7

          四、實驗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1分,每個化學方程式2分,共24分)

          • 25.根據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實驗一,向盛滿二氧化硫的廣口瓶中滴加氫氧化鉀濃溶液,發現小氣球脹大,產生該現象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2)實驗二,向試管中的氫氧化鈉固體加入水后,發現U型管的液面左低右高,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
             

            (3)實驗三,在實驗室探究工業煉鐵的反應。裝置B的兩個作用是
             
             

            組卷:64引用:1難度:0.5
          • 26.鹽是化工之母、百業之本,鹽孕育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某實驗小組的同學欲對一粗鹽樣品進行初步提純,所用實驗儀器或用品如圖1所示。

            (1)A儀器的名稱是
             

            (2)提純的步驟是:溶解、過濾、
             
            、計算產率。其中過濾操作所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玻璃棒外還需
             
            (填標號)。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計算產率時必須用到的儀器是
             
            (填標號)。
            (3)“過濾”操作的要點可概括為“一貼、二低、三靠”,其中“三靠”的含義是
             
             
             

            (4)小組同學為了同時除去泥沙和可溶性雜質氯化鈣,設計了如圖2所示操作流程。(提示:CaCl2+Na2CO3═CaCO3↓+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

            a.步驟①和②的操作名稱是
             

            b.步驟③判斷加入鹽酸“適量”的方法是
             

            步驟④加熱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是為了防止
             
            ;當蒸發皿中有較多量固體出現時,應
             
            ,用余熱使水分蒸干。
            (5)小組同學通過正確的計算發現,所得實驗結果與該粗鹽的實際含量對比,實驗測得的結果比實際低,請分析可能的原因:
             

            (6)精鹽和純堿是日常生活中兩種常見之物。
            ①用化學方法區別這兩種固體,可以選擇下列物質中的
             
            (填標號)。
            A.白酒 B.米醋 C.純凈水 D.醬油
            ②小組同學不慎在精鹽中混入了少量純堿,他們想重新得到精鹽,設計了以下兩個實驗方案:
            方案一:固體混合物
            過量稀鹽酸
            溶液
            蒸發
            固體
            方案二:固體混合物
            過量稀硫酸
            溶液
            蒸發
            固體
            你認為合理的實驗方案是
             
            ,說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理由:
             

            組卷:2引用:0難度:0.5
          • 27.實驗室中,利用下列裝置可以制取某些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儀器的名稱
             

            (2)向氣體發生裝置內加入藥品前,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3)實驗室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用C裝置收集氧氣時,驗滿的方法是
             

            (4)實驗室常用塊狀的大理石與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你認為制取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生和收集裝置是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28.今天是化學實驗室開放日,小明帶著一包脫氧劑和一包食品干燥劑走進實驗室,和小組同學一起開始了令人興奮地探究之旅(忽略實驗過程中空氣的影響)。
            【查閱資料】脫氧劑成分是鐵粉、碳粉、碳酸鈉、氯化鈉;食品干燥劑的成分是生石灰。
            探究活動一:脫氧劑脫氧原理
            【進行實驗】
            (1)取適量脫氧劑于大試管中,加足量的水振蕩,充分溶解后過濾,得到濾液A和濾渣甲;
            (2)向濾渣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得到黃色溶液,溶液底部有黑色不溶物。
            【得出結論】脫氧劑脫氧的原理是鐵粉與
             
            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鐵銹。
            探究活動二:探究食品干燥劑是否變質
            【進行實驗】
            (1)取一包干燥劑放入小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攪拌后,用手觸摸燒杯外壁,發燙,過濾,得到濾液B和濾渣乙;
            (2)向濾渣乙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可觀察到固體全部溶解,有氣泡產生,據此判斷濾渣乙中有CaCO3
            【得出結論】該干燥劑
             
            (選填“完全”或“部分”或“沒有”)變質。
            探究活動三:探究溶液混合后溶質的成分
            小組同學將上述實驗中的濾液A和濾液B倒入廢液缸中,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后得到濾液C,他們對C中溶質的成分進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NaCl、NaOH、Na2CO3
            猜想三:NaCl、NaOH、Ca(OH)2
            【進行實驗】小明按照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取少量濾液C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 無明顯現象 猜想
             
            不正確
            (2)繼續向步驟(1)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正確
            【反思評價】小組同學經過討論,一致認為根據步驟(2)的現象不足以證明猜想三是正確的,理由是
             

            小明經過認真思考后,對步驟(2)進行了修改,并做了下面的實驗,最終得出了正確的結論,記錄如下。請你完善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正確

            組卷:377引用:7難度:0.3

          五、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29題4分,30題8分,共12分)

          • 29.貝殼的主要成分是CaCO3,高溫煅燒貝殼發生反應為CaCO3
            高溫
            CaO+CO2↑。現有貝殼14.4g,高溫煅燒一段時間,充分反應后,稱得剩余固體為10g,試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g(直接寫出答案)。
            (2)14.4g貝殼中含有多少克CaCO3

            組卷:34引用:2難度:0.5
          • 30.今年九月份紅眼病在廣“西等地區蔓延,俗稱的“紅眼病”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眼結膜炎通過接觸傳染的眼病,治療紅眼病的常用藥物是阿昔洛韋(化學式為:C8H11N5O3)。請根據化學式進行計算。
            (1)阿昔洛韋中碳、氫、氮、氧四種原子的個數比為
             

            (2)阿昔洛韋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3)45g阿昔洛韋中含氮元素的質量為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